產後缺乳不必苦惱,中醫妙招乳水自來!

2020-12-07 澎湃新聞

產後缺乳不必苦惱,中醫妙招乳水自來!

2020-06-11 0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產科 牟平區中醫醫院

母乳是寶寶的天然糧倉,寶寶糧倉的供應不足無疑是產後媽咪最擔心的問題。對於嗷嗷待哺的嬰兒來說,媽媽缺乳可謂是成長道路上的一大路障,這更是令哺乳期的媽媽們苦惱不已。如果寶寶斷了糧,該怎麼辦?

缺乳首先要查找原因,找對源頭,才可對症下藥,有時候突然奶水變少,也要排除再次懷孕及乳腺疾病的發生,切不可盲目的選擇市面上的「推奶」。產後缺乳是產後出現的常見問題,多發生在產後第2~3天,或產後15天內,也可發生在整個哺乳期。

判斷母乳充足的主要標準

每日滿意的母乳餵養8次左右

嬰兒每日排尿5-6次,排便2-4次

嬰兒體重增長及睡眠情況良好

若出現乳汁不足,應首先鼓勵乳母樹立信心,指導哺乳方法,按需哺乳、夜間哺乳,適當調節飲食,喝營養豐富的肉湯。乳汁確實不足時,應及時補充配方乳。

從中醫上講,乳汁由氣血化生,受陰陽所調控,但又與衝、任、心、肝、腎、脾胃等經脈有關,其中肝、胃兩經與乳頭、乳房關係尤為密切。因此缺乳的機理亦較複雜,但主要仍就在虛實兩者。

1

虛 主要在於氣血不足,其次涉及到陰虛、腎陽虛弱兩者。

1) 氣血虛弱:《女科秘訣大全 乳汁不行》分析氣血虛的原因時說:「如產母去血過多,又或胎前有病,以貧儉之婦營養欠佳,或產後失於調養,或年至四旬外」皆足以致氣血虛弱。氣血虛弱,則衝任空虛,久則不能化生乳汁,故乳汁缺少。

2) 肝腎陰虛:腎藏精,肝藏血,精血不足,肝腎虧損,衝任空虛,以致乳汁缺少。

3) 腎陽偏虛:先天腎氣不足,或後天脾虛及腎,腎陽虛弱,陽虛陰盛,衝任虧乏,無以化生乳汁,故乳少。

2

實 氣血鬱滯,乳絡不暢,乳汁不得外達,故缺乳。

1)肝鬱氣滯:素性憂鬱,或產後傷於七情恐懼憂慮、緊張等,以致肝鬱氣滯,乳絡乳脈澀滯,乳汁運行受阻而缺乳。

2)痰溼蘊阻:素體陽虛,痰溼內阻,或產後恣食膏粱厚味,中州失運,水谷精微不能化為氣血,反致痰溼內生,痰脂充溢,壅阻於乳絡乳脈之間,以致乳汁不行。

3)乳汁蓄積:由哺乳不當,或由乳頭內縮,或由當風受涼,以致乳汁蓄積,阻滯於乳絡乳脈之間,乳汁不得外出。

中醫調理對產後缺乳的產婦效果甚好。產科住院病房、門診的醫師及護士有熟練的按摩手法及手指點穴雙側乳房穴位通乳的中醫醫療設備,再通過中醫師的臨床辨證,開具中藥,可有效的改善產後缺乳,目前科室有「通乳丹」等口服藥品,可達到益氣養血、行氣通乳等臨床療效,解決廣大產婦產後缺乳的苦惱。

