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缺芯」!致晶片矽晶圓供應緊張:晶片售價漲幅或高達50%

2020-12-23 數碼人科技

【12月22日訊】導語,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最近一段時間裡,全球性「缺芯」也波及到了很多行業,甚至就連傳統汽車廠商也未能夠避免「缺芯」尷尬局面,就在近日,又有臺媒報導,由於8寸矽晶圓產品缺貨,遭到了很多IC廠商的瘋狂搶購,而某知名老牌矽晶圓廠商不僅僅將8寸矽晶圓按片銷售,同時還掀起了一股漲價潮,售價漲幅高達50%,根據業內人士透露,由於8寸矽晶圓產品主要用於28nm及其以上工藝的晶片生產,而28nm及其以下則採用12寸晶圓,這意味著8寸晶圓產品遭到全球晶片廠商搶購,表明了28nm及其以上工藝的晶片需求量激增。

但根據201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全球矽晶圓產品出貨量佔比中,12寸以上的晶圓佔比高達67%,8寸的晶圓大約在20%左右,而剩下的13%則是一些6寸、4寸的矽晶圓產品,為何出貨量佔比不大的8寸晶圓會出現「搶貨」場景呢?

確實對於很多網友們而言,或許也有些不解,畢竟全球晶片廠商都在朝著更加先進的晶片製程工藝發展,為何現在出貨量更大、更先進的12寸晶圓沒有缺貨,反而落後工藝技術的8寸晶圓產品會缺貨呢?

其實這也和今年全球性爆發「缺芯」有著很大關係,因為在5G網絡不斷普及下,全球AI晶片、5G晶片、AIOT晶片需求量都出現了大幅度增長局面,同時在越來越多智能終端產品發布上市,功率器件、電源管理 IC、影像傳感器、指紋識別晶片和顯示驅動 IC晶片同樣也供不應求,而這些晶片並不用先進的14nm或者是7nm、5nnm工藝,只需要28nm或者是40nm甚至是更加成熟的晶片製程工藝即可。

所以在28nm工藝晶片需求量激增情況下,很多晶片廠商也不願意再擴充落後晶片工藝的產能,因為大家都更加注重更先進的晶片製程工藝,導致大家28nm或以上的產能下降了。所以8寸矽晶圓產品也無法跟上需求,出現了8寸晶圓「緊缺」的尷尬局面,對此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由於整個晶片產業鏈都存在嚴重缺貨、漲價行為,尤其是成熟的28nm及其以上工藝的晶片產品,而這些漲價行為最終都會反映到晶片產品上,反映到智能終端產品上,而這些產品最後都是由消費者買單,這意味著我們作為普通消費者,成為一名「資深韭菜」,尤其是在近期準備「購物」的消費者,誰也搶不走這個頭銜。

最後:對於全球「缺芯」,導致晶片以及整個產業鏈大幅度漲價行為,各位小夥伴們,你們對此都有什麼樣的看法和意見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討論,期待你們的精彩評論!

