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佛王維:人生的態度就要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空

2020-12-21 一條鹹魚愛詩詞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

他出生於書香門第,祖父教他音樂,父親教他詩文,母親是個佛教徒,懂佛經,教他畫畫,有如此高端優良的家庭教育,王維九歲就會寫文章,22歲便中了進士,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王維成了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

721年,王維任太樂丞,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累,貶為濟州司倉參軍。

735年,張九齡執政,拔擢王維為右拾遺。

736年,調任監察御史,後奉命出塞,擔任涼州河西節度幕判官。

說到這裡,如果不出意外,王維的仕途也許不會青雲直上,也能平平淡淡,不幸的,他遇上了安史之亂,還非常運氣不好的成了俘虜。安祿山對他很中意,強迫他當了官。

757年,叛亂平息,王維被收獄中,按律當死。因其弟平反有功,王維才得寬宥,降為太子中允,後又遷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

上元元年(760年),王維轉尚書右丞。

上元二年(761年),王維逝世。臨終時,他仍作書向親友辭別,完成後便安然離世。

王維的一生都在做官,即便到後來他對仕途生活感到壓抑、黑暗,理想也隨之破滅的時候,他依然沒能跳出仕途的圈子。

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他早年就信奉佛教,貶官濟州時已經有了隱居想法,後經歷張九齡罷相、李林甫上臺的政局變化,他覺得仕途生活太壓抑了,既不同意同流合汙,又感到自己無能為力,內心的矛盾和苦悶卻越來越深了

就在激烈的思想鬥爭中,他開始參禪悟理,學莊信道。詩與佛、文與空,成為王維恣情流瀉虧節折磨的浩瀚海洋,由此創造出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禪」的意境,後被稱為「詩佛」。

王維的詩,常用五律和五絕的形式,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較為舒緩,用以表現幽靜的山水和詩人恬適的心情,尤為相宜。

王維詩詞精選賞析:

1、王維山水田園詩的畫意美

《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譯文:連日雨後,樹木稀疏的村落裡炊煙冉冉升起。燒好的粗茶淡飯是送給村東耕耘的人。

廣闊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鷺掠空而飛;田野邊繁茂的樹林中傳來黃鸝宛轉的啼聲。

我在山中修身養性,觀賞朝槿晨開晚謝;在松下吃著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葷腥。

我已經是一個從追名逐利的官場中退出來的人,而鷗鳥為什麼還要猜疑我呢?

2、王維山水田園詩的音律美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新雨過後山谷裡空曠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間,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歸來,蓮葉輕搖是上遊蕩下輕舟。任憑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連。

3、王維山水田園詩的禪意美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

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無聲的飄落,寧靜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時驚動了山中棲鳥,在春天的溪澗裡不時地鳴叫。

4、王維邊塞軍旅詩的豁達美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賞析:首聯兩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頷聯兩句包含多重意蘊,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頸聯兩句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尾聯兩句寫到了邊塞,卻沒有遇到將官,偵察兵告訴使臣:首將正在燕然前線。此詩既反映了邊塞生活,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由於被排擠而產生的孤獨、寂寞、悲傷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渾景色中情感得到薰陶、淨化、升華後產生的慷慨悲壯之情,顯露出一種豁達情懷。

5、王維思鄉懷親詩中的樸素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賞析: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

