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加減法,這群行業大咖「吵」出了什麼結論?|GeekCar WorkShop

2021-01-07 GeekCar

為了得到更多乾貨,我們把 GeekCar 今年首個線下活動做成了一次辯論,議題是「智能座艙該做加法還是減法」。

之所以選擇這個議題,是因為通過《奇妙車機情報局》測評了二十多款主流座艙後,我們發現:雖然業內常常推崇極簡風格,但更多車企仍以堆料為主,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這個矛盾點就是我們希望產生碰撞的內核。

為此,我們請來了包括福特汽車、理想汽車、長安汽車、大眾問問、賽輪思、博世、億咖通、仙豆智能、百度 IDG、梧桐車聯、同濟大學人關係實驗室和 FOKS 等企業大咖們,希望用辯論的方式搞點事情,得出更多有價值的結論。

《奇妙車機情報局》有哪些觀察

在總結大咖們的觀點之前,GeekCar 的《奇妙車機情報局》欄目也有一些觀察和思考希望和行業分享:

1. 智能車機 HMI 的本質是功能資源的空間分配問題,也是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之間的媒介。

2. 汽車品牌需要強調個性,但產品開發需要建立行業共識。很多功能需要大面積上車和打通,才能發揮它的價值。

3. 用戶有一些共同的需求偏好,比如分屏交互/實體按鍵/屏幕留白等等;現在很多產品有相似的致命設計,比如過度使用全屏/返回機制不明確/功能入口過多等等。

4. 語音、地圖和生態是智能車機最重要的三個要素,但都做到極致的個性體驗不容易,因為都需要大量定製。哪怕兩個產品的供應商一樣,其體驗可能完全不同。

5.BAT 提供給每個客戶的產品體驗過於相似,雙方的關係需要明確。

6. 我們最終的目的不是生態上車,也不是車機智能,而是車廠實現符合自身定位的座艙智能化和整車智能化。

加法和減法的目的趨同

辯論結束我們發現,各路嘉賓其實是以不同的切入點去闡述議題,並最終達成了共識。由於部分嘉賓希望以匿名形式分享,我們匯總了嘉賓的觀點以及部分精彩發言:

加法派:

汽車正在脫離代步工具的屬性,我們要先通過增強座艙內部的感知能力,再針對用戶的高頻剛需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目的不是增加傳感器,而是提升用戶體驗,傳感器只是提升體驗的工具。

我們不應該把手機或者 pad 搬到車機上,而應該基於移動網際網路培養的用戶習慣,疊加車內場景,在車裡做服務串聯和延伸,比如人臉支付、AR HUD 等等。

從汽車產品的生命周期和行業發展階段來講,目前還是要先做加法,但也可以說是在加中求變。比如電子電器架構必須要先升級,逐步由分布式邁向於集成化一體化,才能拓展座艙更多的想像力。減法的前提是產品力、品牌力達到一定程度,才去做的事情。

雖然消費者對智能化的需求不明晰,但總體需求一直在增加。今天的消費者對於車內互聯的需求和我們十年前相比,絕對不是一個量級的。從實際情況來說,作為供應商的我們拿到的需求清單也是越來越長的。

千人千面是汽車智能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體現,要實現它硬體要做加法,軟體要做加法,數據也要做加法,如果一味做減法,汽車永遠停在原地。

在這個行業還沒有任何足夠令人驚豔的產品出現之前,大家必須都要做加法,而且要大加特加。在智慧型手機出現之前,誰能理解一個通話工具要加上拍照和上網的功能?如果它們不組合到一起,觸屏交互又從何而來?所以在我們還沒有發現行業認同的好的方向或形式之前,必須發揮想像力,想不出來就去試,去實踐。

減法派:

從用戶體驗來講,用戶真的不想有太多選擇,在車上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選擇,所以我們必須要在體驗上做減法。但我們現在整個行業都在用一種尖銳的方案去應對多樣化的需求:全都給到用戶,再讓用戶去選擇,這一點其實很難受。

