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續被秒殺,宋憲三個回合被斬殺,張遼在顏良手下能支撐多久?

2020-12-13 騰訊網

顏良的武力在演義中被嚴重低估,白馬之戰中顏良大展神威,先是三個回合斬殺宋憲,接著又一個回合秒殺魏續,最後二十回合速敗曹操帳下猛將徐晃一下子震懾了全場,當時在場的曹營諸將除了徐晃之外,至少還有張遼和許褚等人(關羽應該在許都,一開始並未隨曹操出徵,當然這指的是演義,正史中關羽和張遼徐晃等人都在)。

張遼、宋憲和魏續三人都是呂布舊將,也是呂布麾下八健將之中的三位,雖然三人武力差距巨大,不過張遼對宋憲和魏續兩人武力如何卻是非常清楚,現在兩人如此輕易就被顏良斬殺,所以張遼清醒的認識到他絕非顏良的對手,這可能也是他避而不戰的原因之一吧,那麼如果張遼出戰他在顏良手下能支撐多久?我們就此分析一下。

宋憲和魏續的武力不具備對比性,要看張遼能支撐多久,首先就是要看他和徐晃兩人武力哪個更強一點?我們先來看看演義中張遼的單挑戰績:

操怒,使張遼出戰。張邰躍馬來迎。二將鬥了四五十合,不分勝負。

陣門中一將挺槍驟馬早出,乃太史慈也。張遼揮刀來迎。兩將戰有七八十合,不分勝負。

先鋒張遼與凌統交鋒,鬥五十合,不分勝敗。孫權恐凌統有失,令呂蒙接應回營。

演義中張遼的單挑對手主要有三個,分別是張郃、太史慈和凌統,其中凌統的五十回合其實是張遼佔據了上風,真正有對比意義的是和張郃五十回合戰平這一場,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單挑,而且也是兩人全力之下的真實武力體現,或許有人說張郃在演義中是有名的滑頭和趨利避害,但是這一場不會,因為當時雙方主公曹操和袁紹都在場,那麼多雙眼睛盯著,由不得張郃不出全力,那麼張郃的真實武力水平如何?

張郃曾三十餘回合不敵趙雲,二十回合不敵馬超,三五十回合戰平張飛還有餘力,很顯然和張飛的單挑才是張郃最真實的武力水平,因為當時張郃陷入張飛包圍之中,再不拿出真本事就走不了了。

徐晃曾五十餘回合戰平許褚,不過這場單挑有點水分,原因就在於曹操想要將徐晃納於麾下,可能吩咐過許褚手下留情,這一點從銅雀臺箭術比武許褚不忿徐晃奪冠搶奪錦袍可以看出一二,一根筋的許褚對當初那場單挑仍心存芥蒂,一句話真打起來徐晃未必能在許褚手下支撐五十回合。

許褚和張飛交手過不止一次,總的來說武力還是要略遜於張飛,如此一來,張遼五十回合戰平張郃,張郃可力敵張飛五十回合不敗,許褚不如張飛,徐晃在許褚手上可能支撐不到五十回合,所以這樣一對比下來,張遼的武力顯然要略勝過徐晃。

除此之外,從他們的老朋友關羽對兩人的態度也能看出一二:

