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含有豐富營養,具有和脾胃、利便、清血、養心、清痰潤肺、減肥、降脂、降壓、助消化、安眠等功效。它屬於半耐寒性蔬菜,喜歡冷涼溼潤的氣候,對光照要求不嚴格,較耐弱光。
茼蒿以葉片大小、缺刻深淺不同可分為大葉種和小葉種兩大類型。主要優良品種有:上海圓葉茼蒿、蒿子稈、花葉茼蒿、板葉茼蒿等。
茼蒿為冷涼性葉菜,不耐高溫,一般多春秋兩季栽培。春秋兩季可進行露地栽培,冬、早春茬栽培須在塑料中小拱棚、大棚或日光溫室中進行。春季栽培播種多在3-4月份;秋季栽培在8-9月份,分期播種,也可在10月上旬播種。
茼蒿可周年生產,因此安排好茬口很重要。一般秋播以豆類為前作最為理想,早熟的茄果類和瓜類次之。而春播則以菠菜和芹菜為前作,而後種瓜類和豆類蔬菜。可採取間套種方式栽培,如春季大棚茼蒿套種茄果類作物;秋季大棚黃瓜套種茼蒿;番茄、冬瓜、青蒜、茼蒿立體高效種植;馬鈴薯、甜瓜、糯玉米、大白菜、茼蒿間套種;茼蒿、絲瓜、番茄、大白菜高效種植模式栽培等等。
茼蒿播種前宜進行浸種催芽處理。方法是,用30度左右的溫水將種子浸泡24小時,撈出用清水衝洗,除去雜物及浮面的種子,晾乾種子表面水分,在15-20度溫度下催芽。催芽期間每天檢查種子並用清水淘洗1次,防止種子發黴。待種子有60%-70%「露白」時即可播種。
茼蒿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但以保水保肥、排灌良好、土質比較疏鬆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為好,土壤pH值以5.5-6.8為宜。茼蒿雖為速生性蔬菜,仍需較多的營養供給。一般底肥畝撒施5方腐熟糞肥、35公斤氮磷鉀三元複合肥,然後平整作畦,一般畦寬1-1.5米。
茼蒿主要有撒播和條播兩種播種方法。春秋露地栽培可採用撒播(也可用條播)播前灌水造墒,水滲下去後均勻撒播,播後覆土1.5釐米左右。保護地栽培一般採用條播,即開出1-1.5釐米深的淺溝,行距8-10釐米,溝內撒入種子,覆土後澆水。
(1)澆水
播種後要保持地面溼潤,以利出苗,苗高3釐米時澆大水,全生育期澆2-3次水,並防止溼度過高。
(2)追肥
旺盛的生長期追肥以速效水溶肥為主,結合澆水,每畝施嘉美贏利來或內鉀德10-12公斤;以後每採收一次要追一次,每次畝用嘉美贏利來10-15公斤或嘉美海力寶3-5公斤,以勤施薄肥為好。但下一次採收距上一次施肥應有7-10天以上間隔期,以確保產品質量。
(3)病蟲害防治
茼蒿主要病害有猝倒病、葉枯病、霜黴病、炭疽病、病毒病等,蟲害有蚜蟲、白粉蝨、菜青蟲、小菜蛾、夜蛾等。在病蟲害防治上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做到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機械防治有機相結合的原則,從而達到無公害防治的效果。
分一次性採收和分期採收兩種,一次性採收是在播後40-50天,苗高20釐米左右時貼地面收割。分期採收有兩種方法:一是疏間採收,二是保留1-2個側枝割收,隔20-30天可再次割收一次,以延長供應期。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記得這是有溫度的公眾號
=========
如喜歡本文,可點擊右上角圖標
1.發送給朋友
2.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