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經常說「人和血管同壽」,可見血管和人壽命息息相關。
然而,隨著時間增長,血管和家裡水管一樣,也會出現「老化」和「水鏽」,若是「水鏽」過多,也可能會造成血管堵塞,增加血栓形成概率。
血管被堵以後,身體會發出一些「明顯信號」,提醒你該關注血管健康了。
血管堵塞時,身體會出現4個異常,一個沒有,血管還很年輕!
1、早起頭暈
早上起床,若是頻繁出現頭暈狀況,極大可能是腦血管發生了病變。
腦血管能給腦組織供給氧氣、血液、營養物質,維持其正常運轉,若是其出現問題,會造成腦細胞血液供給量減少,使局部腦組織出現缺血、缺氧。
進而會出現頭暈的情況,若是有局部腦組織缺血過於嚴重,還會出現頭疼,嚴重時,甚至可能出現腦梗症狀。
有以上情況產生時,請勿拖延,及時對腦部做一次全面檢查和掃描,避免出現更嚴重疾病。
2、記憶力減退
若是記憶力出現呈斷崖式下降,很有可能是腦血管出現了病變或者問題。
眾所周知,大腦皮層是記憶中樞。若是腦血管出現堵塞以後,引起血液、氧氣無法充分供給大腦皮層,從而出現記憶力減退的情況。
若是同時伴有視線模糊、眼前短暫黑暗的現象,請儘早調理一下腦功能,切勿忽視。
3、胸悶、胸痛
早上剛起床若是有胸悶、胸痛的發生,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降臨了。
心血管是心臟血液、氧氣、營養物質運輸的主要承擔者,若是它出現病變或者堵塞,會影響心肌供血量,讓其減少,進而心跳加快。
從而出現心悸、胸悶的情況,若是心臟冠狀動脈堵塞嚴重時,可能會出現胸疼,甚至能增加誘發心梗機率。
遇見以上狀況時,請重視起來,儘早對心血管做一檢查,切勿長期拖延。
4、腿麻、腿疼
這種現象可能多出現在劇烈運動以後。
若是平常休息時,還經常出現這種狀況,有可能是下肢血管出現了堵塞。
下肢血管主要擔任腿部血液運輸、氧氣供給作用,若是它發生病變或者堵塞,會導致腿部血液和氧氣供給減少。
而腿部本來就遠離心臟,若是其氧氣、血液減少,就會出現腿麻、腿疼的狀況,嚴重時,對下肢運動功能也會出現影響,可能造成偏癱。
溶栓「高手」被發現,並非木耳和洋蔥,經常喝,血管悄悄變乾淨
白開水和淡茶水,是稀釋血液的最佳飲品,所以,建議生活中預防心血管堵塞,要多喝水,喝點淡茶水,有助於疏通血管。
茶水有利於降低我們血液的黏稠度,降低脂質在我們血管中堆積的機率,對於降低血脂有很大的幫助。每日衝泡三五杯,對血管健康有重要的作用。
菊花:清熱解毒,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管堵塞;
決明子:清肝明目的同時能夠有效減少血栓;
金銀花:疏通血管還能保持血管彈性;
將菊花、決明子、金銀花,與牛蒡根、桂花搭配在一起,製作成茶包泡水,適合日常當茶飲。
除此以外,預防血管堵塞,最好做到1點——少吃油膩食物
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歡吃一些油膩食物,如紅燒肉、梅菜扣肉等食物。
殊不知,這些食物雖然非常美味,但是對身體健康有很大危害,因為裡面有大量脂肪和膽固醇,不僅能引起身體肥胖,出現更多疾病,也會加速血管動脈粥樣硬化。
促使血管中的脂類物質和膽固醇發生沉積,久而久之,可能形成血管堵塞、增加血栓形成機率。
小貼士:
平常生活裡,最好有定期體檢的習慣。
有助於身體疾病早發現早治療,也能起到預防患病的機率。
如早期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症狀,早期出現不適的時候,可以藉助血液化驗、儀器檢測檢查出來。
建議:每年最少有一次血液檢查,若是患有血管類疾病,最好每3個月檢查一次,這樣做是對身體健康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