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香又糯的燉牛筋腩 牛腩

2021-02-17 大灰狼廚娘

濃濃的膠質把嘴巴都要黏上了………太香了!

超市裡買的牛筋腩,冷水下鍋,加料酒,蔥姜先抄一遍水,水開就可以撈起來了,注意:生牛筋腩特別難切!抄過水就好多了,切好或者用雞骨剪剪成適量大小,放涼後裝袋密封冷凍保存,每次拿一袋出來加工

牛筋腩(牛筋多,瘦肉也相對比較多,半筋半肉的感覺) 

牛腩 (肥瘦相間,有筋,不多)

牛坑腩 (幾乎沒有什麼牛筋 很肥 油特別多)

買的時候注意區分啊

我喜歡買牛筋腩,一般都是7.99一磅左右的價格,但是這次我無意中看到超市特價才2.99,看起來白花花的一片,我想最次就是買包牛油回家,但是打開一看竟然80%都是牛筋!有種賺到的感覺,估計比較難燒的緣故,所以特價了。

這是已經抄過水的牛筋腩,冰箱裡拿出來,直接丟進電飯煲,加蔥段 薑片,水大約到80%的牛筋腩的位置,電飯煲用水不多,如果換作普通鍋燉,水要加到剛好淹沒牛腩。

白白的全是牛筋🐮

香料準備  小茴香 ,幹辣椒掰開(去腥,不辣),花椒,桂皮,八角,白豆蔻,我放在調料和裡一起丟進去燒,不會漂在鍋裡到處都是

接下來加加醬油(兩勺生抽約160ml)下小把冰糖 

新手可以先試試量勺,剛開始醬油不要一次加太多,後面還可以補

紅白蘿蔔切塊,放電飯煲蒸屜上一起燉,和牛肉分開燉,最後吃的時候再加進去,這樣剛好

如果一開始就加進去,蘿蔔全部燉爛了還搶味,最後肉淡而蘿蔔奇鹹。

選 糙米檔 (就是比快煮時間長的煮飯鍵,不能用粥或者湯的那檔哦)

也可以直接用平常的鍋燉,煮開後轉小火保持微沸狀態燉2個小時。

如果是沒有這麼多筋的,正常的牛腩,牛筋腩,牛坑腩,一個小時足矣。

中間攪拌一下,沒時間的話此步驟可略過,時間到了開鍋!

如果不是像我這樣買到80%都是牛筋的話,到這一步夠軟糯了!可以直接吃了!

能吃一點點辣的可以加一小塊火鍋底料或者水煮魚調料進去,一點就好,可以增加一點辣味,加分項!

加了辣的就這樣

我這份筋太多了,電飯煲出來不夠入口即化,轉到鍋裡又燉了15-20分鐘,這時把蘿蔔加進去剛剛好

出鍋開吃!

這色澤多誘人啊!!

更多快手美食戳這裡,簡單粗暴,吃飽吃好!

關注此公眾號,有往期菜譜回顧哦(´-ω-`)

