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朋友圈或者各種「雜誌」上出現了這麼一種說法:跑步非常傷膝蓋,在跑步的時候膝蓋會承受7倍於體重的壓力,所以長期跑步的人膝蓋都會有磨損,而且這種磨損是不可逆的!!!(後面一定要加三個感嘆號以強調重要性)相信大多數人一定都看過這種言論。
那麼跑步真的像上文所說非常傷膝蓋嗎?我想從BBC的紀錄片《鍛鍊的真相》中可以找到真相。在這個紀錄片中,美國醫學記者莫斯利博士拜訪了多位運動學教授,試圖找到一種鍛鍊輕鬆效率又高的運動方式,其中自然包括跑步,在是眼中,莫斯利博士佩戴壓力感受器分別進行了跑步和走步,然後用電腦來分析這兩種運動方式對膝蓋的壓力究竟有多大。
實驗數據表明,在跑步過程中,膝蓋受到的壓力的確更大,但是也僅僅只有走步的2倍左右,但是要強調一點,由於跑步時頻率更快,所以膝蓋承受壓力的時間比起走步更短,約二分之一,所以這麼看下來,跑步1小時對膝蓋的壓力,和走步一小時幾乎是一模一樣的,甚至更小。(是不是沒想到,想偷懶不去跑操的理由又少了一個)
除此之外,專門研究馬拉松的醫學博士布魯爾表示:「人類的身體經過數萬年的演變,天生就是和跑步,而且跑步能夠促進膝蓋的血液流動與細胞再生,這些代謝可以幫助軟骨自我修復,是可以保護膝蓋的。」
雖然膝蓋都是軟骨,但是這些軟骨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脆弱,相反,這些膝蓋在合理的訓練範圍中長期訓練,並且保證正確的跑步姿勢,這可以刺激軟骨有更加優秀的耐力,至少在全世界所有權威的醫學雜誌中,都沒有提到過跑步傷膝蓋這一說。
這部紀錄片中還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學習筆記」整理給大家:每天3次10分鐘的慢跑,比每天走一萬步更有助於減肥。每天三次40秒高強度訓練,比3次10分鐘慢跑更有助於減肥。任何力量訓練的重點都不是重量,而是要做到力竭。運動可以提高精神專注度,也會增加記憶力與空間感,所以世界上最優秀的專家博士大多都是運動好手。
當然,紀錄片中還解釋了一個問題,為什麼還有許多跑步者會膝蓋受傷?是這樣解答的:只要是運動都會有概率對身體帶來損傷,但這種概率大大低於不運動對身體帶來的壞處。跑步受傷的99.9%的原因都是姿勢不對或者鞋沒穿對,當然還有運動過量等因素存在,不論是什麼運動,一定要做到科學安排,合理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