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馬上就要來到九月,我們這個大熔爐也馬上要迎來一批新鮮血液。不少單位已經開始提前組織新兵班長集訓,值班員非常榮幸,作為單位的體能訓練總教頭,承訓了班長們的體能教學科目。在此值班員總結了一些日常訓練的教案,同各位戰友分享。
雖然現在兵源越來越多樣化,但是我國青少年體質逐年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據2019年第12期《柳葉刀·兒童與青少年健康》(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發表的最新研究,回顧了1990年以來的六次全國調查的數據,通過肺活量、立定跳遠、仰臥起坐、50米跑和耐力跑等項目測量發現,我國青少年體質連續30年呈下降趨勢。
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事實,所以我們的訓練要更加的講求科學。最基礎的,就是做動作一定要標準,如果動作不標準,會引起其他肌肉的代償,無法訓練到目標肌群,訓練效果差,更有甚者,新兵班長不講求方法,強幹蠻幹,還會造成不必要的傷病,給新戰友的職業生涯埋下隱患。
今天值班員先為大家講一講伏地挺身的訓練。
伏地挺身雖然不再是通用考核科目的內容(小於40歲),但它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訓練科目,它能夠有效鍛鍊胸大肌和肱三頭肌,同時還鍛鍊三角肌前束、前鋸肌和喙肱肌及身體的其他部位,提高上肢、胸部、腰背和腹部的肌肉力量。並且伏地挺身還有許多變化的玩法,比如寬距、窄距、負重、鑽石等等,可謂是一招練遍全身。
今天先為大家糾正幾種典型的錯誤姿勢
錯誤一:背部彎曲
這是最常見的錯誤之一,當臀部抬得太高或者核心沒有收緊的時候,會使得身體的壓力集中在背部的下半部分
解決辦法:適當降低臀部,收緊腹部肌肉使核心發力,使得整個背部呈一條直線。
錯誤二:塌腰
這個問題容易發生在力量不足的時候,腰部已經沒有力量保持背部呈水平姿勢,臀部塌陷。
解決辦法:抬高臀部,核心發力。如果受訓者掌握了動作要領,只是因為力量缺乏導致塌腰,應該組織休息。
錯誤三:手肘外張
無論是寬距伏地挺身還是窄距伏地挺身,手肘都應該向後彎曲,使得肘關節靠近身體。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護肩膀,不讓肩部承受太大壓力。
解決辦法:在身體下降過程中,始終保持肘部彎曲,使得肘關節靠近身體。
錯誤四:動作行程不夠
這個錯誤動作容易發生在考核或者競賽的時候,你的身體還沒有降低到最低點,就「撐」了起來。如果在訓練時養成了這個壞習慣,將使得訓練效果大打折扣,表面上看訓練挺努力,實則收穫甚微。
解決辦法:不要一味地追求個數,要注重訓練的質量。在訓練時設定一個時間,比如每個伏地挺身要用時5秒,時間到之前不能「撐」起。
錯誤5:低頭
這也是一個下意識的動作,如果沒有專人提醒和糾正,可能自己訓練時很難發現。低頭會增加頸部和肩部的壓力,增大肩頸受傷的風險
解決辦法:準備動作時,將頭擺在一個中間位置,伏地挺身過程中,保持頭部不動。
錯誤6:手指併攏
這個動作會使得手腕壓力過大,增加手腕受傷風險。
解決辦法:使手指儘量均勻張開。如果手腕已經受傷,可以使用伏地挺身支架(啞鈴)來進行訓練。(手腕傷極難恢復,一旦手腕疼痛,要引起重視)
訓練要講求科學,尤其是面對沒有訓練基礎的新同志,切不可一味地追求次數。認真學習動作標準,打好基礎,循序漸進,才會取得好的訓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