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如果在長坂坡歸降曹操,能否被列為「五子良將」?

2021-01-11 河北小將說歷史

在三國中,如果要說誰最愛惜人才,一定非曹操莫屬。曹操一生唯才是舉,任人唯才,三次下達「招賢令」,從不計較門第高低與遠近親疏。所以帳下才擁有了當時最龐大的人才庫,如文有五大謀士,武有五子良將。曹操憑藉這些人才,方能一統中國北方,滅呂布,平袁紹,建立霸業。但在曹公徵戰天下的時候,仍然或多或少地流失了一些人才。蜀漢的關羽咱們就不提了,今天說下血戰長坂坡的趙雲。

如果趙雲在長坂坡沒有突出重圍,而是被曹操生擒且歸順了曹操,那趙雲能否被列為「五子良將」?

「五子良將」是曹魏戰將的金字招牌,是曹操最為器重的五大外姓名將,其中包括:張遼、樂進、于禁、張郃與徐晃等將,都是一些出類拔萃,攻守兼備的名將,在陳壽的三國志中都稱讚他們「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那趙雲能否有一搏之力,擠出一個名額嗎?作為天下聞名的常勝將軍,趙雲當然有那個能力。如趙雲的武藝就是其一大優勢,別的不提,就單說趙雲的成名之戰,長坂坡之戰中趙雲懷揣阿鬥,七進七出殺入百萬曹軍,直殺得曹操都看得眼紅了,直接命人去陣中尋問敵將名號。而且趙雲此戰同樣遇到了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趙雲一馬跳出土坑,嚇得張郃膽戰心驚,不敢交鋒。此戰: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

所以單看猛這一方面,趙雲足以傲視其他武將,更難能可貴的是趙雲勇而有謀。如漢水之戰,就是趙雲大顯身手的一次。因為曹魏宿將夏侯淵戰死定軍山,所以曹操親率大軍來為兄弟報仇,此時劉備也採納法正的建議,與曹操爭雄漢中,趁機建立霸業。

劉備命黃忠與趙雲一同劫燒曹操糧草,黃忠與趙雲約定自己先去燒糧,如果到時辰還沒回來趙雲就去接應。不想,黃忠雖然到了米倉山,剛準備燒毀糧草,就遇到了張郃,與張郃大戰一處。而且曹操聽到消息後,馬上命徐晃出擊。本來一個張郃就夠黃忠忙的,現在又來了徐晃,把黃忠圍困甚急,黃忠與副將張著難以脫身。趙雲見時辰到了還不見黃忠,於是率軍接應。殺到兩軍陣中,手中長槍無人可擋,左右衝突,如入無人之境,殺得張郃徐晃等人膽戰心驚。因而救了黃忠與張著。

在一般人看來,應該見好就收,能逃出重圍就不錯了,馬上退軍保命要緊。可是趙雲此時全無懼意,命軍士偃旗息鼓,埋伏於軍營兩側,自己則立於轅門之下,等待曹軍。張郃,徐晃等人見趙雲只一人現在門口,心中疑慮,不敢上前。而曹操作為三國中的鼎立軍士專家,自然一眼看出趙雲的計謀。不過還沒等曹操說進攻,趙雲把槍一揮,蜀軍左右殺出,曹軍如何抵擋,趙雲又來了一次反擊戰,將曹軍打了回去。估計很多朋友都覺得趙雲是在耍酷,仗著武藝高顯擺實力。但細想之下,趙雲能將黃忠救回後,仍能佔據有利地形,發動反攻,也是頗有五子良將中于禁的帶兵風格。

趙雲除去武藝高強外,戰略眼光大局觀上也是十分出色的。在關羽被殺後,劉備痛失二弟與荊州,一時被憤怒衝昏頭腦,執意東徵孫權,報仇雪恨。熟讀三國的朋友肯定知道,劉備此舉被諸葛亮等眾人一致反對,但第一個向劉備進言的卻是趙雲。趙雲勸劉備,以大局為重,國賊是曹操,國家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可惜這樣的金玉良言劉備就是不聽,最後落得兵敗猇亭,病逝白帝城的結局。

所以綜合來看,趙雲的武藝,戰術,戰略水平都很不錯。如果在長坂坡趁勢投降曹操,一定會深受重用,位居五子良將嗎?其實我看未必,趙雲很可能會被冷落到角落,甚至成為龐德一樣的尷尬局面。這是為何呢?

于禁與樂進是很早跟隨曹操打天下的將領,于禁有臨危破敵,注重軍紀的名將風範,樂進有每戰先登的過人戰績。而且作為曹操起家時的老夥計,一般人根本無法撼動兩人的地位。

而張遼,徐晃,張郃等人,雖然是從別的勢力投靠過來的,但他們都是從昏庸的舊主那裡棄暗投明的,並不是投機的小人。而且都為曹操浴血奮戰,多立功勞。張遼,徐晃,張郃自從投靠曹操起,都為曹操南徵北戰,也是一刀一刀幹出來的。此三人更是勇謀兼備之才。

而趙雲在長坂坡戰之前,也只是與曹軍交過幾次手,甚至都沒給曹操留下過印象。要不然曹操怎能還要戰將下去詢問姓名。趙雲的其他本領也沒有展現的機會。

再者五子良將,都在曹操霸業未成之時立下過功勞。在曹操平定袁紹後,霸業建立,可以說按著曹操的構想,拿下什麼劉備,孫權不在話下,統一全國都在反手之間。劉備此時已經全做是甕中之鱉,趙雲投不投降,已經沒有多大作用。趙雲此時投降所處的境遇可比漢中之戰中的龐德,雖然曹操甚是喜愛龐德武藝,但龐德終究沒有得到曹操重用。就算龐德救曹操多少次,也免不了同僚對降將身份的蔑視。

綜上所述,趙雲就算本領再強,如果時機不對,同樣得不到曹操的重用,五子良將早有定論,趙雲也只能淪為一般將領!

