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留意新聞的街坊都知道,最近很多進口肉類都被檢測出來帶病菌,「怎樣買肉吃肉才安全」成為了國民最擔心的問題!所以自己在家煮飯的街坊,最近買肉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 暫時別吃「生肉」
把食物徹底煮熟了再吃,能有效滅殺細菌,因此建議大家最近別吃生魚片、半熟牛排、海鮮刺身、生炒等。平時炒菜也要注意徹底燉熟(不要簡單爆炒1-2分鐘完事兒),因為肉塊中間溫度要持續夠高,才能完全殺死各種病毒。
■ 買肉首選「密封肉」
現在國內有部分地區屬於「中高危」等級,住在這些地區內的市民買肉菜時,選擇包裝好的產品會更加安全。因為生肉表面非常容易粘黏病菌,分割好再售賣既能減少購物者和生肉的直接接觸機會,還能減少各類致病菌接觸人體。
■ 少吃進口肉類
進口肉類雖然價格比較實惠(因為是冰鮮),但特殊時期還是少吃點比較好,避免「接觸性傳播」。取而代之的,可以選擇新鮮的雞鵝鴨蛋製品,還有我跟廣東地區產的淡水魚,同樣能讓我們營養平衡。
■ 生熟分開,避免汙染
很多街坊去買菜的時候總是生熟混著放的,這樣的做法風險很高啊!因為裝生肉的袋子本來就有被汙染的可能,再跟別的食材或商品混在一起,萬一出事真的會「一鍋端」的。
■ 生肉別這樣洗!
肉類買回家之後,必須要及時處理,馬上要吃的就放出來,冷藏的要徹底密封好再放入冰箱(以防汙染)。洗食材的時候要注意,先洗蔬果再洗肉類,有條件的話案板和刀具都要分開。
需要注意的是,許多街坊切肉之前都愛把生肉用水衝洗一下,這樣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
相關專家指出,把生肉放在水龍頭下衝洗,既不能殺滅細菌,還會令細菌濺到其他地方,從而汙染其他食材,增加食品安全風險。
很多街坊之所以愛洗肉,就是覺得不乾淨,要洗一洗血水和微生物。但實際上,微生物必須要經過高溫加熱才能殺死,水衝洗基本上是沒啥用的。如果你還是不放心,建議可以用「水浸泡清洗」的方式,洗完肉記得用肥皂洗手哦~
■ 肉類的這些部位,千萬別吃!
特殊時期,想必大家都不想去醫院看病吧,所以一定要注意管好嘴巴。下面這些很香很好吃的食物部位,毒素最多,千萬別吃!
×蝦頭
小小的一個蝦頭,裡面包含了蝦的胃、肝臟、心臟、性器官、排洩器官觸角腺以及膀胱和排洩孔,是吸收併集聚毒素最多的地方,因此也容易積聚病原菌和寄生蟲。
夏天到了,很多人都愛吃小龍蝦配啤酒,或者買點河蝦回家煮來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編君自己也覺得蝦頭滿滿膏醬非常好吃,但最近還是不敢吃了,為了健康!
×鴨脖
鴨脖子/雞脖子上都有「胸腺」(相當於人的扁桃體),是用來對抗病菌的器官。而家禽的胸腺都是連在皮脂上的,呈現「黃豆粒」大小,正常清蒸、做湯等煮法的話比較容易看出來。
但是,現在很多人愛吃的滷味鴨脖、香辣鴨脖、五香鴨脖等都是比較重口味的做法,雖然皮被去掉了,但由於鴨脖顏色較深,使人容易看不清胸腺殘留,誤吃進肚子。因此,建議大家在吃的時候,還是要仔細觀察一下~
×豬頸肉
豬頸肉口感非常爽滑,因而深受年輕人的歡迎,但家裡的長輩都說豬頸肉千萬不能吃,很「毒」!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豬頸下分布著下頜淋巴結、腮腺淋巴結和咽後淋巴中心等重要淋巴結,都知道淋巴結是排毒器官吧~可能含有大量的細菌、毒素、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經常吃對身體只會有害無利!
×雞屁股
很多老一輩都特別愛吃雞屁股,覺得那兒油大、口感香!但其實雞屁股的細菌和病原體也很多,煮熟了也殺不死那種,所以大家千萬別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