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矽、鈦酸鋰、鈉離子…我國鋰電研究進展碩果纍纍

2020-12-11 電子發燒友

納米矽、鈦酸鋰、鈉離子…我國鋰電研究進展碩果纍纍

綜合報導 發表於 2020-12-10 09:34:23

一、中科院物理研發納米矽負極材料
 
矽被用於電腦晶片和許多其他產品,因具有十倍於石墨負極的儲鋰容量,被認為是下一代鋰離子電池的理想負極。然而,矽負極在鋰化/去鋰化過程中涉及巨大的體積變化,導致其循環穩定性較差,並且太弱而無法承受電極製造的壓力,制約了矽基負極的實際應用。
 
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是中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1996年,他帶領科研團隊在國內率先研製出鋰離子電池,率先解決了國內鋰離子電池規模化生產的科學技術與工程問題,實現了國內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化。
 


 
 
在江蘇溧陽,陳立泉院士的得意門生李泓,帶領團隊經過二十多年的技術攻關,在一項鋰電池關鍵原材料上獲得突破,並在2017年進行了量產。
 
據介紹,中科院物理所從1996年就開始研究納米矽,納米矽負極材料是他們自主研發的新材料,用它做成的紐扣電池,其容量是傳統石墨鋰電池的5倍。同時,李泓教授研發的新型固態電池,採用這款電池的無人機,續航增加20%,奧秘都在這塊電池的固態化正極材料上。


 
2018年,這裡已經完成了300Wh/kg固態動力電池系統的設計開發,在車輛上搭載後,可以使整車續航裡程增加一倍。在今年5月份,這類固態電池已經開始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中使用。
 
二、銀隆研究院研發鈦酸鋰電池
 
廣東珠海的銀隆新能源儲能系統研究院也在探索新能源電池的技術、新材料,鈦酸鋰電池就是其研發的一個重要項目。
 
電動汽車對於動力電池的要求基本是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要高、成本要低、充電速度要快、壽命長、安全可靠等。電池又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質、隔膜這四大關鍵材料,每個材料的創新應用,可能都會給電池性能帶來提升。鈦酸鋰是負極材料的派生系,即負極用鈦酸鋰取代原來的碳材料。而用鈦酸鋰代替碳材料之後,最大的好處就是可快速充電,壽命長,不怕高溫和低溫。
 
與碳負極材料相比,鈦酸鋰材料被稱為「零應變材料」,其穩定性高,具有更高的嵌鋰電位(1.55V),從根本上消除了金屬鋰枝晶的產生,降低了電池發生內部短路的風險。此外,鈦酸鋰與電解液之間的反應活性較低,幾乎不生成SEI膜,因而具有很好的循環穩定性和安全性。
 
搭載鈦酸鋰電池的公交車充電三分鐘,電量就從33%充到60%以上,僅僅8分鐘,公交車就已充滿了,電量顯示99%。
 


 
而且公交車線路固定,一般一個來回的公裡數不會超過100公裡,利用公交車司機休息的空擋,就可以充分發揮鈦酸鋰電池充電快的優勢。而且工作溫度寬泛,在零下50℃的環境中,仍能正常充放電。同時,該電池的循環放電壽命長,這家研究院,有一塊鈦酸鋰電池,在2014年開始就已進行充放電循環試驗,如今已過了六年時間,充放電超過3萬次,電池容量只衰減了不到10%,性能十分優異。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款電池的熱失控保護性能更令人驚嘆,技術人員現場演示了鈦酸鋰電池跌落、針刺、切割試驗。特別是鋼針刺穿電池後,沒有發生燃燒、冒煙現象,而且電池還能正常使用。
 
不過,鈦酸鋰電池雖然具有這麼多優點,但是能量密度不夠高,目前磷酸鐵鋰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已經達到160wh/kg,而鈦酸鋰電池僅約50wh/kg,差了3倍不止。因此,他們把電池的目標市場分,放在了公交車、專用車,以及儲能電站等對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應用場景中。
 
三、中科海鈉研發新型鈉離子電池
 
中科海鈉團隊成員來自被稱為「電池研發國家隊」的中科院物理所二次電池研發團隊,其開發的鈉離子電池產品在性能上對標鋰電池,包括使用壽命相當,快充快放,且能量密度可達 140Wh/kg。而在成本上則明顯優於鋰電池,甚至可以比肩在市場上處於低端的鉛酸電池。該電池負極材料以煤作為原料,正極以廉價金屬氧化物為原料,成本優勢明顯。
今年,中科海鈉的鈉離子電池產品已經實現量產,是全球首款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化鈉離子電池。該公司數據顯示,目前電芯產能可達 30 萬隻/月,而且已經獲得了來自印度市場的訂單。
 
