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隱寺一幅對聯,點醒多少世人!

2021-02-17 智慧教育文化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杭州靈隱寺內,掛著這樣一幅對聯:

人生哪能多如意

萬事只求半稱心

語言雖樸實無華,卻飽含著人生哲理,寫盡了人生。

萬事只求半稱心,意味著常常要知足常樂、隨遇而安。林語堂先生說,這是「中國人所發現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半稱心」並非消極無奈,而是一種人到中年後的豁達與智慧。「半」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心靈狀態,一種人生智慧,一種處世哲學。

假如事事盡如人意,那有什麼努力和輝煌精彩可言呢?人生不存在十全十美,有遺憾才顯出生活本色。

人生幾十年,酸甜苦辣鹹,各種滋味都有,故稱「百味人生。」

世界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過不了的就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只有平心靜氣胸無太多的雜念,才能及時把握機遇、化險為夷。

萬事只求「半稱心」,是胸襟寬廣,是淡定從容的處世哲學。

萬事只求「半稱心」,是不設置太玄的目標,不盲目的去攀比。不生非分之想,不貪非分之財。

可能我們得不到某些東西,但也不要讓憂慮和悔恨來苦惱我們的生活。可能我們達不到某項目標,但也不要一味得垂頭喪氣。

楊絳出生在一個有名的知識分子家庭,她的家境殷實,生活養尊處優,從小到大都是有名的才女。

可是嫁給錢鍾書後,便跟著丈夫漂流海外求學, 學習之餘,楊絳幾乎攬下生活裡的一切雜事,做飯製衣,翻牆爬窗,無所不能。

楊絳說:「得到了愛情未必擁有金錢;獲得了金錢未必能擁有快樂,擁有快樂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擁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願以償。」

人生不易,生活不易,讓我們珍惜擁有,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態,以求通達明智、沉浮自如。

人生的路上,固守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做世間功利的奴隸,不為凡塵中各種攪擾、牽累、煩惱所左右,使自已的人生不斷得以升華。

不去強求完美,做真實的自我,讓人性回歸到本真的狀態;不苛求自己,不委屈自己,努力不懈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快樂就在身邊。

