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講粵語,為什麼廣州人和香港人常常不在一個頻道?

2021-12-23 羊城網

好多外地嘅朋友仔,經常羨慕我哋識講粵語,去到香港唔洗驚溝通問題。

其實好多時候,一句話就可以辨別到你系廣州人定系香港人,重要系喺蒙查查嘅情況下,畀人一嘢督穿,場景一時十分尷尬.

到底廣州粵語同香港粵語有咩唔同呢?

喺香港,如果你嘅卡唔夠錢坐車點算?第一反應肯定系去7仔充卡啦!

此時你應該講:___________

如果你一上來就開口講:「唔該,充值啊。」咁,你將會接受周圍人嘅圍觀.

喺香港,你應該講「增值」,而唔系「充值」

我哋廣州人自細就被教落要珍惜糧食,唔好浪費。食唔嗮,梗系要帶返屋企喇,結果.

真人真事,阿Y喺茶餐廳食嘢沒食嗮,習慣性講一句「打包」,遠處嘅阿叔投來意味深長嘅眼光

去大排檔食番餐「鑊氣」重嘅嘢,最後畀錢嘅時候,要記得唔系「埋單」,系「找數」啊!

不過有點年紀稍微大一啲嘅老友記都會吸管講找數啵,呢個可能就系同歷史傳承有關喇,就好似好多外省嘅朋友,都鍾意講「埋單」。

去買嘢飲嘅話:

喺廣州,問人攞吸管要記得講「唔該,畀支吸管。」;如果喺香港,就要講「唔該,畀支飲管或者飲筒。」

喺香港嘅白領,除咗鍾意一句話搏命加英文單詞,仲鍾意講「畀只手指我」,唔系血腥,而系「手指」即系U盤。

可能系依家廣州年輕人習慣用普通話表達,從而偏向用「U盤」,80/70後嘅廣州人會比較習慣用「手指」。

意思系:一直屈喺屋企嘅人。

呢嗰詞嘅區別,絕對系因為網絡用語嘅影響,因為其實廣州粵語一直都有「窮L」之類嘅表達用語。

香港嘅「毒L」一般帶貶義,而「肥宅」偏中性。

「飛X」同「走X」而引申出嚟嘅詞有好多,意思都系「唔要乜乜」。

「耳筒」的「筒」,我估計系從電話聽筒轉變翻譯過來,從而保留咗「筒」。

「耳機」遵從普通話嘅翻譯習慣,從而產生了差別。

「膠布」唔系「膠紙」而系「止血貼」,相信好多人都系第一次聽講。

如果你受傷想問人借嘢或者買嘢嚟止血,記得講「膠布」。(原來上次買唔到止血貼系因為咁.)

最神奇的差別用詞就系佢!

估唔到,充電寶、移動充居然被叫做「尿袋」,系因為形狀神似尿袋,隨身攜帶,而且很重要嗎?香港人嘅想像力真豐富。

除咗尿袋,佢仲畀人叫做「奶媽」。

香港嗰邊將otameat,翻譯成麥皮,喺因為佢哋覺得,呢種食物系麥子嘅皮,所以叫麥皮。

而我哋翻譯成「麥片」,估計系因為形狀一片片吧。

呢嗰詞,如果唔系去深入旅遊生活,真系好難接觸到。

「屋苑」兩個詞都係指房屋嘅意思,系比較書面化嘅詞。

呢種也都是起名習慣唔同所導致,「回形針」就系從外形入手,而「萬字夾」就系從功能方面入手起名。

最後一個橡皮擦,以意想唔到嘅方式,辨別廣州、香港以及深圳人。

廣州人鍾意叫「膠擦」,香港人習慣叫「擦膠」,而深圳人會叫「擦子膠」。聽講,深圳每個區都唔一樣,唔知你哋嗰邊又點叫呢?