飛曰:「彼懼而退,何不追之。」關公曰:「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

公曰:「徐晃與吾有舊,深知其能;若彼不退,吾先斬之,以警魏將。」

關羽認為張遼武力不在他和張飛之下,雖然這話有點水分,但是相比較關羽自信有把握可以斬殺徐晃來看,顯然在關羽的心目中張遼的武力要強過徐晃。

所以徐晃二十回合不敵顏良,換成張遼的話則可以支撐多一點時間,不過最多也就三十多個回合仍然會敗於顏良之手。

相關焦點

  • 顏良殺死宋憲魏續,20回合敗徐晃,曹營第一大將夏侯惇為何不上?
    演義中,袁紹手下大將顏良帶領十萬大軍攻打白馬,白馬守將劉延不敵,向曹操求救。曹操帶領十五萬大軍救援。兩軍陣前,曹操看到顏良軍隊裝備精良,大驚不已,派出原呂布手下猛將宋憲,戰不三合被殺,魏續出戰,想為同伴宋憲保仇,同樣被秒殺。 曹操繼續詢問道:「誰還敢上?」
  • 顏良斬宋憲和魏續:又打敗了徐晃,曹營第一大將夏侯惇不敢接戰
    尤其是夏侯惇,可謂勇猛過人,善於率軍打仗,有大將風度,曾經單槍匹馬,挑戰巔峰時期三國演義中第一猛將溫侯呂布,儘管戰了十合,敗歸本陣,但能在呂布手中接戰十合,且全身而退,夏侯惇即便輸了,在曹營中的威望仍然不減。
  • 關羽斬殺顏良,周圍士兵為何無動於衷,任其來去自如
    一說這個故事,又有很多朋友在腦子裡會浮想聯翩:威風凜凜地關雲長,突然衝入敵陣,手起刀落便將顏良斬殺,隨後揚長而去。這個場景非常精彩,像極了遊戲中的刺客,又有「事了拂衣去」的俠士風格,為人津津樂道。然而,如果有人質疑,顏良身邊那些士兵都是傻子不成?眼睜睜看著關羽來去自如,卻不保護主帥嗎?
  • 張郃:三國武力計算器,一生都在追趕張遼的路上
    除此之外,羅貫中在描寫武將單挑場面時,特備喜歡用回合來反應戰鬥力,通常都是趙雲幾回合將對方武將挑下馬,關羽幾回合斬殺華雄。於是這種回合制就成了武力的參照,凡是能打得過張郃的都是名將,凡是打不過張郃的都是二流武將,後來所流傳「一呂二趙三典韋」的排名,這樣看來還是相當有意思的。
  • 呂布手下的兩大高手高順,張遼,有多厲害?最後結局又如何?
    呂布手下的兩大高手,高順,張遼有多厲害?最後結局又如何?得從正史和小說兩方面來講了。先從從正史的角度說起。高順帶著呂布手下幾百人的「陷陣營」,屬於作戰勇猛,作風嚴格的帶兵大將。但是,張遼歸附曹操後,大放異彩,作戰十分勇猛,戰功赫赫,最經典的莫過逍遙津之戰,造成了改變東吳戰略走向的結果,在《五子傳》中排第一;張遼的結局比高順要好得多,先後受到曹操,曹丕兩代人的信任和禮遇,最後病死在曹丕三路伐吳期間。從小說的角度,張遼和高順的武藝如何呢?
  • 曹魏五子良將實力排名,張遼僅排第二
    第四名:徐晃 徐晃曾經二十回合敗於顏良手中,關羽幾個回合斬殺顏良,看起來像是關羽比徐晃強了幾個檔次,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那天是急行軍,出發的比較早
  • 華雄秒殺祖茂,武力能否稱雄江東十二虎臣?至少有兩人比他還厲害
    俞涉和潘鳳等人沒啥可比性,比較有說服力的是關羽溫酒斬華雄用了多長時間和多少回合?我們大概可以分析一下。華雄斬殺俞涉的情形是: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斬殺潘鳳的情形是: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三個回合是「即時報來」,那麼「去不多時」至少也有七八個回合吧!
  • 三國群英傳2,點評李姓四將外加一個宋憲
    還有從小就被要求記住的唐朝大詩人李白,當然,現在很多玩家對於李白的記憶就是峽谷第一刺客而三國群英傳2中,李姓的武將一共有8位之多,今天就來說說其中4位,外加一個宋憲李典曹魏的名將,奈何英年早逝,一生跟隨曹操南徵北戰,後來的合肥之戰,雖然打響了張遼的名聲,但李典在其中也功不可沒。
  • 三國正史猛將武力排名:一關二張三孫堅,四呂五文六遼神
    其實如果從正史來看,這六個人至少有三位都不足以躋身前六,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正史猛將武力排名:一關二張三孫堅,四呂五文六遼神。關羽演義中關羽屈居第四,雖然斬殺過華雄、管亥、顏良、文丑等猛將,但是斬殺顏良卻被質疑是靠著赤兔馬快和顏良的措手不及才得手,一百多回合拿不下黃忠和龐德,這些都使得他的武力含金量有所不足。
  • 正史上曹操手下第一大將是誰,曹仁最擅長守城,能在曹營排到第幾
    張遼在三國演義中默默無聞,但在正史上可是大出風頭,張遼最早和呂布一樣是丁原手下,隨丁原一起到首都洛陽,丁原被任命為執金吾,而張遼則被何進外派招兵,等張遼回來,呂布已經殺了丁原投靠董卓了,張遼迫於形勢也投靠董卓了,呂布殺了董卓後,張遼又投靠呂布了,直到下邳之戰,呂布被曹操所殺,張遼率領手下士兵投降曹操,成為曹操手下大將。
  • 勇冠三軍的顏良武功有多強?三國二十四名將中,能殺他的僅4人
    就因為這個原因,無論是在後世的文學作品中;還是在大家的茶餘飯後的談論中,都把顏良排在了一流武將之外。但如果從其他戰績上來看,顏良的真實武功是很高的,連《三國志》都評價到:「顏良、文丑,勇貫三軍。」,在三國二十四名將中,能殺他的僅4人。
  • 顏良實力究竟有多強?五虎將全不是他對手,只有此人能擊敗他
    在東漢末年,英雄輩出的年代,能夠闖出名聲的英雄不是泛泛之輩,與文丑並稱「勇冠三軍」的顏良便是其中之一。比起關羽、張飛等在《三國演義》中號稱「萬人敵」的存在,顏良的成名遠比他們來得早,甚至可以說,他就是關羽揚名天下的踏腳石。 顏良的實力
  • 曹操手下六大頂級武將,夏侯惇排第四,第一名實至名歸
    第1位就是典韋。他是東漢末年的名將,臂力過人,曾單手舉起牙門旗。 排在第3位的是張遼。他曾與關羽同解白馬圍,攻袁尚於鄴城,率領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又討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等。特別是在合肥之戰時,張遼率領800壯士衝擊孫權的10萬大軍,打到孫權的主帥旗下,令吳軍聞風喪膽。此戰後讓他威震江東,名聲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