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鄉下探望婆婆,她做的一桌菜讓我下不了口,嘗一口後,卻吃到撐

2021-01-09 吃貨老鄧頭

前幾天和老公一起去鄉下探望婆婆,由於婆婆家在重慶農村的鄉下,他們那邊的美食非常有特色,那天中午,她特意做了一桌菜,我看完後下不了口,在老公的鼓勵下,我嘗了一口後,發現真的太好吃了,最後卻吃到撐了。

土豆海帶湯,土豆是婆婆自己種的,洗淨切塊以後,放入高壓鍋中,和海帶一起放入高壓鍋中壓四十分鐘左右,最後出鍋就完成啦。

這道菜獨特的吃法就是將湯裡的土豆放入準備好的醬汁中,蘸上適量的醬汁,特別的好吃(醬汁裡的豆瓣醬是婆婆自己做的,雖然看著不怎麼樣,味道卻很不錯)。

芥麥麵條,顧名思義就是用芥麥磨成粉,做成的麵條,放入清水中煮熟後,在放入冷水中迅速冷卻,就完成了,整個過程不放任何調味品。吃的時候夾一些,放到碗裡的醬汁中攪拌一下,口感爽滑,Q彈有嚼勁。

這碗湯也非常有特色,是米湯加鹹菜煮的湯,老公說這是他從小到大最喜歡和的湯了。於是我也試著嘗了一口,鹹菜是婆婆自己醃的,比較鹹,所以湯裡就沒有再加食鹽了,米湯獨有的清香,搭配上鹹菜,別有一番風味。

老豆腐,豆腐是別人挑擔叫賣的時候買的,都是別人手工做的,口感特別的嫩滑,非常適合這種炎熱的天氣食用。

最後是米飯,查德一看以為是蛋炒飯,嘗了一口才發現完全不是,原來是玉米面和米飯充分攪拌,上鍋蒸就可以了,嘗起來味道有點幹,搭配上桌上的湯,還是特別美味的。

婆婆做的這桌菜雖然非常簡單,看起來也不是很好,但是嘗過以後,確實特別的美味,做的都是他們當地的特色美食。而吃飯的時候,我和婆婆也有說有笑,她對我也特別好,希望以後有空能和老公一起多去看看她!