萬事只求半稱心,這不是玩世,這是求是。追求「半稱心」的生活,不是無奈和消極,而是一種豁達和智慧。

                                                                                              三、五眼  (一)人眼  又稱肉眼,指常人的視覺能力。  (二)天眼  天眼不是指天上的眼。佛家講有三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欲界指人有各種欲望,欲就是人的眼。到了色界,欲望不再起作用了,可是物質還存在。在色界裡邊的四大 (地水火風這四種物質)形成的眼根(能接收外界事物的功能)就叫天眼。練到天眼的時候,普通意識就不再起作用了,欲望也不再起作用了。天眼不像現在說的特異功能那樣——不是通過練功練出來,而是當練功到了一定程度,從色界逃出欲界,才能出現天眼。佛學是這麼講的。不過,它說的天眼跟現在說的透視不等同,不完全是一回事。講天眼的功能,不管內外、遠近、精細、大小、晝夜都能看著,這個內外就是透視,遠近就是遙視。當然,在古代他們說得都是比較粗糙的,還不是非常精細。過去講,看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上觀紋。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基本上還是指的地球。一看,山河湖海、人的活動,很遠都能看著了。真是把現在整個宇宙都看著了,恐怕還不是。另外,過去有的氣功書講,你要往上走,要出陽神,但要到太陽,到月亮,外面有個罡風(相當於地球大氣層外面的電離層),一下就把你吹化了,出不去。過去練氣功有功夫的人能感覺到這個問題。功夫需要達到一定層次,才能突破罡風層,才能出地球這個圈圈。對於天眼這個功能,佛家很有研究,已經認識到一者是練功練出來的、修出來的,叫修得;一者是報得,是上世修好,這輩子生下來,沒修沒練就有了的。其實就是現在小孩子的特異功能,古人分辨不清這些問題。以前說佛、菩薩,一生下來就有報得,這說明那時候人的功能還不是很強,科學不發達,沒全面研究這些問題。所以我們認為,說天眼相當於透視功能、超視覺功能這講對了;說有修得、報得兩種情況也講對了,但說是天上帶來的報得則是講錯了。  (三)慧眼  慧眼實際不是眼。慧眼是說能看到事物都是空的。天眼看到的是真東西,看見張三、李四,看見東西,比人眼看得遠了點、細了點,能從外面看見裡面等。慧眼就不是了,一看是空的,沒東西,看得萬物皆空,不存在了,都是假的,沒這個真東西,這叫慧眼。實際上慧眼是體察思維。他感覺到空,感覺到了無形無象的氣了,這是練功練到這個層次,功能進化了,層次提高了。但他只是有了功能,還不能夠認真地分辨,還不懂得機理,不懂得萬事萬物的氣一凝聚,可以變成有形之物,而有形之物裡面也有氣。這些道理他還不懂,只是感覺到了。到了這個層次就叫慧眼,這時已超出普通層次去了,叫空諦,也叫真諦。  (四)法眼  法眼不僅看得事物空了,而且看到事物的因緣變化,看到事物會變化、會轉化,把握事物的整體性的程度高了。看到事物裡邊不僅有氣,是空的,而且空還可以變成實,還能找出具體東西的前因後果,這就叫做法眼。所以,它比慧眼高了一層。法眼對事物怎麼來的,怎麼變化的,怎麼去解決,事物彼此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道理都懂得了,它更高一層了。