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縣生態文明建設再獲「國字號」認證

2020-12-15 人文四川

11月30日,「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表彰授牌活動在京舉辦。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活動並致辭,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主持表彰活動。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縣委副書記、縣長陶鋼出席此次表彰活動。

會上對10個「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獲獎集體和個人,87個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35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進行表彰授牌。

九寨溝縣作為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接受表彰,這是九寨溝縣繼全國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旅遊強縣、國家首批綠色能源示範縣、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兩山」實踐創新基地、中國天然氧吧等諸多榮譽後,斬獲的又一項生態殊榮。

近年來,九寨溝縣始終堅持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州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系列決策部署,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大力實施「全域發展、綠色崛起」總體戰略,統籌推進「四個全域、四個九寨」戰略規劃,投資3.1億元實施13個生態環境恢復保護項目建設,森林植被覆蓋率達82.15%,草原綜合蓋度達87.7%,空氣品質優良率達100%,全縣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正在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

九寨溝縣將倍加珍惜此次成果,切實把生態文明思想的豐富理論內涵轉化為實際行動和實踐成果,持續提升生態文明示範建設水平,不斷完善標準規範體系,加強監督管理,強化總結凝練,形成更多可借鑑、可推廣的典型模式和成功案例,不斷提升生態文明示範建設影響力。