相關焦點

  • 第一次回婆家過年,婆婆準備了滿滿一桌12道菜,我卻高興不起來
    01.我的性格柔弱,幸好男人比較有擔當網友楊樂(化名)第一次回婆家過年時,也曾遭遇婆婆的下馬威。其實,嚴格上來說,婆婆並不是給她下馬威,而是雙方在生活習慣上的差異,導致矛盾產生。好在楊樂的老公許韓(化名),及時表明了態度,把矛盾化解於無形。楊樂性格溫順,屬於那種罵不還口的「包子」性格。
  • 和丈夫探望婆婆,妯娌熱情款待,看著一桌好菜,妻子扔下筷子離開
    ,妯娌熱情款待,看著一桌好菜,妻子扔下筷子離開  阿海已經念叨幾天了,說出來打工快一年都沒回去,也不知道家裡情況怎麼樣,阿娟明白丈夫這是想婆婆了,於是她去超市買了很多營養品,趁著周末和丈夫回老家一趟。  飯菜很豐盛,雞鴨魚肉齊全,還有阿娟最愛喝的楊梅汁,妯娌不停地往阿娟碗裡夾菜,讓她趁熱吃,這時婆婆不急不慢說了一番話,阿娟再看著這桌菜,再看看一桌人,隨即醒悟過來,她扔了筷子快步離開婆家。
  • 鄉下婆婆伺候我做月子,頓頓這樣做飯吃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美食就是我家最近常吃的一頓飯了,三個菜有魚肉有青菜還有雞蛋,非常適合月子婆娘的食材,只可惜被樣做出來,我吃的苦不堪言。說到這裡忘給大家介紹了,我是一個剛生完孩子的女人,因為需要人伺候月子,所以就把鄉下的婆婆接來了,本以為有人伺候是好事,可不想會是有苦難言的結果,婆婆天天就這樣做飯讓我吃,我是吃不慣,也怕落下月子病,老公要上班,別人又指望不上,只能盼著趕緊出月子了,下面去看看我婆婆把雞蛋魚都怎麼浪費了吧!
  • 小姑子搬新家我去賀喜,她特意做一桌菜招待,飯後給她紅包都不收
    自從和老公結婚後,我在婆家和小姑子相處得特別好,也許是年齡相差不多的原因,我們經常出去逛街談心事,加上那會的小姑子還沒出嫁,每天都是她帶著我出去,吃的用的也都是小姑子掏錢來買,自從去年小姑子結婚後,我們在一起逛街的時間少了很多,不過還是經常聯繫,她也經常來家找我去玩,前幾天,聽老公說小姑子搬新家要我去賀喜
  • 1歲女兒只吃保姆做的菜,寶媽偷嘗一口後,第二天就把保姆辭退了
    1歲女兒只吃保姆做的菜,寶媽偷嘗一口後,第二天就把保姆辭退了 現代社會發展迅速,在外面工作的家長都頂著巨大的壓力在掙錢,生怕自己的一個疏忽或者是一個小BUG就被老闆炒掉。在這樣的壓力下,生孩子對於女性來說,是需要非常大的決心和勇氣的。
  • 婆婆看不起我這個鄉下媳婦,和爸媽一起吃飯,脫口而出:鄉下人就是...
    陳香是個農村姑娘,家裡有個弟弟,比她小三歲,雖然他不識字又很淘氣,但是他很聰明,而父母也為他很多擔心,怕他沒出息,陳香成績很好,考上了大學,父母都很開心,但是作為一個女生,她沒有得到和弟弟一樣的關愛,但是姐弟倆感情很好。
  • 年夜飯,太姥姥和婆婆炒了一桌菜,蘿蔔蘸醬壓軸,大家看滿意不
    本期導讀:年夜飯,太姥姥和婆婆炒了一桌菜,蘿蔔蘸醬壓軸,大家看滿意不初三老公家習俗是要回太姥姥家的,可是孩子最近長了口瘡,不舒服。
  • 周末去婆婆家,婆婆做了這些好吃的,把我們兩口子都吃撐了
    周末去婆婆家,婆婆做了這些好吃的,把我們兩口子都吃撐了。 午飯婆婆做的兩葷一素,端上桌分分鐘就掃光,太香了 周末去婆婆家,婆婆給我們做了好吃的紅燒魚,牛肉炒粉條豆角,還有一個蒜泥茄子。
  • 為了給準婆婆留下好印象,她辛苦準備一桌飯菜,上桌卻被支去洗碗
    在準婆婆生日之際,小莫打算在外面給她過生日,可是準婆婆卻告訴她,自己邀請了一些親戚朋友來家裡玩,正順便看看她這位準兒媳,所以希望小莫能在她生日這天親自下廚招待這些親戚。除此之外,準婆婆還特意指出,小莫的廚藝很好,她希望在生日這天吃小莫做的菜,也想讓親戚朋友也嘗嘗。
  • 生下女兒後婆婆來照顧,出門前看到婆婆翻我的包,打開後我愣住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吃過晚飯後,我看了一下,我和丈夫的存款,一萬多,太少了,現在這個家是丈夫一個人在支撐,生下女兒後,我就一直在家照顧她,沒有出去工作了,每月又要還房貸,生活上,儘管我們再節儉,錢還是不夠用,當我正在為這事,發愁的時候,丈夫走到了我的身旁,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說,想什麼呢?這麼入迷?
