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趙春喜李昊
手拿繩索、鐵鍬,腳蹬防水靴,走在岸邊,眼卻一直瞄著河裡,手中的編織袋已填滿小半……10月10日,天剛蒙蒙亮,周口市慈孝文化促進會志願者範利玲,就來到了周口中心城區沙潁河南岸的河堤上。
離集合時間還有幾分鐘,河堤上已是一片忙碌景象:身著紅馬甲的志願者們,有的聚在岸邊打撈漂浮垃圾,有的揮動鐵鍬清理堤坡雜草,還有人跳入河中,把繩索套在大型漂浮物上一步步拖上岸。
「大家熱情很高,『雙節』期間也沒停。」據範利玲介紹,國慶中秋假期,他們一直在全市各大景點幫忙維護秩序、提供指引服務。「原本素不相識的人之所以聚在一起,就是想以熱情高效的服務秀出家鄉風採。」
這只是周口市持續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周口市以文明城市創建為統領,著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設品牌項目,以「周口好人」的善行義舉感動人們,以志願活動的火熱開展詮釋周口人的責任與擔當,猶如和風細雨,潛移默化中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質、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為周口由「出彩」到「絢麗」的新徵程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
打造行業示範志願服務隊伍。目前,周口市已有淮陽區太昊陵學雷鋒「文明使者」志願服務站等16個站點被評為全省優秀志願服務站點,周口供電公司「牽手」志願服務隊等14支隊伍被評為全省優秀志願服務組織,市圖書館、市博物館、扶溝縣汴崗鎮便民服務中心等被評為全省學雷鋒活動示範點。
推出便民惠民志願服務項目。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種植養殖大戶等不同群體,周口市推出了一批個性化志願服務項目。組織志願者愛心幫扶進敬老院、法律進農家、「女童保護」進課堂、助農服務進田地……僅今年1至8月,全市開展特色志願服務活動530餘次,參與志願者5萬餘人次。
構建系統完備志願服務網絡。周口市文明辦成立學雷鋒志願服務總隊,在各級文明單位成立學雷鋒志願服務隊,著力打造好黨員、青年、巾幗、文化等15支志願服務隊。同時明確由縣(市、區)文明辦負責統籌協調全縣誌願服務活動,在鄉鎮(辦事處)設立志願服務分隊,村(社區)設立志願服務小隊,構建起市、縣、鄉、村四級志願服務網絡。
愛出愛返,福往福來。通過不斷完善志願服務激勵回饋制度,周口市對優秀志願者表彰獎勵和激勵回饋作出具體規定,激勵更多人參與志願服務活動。據介紹,周口市民政部門依法登記各類志願者協會23個,註冊志願服務隊3704支,實名認證志願者超81萬人,完成志願服務項目7500多個。
春風化雨,立德樹人。為引導未成年人踐行道德規範,今年以來,全市還組織開展了「我的中國夢」「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網上祭英烈」等道德教育實踐活動,舉辦各級各類道德講堂、市民學校活動近2000場,直接受教育人數15.6萬餘人次,志願服務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社區廣場、街頭遊園、沙潁河岸,處處可見「小紅帽」的身影。他們把愛和關懷送給需要幫助的人,他們的真誠微笑是城市裡最美的一道風景。
9月8日,隨著三次逆行武漢送菜160多噸的老兵王國輝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周口好人」再次享譽全國。
同一天,周口市「文明我參與·志願者在行動」萬人籤名活動在五一文化廣場舉行,來自各行各業的1600餘名志願者聚在一起,掀起了志願服務全民發動、全民參與、全民共建的新高潮。
用文明「凝神」,用文明「聚力」,用文明「塑魂」。截至目前,周口市湧現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7人、河南省道德模範及提名獎6人,「中國好人」81人、「河南好人」46人,李高峰、李靈、王梅榮等道德模範享譽全國。隨著周口英模群體不斷擴大、精神文明建設持續取得新成果,濃濃的文明新風在三川大地越發激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