香港同廣州嘅用語屬於同一宗源,有好多基礎用詞、俗語都系一樣。依家差別比較大嘅詞,一般都系因為兩邊嘅人,因為社會經濟發展、文化生活習慣發展方向不一,而造成的差異。

雖然以後依然會存在差異,亦有可能彼此新興詞彙越變越唔同。但系渴望學習母語,渴望傳承本土粵語嘅願望系一致嘅。

無論以後點樣變化,能夠同聲同氣地溝通,系全部粵語區嘅人嘅願望。

各位老友記,

你哋仲知道咩香港同廣州差異用詞?

你哋覺得以後兩地嘅用詞會點變?

快啲嚟評論區發表下見解喇!

相關焦點

  • 深圳,一個不講粵語的城市
    深圳有這麼一個奇怪的現象:作為廣東城市,粵語卻幾乎消亡了面對其他廣東人拋來的一串粵語深圳人,只能尷尬地承認自己不會講越來越多人的說粵語,已經被深圳人拋棄了深圳,一個不需要一個非常普遍又戲劇化的現象是:過年過節,在老家,講不好粵語的小孩,跟講不好普通話的老人之間,難以溝通。家庭聚會上,親戚朋友明明會說一口正宗的粵語,卻寧可用蹩腳的普通話跟小孩交流,也不教孩子說粵語。因為擔心在孩子學習語言的黃金年齡,如果不先學好普通話,就跟不上其他小朋友,而且顯得不合群。粵語在深圳,就這樣隨著老一輩逝去,難以為繼。
  • 粵語益智show《粵講越掂》珠江頻道周六開播
    選手廣東衛視當家花旦吳瑕雖已紮根廣東多年,但加盟以粵語為主的珠江頻道且用她那磕磕絆絆的粵語主持節目可還是史上頭一遭。「喂,好似唔系幾掂哦,你講粵語?」這就是吳瑕在珠江頻道全新娛樂益智大show《粵講越掂》中的搭檔「肥鵬」何浩鵬聽到她說「夾生」粵語後的第一反應。本周六晚(4月12日)21:40,《粵講越掂》將迎來首期的播出,「名嘴」鄭達和香港著名演員林曉峰將坐鎮評委席,以「粵語宗師」的身份調教以吳瑕為首的「半調子」粵語選手,在他們兩人面前,本以為準備充分的吳瑕甚至在說第一句開場白時就遭到兩位「宗師」的嚴厲批評。
  • 細數那些廣東球迷熟識的粵語足球評述員,誰是你心目中第一講波佬
    李偉建是整個廣東粵語講波的鼻祖,人稱「四哥」,1982年李偉建畢業於廣州師範學院政史系,同年9月入廣東電視臺體育組。1983年他首次用粵語解說當時深受粵港兩地歡迎的省港杯足球賽,這也是廣東地區粵語解說賽事的開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李偉建都作為廣東電視臺唯一的體育主持人。
  • 為什麼香港人說普通話很不標準,真的有那麼難嗎?
    導語:為什麼香港人說普通話很不標準,真的有那麼難嗎?對於生活在北方的人,可能有不少的人都吐槽過廣東人的普通話,那麼他們一定是沒有聽過或者是比較少接觸到香港人,因為香港人講普通話更是好玩,就連魯迅先生也是吐槽過香港人的普通話的,那麼通過這樣大家也是可以相信香港人的普通話到底是有多麼的不標準了。那麼在這當中到底是為什麼呢?香港人為什麼說普通話那麼難呢?
  • 為何有的正宗廣州人也不能把粵語說得很流利?那還算是廣州人嗎?
    首先,何為正宗廣州人?正宗的至少要三代都是生在廣州,長在廣州。看看現在有多少廣州人是符合這個的。如果在家都是講半鹹不淡的廣州話或者家鄉話,那他們哪裡會講正宗的廣州話。當然,也不排除部分人在家不講廣州話,但是也能有一口流利的廣州話。不會使用英語的美國移民並不會改變美國以英語作為通用語的現實,而且第一代移民不會,不等於第二代第三代不會。簡單拿美國作為例子,並不足以說明廣州人以語言作為身份認同正確與否。
  • 「香港話」&「廣州話」傻傻的分不清楚