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你最喜歡王維哪一首詩,可以評論留言哦。

感謝關注,與你一起愛上韻律之美。

相關焦點

  • 【薦讀】千江裡的那個故鄉
    相遇《千江有水千江月》,是因朋友的推薦。她說,你一定喜歡,這小說是你的氣質,合你的口味。 比比皆是這樣的通信:聽說你喜歡鳳凰花,見了要下來走路,極恭敬的,如此心意,花若有知,該為你四時常開不謝。
  • 王維為啥稱為詩佛?王維五首帶有空字的古詩詞賞析王摩詰的空觀!
    這也驚豔了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深情地對王維說「哇,這詩是你寫的呀?我早就會背了。我還以為是古人所作呢?」。王維與母親的佛系人生:詩佛王維五首關空古詩詞賞析摩詰的空觀!但是,這期間王維還是遵從母親的意願和家鄉的崔氏結婚了。
  • 詩佛王維的一首詩,短短幾句,包含人生的4境,迷茫時值得一讀
    說到王維,他身上有這樣幾個獨特的標籤「顏值高」「詩佛」、「基佬」接下來一一為大家揭曉標籤的緣由。關於顏值高這一點,在《新唐書》中告訴我們了,王維儀表堂堂、並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謂是大唐好男人!關於詩佛這一名號的由來,顧名思義就是他寫詩的風格比較「佛」。
  • 從古詩,看有顏有才的「詩佛」——王維的一生柔情
    如果只是出身好也就罷了,偏偏他還起點特別高,21歲的王維就高中狀元,少年意氣,一時無兩。那時候李白還在四川吃火鍋,杜甫還是個調皮的熊孩子。如果只是起點高也就罷了,偏偏他還特別有實力,王維是中國山水田園派的宗師級人物。其實上面說的這些都不是重點,完全可以直接跳過,不看都行。
  • 悠遠空靈-「詩佛」王維的20首五言詩
    07 《畫》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王維,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籍貫山西祁縣,唐代詩人、美術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唐肅宗乾元年裡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崇信佛家,早前王維積極主動用世,是至情至性的人,用詩筆寫感情,如《紅豆》,寫真情和友誼,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晚年時期處於藍田輞川別墅。
  • 【藝海拾貝】詩佛王維筆下的清河縣
    【藝海拾貝】詩佛王維筆下的清河縣 2020-05-20 0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詩歌賞析:詩佛王維的灑脫人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引子在盛世大唐,有一位著名的詩人,他對詩、書、畫、音樂都是非常的精通,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對他是非常的推崇,蘇軾評價他是: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對,他就是人稱「詩佛」的王維!後人稱王維為「詩佛」,不僅是指他詩歌中的禪味深厚和他的信仰傾向,更是後人對他在詩壇上的突出貢獻與重大的成就。王維的詩,以五言為長,詩歌內容多以田園山水為主,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可見王維詩歌的成就之高。
  • 「詩佛」王維的禪意人生
    許多讀書人多年參加科舉考試都無功而返,民間有「五十少進士」之說,有的人甚至到七十多歲才中進士,更有甚者終其一生與進士無緣。「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說的就是這種社會狀態。 有了進士身份,也就有了做官的資格。
  • 千江月,閨蜜茶
    便譬如對於千江月,我真是揣著一腔情意,不帶功利的情意,萬千折騰,左右抵不過願意二字。曾經有個法官朋友笑我說,你說茶的時候,眼睛裡都有光亮,說案子沒見你這麼精神。估計我說案子是鬥雞眼,說茶是青光眼,這個我真是不自知。 經歷了去年糟糕的天氣,以損耗三分之一的代價製作千江月。雖然最後做了出來,卻愧對萬物自然,那麼好的果實,那麼好的茶,在我們的手裡爛掉,心中百般不是滋味。
  • 唐朝詩人王維被尊稱為詩佛,他的哪一首詩最有禪宗的味道?
    王維是唐朝最著名的山水派大師,由於他中年以後篤信佛教,在藍田的別墅,在終南山的美麗山水中,寫下了很多富有佛教色彩的詩歌,這些詩歌具有濃厚的禪意,所以,王維又被譽為詩佛。佛教是外來的宗教,而建立在佛教的基礎上的禪宗,才是中國人真正的佛教。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佛」王維給後世留下了什麼?
    而唐朝開元十九年,一個名叫王維的才子金榜題名,中了狀元。王維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傑出代表之一,其詩歌藝術被認為「自李(白)杜(甫)而下,當為第一」;其繪畫被推為「南宗繪畫之祖」。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其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
  • 這位不怎麼出名的詩人,竟然是詩佛王維與詩聖杜甫是鐵桿酒友
    王維的知己好友,他們之前的交情好到什麼程度?說是一生只愛一人的王維,在他妻子病逝後的十年裡,沒有寫一首追憶愛妻的詩詞,卻給裴迪寫了差不多三十幾首贈別詩。或許,同頻的人,才能惺惺相惜。王維,人稱「詩佛」,蘇軾曾評價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人生得意須盡歡,當浮一大白
    這裡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浮」,一個是「白」。「浮」的意思是罰,「白」的意思是杯。「浮以大白」,就是用大杯罰酒。「舉白浮君」,就是舉起杯子處罰君主。它開始是指罰人喝酒,因為喝酒是件開心的事情,後來經過演變,也可以指滿杯一大杯酒。你看中國的酒文化有多厲害!連君侯都不得不遵守啊!
  • 詩佛王維寧靜致遠,詩畫相融得天獨厚,為唐詩開拓山水風光
    盛世李唐仙氣,締造了不少才華斐然,流傳千古的文人志士,世稱李白為天才,杜甫是地才,而王維是人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寧靜致遠,淡泊名利,這位奇才為唐詩增添了山水之樂,禪意悠揚,後世更將他奉為詩佛。對於許多仕途不順,慘遭貶低的文人來說,王維算是得天獨厚了。半官半隱,怡然自得出仕後王維利用空餘時間,在山林之間修建了一間小院,此地有山有湖,峰巒如聚,晨曦更有薄薄輕霧環繞,美不勝收,在此他過著半官半隱的悠閒自在生活。不用為生計煩憂,太平盛世也沒有太多紛擾,閒暇時刻邀幾好友花間喝酒賞月,寫詩作畫,好不風流快活。
  • 一起讀古詩丨從意蘊悠遠的「空」字,看詩佛王維的高深造詣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01.源於禪宗的一個「空」字,在王維的詩中經常出現。
  • 王維詩詞中出現最多的一個字,完美契合了「詩佛」稱號!
    王維,字摩詰,唐朝山水田園派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作為盛唐詩人的代表人物,流傳下來的詩篇有四百多首。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的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
  • 人生四季:春、夏、秋、冬.
    人生不過四季:春、夏、秋、冬。四季雖能輪迴, 但生命不會重來,只有春種一粒粟,才能秋收萬顆子。一輩子很短,有時錯過,便是一生,再不珍惜,我們就老了。趁有空,趁現在,努力過好餘下的每一天。- 02 -珍惜話語不要做說得多做得少的人,說一句是一句,讓每一句話都有意義。
  • 詩聖和詩佛:一樣的清涼界,不一樣的悟道心
    眾所周知,王維和杜甫都是唐朝著名的詩人。一個被稱為詩佛,一個被稱為詩聖。那麼,佛性如何,聖心又如何,讀一讀兩首拜佛詩也許可以管中窺豹,稍見一斑。1王維 過香積寺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 你知道「詩佛」是誰嗎?
    那麼詩佛是誰呢?我來告訴你,詩佛就是詩人王維。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我國唐朝著名詩人、畫家。王維出身河東王氏,他少年才志,聰明過人。十五歲那年,他去京城應試,他不僅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還有音樂天賦,因此,王維少年時便在京城小有名氣。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後來又歷任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等。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