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國未來實現 「碳中和」石化油服不斷推進碳捕集利用與封存...

2020-12-12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隨著全球範圍內碳排放政策趨嚴,「碳中和」已成為當下最熱的高頻詞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均提出了相關的目標和計劃。

為加快推進「碳中和」的實現,英國、日本等多國近期公布了升級版的相關政策,涉及禁售燃油車、促進清潔能源使用、財政政策加碼等多個方面。

今年9月,我國向全球首次明確實現「碳中和」的時間點,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該目標。作為我國最大的石油工程與油田技術綜合服務商,石化油服(600871)積極為我國實現「碳中和」建言獻策。

日前,中國工程院重點諮詢研究項目「二氧化碳捕集與提高油氣採收率前沿工程技術發展戰略研究」成果總結交流會在京召開,會上多位院士對石化油服(600871)下屬石油工程設計公司承擔的「二氧化碳捕集技術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給予了一致肯定,專家認為公司在大量梳理、調研及研究基礎上,提出了我國二氧化碳捕集技術發展戰略,取得了豐碩成果,並提出將捕集與利用封存統籌考慮,在經濟約束、技術條件下探討碳捕集及利用封存的全鏈條綜合技術發展,為國家有關部門提供了科學的諮詢建議。

作為碳捕獲與封存(CCS)技術新的發展趨勢及當前業內普遍關注的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四大方向之一,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是指將二氧化碳(CO2)從工業排放源中分離後或直接加以利用或封存,以實現碳減排的工業過程。與CCS相比,CCUS可將CO2資源化,進而產生經濟效益,更具有現實操作性。

同時,作為一項有望實現化石能源大規模低碳化利用的新興技術以及碳減排的必經途徑,CCUS技術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據悉,作為石化油服(600871)下屬企業,石油工程設計公司自2008年起著手布局發展CO2捕集技術,先後承擔了三項國家級科技課題,並在山東東營勝利油田建成投產了國內首套燃煤電廠煙氣CO2捕集及驅油封存示範工程,同時公司獲得了國家專利授權30餘項,相關技術成果在國內碳捕集進行了應用和示範,有力推動了CCUS技術發展,促進了CCUS技術的研發和工業化應用,為中國逐步實現「碳中和」的美好未來而持續努力、不斷奮進。