自動檢索 歐耶୧( ⁼̴̶̤̀ω⁼̴̶̤́ )૭

相關焦點

  • 牛腩?牛難?我管它難不腩
    小編:等等你,等等,跟著我念,牛腩藍藍:牛籃小編:是牛 N-AN腩,牛腩藍藍:對啊,牛籃 N-AN籃小編:那我跟我念,劉奶奶喝牛奶藍藍:02爽腩 (Skirt Steak):又叫繃紗腩、崩沙腩或蝴蝶腩,是牛肚皮的腩位,位於牛的橫膈膜附近,爽腩貴坑腩一半,由於有塊薄軟膠質,爽軟不硬。
  • 傻傻分不清的坑腩、爽腩、腩底、腩角、挽手腩,怎麼選怎麼做?-下飯神器【柱侯牛腩】
    (小編註:牛腩大致可分為坑腩、爽腩、腩底、腩角和挽手腩,當中最普遍是坑腩。坑腩屬近腰肋骨的肉。除去肋骨後會出現一條條坑,所以稱為坑腩。其肉質韌性大,肥瘦相間,最適合用作燜或煲湯。牛腩外形呈橢圓形狀,肉塊扁平,其肉中有筋,肌肉間脂肪明顯。性溫,味甘鹹。烹調方法主要為燜、燉、紅燒等。Via 香港餐務管理協會)正宗的牛腩是坑腩,大體為plate部分,即牛肋骨之間的肌肉和脂肪,貼著肋骨的筋膜,連著牛骨軟膏,用於清燉煲湯。煮燉完畢,軟糯滑溜,唉,那個好吃呀!如果沒有那個細分的條件,一般般的牛腩買回家,那麼,最好搭上一些牛筋同煮才好。
  • 118元搶原價315元新仙清湯牛腩豪華雙人餐!新仙雙楠組合+九宮格+腩汁清湯生菜+雞翅+…
    你吃過牛腩,但你不見得知道一頭牛,三部腩的吃法牛腩是靠近牛胸腹的位置其中崩沙腩、爽腩、坑腩是精華部分>崩沙腩是牛的橫膈膜,韌勁十足筋膜連少肉,肥瘦剛剛好是牛腩中有嚼勁的部分,也是精貴的部分坑腩是牛肋骨之間的肉,連著牛骨軟膏肥瘦適中香濃入味但這也是街頭牛腩常見的部位
  • 軟糯多汁的土豆燉牛腩,牛腩怎麼做才好吃,湯濃肉爛超級入味
    土豆燒牛腩這道菜,大家一定陌生,這應該是上班族日常可以做比較簡單的家常菜了 ,牛腩軟爛有嚼勁,土豆軟糯多汁吸收了牛肉汁的香味,比牛肉還美味。首先我們需要去市場上採購牛腩,牛腩其實就是牛的肚腩,就和豬肉裡面的五花肉一樣,也有「牛五花」這樣的叫法,牛腩分坑腩,爽腩,腩底,挽手腩,角腩等,我選擇的是靠近肋骨的坑腩,這部分的牛肉,肉質韌性好,肥瘦相間,最適合用來燜煮了,切記牛腩一定不要挑太肥或者瘦肉太多的。此外我還採購牛肉的最佳搭檔土豆和胡蘿蔔。
  • 燜牛腩有哪些步驟?怎樣才能做出軟爛美味,醬濃味鮮的燜牛腩?
    燜牛腩,超美味的一道葷菜,特別是許久沒吃牛肉之後,單單是想著就開始流口水了。那一鍋饞人的燜牛腩是長什麼樣的呢?聞味鮮香,色澤紅亮誘人,湯汁濃鬱,又不過於凝結,牛腩大塊,塊塊帶有膠質和筋膜,咬著軟爛又略微彈牙,隨著牙齒的攪動,濃濃的牛味伴著奶味漫延在口腔裡蕩漾,這滋味,太好吃了。
  • 羊腩是羊的哪個部位?羊腩怎麼做好吃
    羊腩是羊的哪個部位羊腩是貼著羊排骨(羊肚子兩邊的骨)的肉,就是奶脯。牛腩、羊腩基本上對應的是平常說的豬的五花肉那個位置。
  • 太原專做牛腩的火鍋!腩潮鮮養生火鍋一周年店慶5.8折!
    窩在家裡享受暖氣才是上上選如果非逼著我頂著360º環繞立體風迎「腩」而上的  就只有吃腩潮鮮牛腩養生火鍋了!作為牛腩火鍋裡的「靈魂人物」,新鮮土黃牛腩絕對是進店必點菜品,剛上桌的牛腩仙氣四散開來,有如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既視感,喜歡拍照的小夥伴一定不能錯過這次票圈點讚收割機的機會~美味的牛肉萬裡挑一腩潮鮮只選取每頭牛十三根肋排骨處的牛腩
  • 牛筋腩煲火鍋、麻辣香鍋、酸辣粉...這家創意私房菜給人驚喜!
    冬天越冷,這鍋牛筋腩煲火鍋就越香!店家選用了一層筋皮一層牛肉的上等牛筋腩,與自家的神秘配方(近三十種香料及調料)一起文火燜燉,使其肉香、料香充分融合。既吃得出牛筋的Q彈,也能能細細品味牛腩肉的香軟。這裡的吃法也不一樣,先吃牛肉,後用濃鬱的湯汁涮盡各類菜品。
  • Braised Boneless Finger Meat 廣式燜牛坑腩
    我吃了一口就是這個表情,覺得這鍋坑腩能賣100刀先來介紹下坑腩跟別的牛腩有咩區別:坑腩(boneless short rib,即無骨牛仔骨):牛味最濃,取自牛胸前的牛仔骨/肋排(short rib爽腩 (Skirt Steak):又叫繃紗腩、崩沙腩或蝴蝶腩,是牛肚皮的腩位,位於牛的橫膈膜附近,爽腩貴坑腩一半,由於有塊薄軟膠質,爽軟不硬。腩底:連著坑腩近牛皮下的一塊肉,又粗又韌,很難炆。腩角:爽腩和坑腩中間的一塊肉,分量極少。四面都有軟膠質,非常爽脆。挽手腩:集坑腩和爽腩的優點於一身,味濃煙韌。
  • 【牛腩】牛腩的做法大全 牛腩是牛的什麼部位
