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創意菌
在2010年以前,二次元文化還算是一個小眾的「圈子」,但隨著以A站、B站為首的二次元平臺崛起後,其背後所對標的用戶群之多已顯而易見,尤其是以95、00後為主的Z世代。
其實不難發現,近幾年,已有不少品牌開始涉足這一圈層文化,意圖借二次元新奇的營銷方式,與消費者建立溝通橋梁。
從本質上說,在這個二次元用戶群規模接近4億的今天,二次元文化所蘊含的龐大年輕消費群以及市場潛力不言而喻,然而,對於品牌來說,二次元營銷到底應該如何做才更為出彩?
助力品牌形象塑造
發展至今,二次元文化之所以能夠成為品牌們的營銷「寵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二次元的狂熱愛好者與日俱增,且一般以年輕族群居多。
隨著年輕人成為市場消費主導,二次元領域毫無疑問成為了新時代下品牌營銷的又一突破點,打破「次元壁」的營銷方式自然成了品牌年輕化的「殺手鐧」。
1、創造IP,塑造品牌特定形象
早在今年年初,智能化辦公平臺「釘釘」就經歷了自出生以來最為戲劇化的歷程,先是由於在線網課機制使廣大小學生產生不滿情緒,集體出徵紛紛給App打上「一星好評」。
見此狀的釘釘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迅速祭出鬼畜神曲《釘釘本釘,在線求饒》作出回應,成為了品牌公關扭轉局面的一步先手棋。
在自黑式營銷取得巨大成效後,官方乘勝追擊,釋出主題曲《巴顏喀拉》,降臨二次元虛擬偶像釘哥釘妹,輕鬆俘獲了一眾小學生及年輕消費者的心,成就了一出公關典範。
從營銷層面上說,釘釘品牌公關能夠轉危為安,一方面是真誠自黑的討巧方式,但更多的是品牌找準了目標群體喜好,藉機以二次元拉攏用戶,塑造全新品牌形象。
換句話說,小學生集體出徵的「一星好評」事件是營銷導火索,而品牌只是順勢而為,清晰地瞄準了目標人群,在打造釘哥釘妹IP提升用戶好感度的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釘三多」的趣味化人設,品牌俏皮、會玩的形象躍然紙上。
促成流量轉化
2、借勢IP,強化用戶粘性
釘哥釘妹的降臨,側面透露出的是品牌創造IP,收穫年輕消費者的過程;除此之外,要說借勢二次元IP玩的最好的品牌,361度和高達的聯名一定能夠佔據一席之位。
去年6月,361度就與日本科幻動漫《機動戰士高達》進行深度聯名,在方式上,品牌將營銷資源集中在預熱階段,用預售信息炒熱話題。
在產品上則遵循機甲風格的球鞋設計,可以說是與高達形象有機融合,呈現出了高達的熱血、戰鬥、燃的狀態。
配合品牌線下高達快閃店,將話題從核心粉絲圈層擴散至二次元、運動圈層,無形中借勢IP,展示出了品牌想傳達的運動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361度和高達IP的聯名campaign,在發售前預定人數就已超過6w,這一聯名所帶來的「狂熱效果」,品牌營銷佔據一部分,但同時也透露出了年輕群體的圈層文化及IP影響力不可忽視。
對於高達IP來說,其對標的大多是90後一類年輕群體,有著40年情懷沉澱的高達自然擁有了無限吸引力,恰到好處地勾起用戶青春回憶。
而對於361度來說,目標群體+精神內核雙重契合的營銷打法,讓361度和高達產生了強關聯,巧妙地將高達IP所具有的年輕受眾注意力,轉移到產品之上,進而通過借勢IP強化了一波品牌用戶粘性。
破除溝通障礙
361度攜手高達IP,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聚焦男性受眾的營銷行為,藉助具有懷舊價值的高達IP,提升用戶對品牌的好感度,打出了一波受眾上的精準營銷。
3、融入IP,搭建溝通橋梁
如果說,借勢IP是二次元營銷的一項常規操作,那麼融入IP,則是營銷玩法上的一個「整體升級」。
前不久,老字號「李寧」就創意地聯合QQ炫舞系列虛擬代言人「星瞳」出任品牌潮流星推官 ,還發布了一支造勢TVC,帶領消費者跨越時空,重返1980年。
在手法上,品牌運用虛實結合的表現技巧,巧妙地打破了現實邊界,加之以星瞳本身身著李寧運動潮服,不僅將品牌與二次元人物深度融合,也側面加深了用戶對經典的記憶程度。
對於李寧而言,品牌最大的癥結在於多元化快時尚品牌衝擊下、品牌的年輕化議題,即如何重獲年輕消費者青睞。
就如H&M、ZARA、優衣庫等一眾年輕品牌的入局,無疑讓已有30歲高齡的李寧,有了強勁的競爭對手。
可以注意到,李寧與QQ炫舞虛擬偶像星瞳的聯名,本質上與將品牌融入二次元IP的過程,借二次元虛擬偶像的穿著,凸顯李寧服裝上的潮流感,最大程度上消除與年輕消費者溝通障礙。
二次元營銷,本質上是收割年輕用戶
從20世紀90年代,日本ACG文化傳入中國,二次元領域就開始了它的「野蠻生長」,尤其是動畫、漫畫、遊戲(ACG)一類,更是成為了當代許多年輕消費者的主要休閒娛樂方式。
在這種文化的背後,正是當下市場中的消費主力軍:伴隨著網際網路成長的Z世代,這也是為什麼各大品牌紛紛入局二次元營銷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如去年8月,蘇寧易購攜手《全職高手》IP打造線下主題店,亦或是屈臣氏聯動陰陽師中的青行燈角色出任「玩美召喚官」,二次元營銷無疑成為了品牌主們貼近年輕人的最好方式。
從營銷層面上說,二次元營銷,其實就是將品牌語言翻譯成用戶語言,通過借勢二次元IP所具有的影響力,收割年輕用戶,從而以更年輕化的方式與消費者「打成一片」。
在這其中,「契合」是根本原則,倘若選擇了與品牌調性截然相反的二次元IP,反而會增加營銷上的突兀感,最終產生的效果也將適得其反。
選擇與二次元IP合作,對於品牌來說是一個捷徑,一方面是二次元文化本身就具有強大口碑加持,品牌與二次元IP聯動,大大降低了年輕消費者對廣告營銷的牴觸心理。
另一方面,那些深受大眾喜愛的頭部IP,基本都符合當下年輕消費者的審美和價值認同,最大程度上激發出用戶對品牌營銷活動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