有企業在做用戶調研時有個很有趣的發現:用戶對功能的感知比較模糊。曾經我們問用戶車裡是否有某個具體功能,6 成用戶說有,4 成用戶說沒有,但其實這個功能是沒有的。所以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不贊成產品太複雜,任何交互都應該符合用戶的第一直覺,不能一味去做加法。

手機能進到車裡的應用,其實車機根本沒有必要再做一遍。車機要做的是全方位補充你的手機。所以車機和手機等設備的算力相結合,才能形成車載環境的超級計算中心。

「智能座艙之於傳統座艙,就像現在的智能機之於諾基亞」的對比並不成立。因為用戶不會同時裝諾基亞和智慧型手機;但是在座艙內,消費者既有手機又有車機。所以只有座艙體驗優於手機,才能讓用戶更多的使用車機。

如果我們的座艙產品能夠在一些更高維度的視角上去引領用戶的話,可以把很多比較複雜的選擇收一收,也就是做減法。就像特斯拉一樣,Model 3 幾乎沒有什麼配置,那些選裝的比例也並不是很高。

……

其實我們討論的話題很多,但如果讓我進行一個簡單的總結,其實智能座艙的加減法只是手段並不是目的。不論是哪種邏輯,最終目的都是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

只不過在產品實現的手段上,我們需要在一些層面利用加法的思路,提升車輛能力,無論是軟體算法的智能化程度、硬體算力以及執行能力等等,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用戶需求。

換個視角來看,減法思路更多運用在如何精準滿足用戶真實需求層面。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更好的探求用戶在駕駛場景下,究竟需要什麼。如果只是盲目的堆疊功能,做了很多和手機重複、甚至是毫無現實場景的功能,那反而會起到反作用。因此,減法更像是把加法產生的能力,運用的更精準的手段。

從這個角度看,加減法的邏輯還是貫穿在智能座艙設計的不同階段,這也是幾乎現場所有嘉賓最終都能達成的一致觀點的原因。

結語

線下討論的時間很有限,我們也只能針對一個話題進行探求。對於智能座艙的未來發展,依然有太多未知需要探索,這也是 GeekCar 成立《奇妙車機情報局》以及舉辦線下活動的最終目的。

在最後做一個小的預告,年前 GeekCar 還會有一場智能座艙主題的線下活動,年底還會發布《智能座艙藍皮書》,希望把我們對智能座艙的觀察以一個產品化的方式呈現給行業。

