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五子良將實力排名,張遼僅排第二

2020-12-15 騰訊網

眾所周知,蜀國的五虎上將每一位都是武力超群的一流武將,而在三國時代實力最為雄厚的曹魏陣營更是猛將如雲,其中以五子良將為代表的頂尖戰力,他們的個人武力絲毫不在五虎上將之下,甚至於更勝一籌。

下面我們依據各自的戰績來評定一下五子良將的武力排名:

第五名:于禁

于禁治軍嚴謹、令行禁止,對領兵作戰很有一套,史料上並沒有記載和其他一流武將單挑的記錄,唯一的一次是碰到憤怒值滿的馬超,當時馬騰被曹操所殺,馬超正帶兵去討伐曹操,于禁擋住去路,被馬超九個回合打敗。

可惜襄樊之戰中最後運氣不太好,天降暴雨被關羽來了個水淹七軍最後被活捉,連著害死了龐德,成為了于禁人生當中最大的汙點。

第四名:徐晃

徐晃曾經二十回合敗於顏良手中,關羽幾個回合斬殺顏良,看起來像是關羽比徐晃強了幾個檔次,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那天是急行軍,出發的比較早,因為匆忙中接受調令以至於晚飯和早飯都沒來得及吃就和顏良對上了,而關羽是客場作戰,酒足飯飽之後自然是精力充沛,再加上顏良輕敵大意才被關羽偷襲得手。

據三國演義第七十六回記載過徐晃曾與關羽大戰了八十個回合,不分勝負。這才是徐晃的真正實力。

第三名:樂進

曹魏陣營中的先鋒主將,對於攻城略地有著豐富的經驗,有著四次破城先登之功,斬殺過淳于瓊、嚴敬兩名二流武將,據正史《三國志·先主傳》 記載「曹公徵吳,吳憂危急。孫氏與孤本為唇齒,又樂進在青泥與關羽相拒,今不往救羽,進必大克,轉侵州界,其憂有甚於魯。魯自守之賊,不足慮也。」 樂進在青泥之戰三次正面擊敗過關羽。

第二名:張遼

對於調兵遣將、領軍作戰來說張遼肯定是一把好手,相比於個人武力來說張遼的戰績實在是有些拿不出手,在與夏侯惇、張郃、太史慈、凌統等人交手的時候雖然表面上是平手,但都是只打了幾個回合感覺不能力敵回頭就跑。

俗話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身為一名智將,調兵遣將才是他的強項,雖然個人武力偏低,但是統帥指揮能力突出,綜合實力暫排第二。

第一名:張郃

張郃帶兵能力很強,且通曉應變之術,擅長布置營寨,預料戰勢、地形,在當年策劃的街亭之戰中輕易打敗了馬謖。和張飛單挑打上五十回合不分勝負,要知道張飛在五虎上將中的戰力是數一數二的,可見張郃無論統帥能力還是個人武力都是最頂級的。排第一是當之無愧

