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瑪》是簡·奧斯汀又一代表作。
如果說《傲慢與偏見》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鼻祖,那《愛瑪》一定是「古典瑪麗蘇」的祖師爺。
愛瑪過了21年無憂無慮的日子。
她是海伯裡首富的女兒,僕人成群,父親和善。
她的溫室花卉長得很好,盡態極妍。社交和插花是她日常唯一忙活的事兒。
我個人認為,愛瑪是簡·奧斯汀最夢想成為的樣子。
這種渴望,不僅關乎她能繼承的財富。
更關乎她的靈魂,和她的愛情緣分。
刁蠻任性的「白富美」並不可愛,善良謙遜的富家女才有「高貴感」。
作者花了很多篇幅描寫愛瑪家的奢華。
但更為突出,她在任何人面前表現的平等、友善。
愛瑪用心為女家庭教師做媒。
她還在清晨天剛亮時,為新娘去溫室採花,做捧花。
她把下人當家人去愛,真心祝願別人好,真的很用心了。
她認識貧窮女學生哈麗特後,請她坐在身邊喝英式下午茶。
哈麗特刻意模仿愛瑪喝茶的樣子,但愛瑪沒有笑她。
她很顧及朋友的自尊心。
得知哈麗特是私生女,愛瑪說:「你這麼可愛,一定是某位紳士的女兒。」
海伯裡還有個家道中落的中年女人,貝茨小姐。
當地所有人都不喜她,因為她太嘮叨,像祥林嫂。
但愛瑪一直耐心傾聽她的煩惱,只是偶爾不耐煩。
儘管有次,她吐露自己不想再聽了,貝茨覺得受傷,但愛瑪很快登門道歉了。
一個被寵大的富家小姐,在狹小的樓道裡站著等了大半個時辰。
這是簡·奧斯汀對富貴人家的「完美小姐」的終極幻想。
誰不想成為這樣的女孩?或者擁有這樣的朋友。
愛瑪的愛情,簡·奧斯汀是如何解讀的?
那個年代的婚戀,門當戶對的概念很重。
所有出於愛情但無法修成正果的緣分,幾乎都是「家人不同意、社會不允許」。
所以瑪麗蘇本蘇,愛瑪,很容易地愛上地方官奈特利,又嫁給這位青年才俊。
他們都有大大的宅子,一群優雅的僕人,良好的學識與談吐。
這樣的婚姻,我們簡直想不到,會有什麼困難。
至於奈特利為什麼愛上愛瑪,他給出了理性的解釋。
他說:「愛瑪,我總是挑你的毛病。而你卻能忍受我的指摘。你太好了。」
奈特利是一個家財豐厚,又有權勢的男人。
他喜歡愛瑪能忍受他的「驕傲」,願意迎合他的各種嘮叨、挑剔。
愛瑪的性格太好了。
他們的愛情,在「門當戶對」、「性格互補」這兩種完美因素的加持下,太輕鬆了。
這不僅是簡·奧斯汀理想中的完美愛情。
也是幾百年來,每代讀者心目中的完美愛情。
你覺得呢?
《愛瑪》是簡·奧斯汀「三部曲」中的一部。與大名鼎鼎的《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比肩。
在滿目瘡痍的現實世界,你想看一本「英國19世紀初的瑪麗蘇」嗎?
建議你收藏一本紙質精良、翻譯優美的《愛瑪》:
書籍是值得收藏的靈魂寶藏。
作者:優質情感領域作者,張煎橘。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