相關焦點

  • 四川生態文明建設創出「川味特色」
    四川省多個縣(市)日前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並受到生態環境部命名表彰,逐步走出了一條「川味」十足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生態優勢持續向經濟優勢轉化。  「四川省已初步形成了省級統籌、市縣發力、梯次推進的建設體系,打造了一批生態文明示範建設和『兩山』理念實踐的鮮活案例樣本,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借鑑意義的有效模式。」
  • 重磅| 北京再傳喜報!海鹽又捧回一個「國字號」榮譽!
    重磅 | 北京再傳喜報!海鹽又捧回一個「國字號」榮譽!今天下午,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表彰授牌活動在北京舉行,縣委副書記、縣長王碎社參加表彰大會,領取「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牌匾,海鹽正式跨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行列,再添國字號綠色新名片!
  • 安溪喜添「國字號」生態名片
    泉州通客戶端12月2日訊(泉州晚報記者陳林森 通訊員林清鍛 林賜生)11月30日,生態環境部在京正式授牌表彰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茶鄉安溪作為今年我市唯一入選縣域,正式捧回「國字號」生態新名片。
  • 湘陰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張小弓 通訊員 梁 軍 蔣 紀)近日,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授牌活動在北京舉行,湘陰縣委副書記、縣長李鎮江代表該縣領取生態環境部頒發的「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牌匾。
  • 深圳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原標題:深圳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5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竇延文)11月30日,深圳捧回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的榮譽。
  •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初現 四川省六市縣榮獲國家級生態獎
    10月10日,生態環境部命名表彰了包括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綿陽市鹽亭縣、南充市儀隴縣、樂山市峨眉山市、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在內的第四批87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以及巴中市平昌縣等35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10月30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邀請到這6個縣(市)作有關情況通報與分享。
  • 濟陽獲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獎牌
    11月30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授牌儀式上,濟陽區被授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獎牌。  高位謀劃布局  奠定美麗新區建設堅實基礎  近年來,濟陽區積極對標對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要求,在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上始終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重要民生工程擺在全區發展的突出位置來抓,成立最高規格的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
  • 三縣三項目入選 江西再添「國字號」生態名片
    據悉,江西三縣三項目為婺源縣、大餘縣、資溪縣、萍鄉市麓林湖養生公館、新光山莊和南昌市茶園山生態實驗林場森林康養基地榜上有名。為江西再添「國字號」生態名片。什麼是森林康養?森林康養是以森林生態環境為基礎,以促進大眾健康為目的,利用森林生態資源、景觀資源、食藥資源和文化資源,並與醫學、養生學有機融合,開展保健養生、康復療養、健康養老的服務活動。
  • 環保部: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後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制約。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是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
  • 淺談打造紅河生態文明建設新亮點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重要發展理念和「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指示精神,紅河州加大森林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新亮點。具體做法與經驗有4個方面。
  • 阿壩九寨溝縣發布一批幹部人事任免的通知
    ;楊 濤同志為九寨溝縣公安局副局長;蘭國兵同志為九寨溝縣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掛職一年);任 磊同志為九寨溝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掛職一年)。免去:格讓久同志九寨溝縣人民政府駐成都聯絡處主任職務;雷代榮同志九寨溝生態環境局局長職務;柴發梁同志九寨溝縣公安局九寨溝分局副局長職務;韓麗同志九寨溝縣金融工作服務中心主任職務;
  • 鄭州再添一張「國字號」名片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通訊員 任翔/文 鄧萬裡/資料圖鄭州再添一張「國字號」名片!2020年6月30日,在河南省城市園林綠化規劃設計建設現場會上,河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郭風春為鄭州市頒發「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獎牌,鄭州市政府副市長陳宏偉代表鄭州市領取獎牌。鄭州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是國家園林城市的深化和拓展,是評價一個城市園林綠化、市政管理和生態建設的最高形態和榮譽,每兩年組織評審一次。
  • 生態文明建設利在千秋
    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  生態文明建設,早已超越環境保護本身,成為一場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社會文化的系統性變革。她說:「我們那裡以前是荒山野嶺,隨著徽州國家森林公園免費對外開放,現在人人都可以在公園的西幹山上漫步,享受綠水青山的生態紅利。」  「綠色發展要從生活的點滴做起。」晏文娟代表說,新安江一水串起了披雲山莊和千島湖。位於新安江上遊的披雲山莊倡導綠色環保、杜絕餐飲浪費、垃圾分類處理、排汙嚴格達標,這些都不是空喊的口號、作秀的標語,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下遊千島湖這顆江浙大地上璀璨的明珠。
  • 一線動態 | 保山昌寧:扛起環境保護責任 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保山市生態環境局昌寧分局始終秉承 「生態興、經濟興,生態強、經濟強,生態活、經濟活」的生態文明發展思路,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建設上高站位,在資源保護上嚴要求,在汙染防治上強推進,在經濟發展上重生態,為昌寧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傾心盡力,展現了新時代「環保人」為後人「乘涼」而「種樹」的責任與擔當。
  • 習近平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金句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無論是外出調研,還是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體學習,反覆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他所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深入人心。今天,黨建網微平臺邀大家一起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說過的金句。
  • 宿遷這些地方入選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鄉鎮(街道)、村(社區)
    12月14日,記者從宿遷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第三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鄉鎮(街道)、村(社區)名單日前正式公布,宿遷共有14個鄉鎮(街道)9個村(社區)榜上有名。宿遷獲評第三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鄉鎮(街道)名單為:沭陽縣的耿圩鎮、馬廠鎮、桑墟鎮、吳集鎮;泗陽縣的愛園鎮、高渡鎮;泗洪縣的城頭鄉、金鎖鎮、上塘鎮;宿豫區的關廟鎮、侍嶺鎮、陸集鎮;宿城區的屠園鄉、陳集鎮。
  • 為生態文明建設立法建言獻策
    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近日召開生態文明建設立法區內專家論證會,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立法專家諮詢庫專家以及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32位專家學者和有關方面代表齊聚一堂,對《西藏自治區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條例(徵求意見稿)》提出意見建議,為西藏生態文明建設立法積極建言獻策。
  • 生態文明建設的「安溪樣本」:不負綠水青山 不負茶鄉百姓
    葉景燦 攝 生態工業奏響「綠色」樂章,安溪堅決不要「帶血的GDP」,只要「健康的GDP」。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安溪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實現石材行業全面退出,進而「騰籠換鳥」,按照「一步到位、搶佔高端」的思路,大氣魄、大手筆建設了泉州芯谷安溪分園區、信息技術產業園、湖裡園、思明園、2025產業園、弘橋智谷電商園、藤雲工藝園等一批現代工業園區。
  • 福建福清建市30周年 下好生態文明建設這盤棋
    生態興,則文明興,撤縣建市30年來,福清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並將這幅生態畫畫得越來越動人:建市之前,福清城區僅有一個街心公園,如今40座大型綜合性公園、主題公園在城市裡星羅棋布;街頭轉角、巷陌空地造了25個「口袋公園」;建設了411個美麗鄉村(含新農村);2020年,森林覆蓋率42.1%,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4.75平方米,是1990
  • 宋維明:發展自然教育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12月15日至16日,我省舉辦森林自然教育基礎知識培訓班,省林業局邀請了北京林業大學原校長宋維明教授做了主題為發展自然教育促進生態文明的培訓。從人類文明的演進過程中來看,每一次文明的更替,都是特定環境中人與自然關係衝突與協調的結果。面對日益突出的資源短缺、環境汙染、生態破壞,要實現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必然要建立在「人—自然」系統整體協調、和諧的基礎上。回歸自然,是人類命運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