大夥一聽,「我們這都有法眼了,我們都會講混元氣理論了。」但你感覺到了沒有呢?你沒有感覺到不叫法眼,你光會說,那是「法嘴」在「說法」,你得感覺到它才行。  (五)佛眼  佛眼最徹底了,對一切萬物都明了。到了佛眼的時候,他裡邊既有人眼、天眼、也有慧眼、法眼,而這時的人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你僅僅有其中某一個眼就不一樣了,它是全面都了解,非常徹底了,都包括在裡邊了。所以人眼它也能用,法眼也能用,慧眼也能用……到了人這個階段,就要用人眼。此即所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人鬼一起見,人鬼兩說話。」這一切都有了。所以不是說成了佛的時候,人眼、天眼、慧眼、法眼都沒有了,無所著了,而是都有。人眼也是佛眼、法眼也是佛眼;用人眼是一切都見,用慧眼也是一切都見。沒有不包括在裡邊的,都全部覺了。所以,到了佛眼的時候,是一切無所不見了。當然,佛學講這個,有的是站在宗教的角度說的,他在練功入定的時候,把入定裡邊顯示出來的誇大了,不是真正從現實世界來觀察描述的;有的東西就講得不完全符合事實。哪些不符合事實,我們不多去批判它,因為一講那個問題就長了。  四、六通  六通又叫六神通——六種神通。神通神通,以神來通。六神通包括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漏盡通。  (一)天眼通:天眼通就是有了天眼的神通。天眼咱們講過了,就不多說了。  (二)天耳通:是聽覺的神通,隔很遠能聽著。《西遊記》中有個地藏王,他有個諦聽,從這個洞能聽出人的好壞,聽到人的本來面目。實際上聽也好,看也好,即不是用眼睛看,也不是用耳朵聽,而是意元體的接收功能,只不過天眼通是藉助視覺表現出來,天耳通是藉助聽覺表現出來而已。  (三)他心通:別人想什麼能知道,這也是意元體的接收功能。他不藉助耳朵,不藉助眼睛,別人心裡邊想什麼,能直接知道了。常人要用說話交流,而什麼叫說話?發出聲音叫說話。其實腦子裡面一想那本身就是用意念在說話。什麼叫意念呢?普通的「念」是用聲帶,用氣流振動聲帶,意念是用意來念,意裡邊的念,本身它也是個念。意念是運動的,他心通就是把意這個運動感覺到了。其實,眼通、耳通、心通都是意元體的接收功能,心通只是沒藉助別的東西,別人想什麼直接知道了,事物是什麼樣子也能知道了。  (四)宿命通:就是有了預知功能,能夠查過去,查未來。可是過去書上寫的宿命通,還有能看著天堂地獄了,上輩子怎麼回事,下輩子怎麼回事,這一輩子是什麼變來的,也可以知道。對此需要說兩句。宿命通能查知過去的事情,能查知整個社會過去的事情,這是對的。如你要查知唐朝,用意念推到唐朝,那時候是什麼事什麼事,追出來都是對的。用預知功能查知後面來的東西,也可以是對的。但是,在這裡邊,有的人說能看你上輩子是猴轉的,這輩子是豬轉的,什麼是大蚧蛤蟆轉世的、老虎轉世的,等等。不懂的人一聽,自己上輩子是個仙女,挺高興。說上輩子是一條毒蛇就不高興了。其實這是錯誤的。那為什麼他對以前的歷史上的事情說的就是對的,說上輩子人能轉世就不對了呢?這是因為古人沒能認真研究、沒有全面考察這些問題。實際是什麼呢?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活動當中,都要接觸外界很多的氣、很多的信息,尤其是混元氣的變化。開始在受精卵混元氣的時候,就不僅僅是精子和卵子的混元氣,還有精子卵子結合時候互相作用的混元氣,還有周圍環境的混元氣。