在上世紀 70 年代,鈉離子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都是電池領域科學家研究的重點方向。讓兩者真正分野的索尼在 90 年代成功將鋰電池商用化,在消費電子領域大面積鋪開了鋰離子電池。商用化的順利進行反向抑制了鈉離子電池技術路線的發展。此後,雖然應用前景廣大,鈉離子電池的研究卻一直沒有取得決定性的突破。
 
鈉離子電池再次進入主流科學家的視野是在最近十餘年。在全球擁抱鋰電池之後,科學家通過計算認為,如果說地球上的內燃動力都換成電池動力,鋰電池是不夠的,主要原因是鋰元素本身不足。
 
中科海鈉 CEO 唐堃表示,地球上的鋰大概有不到 7000 萬噸,而鈉的存量大概比鋰大三個數量級,在整個地球的元素豐度中佔 2.3%,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在「前瞻性」思維的推動下,鈉離子電池路線重新獲得了研究者的關注。且鈉離子原理跟鋰電池完全一樣,工藝也基本一樣,只是金屬元素性質上存在一些差別,因此鈉離子電池成為一個順理成章的替代選擇。
 
總結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鋰電產業鏈快速崛起,在鋰電池的研發方面投入不斷加大,攻克眾多電極材料難題,為加速推動新能源的普及與應用提供了道路方向。發展便捷高效的新型儲能技術具有重要意義,憑藉一線科學研究者的努力,加上國家政策的扶持,中國鋰電未來會有更多成績,為解決儲能問題提供有力探索。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綜合報導,內容參考自中科海鈉、CnBeta,轉載請註明以上來源。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研究進展
    導讀:本文主要深入分析和討論矽基負極材料的儲能及容量衰減機理, 從矽碳複合材料和 SiOx(0 常見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有軟碳、硬碳、中間相碳微球(MCMB)、人造石墨、天然石墨、鈦酸鋰(LTO)和矽基材料等。
  • 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的研究進展
    矽的脫嵌鋰機理是通過與鋰離子的合金化和去合金化進行的。實際電化學嵌鋰是晶態矽與非晶亞穩態LixSi共存的過程。研究發現, 在低充電電位<0.5 V時, 矽鋰合金化後最終形成相常見的是Li15Si4, 對應的理論質量比容量為3579mAh/g。
  • 2017上半年鈉離子電池前沿綜述
    6、Energy & Environment Science綜述: 室溫可用鈉離子電池電解液的設計策略及研究進展7、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綜述: 納米層狀金屬硫化物作為高性能鈉離子電池電極的研究進展
  • 鈦酸鋰電池介紹_鈦酸鋰電池的優缺點
    此外,它還可以用作正極,與金屬鋰或鋰合金負極組成1.5V的鋰二次電池。由於鈦酸鋰的高安全性、高穩定性、長壽命和綠色環保的特點。鈦酸鋰材料作為新一代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而被廣泛應用在新能源汽車、電動摩託車和要求高安全性、高穩定性和長周期的應用領域。
  • 電池科技前瞻:納米線三千弱水,矽負極一瓢深酌
    Cui 教授團隊的直接研究成 果/研究綜述中,從 Amprius 的專利中分析以矽為代表的納米線在鋰電領域的前景,就顯得順理成章。二、納米線-低維材料,智慧之鏈1、納米線,從低維本質出發Y.而 2019 年之後,團 隊在鋰電池方面的研究多為鋰金屬電池、鋰硫電池等內容。所以我們認為,該綜述有效反映了 Y. Cui 教授團隊 及其同業在納米線電化學儲能方面的突出工作,適合用於分析以矽為代表的納米線在鋰電領域的前景。研究者歸納,和體材料相比,納米材料具備獨特的電、光、熱、磁、電化學和機械性能,其廣闊的應用前 景也基於此。
  • 磷酸鐵鋰行業研究及投資策略:回暖趨勢已現,磷酸鐵鋰春天到
    目前磷酸鐵鋰核心 專利主要掌握在 LiFePO4+C LICENSING AG 手中,其為魁北克水力公司、蒙特利 爾大學、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專利權所有人授權的許可機構,目前已經授權給 臺灣立凱、日本住友、日本三井和德方納米等公司。臺灣立凱於 2011 年 7 月與 LiFePO4+C LICENSING AG 籤訂專利授權合約,授權期間到 2023 年 4 月 9 日止。
  • 鈦酸鋰電池實際壽命_鈦酸鋰電池電壓範圍
    鈦酸鋰電池實際壽命   在電池的選擇上面,歐裡路經過綜合對比分析,摒棄僅有300次循環充放次數的鉛酸電池,800-1000次循環充放次數的普通鋰電池,最終選擇循環充放次數高達2萬5千次的鈦酸鋰電池。
  • 在50年後,鋰離子電池的難兄難弟鈉離子電池終於實現量產!
    其實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鈉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幾乎是同時開展研究的,但由於當時研究條件的限制和研究者對鋰離子電池研究的熱情,鈉離子電池研究曾一度處於緩慢和停滯狀態,因此,鋰離子電池也就把握住了發展機會,在今天的多數電子產品中都佔有一席之地。