    若依部位來分,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牛腩大致可分為坑腩、爽腩、腩底、腩角和挽手腩,當中最普遍是坑腩。坑腩屬近腰肋骨的肉。除去肋骨後會出現一條條坑,所以稱為坑腩。其肉質韌性大,肥瘦相間,最適合用作燜或煲湯。牛腩外形呈橢圓形狀,肉塊扁平,其肉中有筋,肌肉間脂肪明顯。性溫,味甘鹹。烹調方法主要為燜、燉、紅燒等。
  • 嘗試多次,終於做出這道滿意的土豆燜牛腩
    做不好,牛肉味腥,土豆生而不爛;做的好,牛腩軟爛,爛中保有一絲韌的口感,土豆軟糯多汁,比牛肉還好吃。話不多說,各位看了我這篇菜譜,起碼等於看了十篇土豆燜牛腩的菜譜,通過各種菜譜的學習,給大家做了一個用料統計。
  • 牛腩熨帖冬季胃
    在裡脊肉上層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狀不大規則的裡脊邊,也可以稱作牛腩,是上等的紅燒部位。牛腱也可以算是牛腩的一種,筋肉多,油少,甚至全是瘦肉。因此一般用來滷,不適合燉湯,更不適合紅燒。坑腩(無骨牛仔骨):牛味最濃,取自牛胸前的牛仔骨或旁邊牛肋條部位的的肉。爽腩:又叫「繃紗腩」或「蝴蝶腩」,是牛肚皮的腩位,位於牛的橫膈膜附近。腩角:爽腩和坑腩中間的一塊肉,分量極少。
  • 「走,去深大吃牛腩煲.」
    只選用新鮮雲貴牛腩 從屠宰場拉運過來的牛腩,每天早上9點到店。新鮮雲貴黃牛腩整塊直接下鍋,熬煮3小時後撈出切塊備用,肉汁被牢牢鎖住,完全不會流失。—香辣牛腩煲是店內的頭牌,吃過的熟客大多都會推薦它。第一眼千萬別被紅彤彤的外表嚇唬到,微辣的口感,大部分廣東寶寶能夠接受。
  • 紅燒牛腩怎麼做 做紅燒牛腩的材料
    如果是在冬天裡能吃到熱乎乎的紅燒牛腩那該是怎樣一種享受。那麼問題來了,紅燒牛腩怎麼做,做紅燒牛腩的材料是什麼。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下關於紅燒牛腩怎麼做以及做紅燒牛腩的材料。在裡脊肉上層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狀不大規則的裡脊邊,也可以稱作牛腩,是上等的紅燒部位。牛腱也可以算是牛腩的一種,筋肉多,油少,甚至全是瘦肉。因此一般用來滷,不適合燉湯,更不適合紅燒。以香港對牛肉的分割標準為例,牛腩大致可分為坑腩、爽腩、腩底、腩角和挽手腩,當中最普遍是坑腩。坑腩屬近腰肋骨的肉,除去肋骨後會出現一條條坑,所以稱為坑腩。
  • 牛腩燉蘿蔔,牛腩口感勁道軟糯,香氣撲鼻很下飯
    牛腩燉蘿蔔的用料牛腩適量,白蘿蔔1根,料酒2勺,老抽1勺,生抽3勺,蔥3根,姜3片,蒜4瓣,八角2個,桂皮1塊,香葉2片,花椒20粒左右,小茴香3克,冰糖10克,鹽適量牛腩燉蘿蔔的做法步驟5撈出的牛腩用清水洗清洗乾淨.
  • 這碗港式牛腩一賣就是60年,看TVB長大的人可能都還沒吃過
    >牛腩都用50斤牛骨湯底熬煮能吃到爽腩、崩沙腩、坑腩最好的三部位最矜貴的腩位每天限量40份還能做出清湯咖喱麻辣紅燒風味牛腩一份好的崩沙腩帶齊筋肉膜膏,肥瘦剛好,可以說是牛腩界的「美男子」。△清湯崩沙腩88元/份一塊崩沙腩就有兩層橫膈膜,吃起來軟糯到犯規。一定要趁早把它幹掉,泡久了口感就會下降。
  • 番茄牛腩-牛腩界的原湯化原食
    按我的尿性,更新了一篇不拖個十天八天的懶得寫下一篇,但因為這一鍋番茄牛腩被clo誇上天了,做法又不難
  • 土豆燒牛腩:土豆粉糯,牛腩鮮香入味,搭配米飯連吃兩碗
    最近的黃皮土豆深得家人喜歡,燜煮一會就很軟糯了,配著牛腩,土豆吸收了牛腩的油氣,更加入味,悄悄告訴你,土豆比肉肉好吃哦。
  • 牛部位講解丨「有筋有肉」 — 牛腩肉!
    說起吃牛肉,廣東人頗有心得,他們將牛腩又細緻劃分為坑腩、爽腩、腩底、腩角和挽手腩。爽腩:又叫繃紗腩、崩沙腩或蝴蝶腩,是牛肚皮的腩位,位於牛的橫膈膜附近。腩底:連著坑腩近牛皮下的一塊肉,又粗又韌。腩角:爽腩和坑腩中間的一塊肉,分量極少。四面都有軟膠質,非常爽脆。挽手腩:顧名思義就是筋膜、軟膏都有的部位,連接在爽腩和坑腩之間。
  • 一碗100000+的牛腩飯,有坑!
    ◐ 餓魔福利 ◐ 後臺回復關鍵字「招牌香汁牛腩飯」20份香汁牛腩飯套餐免費送!牛腩飯統一用加熱到220°的石鍋裝,可使牛腩長時間保持溫熱,牛腩香經久不散牛腩飯套餐配飯用的是粒粒分明、軟糯香甜的泰國香米。並且配好了雜蔬、蛋卷...光這一碗就完全可以飽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