精卵的混元氣放射到周圍的環境並與之結合起來。這裡的一放、一結合都是帶著信息的。到胚胎的混元氣,在母體發放出去很遠再收回來,又是一開一合。在以後的生命活動當中,你也會接收外界各種信息和氣。所以,每一個人的身體裡面接收的氣都不完全一樣。如果你接收到某一種事物的信息,這個信息在你身上起反應了,那麼意元體對這個信息在你身體上起的反應,就會使你的形體有所表現。同學們可以到大街去看,有人的臉看著像猴臉,有的像豬臉,有的像虎臉,有的腦袋像蛇的腦袋,這就是那些神經內在的信息不知不覺起作用的緣故。那些有功能的人一看,看到了這些信息,比如說看到蛇的信息,他就說你上輩子是蛇變來的。就是這麼個實質。是從你現在身體當中,查知到還包括著哪些非人的信息來說的。他們說是上輩子轉世來的,是不知道其實質是信息集中來的,是個錯誤的判斷,咱們講過意識造形,有些個抱養的孩子可以像她爸爸媽媽,這就說明遺傳性也是可變的。因此,形象是可變的,過去講「誠於中形於外」,裡面是什麼樣的意識狀態,外在的五官相貌都可以發生變化。所以,同學們自己要經常高高興興,喜笑顏開,「我們這兒練氣功的,都得意識混元」,慢慢你的相貌也就開始變得越來越好了。否則,這個不好那個不好,盡恨人,將來變得不像老虎就像蛇,意識這個氣就跟那個結合了。這就是通過意識來改變形體。有功能的人查知到這些信息,就認為是上輩子來的。一看人家慈眉善目的,就說上輩子是菩薩。因為現在廟裡頭塑的菩薩都是慈眉善目的,他們就不懂菩薩也有立眉瞪眼的,在蒙古、西藏塑的觀音菩薩,是拿著大刀瞪著眼睛的。所以,宿命通出現的問題,就是由這些錯誤的認識而來的。  (五)神境通:又叫神足通。可以把距離縮短,很遠一下子就跑過去了,身體沒有障礙,能夠穿越障礙了。  (六)漏盡通;佛家講的常人都是有漏業。你有各種妄想,就有各種思念,有了各種思念,就有煩惱,有煩惱就是有漏。漏盡就是沒有漏了,什麼煩惱都沒有了,煩惱一般有貪、嗔、痴、慢、疑,它是佛教最根本的無明煩惱。你把這些煩惱斷了,形成戒定慧了,它就不再進入輪迴,這是佛家說的漏盡。而道家也把佛家漏盡這個詞拿來了,他說人的生殖之精叫漏盡,練功練的使這個精沒有了,叫漏盡通。他把佛學的話改了。道家經常出現這些文字笑話。柳華陽寫的《慧命經》就出現最大的笑話。他說漏盡就是精,慧命也是精。斬了赤龍、白龍就是漏盡。他說西方的梵語、中國華語都叫漏盡。因此,印光法師批他;「柳華陽是魔子魔孫。」道家裡邊有好多文字笑話。比如佛家講三昧,就是三摩地,也叫三摩地黑(是梵音的音譯名)。三昧真火是入定後出了氣光。道家把三昧真火改成三味真火,把日字旁改成口字旁,講什麼三味真火是精氣神,五味真火是心肝脾肺腎,還有七味真火、九味真火,都成了文字笑話。佛家這兒講個漏盡,道家說馬陰藏相了就是漏盡通了。  佛家說普通的人可練成前五通,而只有到最後、到了佛,把一切煩惱斷除了,斷惑證真了,你才能形成漏盡通。道家不是,龍門派認為先有漏盡通,先把精練沒有了,再練出其他五通來,就成為金仙了。這一點是道家理論比較缺乏的地方。道家是講練功的功法,講實際。我們對傳統氣功佛家也好,道家也好,要看到它哪一點好,知道它的本質是什麼,懂得這個道理才能繼承它好的東西。這並不是說佛家好,道家不好,《傳統氣功知識綜述》裡好多地方,在功法方面是讚揚道家的。可道家好多理論差勁,它把佛家道理亂改一通,淨歪批三國。基本上道家談到性命、生命本質,談到真正理論層次的東西時,好多都是佛家的,但又給搞錯了(有的是醫學的。醫學和道家是不分的、是互相摻和的)。