未來我們會繼續建設智能座艙產品庫,完善評測體系,運營更多行業社群,希望有更多行業大咖加入,共同推動智能座艙行業的發展。

End

相關焦點

  • 毫不創新的「家教機」,竟然給硬體行業上了一課?
    這款學生平板售價 3998 元,相同價位在安卓平板中已經可以購置華為、三星等品牌的旗艦級產品。但這樣性價比「蕩然無存」的產品,卻擁有著異常火爆的銷量。京東上,這款單一配置的產品擁有達到華為旗艦平板全系列一半量級的評論數。低配置、高價格,銷量表現還出奇得好。
  • 汽車百科冷知識:趣味車型「k-car」特點解析
    知識點:K-car是日系車的代表車型,但是在其本土市場以外基本沒有投放。「K級」汽車指日系微型汽車,尺寸標準要求為≤3400*1480*2000mm,內燃機排量需≤0.66升。似乎在日系車的主流品牌中只有鈴木熱衷於在華市場投放「kcar」,而且在初期獲得了理想的市場反饋。然而鈴木最終還是難逃「退場」的命運,就像是多年前退出北美車市一樣;是什麼原因導致C端用戶不在愛kcar,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鈴木退場的原因。關鍵詞:消費升級伴隨用戶需求升級!
  • 參加workshop的論文長啥樣?
    對於加州伯克利大學大二學生郭夢龍(Menglong Guo)而言,5 月 31 日是特別的一天。當天早上,他作為第一作者即將在「Grippers and Other End-Effectors」上進行 ICRA 2017 的 workshop 分享。
  • 你為什麼中了得物的「毒」?
    「中底走線」、「鋼印」、「OFF-TIE」,一些不熟悉球鞋文化的人走進得物的辦公室會感到非常疑惑:這家公司會議室的命名怎麼這麼奇怪?球鞋圈內人士則一眼就能看出,這些名字都是球鞋圈內專業名詞或者代號。比如鋼印,鞋盒和球鞋內部腳踩的位置都會有的一串數字,人們通常能從鋼印鑑定出這雙球鞋的真假。
  • 2020年度社群生態大會召開,行業大咖帶你玩轉社群
    12月20日,由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主辦、上遊新聞、重報都市傳媒集團聯合承辦的「+直播,見未來」2020年度社群生態大會在重慶新聞傳媒中心舉辦。行業大咖集聚一堂分享他們的經驗。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都市傳媒黨委書記、上遊新聞總編輯劉長發出席並致辭。
  • 什麼值得買隋國棟:「玩」出一個上市公司
    實際上,「長期積累」這件事老隋很早就在做了。他說,上學時經常給科技媒體投稿,很早就是就是一個數碼發燒友。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問他,「你對這事兒有多熱愛?」,他說,「所有自己能動用的錢,都用來淘各種數碼產品了。」
  • 這款遊戲的「官方漢化」,國內玩家等了 20 年
    當然,這一切都是不合法的。為什麼加入中文這件看似簡單的小事,足足讓玩家等了 20 年?現在去揣測《精靈寶可夢》遊戲發行商任天堂、開發商 Game Freak 的想法是很困難的,這背後的決定肯定是由多重因素促成的。不過,作為一名玩家,我可以跟大家分享兩件事。譯名的混亂或許很多人看到現在都沒有把「精靈寶可夢」和「皮卡丘」真正關聯在一起。
  • 希澈擬退團,鬧翻東海「掐脖大吵」
    希澈接著說:「沒想到我掐住他,輪到我出手時,東海竟然哭了起來,使出悲情招數。」最後兩人才握手言和,守護住SUPER JUNIOR這個團體。人氣綜藝節目《認識的哥哥》由姜鎬童、李秀根、金希澈等人主持,最新一集邀請到韓流天團「SUPER JUNIOR」作客,身為綜藝老江湖的成員們,銀赫一登場就說「今天開始變成《SUJU的哥哥》了」,當場逼希澈選邊站「認哥還是SUJU,請做選擇」,讓希澈面露難色,不過最勁爆的還是,東海自己當場爆料,曾和希澈吵架吵到大打出手,東海說:「當時希澈先出拳打人
  • 藝術也Geeker 「大咖思驗室」百萬元公益項目眾籌強勢啟動
    WHAT IS IT「大咖思驗室」是什麼?「大咖思驗室」是由大咖拍賣發起的有點瘋狂有點顛的公益性跨界實驗項目,希望成為藝術圈裡最靠譜的創新項目孵化器。它註定會成為藝術圈裡最讓人矚目的奇葩場所,一個Geeker、藝術咖和金融客的燒腦樂園。
  • 崛起的百萬「團長」:到底是一份好工作,還是當炮灰?