相關焦點

  • 曹魏的五子良將究竟誰,曹魏的五子良將排名是怎樣的?
    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五虎上將」,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作為曹魏代表的「五子良將」在歷史上的地位要遠遠超過五虎上將,那麼讀者們知道「五子良將」中都有誰嗎?誰的地位和官職最高呢?「古之召虎」張文遠如果說按個人能力來看「五子良將」最強的應該就是張遼了。
  • 曹魏「五子良將」中的張遼,四易其主,最後是如何一戰成名的?
    曹魏「五子良將」中的張遼,曾經四易其主,最後是如何一戰成名的?在三國時期,曹魏有著名的「五子良將」,其中的張遼大家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張遼出鏡率非常的高。按實力和貢獻,張遼應該是曹魏的頭牌將軍,但是曹操看人用人,優先考慮曹氏和夏侯氏宗親,這幾乎是公開的秘密,所以張遼就被夏侯惇搶了風頭。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讓張遼的名望不如夏侯惇,就是張遼最早不是跟著曹操起家的,屬於半途加入曹營的夥計。
  • 曹魏五子良將,四位都是降將,只有一人對曹操從一而終!
    比如在蜀漢武將中,王平、姜維、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將。再比如東吳將領中,太史慈和甘寧這兩位猛將,就是降將出身。至於傅士仁、麋芳這兩位關羽的部下,也在襄樊之戰後歸降了東吳。而就筆者今天要說的曹魏五子良將,其中四位都是降將。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安遠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右將軍徐晃。
  • 五子良將張遼,把孫權打出心理陰影,張遼止啼嚇到小朋友
    蜀漢有五虎上將,曹營有五子良將。五虎上將中關羽素來是敬文士不敬武臣。但是關羽也並非目中無人,他曾說張飛與趙雲二人能力不弱於自己。 除此之外,關羽也曾對曹魏一位猛將不吝誇讚,稱其武藝不在張飛之下,而此人,便是五子良將之首——張遼。
  • 曹魏名將夏侯惇戰績並不突出,為什麼聲望遠在五子良將之上?
    根據歷史記載可知,夏侯惇的戰績根本無法與排在曹操帳下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相比,但是夏侯惇的聲望卻為什麼遠在五子良將之上呢?我認為這是夏侯惇的聲望遠在曹操帳下五子良將之上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夏侯惇有著古之良將的風範。
  • 盤點三國時期曹魏後期的五子良將
    比如:蜀漢的五虎上將,東吳的十二虎臣,尤其是曹魏擁有曹氏八虎騎,更具有外姓重臣五子良將,有人就說了,自五子良將亡故以後,曹魏都是曹氏和夏侯氏的人對外作戰,外姓的將軍好像就沒有了,這可是不對的,實際上曹魏後期也有五個個人可以成為五子良將,他們是誰呢?第五:郝昭。
  • 網友給五子良將取綽號:叩頭和攀巖能理解,醬油和大膽兒又是誰?
    在另外的稿子裡,網友還根據三國正史,給曹魏五子良將也都取了綽號。其中的叩頭和攀巖,大家都能理解,而其中的醬油和大膽兒是誰,就需要琢磨一下了。兩人捧腹的蜀漢五虎上將綽號簡要說完,咱們進入今天的正題:網友給曹魏五子良將取的綽號是否貼切?咱們前面說過了,網友給五子良將取綽號,根據基本是《三國志》及裴松之做注時引用的史料。
  • 誰是五子良將之首?從地位、戰功、影響來看毫無疑問是張遼
    五子良將,其實是現代網民取的一個稱呼,在任何古籍都未出現過該名稱,更不是一些網民認為的官職,其實咬文嚼字的話,五子良將本身就是個病語,翻譯過來就是五個人良將,用魏五子或者魏五良將似乎更合適。言歸正傳,關於五子良將之首的稱號,長期以來都是張遼,而這些年來,又有不少人覺得于禁才是五子之首。本文就來辨析一下,誰才是五子的第一人。
  • 趙雲如果在長坂坡歸降曹操,能否被列為「五子良將」?
    所以帳下才擁有了當時最龐大的人才庫,如文有五大謀士,武有五子良將。曹操憑藉這些人才,方能一統中國北方,滅呂布,平袁紹,建立霸業。但在曹公徵戰天下的時候,仍然或多或少地流失了一些人才。蜀漢的關羽咱們就不提了,今天說下血戰長坂坡的趙雲。如果趙雲在長坂坡沒有突出重圍,而是被曹操生擒且歸順了曹操,那趙雲能否被列為「五子良將」?
  • 五子良將誰掌握的兵權最大?並非張遼,另有其人
    五子良將的這個說法,其實主要是來源於陳壽的《三國志》 ,那句「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的記載,後來就直接演變出了五子良將。這五人人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從排名上來看,似乎張遼是這五人中的老大,不過事實上,五子良將中掌握兵權最大的人並非張遼,而是另有其人!張遼我們先從張遼開始分析。張遼是五子良將中最出名的武將,合肥之戰中,他以八百騎兵衝擊孫權大營,最終得勝而還,令眾人稱羨。僅憑這一戰,他就已經是名揚天下了。