你的星座與血型註定了你的愛情與命運!點下面的閱讀原文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靈隱寺有一幅對聯,只有短短14字,卻道破世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中國有不少的傳統文化,其中對聯就是之一,它也被稱作是對子或者是楹聯。這種是可以寫在紙上或者是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佳句。對聯十分要求對仗工整,平仄協調。這樣的藝術形式是中華語言獨有的,也是中華傳統的瑰寶。最早有對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而春聯是最常見的一種。
  • 靈隱寺內的一副對聯,短短14字,卻道盡一生,點醒無數糊塗世人
    而在最為博大精深的漢字裡,對聯又是一個充滿韻味的奇妙文化。按照一定的平仄對仗標準,來靈活多變地使用漢字,從而表達內心的思想與祝願等,就是對聯的妙處。一直到今天,對聯都是我們十分重視的一種文化。而在杭州靈隱寺中,就有著這麼一副深奧的對聯,它只有短短14個字,卻寫盡了一生,說透了人生的奧秘,點醒了無數糊塗世人。
  • 杭州靈隱寺一副對聯,已懸掛1700年,點醒無數世人,助其走出困境
    這本書中向我們介紹了基本的聲韻格律,這些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句子,其實也是對聯中必須符合的基本對仗原理。對聯在古代也稱楹聯,因為其最早是貼在房屋的楹柱上,故而得名。《楹聯叢話》中記載,對聯最早起源於五代後蜀主孟昶,有一年新春之時,他為了祈福國家興旺人民安康,在宮殿的門上寫下了兩句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 靈隱寺中的一副對聯,僅有14個字,卻寫盡了一生,點醒多少世人
    靈隱寺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也是浙江省杭州市的風景名勝區。靈隱寺的歷史非常悠久,它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326年),算起來到現在已經有1694年了。北宋時,靈隱寺成為佛教禪宗聖地,吸引的不僅是佛教徒,還有無數名人。提起靈隱寺,大多數人都會想到"活佛濟公"。他出了家,在靈隱寺與天台宗的高僧慧遠住在一起。
  • 靈隱寺曾留下副對聯,傳承1700年,卻點醒了無數迷茫而執著的人
    而隨著該劇的大火,曾經香火鼎盛的濟公隱居處《靈隱寺》,也被全國各地的民眾所熟知,更成為了不得不去,不得不拜的著名佛教聖地之一。靈隱寺,又名雲林寺,它位於浙江省的杭州市。作為江南的千年古剎之一,靈隱寺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東晉年間。歷經南朝擴建及五代吳越王錢繆的開拓,它在宋朝宋寧宗時期名氣登頂,成為當時江南禪宗的五山之一。到了清朝更被譽為東南之冠。
  • 靈隱寺門前的14字對聯,看上去好像很普通,卻點醒了無數遊客
    而說到寺廟很多人小夥伴首先想到的就是少林寺,還有就是位於杭州的靈隱寺,對於這座寺廟我想應該很多小夥伴都是知道的,畢竟在影視劇中我們熟知的活佛濟公就是在靈隱寺出家的,因此很多遊客都會想來這裡看一看。而靈隱寺具體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歷史是非常悠久了的。
  • 求姻緣第一的寺廟~靈隱寺
    而隨著該劇的大火,曾經香火鼎盛的濟公隱居處《靈隱寺》,也被全國各地的民眾所熟知,更成為了不得不去,不得不拜的著名佛教聖地之一。靈隱寺,又名雲林寺,它位於浙江省的杭州市。作為江南的千年古剎之一,靈隱寺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東晉年間。歷經南朝擴建及五代吳越王錢繆的開拓,它在宋朝宋寧宗時期名氣登頂,成為當時江南禪宗的五山之一。到了清朝更被譽為東南之冠。
  • 靈隱寺一副對聯懸掛1700年,助無數人走出低谷,國學大師極力推薦
    靈隱寺一副對聯懸掛1700年,助無數人走出低谷,國學大師極力推薦一說到寺廟大家應該能想到不少地方,但是最有名的寺廟我覺得還是靈隱寺,因為靈隱寺一直被譽為是千古聖地,從古至今就有許多達官貴人前來拜訪這座聖地。
  • 杭州靈隱寺香客是全國最多的,一定要上午去,誰知道拜什麼最靈呢
    有人說在夢與醒之間,隔著一道風煙渺渺的岸,走過蓮花盛開的幾座石橋,才能抵達彼岸。古剎禪坐在逶迤的青山之中,透過西湖薄薄的霧靄與煙水,撥開飛來峰與冷泉低垂的簾幕,向樓臺的深處走去。靈隱寺,我來尋找些什麼?你要點醒我什麼?
  • 靈隱寺小記
    □趙光明/文如果說杭州西子湖的「天然畫圖」迷人,而環境幽靜、景色宜人的飛來峰下的靈隱寺就更使人流連忘返了。我和夫人賈淑榮來此觀光整整一天,直到太陽落山才返回住地。這天,杭州市區的氣溫已高達三十七攝氏度,悶熱,令人不舒服。可是鬱鬱蔥蔥的飛來峰下,溪流潺潺,空氣清新頗給人以秋天的涼爽感。這裡真可謂是杭州的避暑勝地了。
  • 靈隱寺一對聯14字,懸掛1700年,道盡了一生
