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在我國的歷史上是非常精彩的一段亂世,在這期間更是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武將組合。
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五虎上將」,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作為曹魏代表的「五子良將」在歷史上的地位要遠遠超過五虎上將,那麼讀者們知道「五子良將」中都有誰嗎?誰的地位和官職最高呢?
「古之召虎」張文遠
如果說按個人能力來看「五子良將」最強的應該就是張遼了。張遼,字文遠,先後跟隨丁原、董卓,董卓被誅之後又跟隨呂布徵戰四方。呂布死後得到關羽搭救和曹操的賞識,成為曹操手下的大將。在赤壁之戰後負責鎮守合肥,用八百士卒打敗孫權十萬大軍,威震逍遙津,更在東吳留下了「張遼止啼」的威名。
無論是白狼山斬蹋頓,還是八百破十萬都是足以證明張遼出色的軍事才能。而張遼在死前的最高官職是前將軍,這也是「五子良將」都在世時五個人中的最高官職。
「兵無常勢」張儁乂
其次就是從袁紹方歸降的張郃,張郃字儁乂,本來是韓馥和袁紹的將領,官渡之戰中轉投了曹操。張郃用兵巧妙多變,擅長戰術的變化,同時好儒風,為人儒雅注重禮儀。在曹魏後期各個大將都陸續凋零的時候,只有張郃可堪重用。更是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時候攻破街亭,迫使諸葛亮的北伐無功而返。卻被司馬懿下令追擊諸葛亮,木門中埋伏,當場中箭身亡。
張郃作為降將卻當上了「五子良將」中的最高官職車騎將軍,這很大情況是因為當時的曹魏已經到了第三代,朝中沒有大將可用。作為第一代跟隨曹操的張郃,自然就身據高位。但是張郃的個人能力卻是不容置疑的。
「周亞夫之風」徐公明
徐晃字公明,是關羽的同鄉河東人。在黃巾起義期間就跟隨楊奉討伐賊寇。後來在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戰略下,接納了漢獻帝的時候,同時收編了楊奉,徐晃自然也成為了曹操的手下。在攻略河北的時候,徐晃屢立戰功,參加過延津白馬之戰,之後又跟隨夏侯淵平定關右,一直擔當副將。直到關羽自荊州起兵,包圍樊城,曹操令徐晃為主將帶兵解樊城之圍。徐晃成功的打退了關羽的進攻,鞏固了樊城的防禦,同時也保護了都城許昌不受威脅。
徐晃治軍嚴謹,整齊從容,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細柳營的風採,在有生之年當過的最高官職是右將軍。他的作戰風格和張郃有著鮮明的對比,但是在「五子良將」中也屬於一流武將。
「勇猛驍果」樂文謙
樂進,字文謙,作為「五子良將」中最擅長充當先鋒的樂進,是曹操手中的一把利刃。每次打仗都充當破敵猛進的角色。作為「五子良將」中最早跟隨曹操的武將,樂進也是經歷戰場最多的一個,他同樣也跟隨張遼一起鎮守合肥,還曾正面擊敗過關羽。
想對比張郃和徐晃,樂進更像是一個武將而不是一個統帥,最高官職也是右將軍,不過他去世太早,在建安二十三年就去世了,所以在人們眼中他沒有什麼存在感。
「威嚴毅重」於文則
于禁字文則,作為「五子良將」中最受人詬病的一位,于禁卻是得曹操器重的。在曹操經歷宛城之敗時,恰逢于禁整頓作亂的青州軍,從而被曹操讚賞。為了維護軍紀法度殺了自己的好友昌豨被曹操成為「威嚴毅重」。
可惜晚年援助樊城不成,反被關羽水淹七軍,被擒之後投降了關羽,和英勇就義的龐德成了鮮明的對比。回國之後更是被曹丕在牆壁上畫「于禁受降圖」而羞辱,沒過多久就羞愧病死。
雖然現在人們普遍認為于禁在「五子良將」中是最無能的一個,但是他確實這五個人中唯一被曹操授權「假節鉞」的將軍。「假節鉞」代表著可以不用向皇帝報告,直接斬殺將領士卒,就代表著擁有了生殺大權。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曹操對于禁的信任是其他四個人都比不上的。
所以綜合來說,如果按個人能力張遼該排第一,如果按生前的官職則是張郃,要是按照權力的大小和被君主信任的程度那麼無疑于禁才是第一。
參考文獻
《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