相關焦點

  • 中國將如何邁向「碳中和」?
    可再生能源、儲能行業、節能行業、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生物質能碳捕集與封存(BECCS)等相關低碳、零碳以及負碳行業需要加速推廣。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碳中和目標實現的主導方向。而由於不同減排技術的成本收益差異較大,不同行業的實施難易度有所不同,中國的碳中和策略需要統籌規劃、分行業設計、分階段實施。
  • 各類能源融合發展推動實現碳中和
    12月1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主辦的第九屆全球能源安全智庫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以「碳中和前景下的未來能源:選擇與路徑」為主題。
  • 2060年中國「碳中和」目標的路徑、機遇與挑戰
    [ 實現「碳中和」,從排放端必須考慮工業和電力的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但受資源、技術局限或安全、經濟等因素,部分排放並不能完全避免,其中一方面可以通過森林、海洋等碳匯進行自然吸收,同時還需要一定量的人工碳匯,比如碳捕獲、利用和封存技術(CCUS)等。
  • 「碳中和大陸」背景下,歐盟有哪些技術難題待破解?—中國鋼鐵新聞網
    此外,歐盟正在推進的項目還有IGAR、PEM和STEPWISE、Steelanol、FReSMe、Everest(碳捕集、存儲項目)等。  上述這些技術,可分為兩個主要的技術路線,即「智能碳使用」和「碳直接避免」。歐洲鋼鐵業普遍認為,這兩條技術路線最終都能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而採用「碳直接避免」的技術路線,碳減排的效率是「智能碳使用」技術路線的4倍。
  • 「碳中和大陸」背景下 歐盟有哪些技術難題待破解?
    此外,歐盟正在推進的項目還有IGAR、PEM和STEPWISE、Steelanol、FReSMe、Everest(碳捕集、存儲項目)等。上述這些技術,可分為兩個主要的技術路線,即「智能碳使用」和「碳直接避免」。歐洲鋼鐵業普遍認為,這兩條技術路線最終都能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而採用「碳直接避免」的技術路線,碳減排的效率是「智能碳使用」技術路線的4倍。
  • 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 我國電能替代進入深水區
    近日,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指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電聯電能替代產業發展促進分會主辦的2020年電能替代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會議圍繞助力「碳中和」戰略落地實施,以「拓展電能替代廣度深度,提高全社會電氣化水平」為主題,與會專家共同探討了碳減排目標下電能替代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新機遇,並針對如何促進電能替代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交流。
  • 氫能成為實現碳中和的最終解決方案!低成本制氫只是其中一環!
    被稱為「未來能源」和「終極能源」的氫能已經成為近兩年的一個熱門話題,在各個國家都成為了重點發展產業,在國際上,美國、歐盟、日本都出臺了相應的氫能戰略規劃,日本甚至提出了「氫能社會」的宏大構想;在國內,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等能源央企紛紛入局氫能產業鏈,多個地方政府出臺了氫能發展方案和扶持政策。
  • 以四大優勢助力中國智慧風電建設,為實現碳中和目標註入催化劑
    與此同時,中國也於近期首次在全球正式提出「2030年碳排放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碳中和目標,為我國能源轉型的進度上緊了「發條」。在此背景下,在前不久舉辦的2020風能大會上,來自全球400多家風能企業代表籤署了《風能北京宣言》,提出「十四五」期間保證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的發展目標,也體現出了市場快速的響應。
  • 觀察:碳中和時代,石油向左向右?
    近一段時間,越來越多的國家政府正在將其轉化為國家戰略,提出了無碳未來的願景。同樣,中國也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殼牌、道達爾等歐洲幾大油氣公司也隨之宣布不同程度地實施低碳計劃。一時間,傳統油氣業務何去何從、傳統油氣企業轉型與否等,油氣百年變局一系列問題擺在世人面前。正值「十四五」計劃開啟期,我們身處淨零時代,又該如何認識、如何對待?
  • 「十四五」煤電如何發展對實現碳中和意義重大
    為減少一次化石能源使用,需積極推進終端用能部門電氣化,重點應落在交通和工業的電氣化。  中國環境報: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宣布,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您看來,這一目標提出後,會對我國能源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
  • 省市縣三級聯動赴浙石化開展碳排放核算技術指導「三服務」
    為深入了解我市碳排放底數,部署推進「十四五」碳減排工作,12月9日-11日,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處二級調研員項杏標組織碳排放核算專家赴我市開展控碳督導「三服務」,主要針對浙石化碳排放情況開展核算技術指導工作。市生態環境局及岱山分局、綠色石化基地管委會陪同開展服務。
  • 牽住降碳這個「牛鼻子」 實現「綠色夢想」
    從去年9月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到12月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我國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入今年要抓好的8大重點任務之一。  所謂碳中和,是指在規定時期內,二氧化碳的人為移除與人為排放相抵消。人為移除是人類從大氣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樹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
  • 中經評論:牽住降碳這個「牛鼻子」 實現「綠色夢想」
    從去年9月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到12月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我國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入今年要抓好的8大重點任務之一。所謂碳中和,是指在規定時期內,二氧化碳的人為移除與人為排放相抵消。人為移除是人類從大氣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樹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
  • 人類捕集二氧化碳封存於深海 聽上去是不是很科幻?
    二氧化碳封存是指將大型排放源產生的二氧化碳捕獲,再經過液壓後,運輸到選定的地下或海底的儲存庫、廢棄的油氣田或巖層中長期保存,而不是釋放到大氣中。全球主要能源生產商一直支持碳捕集與封存技術,將其作為減少碳排放的一種手段,但由於一些關鍵項目受到技術問題和成本超支的影響,這種技術的吸引力一直很低。
  • 中國碳達峰、碳中和將這樣實現 這本白皮書安排得明明白白!
    12月21日,國新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我國能源發展成就如何?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將如何實現?戳視頻!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介紹,《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系統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推進能源革命的歷史性成就,全面闡述了新時代新階段中國能源安全發展戰略的主要政策和重大舉措,旨在讓國內外社會全面了解中國能源政策和發展狀況。
  • 中材節能與加拿大CCS籤定CO2捕集與封存技術設計諮詢合同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中材節能股份有限公司與加拿大CCS Knowledge Center就CO2捕集領域合作籤定了設計諮詢合同。該合同的籤定,標誌著中材節能在水泥生產領域CO2捕集產業乃至封存利用方面邁出了堅實而重要的一步,為中材節能在水泥生產領域CO2捕集產業化奠定了基礎。
  • 「碳中和」成功實現的關鍵:氫能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在碳中和目標確定以後,中國的工業和能源領域正式步入了全新的「減碳模式」。碳中和目標是今年9月22日在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提出的,中國提出要提高自主貢獻的力度,採取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力爭2030年之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
  •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面臨哪些挑戰?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面臨哪些挑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 ...了丨中國碳達峰、碳中和將這樣實現 這本白皮書安排得明明白白!
    > 重點來了丨中國碳達峰、碳中和將這樣實現 這本白皮書安排得明明白白!
  • 說說碳中和的那些事兒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題:說說碳中和的那些事兒新華社記者高敬「碳中和」成了熱詞。從今年9月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到12月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我國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