  • 「厚密」矽-碳電極新策略
    高(質量、體積)比容量的矽基負極是最有潛力部分取代商用石墨的鋰離子電池用新一代負極材料,但在嵌鋰過程中會發生巨大的體積膨脹,導致固態電解質界面(SEI)破裂及電極粉化等問題,使得容量迅速衰減。納米技術的發展提升了矽基材料的質量比容量,但較低的密度嚴重限制了其體積性能優勢的發揮[1]。
  • 鈉離子電池出爐!比三元鋰更耐用,500次充放電不損耗容量
    近期,一個來自倫敦的研發團隊成功研發了經過500次充放電而不損失電池容量的鈉離子電池,該團隊成功研發的鈉離子電池或將解決三元鋰電池的不穩定和價格高的問題。除倫敦的研發團隊外,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也對鈉離子電池展開了相關研究,攻克了阻止鈉離子流動的鈉晶體堆積問題。
  • 鈉離子電池:電動車的未來新趨勢,技術新突破!
    導讀:目前鈉離子電池的性能仍比鋰電池落後約20年。原因是研究人員在過去十多年間只專注於開發性能更強的鋰。 電動車使用的鋰電池價格昂貴,這是造成電動車難以普及的原因之一。如今電池技術有望實現突破!
  • 我校納米纖維膜在鋰金屬電池中的應用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我校新型纖維及非織造材料團隊研製的多尺度結構納米纖維膜在鋰硫電池、聚合物全固態電池等鋰金屬電池中的應用展現出了優異的性能,為新型高性能儲能器件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隨著儲能器件以及智能電網的飛速發展,對於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技術丨帶你重新認識磷酸鐵鋰
    、儲能鋰離子電池領域研究和生產開發的重點。2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納米化合成和表面修飾技術納米化是提高磷酸鐵鋰電化學性能的有效方法。採用液相以及固液相複合方法,通過添加劑的優化選擇以及工藝的優化,可以實現對納米磷酸鐵鋰材料的可控合成,並進一步結合包覆及複合摻雜等技術,實現對納米磷酸鐵鋰材料的共摻雜以及表面複合改性,合成出性能優異的納米磷酸鐵鋰材料。這些方法當然是有效的,但卻遠遠不夠。
  • 碳納米管行業深度研究:快速崛起的新型電池材料
    正極材料導電劑更新換代,碳納米管迎來爆發期鋰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正負極極片上都有電流通過,電極電位偏離平衡產生極化。 極化電壓不合理會造成隔膜穿刺導致短路。產業研究顯示,目前鋰電池常用正極材 料磷酸鐵鋰/三元(NCM、NCA)僅依靠活性物質的導電性無法滿足電子遷移速率 要求,加強材料導電性成為必要處理工序。
  • 高安全 高效率 銀隆憑藉鈦酸鋰電池技術榮膺「鋰想2020技術創新獎」
    會議上,為表彰對中國電池產業發展作出貢獻的優秀企業和先鋒人物,進行了「第五屆中國動力電池行業『鋰想獎』」評選活動。憑藉高安全、高效率的鈦酸鋰電池技術,銀隆榮獲「鋰想2020技術創新獎」。  技術創新 銀隆鈦酸鋰「鋰」所當然  「鋰想獎」是目前國內動力電池產業鏈具有廣泛、權威影響力的重磅獎項。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30期:寧德時代打響國內鋰電專利戰「第...
    四川路橋受讓新鋰想公司10%股權 三元材料今年可投產3月19日晚間,四川路橋宣布與四川綠然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科能鋰電有限公司、西藏藏格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四川新鋰想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新鋰想公司主要負責開展鋰電池正極三元材料和前驅體項目。
  • CIBF交流會肖亞洲演講:中航鋰電 NCM/LFMP正極鋰離子電池的最新...
    圖為來自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的總工程師肖亞洲先生在CIBF2014中國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上發表主題演講。肖亞洲:  尊敬的各位嘉賓上午好,我是中航鋰電的肖亞洲。非常感謝組委會給我這個機會,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磷酸錳鐵鋰和電池方面研究的一些進展。
  • 鋰電池產業鏈專題報告:矽基負極,下一代產業趨勢
    經過二十 多年發展,現階段商業化石墨負極材料已經接近其理論比容量極限(372mAh/g),為進 一步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尋找更高比容量負極材料成為產業研究重點。矽在常溫下與鋰 合金化,理論比容量高達 4200mAh/g,是目前石墨類負極材料的十倍以上,不存在析 鋰隱患,安全性好於石墨類負極材料,且儲量豐富,成本低廉,是最具潛力的下一代鋰 電池負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