    來港十年的廣州人,至今還記得剛來的時候的那一幕幕尷尬的場景:"我個尿袋壞左啊,等陣去買個新嘅先得。宜家出街無尿袋,部電話嘅電根本涯唔到一日。"廣州話會比港式粵語來的重,香港人講話會比較平比較懶比較溫柔,廣州人講話會高高低低字眼分明抑揚頓挫還有港粵廣粵專用詞。高能預警!!!踩雷現身說法,就是「打包」這個詞!!!!
  • 「溜楞」粵語
    兩位土生土長的廣州考官莊臣和舒力生(在外來媳婦本地郎飾演「祝師奶」一角)齊齊擔任考官,大家常常都被他們一些鬼馬想法捉弄到。嘉賓:甄錫(名模,算是半個廣東媳婦,臺山人,由於長期生活在其他省份,所以說起粵語的時候都是不鹹不淡)
  • 粵語不是古漢語唐音嗎?為什麼唐朝人的韓愈說聽不懂粵語呢?
    比如本人老家的方言裡管街讀「該」、管鞋讀「孩」,這一點跟四川很多地方的方言讀法類似,但並不能說本人老家講的就是「四川話」!本人是江蘇的,離四川幾千公裡呢……更何況,廣東話也分很多分支,如廣州通行的「廣東話」和海南島的「廣東話」在讀音上就存在很大差異!還有長期單獨發展的香港「廣東話」,與其他地方的「廣東話」也存在很大差異。
  • 香港為何用粵語唱響「上海灘」
    香港與上海遠隔千裡,似無瓜葛,那香港人為何用粵語唱響「上海灘」呢?早在上世紀30年代,上海就已經成為遠東第一大都市,城市的現代化程度、國際化程度遠在香港之上。但隨後抗戰的爆發,上海乃至中國的近代化進程被無情打斷。抗戰勝利後的上海,遠遠沒有恢復元氣,戰前的繁榮局面不復存在。
  • 這些粵語中的吉祥如意詞,廣州人也不一定懂!
    廣州人凡事都要講究意頭,說話也要避免一些意頭不好的字音。粵語裡「絲瓜」的「絲」,同「輸」發音相似,廣州人不喜歡,所以把「絲瓜」改成了「勝瓜」。同理,廣州人的飯桌上,「乾杯」叫「飲勝」。「豬血」、「雞血」等帶「血」的詞,也是不吉利的,廣州人都改口叫作「豬紅」、「雞紅」,去市場買菜都是這樣講,寓意紅紅火火。
  • 廣東人為什麼不敢輕易說廣東話?
    廣東人就必須承傳廣東話嗎?Why not?方言也算是本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化活在語言和民俗中,講方言也算是傳承,值得發揚啊。前幾天我看到一個朋友的朋友圈說他是廣東人,但卻不敢輕易說粵語。因為在廣州工作的時候,因為說粵語,帶有自己家鄉的口音,然後他一說就立馬被別人聽出來不是廣州本地人,導致他很尷尬。為什麼會尷尬呢?其實這個事情我真的能感同身受啊。我是從茂名出來的女孩子,常年來回於廣州、深圳和香港,然後過年還回老家。所以有時候我說的粵語我自己都會有點混亂了!比如倒垃圾,腦子裡經常會在」dun左巨「?」
  • 「憑什麼,粵語呢?」
    「有時候我反倒覺得自己像是外地人,除了家人和少數朋友,身邊找不到幾個人可以講粵語。」作為土生土長的深圳本地人,朋友小傑曾向我吐槽。這也正是深圳常被說「很不廣東」的主要原因之一。關於粵語的式微,一直讓很多人耿耿於懷。
  • 益家戰「疫」第二十三期回顧——學粵語文化,講地道白話
    一身蟻「一身蟻」,形容很多麻煩在身上解決不了。試想想,如果有螞蟻爬滿了全身,人又怎麼會舒服?螞蟻就好比麻煩,想撇都撇不掉,想解決又解決不了。有人也說是「周身蟻」,其實和「一身蟻」意思是一樣的。大頭佛我們常說「搞出個大頭佛」,為什麼這樣說呢?
  • 粵語的特徵
    嚟(來) 噏(說) 無、冇(沒有) 俾(給) 睇(看) 咗(了) 搵(找) 著(穿) 攞(拿) 企(站) 嗰(那) 咪(不要) 點(怎樣) 系咪(是不是) 嘢(東西) 食(吃) 飲(喝) 邊(哪) 喺邊(在哪)邊度(哪裡) 講嘢(說話) 翻嚟(回來) 瞓覺(睡覺) 呢度(這裡) 第日(改天、第二天)第次(下次)乜嘢、咩(什麼) 乜(什麼) 幾多(多少) 咁好(這麼好) 好知、點解(為什麼) 翻歸、