諮詢電話:0535-3397191

供稿:王海穎

原標題:《產後缺乳不必苦惱,中醫妙招乳水自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媽媽產後缺乳的調理攻略
    可是還是有很多媽媽因產後缺乳而沒辦法母乳餵養,那麼產後缺乳的原因是什麼呢?產後缺乳怎麼辦呢?能不能預防產後缺乳?產後缺乳,給很多家庭帶來困擾。那麼導致產後缺乳的原因有哪些呢? 產後缺乳怎麼辦 母乳對嬰兒來說是不可替代的,是嬰兒的黃金營養品,使用母乳餵養不僅對寶寶有益,對母親也有很大的益處。但是,有些新媽媽出現了產後缺乳,那麼產後缺乳到底吃什麼呢?
  • 張錫純的滋乳湯治療產後缺乳
    導讀:想問問大家,現在的產後缺乳都是什麼原因?
  • 產後缺乳治驗
    產後缺乳治驗 滋乳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生黃芪一兩,當歸五錢,知母四錢,玄參四錢,穿山甲二錢,路路通三個,王不留(炒)四錢,絲瓜絡做引,或用豬蹄燉湯煎藥。
  • 產後缺乳的原因是因為堵奶?產後堵奶的高峰是在什麼時候?
    產後缺乳的原因是因為堵奶?產後堵奶的高峰是在什麼時候? 產後缺乳的原因不少的一部分是出現於堵乳,就是乳房中含有乳汁,新生兒卻難以吃上而導致的缺乳問題,產後發生堵奶是常見的,而且高發在胖媽,或者突然體重增加的寶媽身上,一般在產後的10到20天左右,是堵奶的高發期,其實對於堵奶最重要的是要做到預防,那麼,產後怎麼預防堵奶呢?我給各位介紹一下
  • 產後缺乳新手媽媽很焦慮 得了月子病要及時診治
    由於產後新媽媽的身體往往多瘀多虛,所以「坐月子」對於女性產後調養和身體恢復非常重要。而也正是在產褥期,一些因為生孩子而產生的疾病也會隨之而來,比如產後惡露不絕、產後缺乳、產後便秘、產後身痛、產後失眠、產後乳腺炎等等,這些都是俗稱「月子病」。
  • 「偷師」筆記:附苓理中湯治療產後缺乳
    導讀:今天在一個學習群裡,有一位老師用心良苦的講了一下產後缺乳的經驗方
  • 產後缺乳的十種原因,準媽媽和哺乳期媽媽必看!
    寶媽缺乳常見病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患者素體虛弱,又因素體氣血虛弱,又因產時失血耗氣,或者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乳汁化生乏源,導致乳汁甚少或全無。這種缺乳很容易理解,所以都有給產婦吃高蛋白營養的食品;還有一種類型的缺乳很容易被忽視,那就是肝鬱氣滯。患者常因產後抑鬱,肝失調達,氣機不暢,導致乳脈不通,乳汁運行不暢。
  • 缺乳的辨證論治
    缺乳有虛實兩端。一般乳房柔軟、乳汁清稀者,多為虛證;乳房脹硬而痛,乳汁濃稠者,多為實證。虛者補氣養血,實者疏肝解鬱,均宜佐以通乳之品。
  • 【婦女保健】小梳子的養生大用途:梳頭保健康 梳乳能健美
    中醫認為:人的頭部是「諸陽所會」,匯聚了人體的重要經脈和四十多個大小穴位以及十多處特殊刺激區。這些經脈和穴位起著運行氣血、濡養全身、抗禦外邪的作用。經常梳頭按摩這些穴位,可使頭髮根部血液循環加快、髮根堅固,從而疏通經脈,改善血液循環,寧神開竅,起到醒腦提神、養生保健等作用。
  • 產後哺乳得了「奶結」,一定要開刀嗎?必須要「回乳」嗎?
    產後哺乳得了「奶結」,一定要開刀嗎?必須要「回乳」嗎?不料卻在產後兩個月就出現了「奶結」,腫塊、疼痛、發熱和焦慮讓她不知所措。原來李女士得了急性化膿性乳腺炎。她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是不是要手術?還能不能繼續哺乳?
  • 走過路過不錯過,中醫助你產後恢復
    常見的產後病有子宮復舊不良、產後多汗、產後頭身關節痛、產後尿頻尿瀦留尿失禁、乳汁淤積、急性乳腺炎、少乳、產後抑鬱等。出月子後,亞健康媽媽還易出現長期肥胖、腹直肌分離、盆底肌力過弱、腰痛、頭暈、全身關節發僵、脫髮、性趣低下、月經量少等症狀,不容易自行恢復,如不及時調理,容易遷延難愈。
  • 女性產後面對急性乳腺炎,除了排乳,還有很多治療方法!
    急性乳腺炎常見於產後2~6周哺乳期女性。調查顯示,初產婦急性乳腺炎的發病率高達2%~4%,是經產婦的一倍之多。 急性乳腺炎發病的原因 除產後全身抵抗力下降外,下面兩個因素也是誘發急性乳腺炎發病的原因: 1.乳汁淤積