    近日,杭州靈隱寺的一則招聘啟事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瞬間衝上熱搜榜。簡單的來說,這個佛家聖地對外招聘文宣部的文職人員,負責寺院信息發布及對外宣傳工作。靈隱寺,又名雲林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326年),佔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 靈隱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
  • 杭州靈隱寺旁免費寺廟,古樸典雅遊客少,附近的靈隱寺卻人從眾
    到杭州旅遊,除了遊覽西湖,不少人還會去探訪靈隱寺。因為名氣太大,靈隱寺一年大多數時間都是人從眾的熱鬧景象,想像中的佛門清淨地意境只有在清早和傍晚時分才會出現,就個人來說,更喜歡旁邊的三天竺。三天竺是靈隱寺附近的三座佛寺,分別是上天竺法喜寺、中天竺法淨寺和下天竺法鏡寺,距離靈隱寺最近的是法鏡寺,近期名氣最大的是法喜寺,過去地位最低的是中天竺法淨寺。有意思的是三天竺中的法鏡寺和法喜寺都需要購買門票才能進去遊覽,只有法淨寺是免費開放的,儘管如此,人氣依然最低。
  • 對聯和律詩對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這也說明,對聯同律詩一樣源自於南北朝時期的對仗句,並不只是一種猜想。最起碼說明,對聯不是來源於律詩。 二、不同點 對聯和律詩,雖然同根,但不同枝;雖然同源,但不同流。是同根異枝、同源別流。
  • 杭州靈隱寺2021年「金牛聚福」祈福年曆開始印刷了!
    新年來臨,杭州人很自然就會有一個期待——杭州靈隱寺的祈福年曆。從2016年的「丙申平安」、2017年的「金酉披祥」、2018年的「戊戌安康」,到2019年的「己亥禎祥」、2020年的「厚德滋福」,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每年都會題寫、印製新年祈福年曆,並免費結緣給社會各界。2012壬辰龍年至今,這一傳統已延續了十年。
  • 這也是一幅關於同一主題的對聯
    主題:吟誦紅楓體裁:對聯,單比11字主題設置:豐爾忠1、紅楓·風兒中觸摸染青秋,毫不猶豫地打開燃燒的心;星期二主題:失眠體裁:對聯,單比11字提問:子川竹·1失眠如果你想下去邯鄲,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你疲憊不堪地包圍城市;在變成蝴蝶之前,揮金索夢是貧窮的。
  • 去一趟靈隱寺需要花多少錢,必要費用請看這裡
    對於大部分外地遊客或者沒有去過靈隱寺的遊客來說,第一次去不知道要花多少錢,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梳理一下到底要花費多少錢。首先是交通花費,去靈隱寺可以選擇公交,計程車,自行車或者自駕。景區裡的停車位是很充足的,而且都是地面停車場,不用擔心車身太高而不好停車的尷尬,旅遊大巴都可以停好幾十輛,不過如果是節假日去的話要早一點了,雖然停車位多,但是自駕的遊客也多啊,再多的車位也沒有遊客多,車位也特別的緊張,當然收費也不便宜,平時的話是10元每小時,遇到節假日或者其他大型活動的話,價格還會再貴一些,以此來限制車流除了乘坐交通工具,我們還可以選擇騎自行車到靈隱寺
  • 古剎靈隱寺「金牛聚福」祈福年曆開印 基本全手工完成
    12月10日,記者從浙江杭州靈隱寺獲悉,靈隱寺2021年「金牛聚福」祈福年曆已經開始印刷,將免費結緣給社會各界,每一幅祈福年曆都歷經十八道工序,幾乎全靠手工完成。圖為年曆。 靈隱寺提供 攝靈隱寺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約一千七百年的歷史,為杭州最早的名剎。
  • 古剎靈隱寺"金牛聚福"祈福年曆開印 基本全手工完成
    12月10日,記者從浙江杭州靈隱寺獲悉,靈隱寺2021年「金牛聚福」祈福年曆已經開始印刷,將免費結緣給社會各界,每一幅祈福年曆都歷經十八道工序,幾乎全靠手工完成。  靈隱寺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約一千七百年的歷史,為杭州最早的名剎。靈隱寺地處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兩峰挾峙,林木聳秀,深山古寺,雲煙萬狀。
  • 靈隱寺與杭州西湖的雷峰塔齊名,也是必遊的江南著名古剎之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是唐朝詩人杜牧,描寫江南名剎古寺眾多的千古佳句。其實,杭州的寺廟還遠遠不止,據說最多時有1300多座。其間,又以靈隱寺年代最遠,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因而,靈隱早就成了杭州的佛教聖地,素有來到杭州,「一遊西湖,二遊靈隱」這一說。相傳,印度僧人慧理,幼年時曾患大病,高燒持續不退。
  • 這幅對聯,道盡人世間的真相
    挨家看朋友的對聯,看見好的鼓掌,看見不足也互相完善,別有一番雅趣。所以不少書香門第,過年對貼福字、對聯、很為看重講究,若得大師的墨寶,門面生光,送給親戚朋友也是打氣之禮。尤其對文化人而言,一幅義趣的春聯,就有可能引發被人的思考,以及更深的覺悟。你眼前這套由居士亭出品的弘致.恭賀新禧新年禮盒,便是今年不少人搶著入手的年禮。它一次集合4種吉祥年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