  • 周末回鄉下,叔伯們爭著請吃飯,飯菜水平不一樣,你喜歡去哪家
    周末婆婆說趁著天氣好,回老家看一看,婆婆年紀大了,行動也不是很方便,既然她想回老家看看,我們自然滿足她的心願,所以早早的和老公帶著婆婆回到了我們的鄉下老家
  • 婆婆做菜花樣多,葷素搭配,花錢少又健康,一家人吃得超開心
    現在基本上都是婆婆做飯給我們吃,婆婆做菜花樣挺多的,每餐都是葷素搭配,在鄉下基本上不用買什麼菜,花錢少,做出來的菜又特別健康,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每天都超開心!曬曬婆婆今天給我們做的午餐,分別有辣炒小河魚,酸辣四季豆,紅燒豬腳肉,韭菜炒茄子,小河魚毛豆湯,清炒玉米筍,營養又好吃,一不小心又要吃撐了!這是紅燒豬腳肉,婆婆說這個豬腳肉是特意留著等我們回來再做來吃的。
  • 像肉不是肉,婆婆連吃幾口都未嘗出什麼菜,酸甜開胃下飯菜
    今天中飯燒好讓婆婆先吃,我上樓去把衣服給曬了。下樓來婆婆問我做的什麼菜,她沒嘗出來。看著以為是肉,吃進嘴裡又像豆腐那樣軟軟的,可是也不是豆腐的味,吃了幾口都未嘗出來,我問她好不好吃,她說好吃的。哈哈,這道神奇的菜就是……噹噹噹噹……糖醋茄子啦。
  • 大年初一婆婆在廚房吃東西,走近一看我差點哭出來
    一年下來大家能聚到一起真的不容易,當然這些人來的目的都是為了給婆婆拜年。婆婆在農村老家,初一這一天,老公家一大家人全都回到婆婆家,有他的姐妹和姐夫妹夫,有了孩子的還帶著孩子來,如果都到齊了總共將近20口人,正好男的一桌女的一桌,所以一大清早婆婆就在忙活著洗菜做飯,當然我們這些年輕人也不會閒著,男的去拜年,我們女的在家一邊看孩子一邊做飯。
  • 小長假最後一天,去婆婆家吃飯,滿滿一桌菜瞬間有過年的感覺
    小長假最後一天,去婆婆家吃飯,滿滿一桌菜瞬間有過年的感覺2021年的元旦小長假過得真快,明天又要上班啦,婆婆邀請了我老爸老媽,還有我們一家子去吃羊肉,婆婆電話裡這麼說,不過,回家後才發現,做了好幾道菜呢,這次的大團圓很開心,有種過年的感覺,看看我婆婆都做了哪些菜吧。
  • 孩子高考結束,我特意下廚做一桌菜慶祝,發朋友圈被吐槽太寒酸!
    經歷了三年的寒窗苦讀,孩子在前幾天終於完成了人生中一大重要的事:高考,而為他忙碌了一個多月的家裡人也終於放下了心頭的石頭,於是趁著周末我特意去菜場買了不少菜,下廚做了一桌菜慶祝,並叫上了孩子的舅舅叔叔,一家人也難得地坐在了一起吃飯,大家看看覺得我的廚藝怎麼樣?
  • 韓國婆婆,中國媳婦----牛骨湯事件(附做法)
    然後湯又被婆婆分裝成一袋袋,放進冷凍室裡貯藏。於是,一天三頓,我們倆的飯桌都是牛湯加泡菜,湯裡一開始還有肉,後來肉吃沒了,只有湯,白白的湯。那時候我還不大會做韓餐,還記得剛去韓國的第二天,婆婆一大早就出去鍛鍊了,早飯我做的,冰箱裡食材料不多,我做了西紅柿雞蛋湯,我婆婆回來瞅了一眼說,西紅柿還能做湯?嘗了一口,不肯再喝第二口,那西紅柿湯尷尬地剩在碗裡。
  • 曬曬婆婆做的晚餐,四菜一湯葷素搭配,一不小心就吃撐了
    周末婆婆做的晚餐,四菜一湯,成本不到30元,色香味美營養好婆婆最近剛退休,退休後的日子婆婆一天都閒不住,每天到我這裡幫忙接送孩子、
  • 唐媽的鄉下菜滷蛋
    於是,菜滷蛋就成了一種念想。直到後來,在好友唐媽的微信文字裡再次遇到了它:「雨天,午後,一邊聽著音樂,一邊看書,爐上煮著一鍋菜滷蛋,房間裡飄散著香氣……」我立馬吞了一口口水,「搭訕」唐媽:「原來你會煮菜滷蛋啊?我最喜歡吃了……」
  • 農村婆婆過66歲生日,我辛苦做一桌菜,晚上婆婆給我三千紅包
    每當提起婆婆,村裡無人不誇我婆婆是一個堅強,有本事的女人。婆婆辛苦一輩子,也節約了一輩子,正是她的勤勞成就了三個兒女如今的成就。雖然姑姐們很孝順,但自從她們嫁人後,由於工作,家庭,孩子的原因,回娘家的次數越來越少。直到我嫁進門後,家裡才慢慢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