  • 母豬產後無乳的30種催奶方法!
    幹芝麻稈2000克,芝麻葉500克,加水3000克,水煎讓豬自飲,一日一次,連飲5天,豬發情快,產後奶水充足。   10、羊乳根沙參催奶法。羊乳根150克,沙參200克,水煎汁拌入料內餵豬,一日一劑,連服3天。   11、蝦皮催奶法。取蝦皮500克,加入適量玉米粉煮成粥,分兩次給母豬餵服。   12、海帶催奶法。
  • 產後副乳疼痛嚴重怎麼辦?中醫副乳消好不好
    產後副乳疼痛嚴重怎麼辦?  中醫認為,經絡不通,氣血不通,人體中的某個部位就會出現疾患,通過疏通經絡氣血,達到治療的作用。使用疏通經絡產品,排除毒素,加上按摩的手法,進行綜合療養  由中國美胸第一人譚邦蘭教授親自研發的【青春魔法副汝(乳)消】是目前非手術治療副乳的權威產品。青春魔法副汝(乳)消的成分裡含有藏紅花、莪朮、海藻等諸多名貴的中草藥,根據中醫「疏經活絡」「活血散淤「「通則不痛」的原理,使其軟堅散結、清熱解毒,清除滯留的代謝毒素,淨化腋部內環境,一般使用60次左右就可以徹底擺脫副乳。
  • 產後康復之中醫特色療法
    女性在經歷妊娠、分娩後,無論從生理和心理上,還是從體形到容貌上都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如皮膚粗糙、色素沉著、脂肪堆積、腰圍變粗等;在激素水平變化影響下可能會進一步出現腹脹、缺乳、惡露不盡、便秘、產後身痛等產後病,如不及時調理恢復可能會影響終生。
  • 產後出行遭遇漲奶、溢乳,尷尬死了
    那麼類似漲奶、溢乳等出行限制問題,如何進行打破呢?1、漲奶問題當寶寶出生之後,很多寶媽在6個月之內都會出現漲奶現象,不過這也是母乳餵養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倘若寶媽不得不出行,而且出行的時間可能比較長,同時需要及時給寶寶餵奶,這時候可能會顯得相當尷尬。解決對策:在出門前可將乳汁通過吸奶器排出來然後儲存,這樣在出門後可隨時加溫,對寶寶進行奶水餵養。
  • 章子怡首談「漲奶酷刑」,「石頭乳」絕非個例,疼痛緩解有妙招
    為什麼會有「石頭乳」的情況出現?媽媽要早知曉早預防寶媽在產後的3~7天,胸部的乳腺多有不通,乳汁在乳腺管內淤積成奶結,長時間消不下去,導致發硬,R暈緊繃,嚴重的甚至會看到胸部皮膚發亮,如同充滿氣,快要爆炸的氣球兒。用手摸上去發硬、發燙,會有觸痛。
  • 分享:防止脫髮小妙招
    每個人每天多多少少都會掉落頭髮,一般頭髮掉落在100根內都屬於正常的,因為新頭髮也會不斷生長,所以不必擔心。但是如果超出100根,那麼就屬於不正常的脫髮了,不正常的脫髮原因有很多比如病因引起的頭髮脫落,如「瘌痢頭」、頭癬。
  • 吸乳器的正確打開方式
    媽媽們上班後、外出時、寶寶生病住院後,造成母嬰分離,吸乳器成了維持泌乳的必備工具。那么正確使用吸乳器,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聲明:我這裡不推薦品牌和廠家,只講原則性的問題。吸乳器根據你使用的原因及頻率,可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醫院級電動吸乳器特點:檔位多、吸力大、收集母乳快。適用人群:產後母嬰分離、嬰兒吮吸次數不足、需要頻繁刺激的媽媽。但因為價格昂貴,沒必要單獨購買,可租借這類型的吸乳器主機,自己購買配件即可使用。個人用電動吸乳器特點:較醫院級吸乳器檔位少、吸力小、收集母乳稍慢。
  • 針刺一穴巧治病:產後缺乳
    每日1次,3次來乳。針刺治療的同時可配合按摩乳房,或讓嬰兒吸吮乳頭,以促使乳汁分泌。4.乳根[部位]在胸部,當乳頭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間線,距前正中線4寸處取穴。[方法]端坐位或仰臥位,全身放鬆,醫者用左手輕輕捏住針刺一側乳頭,把乳房輕輕提起,找準乳根穴,常規消毒,用30號1.5寸毫針,沿皮下徐徐向乳房中央進針1寸左右,用導氣手法行針1分,使針感向四周擴散後,將針退至皮下,再將針尖向乳房內側徐徐進針1寸左右,用同樣手法運針1分。留針20分,每隔10分運針1次。每口1次,3次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