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飲食,讓你一邊大口吃肉一邊減分?!
文/申奧 編輯/711 圖/網絡
2019年8月24日,美國超馬選手扎克·比特(Zach Bitter)以11:19:13的成績打破了100英裡的世界紀錄,將原紀錄提高了近10分鐘。自2013年沙漠冬至邀請賽以11:40:55的成績奪冠以來,扎克·比特一直是美國100英裡的紀錄保持者。
扎克·比特曾參加過一項針對耐力運動員的研究,結果表明他在跑步期間的能量來源有98%來自於脂肪,而只有2%來自於碳水化合物,他每分鐘體內「燃燒」的脂肪含量為1.57g,遠高於理論上限。如此高效的脂肪供能效率,意味著扎克·比特在競賽過程中可以依靠自身的脂肪儲備供能,在比賽中只需要少量補給。
這一競爭優勢並非源於比特的天賦,而是來自後天的能力培養——他從2011年開始接觸低碳水飲食,同時也是一名生酮飲食倡導者。
生酮飲食(Ketogenic-Diet,簡稱KD)是一個高比例脂肪、低比例碳水化合物、適量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的配方飲食。最初,生酮飲食用於治療兒童難治性癲癇,隨後因其出眾的減肥效果而在大眾中流行。
相比於普通的低碳水飲食,生酮飲食最大的特點是高脂肪,其食譜的脂肪比例可高達70%以上,這也是生酮飲食為什麼如此受歡迎的原因。在我們的印象中,減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然而通過生酮飲食,就可以大口吃肉減肥了,並不需要控制卡路裡的攝入。
與「攝入脂肪=變胖」的常規印象相反,有研究發現,相比於傳統的低脂飲食,生酮飲食有更好的減肥效果,同時高密度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都得到了明顯改善。
生酮飲食的主要原理,是用脂肪代替碳水化合物。通常情況下,人體通過分解糖原產生能量,維持人體日常活動和運動訓練。高脂肪低碳水的飲食會使糖原供應不足,身體開始調節,將能量供應的來源切換為脂肪。在這個過程中,人體會產生一種名為酮體的副產物,故而將這種飲食稱為「生酮飲食」。
在適應生酮飲食後,身體可以更好地利用脂肪供能,而對糖原的依賴減少。長期的生酮飲食可以提高運動員的脂肪適應能力,即在運動中利用脂肪的能力。
那麼,什麼樣的跑者可以選擇生酮飲食呢?這取決於你的目標。
如果你想要衝擊馬拉松3小時完賽,那麼生酮飲食可能無濟於事,反而會影響你的速度。但是,如果你只是想以中低強度運動幾個小時,那麼生酮飲食可以幫助你保持體能。
紐西蘭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實驗,探究了生酮飲食對運動效率和速度的影響。在這項研究中,8名職業馬拉松運動員分別採用正常飲食和生酮飲食,之後在跑步機上進行強度測試直到力竭。
研究人員發現,當運動員採用生酮飲食並以最大攝氧量60%以下的強度進行運動時,他們的運動效率保持不變;
但當運動強度超過70%的最大攝氧量後,他們的運動效率和速度開始下降。
這表明,生酮飲食對於中等強度的耐力性運動來說是個很好的選擇,但對於高強度運動來說,生酮飲食並不如正常飲食。
TIPS
對於想要嘗試生酮飲食的跑者,我們有以下建議:
1. 不能吃什麼:含糖食物、澱粉類主食、水果、豆類等高碳水食物
2. 能吃什麼:肉類、雞蛋、堅果等高脂肪食物以及低碳水蔬菜
3. 對於跑者,可適量多吃蛋白質食物,以維持肌肉。
4. 因為身體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脂肪供能,因此最好的休跑期開始生酮飲食。
5. 生酮飲食初期,會經歷營養性生酮狀態,也叫「酮流感」,此時身體還沒有完全適應脂肪供能,會產生一系列不適症狀,如:疲勞、頭疼、注意力不集中、噁心等,將會持續大概一周。此時建議大量補水並補充電解質,多吃蔬菜,還可以適當增加碳水含量。
6. 如果難以長時間遵循生酮飲食,可以嘗試周期性生酮飲食,例如5天生酮飲食+2天高碳水飲食。
作為跑者,瘦並不是我們的目標,健康才是。所以我們要理性看待生酮飲食,不要迷信,也不要全盤否定。長期生酮飲食確實有助於耐力運動表現,但這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飲食習慣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堅持運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