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書卷彎刀
編者:書卷彎刀(微信ID:lhl721123),業界資深茶人。代表作品有《論中國茶葉之復興》、《中國茶界亂象之泛濫的茶文化》、《茶與女人》、《人在草木間》等系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賣狗皮膏藥的,賣狗皮膏藥的都會說自己的膏藥包治百病的。
茶江湖也難以倖免。
某天當我看到微信圈裡那篇標題為《茶是百病之藥》的文章時,著實十萬分震驚,這可是宇宙之大事,人類之福音啊,這可是遠比石墨烯和引力波大一萬倍的驚天大新聞啊!試想茶要是成了萬病之藥,那麼是不是癌症可以治好了;是不是愛滋病患者的春天到了;是不是白血病、瘧疾、登革熱、禽流感、非典等等疾病都不用怕了;是不是醫院都可以關門了;是不是製藥廠、藥店可以關門了;是不是隔壁老王不用再在巷口賣中草藥了,是不是中國的全民醫療保障機制從此撥雲見天了。哎呀媽啊!想想都激動!
於是我懷著無比憧憬的心態點開了內容……
「「茶為百病之藥」,是唐代醫藥學家陳藏器對茶的多功能保健作用的高度評價。……接下去……
中醫學認為茶葉苦、甘,性涼,入心、肝、脾、肺經。苦能瀉下,燥溼,降逆;甘能補益緩和;涼能清熱、瀉火、解毒。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認為:「茶體輕浮,採摘之時,茅孽初萌,正得春生之氣。味雖苦而氣則薄,乃陰中之陽,可升可降。」這些特性說明了茶具有能攻能補,又能入五臟發揮得較全面的功效。……再往下……
近年來,國內許多學者研究證明,茶葉中的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茶皂素、氨基丁酸、茶氨酸、咖啡鹼、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抑制脂質過氧化,抗凝,促纖溶,抗血小板凝集,降血壓,降血脂,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保護心肌等作用。從而可以調節血液中的多種指標,改善心腦血管系統,這將有助於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然後……
然後就還是各種茶有各種茶的功效,有抗癌的、有防止白血病的、有預防老年痴呆症的、抗輻射、抗霧霾……簡直是無所不能的獨步人間的仙藥!……然後不忍細看……
陳藏器,寧波人,撰有《本草拾遺》一書,創立了「諸藥是各病之藥,茶是百病之藥』的學說,根據記載能用「本草茶療」法治病。現代人明顯是斷章取義的曲解和誇大了茶葉的作用,有誰知道他老人家的藥方裡還添加了什麼,他所說的「茶」是不是國人對一切飲品的統稱。就如浙江人把白開水也叫茶,廣東人把中藥湯也稱茶同樣的道理。
《本草綱目》裡面是提到茶的藥用功效了啊!但《本草綱目》也提到了水稻、小麥、蘿蔔、青菜、紅薯、土豆等大家都所了解的任何植物的藥用價值了啊!
中藥界有一個「十藥九草」的說法,「草」說的是甘草,它幾乎成了任何中藥的藥引,其「清熱敗毒」的功效與茶差不多,但其卻默默無聞、少有人知。而茶呢?你見過哪位中醫開出過「龍井3克、鐵觀音5克、大紅袍7克,用水煎服,一日兩次,飯後服用」的處方單啊?你在哪裡聽說過某省某市某村某人自從喝茶後治癒了什麼絕症嗎?你從哪裡聽說過但凡喝茶的人都長命百歲,不喝茶的人都不健康的案例嗎?從來沒有!我始終相信人的健康長壽百分之五十還是要靠心態,百分之三十靠基因,百分之二十靠生活習慣和其他。茶其實跟甘草一樣從不高調,是喝它的人高調了。
人活在世上要吃飯要喝水(茶),這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在保證生理需求後要再尋求心裡(精神)上的需求,於是茶這種平和、包容的飲品被世人認可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必需品(雖然還遠未達到生活必需品的地步),和「琴棋書畫詩歌茶」的精神食糧了(雖然很多時候還是被人們當作附庸風雅的道具)。按照人類心理學來分析就是這麼簡單。
茶,說到底還是一款農產品,還是一種盡供選擇的飲品,當它被利用幾千年後,還是逃脫不了被人類當作「利」與「欲」的商品或工具的結果。
喝茶,真的只是一種生活習慣而已,無它。當我們喜歡它時,可以美化它,但不要神話它。
千萬年以來,茶,這片古老的樹葉從來就沒有改變它的秉性;改變的,只是我們這群高級靈長類動物。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啖茶論道】社區已開通,歡迎茶友們進來分享、交流。
【【啖茶論道】學習入口,了解更多茶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