  • 太可惜 一個日本人眼中的廣州、上海、香港、臺灣,他最愛的是廣州
    用老鳥自己的話來說,香港並不是一個夢幻世界,還有點類似美夢破滅的感覺。港式茶餐廳就餐環境除了發現自己對香港飲食水平期望過高,老鳥還每天都在體會著特別的港式puker face 茶餐廳服務:「不知道為什麼那個服務員的態度總是高高在上,又很不耐煩的那種……在那裡多數員工舉止都很不得體
  • 廣西說粵語「最地道」城市,廣州人都「分不清」,你知道是哪裡嗎
    廣西說粵語「最地道」城市,廣州人都「分不清」,你知道是哪裡嗎白話是粵語的俗稱,住在廣東地區兩和廣東人民宣布廣東,清朝以前,廣東、廣西和粵東、粵西指「白話文(廣東)的廣東省和廣西,公然(廣東)的地區——廣東、廣西、香港、澳門、海南、澳門居民和海外華僑的兩個公開
  • 粵語中嘅港味_讀書頻道_鳳凰網
    新聞講:7月15日,《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正式發行,新版本詞典中收錄了許多時髦詞彙,其中「搞掂」、「無釐頭」等粵語詞彙也被收錄。阿六講:恭喜、恭喜,粵語又一次加入《現代漢語詞典》。粵語又叫廣東話,但佢嘅使用範圍遠遠唔止喺廣東,香港、澳門地區嘅地方方言同官方語言講嘅都系廣東話。
  • 廣西人為什麼會說粵語?粵和廣西是什麼關係?看完漲知識了
    廣西人為什麼會說粵語?粵和廣西是什麼關係?看完漲知識了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是知道,香港人是說粵語的,同時在廣東居住的國人很多也會講粵語。但是相信很少有小夥伴知道,廣西的居民也會講粵語,甚至粵語的起源地就是廣西,所以廣西人肯定是會講粵語的。
  • 粵語講古佬「楷叔」與「明哥」,講古界的一對最佳拍檔
    林兆明,人稱「明哥」,是著名的粵語講古(評書)大師,與張悅楷「楷叔」並肩齊名被稱為粵語講古泰鬥,也是粵語相聲、話劇界的一對最佳拍檔。林兆明,1928年出生於澳門,畢業於廣州大學法律系。對於從80年代走過來的廣東人來說,林兆明講過的古仔大家都耳熟能詳。至今依然記得當年守候在收音機旁聽他講古的心情,聽得如痴如醉。那個時候電視節目不多,娛樂活動又少,每天一到開播時間準時打開收音機,馬上就傳出熟悉的那句:「前文再續,就書接上一回……」整個人人即時精神爽利,駐耳恭聽,當聽到那一句:「欲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心情難免變得空虛,覺得意猶未盡。
  • 廣州打拼開檔賣服裝六年學會粵語普通話
    活在廣州語言剛來時語言不通難交流如今普通話粵語全學會Prince是2008年來到廣州,當時一句普通話都不會講,更不用說粵語。但是短短6年時間,就能熟練地掌握普通話,而且還學會了粵語,非常令人吃驚。Prince說,他從來沒有上過專門的中文培訓班,都是在日常交流中將語言學會。Crystal則稱,Prince在做生意的過程中,最開始因為不懂語言,與客戶溝通會存在一定的障礙。另外,他又被別人騙過,導致貨不對板,損失了將近一個貨櫃的貨物。從那以後,他就決心要學好中文,積極地與人交流,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說中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