    她覺得社區團購做的就是服務加銷售,很在意社群的維護,「以至於現在不和團裡有關的事,大家也會私信問我,物業上有什麼事情、臉上過敏了也會來問我。」如果按照提成 10-15% 算的話,她這個副業帶來的收入在每月 1 萬-1.5 萬元。
  • 「商人」扎克伯格,「快樂」的王小川和「憤怒」的王興|極客一周
    Mayer 在這一關鍵時間點發文,意圖明顯,以實際行動回應扎克伯格的暗中攻擊。並呼籲科技行業,尤其是內容平臺 Facebook 也開放其審核策略及代碼。「整個行業都受到了審查,這是理所當然的。由於有中國血統,我們受到了更多的審查,我們接受這一點,並接受通過提高透明度及問責制來心平氣和地接受這一挑戰。」Mayer 在公開信中寫到。
  • 對話出門問問李志飛:GPT-3 是「暴力美學」的一次勝利
    另一種是,在語音識別中,僅說到「我們正在聊……」, 語言模型就會預測出, 你大概率要說的是「我們正在聊天」,即使沒聽到「天」的聲音就能判斷出你將要說什麼話,而聽到的聲音則是這個信號的加強。大多數研究人員都處於這兩個極端之間,但 OpenAI 一直以來幾乎都站在「規模化」這一極端,他們懷著對「暴力美學」的信仰,相信只要模型足夠大,就能實現 AGI。過去,他們的大多數突破也都是建立在對大量計算和數據資源的投入上。極客公園:那您信仰「暴力美學」嗎?
  • 「如果性別反轉,你長什麼樣」背後,攻擊世界的 10 秒趣味
    在非常強力的韓式濾鏡和換性別的「偽裝」下,曬「自拍」好像也並沒有很羞恥了。大量網友將「一個根本無法相信的好看異性」po 至微博、朋友圈或者微信群,並發出了類似「我要控制我記幾」的感嘆。不過,並不是所有照片都美上天,也有網友表示「還好我是男的」。
  • 圍繞社群,聚焦細分場景,zerocar打造移動出行新體驗
    尤其在「網際網路+汽車租賃」這一領域,汽車應用於移動出行平臺,不再只是將用戶從A點連接到B點,而是融合了日常通勤、出門購物、商務接待、短途旅行等出行場景,通過不同車型、人群特徵、出行需求和網點分布,為用戶提供了更多樣的出行體驗。此外,出行場景還將細分成住宅區、辦公區、景區、酒店、醫院、學校等場景,全面覆蓋人們日常所需的衣、食、住、行、娛等功能。
  • 從小保健市場到大美容健康行業,「Vital Protein」的拓客之道
    而隨著全年齡段女性消費的增長和男性護膚意識的提升,口服美容行業的消費市場也逐步走向成熟。 毫無疑問,「大美容健康」將成為近幾年市場矚目的焦點。 而在大美容健康行業中,口服膠原蛋白幾乎是最早出現在市場熱門領域的成分,被廣泛地應用在美容和保健食品中。
  • 朋友圈裡的「四大美男」,到底是什麼來頭?
    實際上,這類遊戲最早起源於日本,面向的是宅男市場,有有個專業的名字——Galgame,然後向女性玩家過渡,稱為「乙女遊戲」,並且市場接受度一直不錯,在國內,也有類似「橙光遊戲」這樣專門的文字遊戲平臺存在。
  • 羅技的這兩款新品可以戴著「出街」
    羅技最新發布的 G 系列遊戲耳機新品 G433/G233 就是這樣的產品,在保證性能的同時,還帶了一個可以「出街」的外觀。G433:織物面料,可拆卸麥克風在外觀方面,羅技 G433 一改遊戲耳機「冷酷」的印象,轉而採用更加簡潔、時尚的設計,有利於拓寬了它的受眾群體。
  • 你知道有一種叫做」邊車(Sidercar)」的調酒(雞尾酒)嗎? SIDERCAR雞尾酒又跟」美國隊長」又有什麼關係呢?
    本書紀錄為柏克俱樂部的調酒師派屈克麥克蓋瑞的配方, 原始的酒譜出自羅伯特韋梅爾1922的雞尾酒書; 「如何調製雞尾酒」, 當中使用相同比例的三個材料。據信這杯酒起源於多年前的巴黎甚至更早, 報紙的專欄作家,奧斯卡麥金泰爾表示它是在很久以前被一位在亨利酒吧裡叫"約翰"的調酒師所創作,雖然並不在原始的酒譜上,但有一部分的配方會使用糖口杯。
  • 「上海名媛群」爆紅,「名媛」英語怎麼說?
    近日,網上流傳一篇名為《我潛伏上海「名媛」群,做了半個月的名媛觀察者
  • 食探專訪 | 傾聽「咖啡人」心聲,期待麗水的咖啡文化
    ☟快戳連結回顧☟隨著一則「紅頭文件」的發布麗水咖啡屆又會掀起怎樣的波瀾呢?03 目前政府發布的行動方案  對咖啡人的影響 那麼目前麗水剛開始大力倡導「咖啡文化」的當下,對於從事咖啡行業的這群「咖啡人」來說,帶來了什麼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