  • 張郃:三國武力計算器,一生都在追趕張遼的路上
    張遼、徐晃、張郃、于禁、樂進合成為曹魏「五子良將」,是曹操建功最為出眾的五位非宗室將軍,論戰力、統帥才能,都足以睥睨當時之名將。陳壽也評論「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此五人加入曹營較早,都經歷了曹魏政權由弱變強的整個過程,並且在開疆拓土上都立下不世之功。五子之中有一人較為特殊,被稱為「三國名將的武力計算器」,前期誰也打不過,後期照樣誰也打不過,他就是張郃。
  •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五子良將的後代為何都沒出息?
    五子良將在三國時期,虎父虎子的代表有不少,比如說,孫堅和孫策父子,孫策在十五歲就跟隨老爸討伐荊南、董卓……但是卻也有許多虎父犬子的案例,下面列舉一下三國時期五子良將,虎父犬子的例子,來說一說五子良將的後代,為何都沒出息呢?
  • 正史記載江表十二虎臣武功遠超五子良將,孫權為何要向曹魏稱臣?
    這些人拉出來單練,可能都不會輸給曹魏五子良將,如果倆打一個,五子良將可能連一成勝算都沒有:甘寧足以對付張遼,這是孫權親口說的;七尺七寸的陳武外加八尺高的董襲,打徐晃也應該沒有問題;張郃雖然勇悍,但是在丁奉徐盛聯手之下,也難逃活命。至於樂進和于禁,可能一個江表虎臣就能對付,就更別說讓周泰當肉盾、讓潘璋打偷襲了。
  • 曹魏有六位「右將軍」:三位是五子良將,一位歸降蜀漢!
    而就筆者今天要說的曹魏,歷史上共有六位右將軍,在這六人之中,三位來自於五子良將,一位最終歸降了蜀漢。那麼,問題來了,他們分別是誰呢?一、樂進首先,樂進(?-218年),字文謙,陽平郡衛國縣(今河南清豐)人。東漢末年名將。樂進因為勇猛善戰,受到了曹操的賞識和器重,並跟隨曹操南徵北討。攻獲嘉,斬俘數千。
  • 魏國五子良將,四人得以配享曹操宗廟,唯有此人無資格
    在魏國的諸多名將中,又以五子良將最為出眾。 魏國的五子良將,具體指的是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和左將軍徐晃。
  • 曹魏宗族中,唯一可以比肩「五子良將」的人只有他
    ——曹植 三國亂世,群星璀璨,說起曹魏宗族武將,更讓人記憶深刻的,恐怕便是夏侯惇,夏侯淵兄弟,其次才是曹仁,曹洪等,但若是對三國歷史有一定研究,或者最簡單的,熟悉《三國演義》故事的人,仔細想想,就會知道,曹魏宗親武將中,真正算得上中流砥柱的,除了後期的大將軍曹真外,亂世中,排得上號的,便只有曹仁了,而且在我看來,曹仁的能力,只怕不在所謂的「五子良將」之下。
  • 曹魏有五位左將軍,三位是五子良將,一位是蜀漢大敵!
    與此相對應的是,對於本文所要說的曹魏來說,歷史上同樣出現了多位左將軍。就曹魏的五位左將軍來說,三位是五子良將,一位是蜀漢大敵!一、于禁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郡鉅平縣(今山東省泰安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 劉備有五虎上將,曹操有五子良將,這十人的統兵能力該如何排名?
    曹操則有五子良將,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這些將領,都是那個時期優秀的將領,各自為自己的陣營立下了汗馬功勞。那麼,排除掉武藝的因素,僅僅從統兵指揮能力這個方面評定,這些將領的排名應該是怎樣的呢?如果要從帶兵指揮這個方面來評定,曹操的五子良將明顯吃虧。這是因為曹操對於手下的將領,只信任他的親族將領。
  • 三國志幻想大陸香香頭像攤 曹魏猛男五子良將
    第二對是智與勇結合的組合羈絆!張郃,魏國大將。用兵巧變,善列營陣,善估形勢,善用地形。蜀軍自諸葛亮起,皆忌憚張郃!曾跟隨曹操攻河北,隨張遼定淮南,隨夏侯淵平涼州,屢建戰功! 徐晃,同樣是曹魏大將。一生馳騁疆場,徵戰四方,屢立功勳。三國天下中,當之無愧的治軍第一人,有西漢大將周亞夫之風!
  • 劉備「五虎上將」和曹操「五子良將」相比,誰更厲害?差距懸殊
    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成績,五子良將功不可沒。作為曹操的左膀右臂,他們一直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締造了很多的傳奇佳話。蜀漢和東吳軍營也有這樣的英雄人物,五虎上將和十二虎臣割據一方,銳氣凌人。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曹劉兩大陣營,同樣是五大武將,曹操的「五子良將」和劉備的「五虎上將」究竟哪個會更勝一籌呢?我們不妨進一步分析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