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訊】導語,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最近一段時間裡,全球性「缺芯」也波及到了很多行業,甚至就連傳統汽車廠商也未能夠避免「缺芯」尷尬局面,就在近日,又有臺媒報導,由於8寸矽晶圓產品缺貨,遭到了很多IC廠商的瘋狂搶購,而某知名老牌矽晶圓廠商不僅僅將8寸矽晶圓按片銷售,同時還掀起了一股漲價潮,售價漲幅高達50%,根據業內人士透露,由於8寸矽晶圓產品主要用於28nm及其以上工藝的晶片生產,而28nm及其以下則採用12寸晶圓,這意味著8寸晶圓產品遭到全球晶片廠商搶購,表明了28nm及其以上工藝的晶片需求量激增。
但根據201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全球矽晶圓產品出貨量佔比中,12寸以上的晶圓佔比高達67%,8寸的晶圓大約在20%左右,而剩下的13%則是一些6寸、4寸的矽晶圓產品,為何出貨量佔比不大的8寸晶圓會出現「搶貨」場景呢?
確實對於很多網友們而言,或許也有些不解,畢竟全球晶片廠商都在朝著更加先進的晶片製程工藝發展,為何現在出貨量更大、更先進的12寸晶圓沒有缺貨,反而落後工藝技術的8寸晶圓產品會缺貨呢?
其實這也和今年全球性爆發「缺芯」有著很大關係,因為在5G網絡不斷普及下,全球AI晶片、5G晶片、AIOT晶片需求量都出現了大幅度增長局面,同時在越來越多智能終端產品發布上市,功率器件、電源管理 IC、影像傳感器、指紋識別晶片和顯示驅動 IC晶片同樣也供不應求,而這些晶片並不用先進的14nm或者是7nm、5nnm工藝,只需要28nm或者是40nm甚至是更加成熟的晶片製程工藝即可。
所以在28nm工藝晶片需求量激增情況下,很多晶片廠商也不願意再擴充落後晶片工藝的產能,因為大家都更加注重更先進的晶片製程工藝,導致大家28nm或以上的產能下降了。所以8寸矽晶圓產品也無法跟上需求,出現了8寸晶圓「緊缺」的尷尬局面,對此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由於整個晶片產業鏈都存在嚴重缺貨、漲價行為,尤其是成熟的28nm及其以上工藝的晶片產品,而這些漲價行為最終都會反映到晶片產品上,反映到智能終端產品上,而這些產品最後都是由消費者買單,這意味著我們作為普通消費者,成為一名「資深韭菜」,尤其是在近期準備「購物」的消費者,誰也搶不走這個頭銜。
最後:對於全球「缺芯」,導致晶片以及整個產業鏈大幅度漲價行為,各位小夥伴們,你們對此都有什麼樣的看法和意見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討論,期待你們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