相關焦點

  • 國產汽車巨頭也開始「缺芯」了:但有著很大的不同
    【12月16日訊】只要一提及」晶片「,相信很多網友們第一時間就是想到關於華為手機」缺芯「的眾多報導消息,甚至還有很多業內人士開始分析華為手機」缺芯「後,未來的走勢將如何,但就在近日,汽車領域也傳來了」缺芯「的消息,尤其是很多智能汽車,需要大量的車規級晶片產品,無疑」缺芯「就要面臨更大的考驗;
  • 大眾「缺芯停產」敲響汽車半導體警鐘,自研晶片迫在眉睫
    全球晶片供應緊張之火,終於蔓延到了汽車行業。從12月初起,便開始有汽車企業因晶片斷供陸續停產。  為何缺芯  12月5日,這樣一條信息在網上引發關注——「由於晶片供應不足,上汽大眾從12月4日開始停產,一汽大眾從12月初起也將進入停產狀態。」
  • 成熟的8寸晶圓供應緊張,先進的12寸晶片,卻又沒那麼緊張?
    最近到處都是8寸晶圓缺貨的消息,臺媒甚至報導稱為了賣個好價格,某老牌晶圓廠,甚至把8寸晶圓按片賣,漲價幅度最高達50%,還很多IC廠搶著下單。事實上我們知道28nm以下的晶片製造都是採用12寸的晶圓了,只有成熟工藝的晶片,比如28nm以上的晶片,才使用8寸晶圓。按2019年的數據,全球的晶圓出貨中,12寸以上的晶圓佔比高達67%,而8寸的晶圓大約在20%左右,此外還有一些6寸的、4寸的晶圓也有少量銷售。
  • 國產石墨烯晶圓下線 或助力晶片彎道超車 比矽前景還大的石墨烯...
    原標題:國產石墨烯晶圓下線,或助力晶片彎道超車,比矽前景還大的石墨烯優勢何在?   晶片製造的完整過程包括沙子原料(石英)、矽錠、晶圓、光刻(平版印刷)、蝕刻、離子注入、金屬沉積、金屬層、互連、晶圓測試與切割、核心封裝、等級測試、包裝上市等   目前晶片中的晶圓都是以矽為原料
  • 車企突傳因「缺芯」影響生產!發生了什麼?影響幾何?
    近日,南北大眾突然傳出因「缺芯」而影響生產的消息,讓市場對晶片供應的擔憂陡然升級。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缺芯」問題仍在困擾車企。車企緣何「缺芯」,此次「缺芯」影響有多大,難題何時能解,車企後市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新華財經調查了多家相關企業及專業人士。車企緣何「缺芯」?
  • 快充晶片缺貨、全球汽車晶片斷供……8英寸晶圓到底怎麼了
    2020年的半導體市場風起雲湧,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聊的是8英寸晶圓的故事,一個半導體上遊材料的供需緊張,引發下遊一連串反應,從手機快充頭到汽車,一場蝴蝶效應正在全球半導體領域上演。
  • 消費電子配件外貿訂單激增背後:有機矽暴漲晶片緊供應 疫情下工廠...
    對於消費電子外貿企業而言,全球疫情之下,訂單暴漲的除了充電器品類,藍牙耳機、數據線、平板電腦、智能穿戴等都迎來了較大的訂單漲幅。而追溯上下遊,人工緊張、原材料成本上漲,部分化工品原料暴漲、晶片緊供應也掣肘企業產能釋放。
  • 消費電子配件外貿訂單激增:有機矽暴漲、晶片緊供應,疫情下工廠...
    事實上,對於消費電子外貿企業而言,全球疫情之下,訂單暴漲的除了充電器品類,藍牙耳機、數據線、平板電腦、智能穿戴等都迎來了較大的訂單漲幅。只是在這一輪強周期之下,並非所有消費電子外貿企業都能享受到紅利,全球產業鏈馬太效應亦在顯現。而追溯上下遊,人工緊張、原材料成本上漲,部分化工品原料暴漲、晶片緊供應也掣肘企業產能釋放。
  • 8英寸晶圓的產能為什麼這麼緊張?
    近期的半導體市場,尤其是8英寸晶圓的產能為什麼這麼緊張? 跟隨摩爾定律演進,集成電路製造所用的主流晶圓直徑從 4 英寸、6 英寸、8 英寸到12 英寸。直徑越大的圓片,所能刻制的集成電路越多,晶片的單位成本越低,因此晶圓持續向大尺寸發展。
  • 晶片缺貨告急背後!又漲價又外包,誰能拯救8英寸晶圓產能?| 智東西...
    2016 年以來,隨著存儲計算、邊緣計算、物聯網等新應用的興起帶動了 NOR Flash、指紋識別晶片、電源晶片等產品對8 寸晶圓的需求,汽車電子興起帶動功率器件需求,市場隨之出現供應緊張狀態。2017Q2起,8 寸矽片的需求開始超過產能,8 寸矽片的供給開始趨緊。
  • 晶片缺貨告急背後!又漲價又外包,誰能拯救8英寸晶圓產能:智東西內參
    2016 年以來,隨著存儲計算、邊緣計算、物聯網等新應用的興起帶動了 NOR Flash、指紋識別晶片、電源晶片等產品對8 寸晶圓的需求,汽車電子興起帶動功率器件需求,市場隨之出現供應緊張狀態。2017Q2起,8 寸矽片的需求開始超過產能,8 寸矽片的供給開始趨緊。
  • 解構「汽車缺芯」式困局 搶庫存加劇產業鏈失衡
    證券時報記者 阮潤生歷經多輪調整,半導體板塊到目前為止依舊領漲滬深兩市,Wind數據顯示,半導體與半導體設備板塊年內漲幅已達66%。晶片行業熱議的「缺貨漲價」問題已經波及到了車企。此前有消息稱,下遊缺芯或與產業資本甚至金融資本買斷式收購上遊產業、人為幹預產業鏈供給有關,根據記者了解到的情況,這並非普遍情況。汽車晶片罕見缺貨對於近期傳出「大眾缺芯被迫停產」的消息,各方已經有了回應:雖然不至於停產,但車企承認,特定汽車電子元件晶片供應中斷,將導致一些汽車生產面臨中斷。
  • 汽車業突爆「缺芯」,原來我們缺的遠不只是高端手機晶片!
    近期屢有傳聞國內汽車廠商也「缺芯」了。這多少讓大家感到意外,畢竟之前華為被斷供,普遍看法只是製程工藝先進的晶片,主要是製程工藝5nm、7nm等(14nm以下)麒麟晶片受到影響。而這些製程工藝的晶片主要是用在手機上,而且基本上就是處理器晶片。
  • 8寸晶圓按片賣,不被看好的國產成熟晶片工藝,反而供不應求了?
    眾所周知,製造晶片的原材料是晶圓,也就是砂子變成矽,再加工成矽片後的產品。而隨著晶片工藝的不斷提升,晶圓的尺寸與工藝是反比,也就是工藝越先進,晶圓的尺寸越大,因為越大的晶圓,製造成晶片時,利用率越高,成本越下降。
  • 中科院再迎技術突破,國產石墨烯晶圓亮相,卻無法取代矽基晶片?
    國產石墨烯晶圓亮相晶片是半導體材料的硬體展現,在資訊時代的發展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每個國家都希望掌握領先的晶片技術。我們國內同樣也是如此,並且一直在進行相關研發工作,致力於讓國產晶片實現崛起的目標。
  • 為什麼7nm、5nm的晶片用12寸的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
    眾所周知,現在我們常見到的晶片,全部是矽基晶片,即利用矽晶圓製作出來的。而矽晶圓是一種厚度大約在0.8mm以下,呈圓形的矽薄片。而這種圓形薄片有很多替代,比如8英寸大小,12英寸大小,18英寸大小,甚至更大的。
  • 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的連鎖反應
    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的連鎖反應 周玲 崔珠珠 發表於 2020-12-09 18:00:03 近日,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張而傳導的晶片漲價波及面越來越大,
  • 晶片代工廠臺積電也要漲價 汽車晶片越來越貴
    前幾日,大眾汽車因晶片短缺導致停產的消息已經暴露了汽車晶片緊張的境況,連鎖反應正在相繼顯現。媒體也曾多次報導,8英寸晶圓代工商產能緊張,交貨時間延長,幾大晶圓代工廠年度訂單全滿,而臺積電的大部分產能甚至訂到了明年三季度。這種情況下,代工商在考慮提高2021年的代工漲價,漲幅在10%~20%,但臺積電明確過不會漲價,前後態度的轉變可見產能需求確實很大。
  • 缺芯面臨長期風險!汽車晶片國產替代有多難?
    在上遊晶片產業鏈上,包括英飛凌、恩智浦、瑞薩、德州儀器和意法半導體位列前五的晶片廠商,就佔據了全球超過50%的市場份額。因此,其一舉一動對業界影響巨大。其中,意法半導體11月的罷工等原因加劇了汽車晶片交貨周期的延長。而英飛凌正向其奧地利晶片工廠追加投資,以提高產能。
  • 汽車晶片"慌":囤貨、搶單、駐廠與國產衝動
    實際上他們手中的貨源並不多,僅剩下的晶片可能為他們帶來至多不過萬元的「橫財」。但這種行為在代理商之間傳導,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為了收集貨源,一級零部件商正在各種調配資源,包括掃地式的從二級代理手中回收產品,而這加劇了行業內的緊張氛圍。但晶片供應緊張在今年8月就開始出現了。「我記得八九月NXP就通知我們了,我們也通知主機廠了,距離這一次媒體關注已經實際上已經過去半年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