相關焦點

  • 長坂坡一戰曹操要求生擒趙雲,為何許褚等人根本不出手
    長坂坡一戰,趙子龍打出了天生下凡般的表現,七進七出曹操百萬大軍重圍如入無人之境,連斬曹營名將五十餘人,成功護送幼主劉禪安全與主公團聚。所謂「一朝成名天下知」大抵如是。但趙雲精彩的表現離不開一人的助攻,此人正是敵方大boss曹操。曹孟德乃一代奸雄,雖奸詐但亦有雄才偉略。
  • 長坂坡的救世主,如果不是他的憐憫,無論趙雲多麼強大都會
    跟隨劉備之後,趙雲參加了長坂坡、漢水、江南綏靖等戰役,但趙雲在長坂坡戰役中聲名鵲起。當時曹操摧毀了袁紹、袁術等強敵,雄心勃勃,他率領軍隊南下摧毀了荊州和江東,當時劉表因病去世,子劉琮直接帶領群眾向曹操投降,使荊州落入曹操手中。
  • 曹魏五子良將,四位都是降將,只有一人對曹操從一而終!
    至於傅士仁、麋芳這兩位關羽的部下,也在襄樊之戰後歸降了東吳。而就筆者今天要說的曹魏五子良將,其中四位都是降將。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安遠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右將軍徐晃。在曹魏五子良將中,徐晃、張遼、于禁、張郃都是降將,也即只有樂進一人對曹操從一而終。
  • 長坂坡之戰,趙雲年紀有多大
    《趙雲傳》全文約三百字,記敘內容相當簡單,主要記敘了趙雲「跟隨劉備」,「長坂坡」「入川支援」「「箕谷兵敗」4件事。最後給出的評語是「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這裡的爪牙是指國之良將。並將趙雲比作滕公夏侯嬰。夏侯嬰曾經在彭城救過劉邦的兒子和女兒。陳壽用他比喻趙雲,顯然是很恰當的。趙雲登場的時間是公元191年,這一年趙雲率眾投奔奔公孫瓚。
  • 曹魏的五子良將究竟誰,曹魏的五子良將排名是怎樣的?
    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五虎上將」,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作為曹魏代表的「五子良將」在歷史上的地位要遠遠超過五虎上將,那麼讀者們知道「五子良將」中都有誰嗎?誰的地位和官職最高呢?「古之召虎」張文遠如果說按個人能力來看「五子良將」最強的應該就是張遼了。
  • 長坂坡一戰,曹操下令活捉趙雲,許褚張遼等九大將為何不肯出力?
    曹操拿下荊州後趁機進攻當時還在荊州的劉備,而劉備在這危急關頭,不得不帶著荊州十萬百姓(自願跟隨劉備)一同踏上逃亡的路程。但逃亡路上因為行軍速度緩慢,所以張飛趙雲等武將只能帶兵斷後。雙方兵力在荊州附近的當陽城長坂坡一代相遇後,張飛雖然固守有功,但因為混亂中劉備的家眷被曹操所擒,所以趙雲不得不返回曹軍陣地搶奪劉備家眷。
  • 長坂坡之戰圍攻趙雲的四大猛將是誰,他們武力如何,最終結局如何
    長坂坡之戰是三國演義中趙雲的封神之戰,劉表去世後,他的兒子劉琮投降曹操,劉表得知急忙率軍民南下,但由於帶著10多萬百姓,所以一路走得很慢,曹操聽說後,擔心劉備到達江陵,於是派出五千精銳騎兵追擊劉備,終於在當陽長坂遇到了劉備,雙方一場激戰,劉備大敗,而長坂坡之戰就是此戰。
  • 長坂坡一戰,曹操下令活捉趙雲,許褚、張遼等九大將為何不出力?
    趙雲大戰長坂坡,歷史上確有此事,而在演義中,則藉此事讓趙雲一戰成神。演義中,趙雲在長坂坡為了尋回幼主劉禪,以及甘、糜二位夫人,在曹操的大軍之中,殺了一個七進七出,共斬殺曹將五十餘員。愛才的曹操直誇趙云:「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並立刻傳令不許放箭,只要捉活的。
  • 如果他和趙雲單挑,誰的勝算更大?
    最終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曹魏曹操,漢蜀劉備,東吳孫權都先後自立為王。這三大陣營之中就存在這天下眾多豪傑。東吳在三國戰爭之中出現的頻率可能稍微要低一些,但是曹魏和劉備之間的戰爭可是一刻也沒有停止過。蜀國有五虎上將,曹魏就有五子良將。劉備麾下有一員猛將叫趙雲,曹操手裡有一員猛將叫夏侯惇。那麼如果這兩員猛將在戰場上碰面,誰能更勝一籌呢?
  • 長坂坡圍攻趙雲的四員猛將,武功如何?他們最後都是怎麼死的?
    三國時期,長坂坡一戰聲名大噪,此戰趙雲被曹軍殺進殺出,最後還救得劉禪成功逃離,創造了一個奇蹟。而且從此,趙子龍在長坂坡的名聲,基本上已經傳遍了天下,曹軍眾人面對趙雲,都不敢再敢囂張。所以在長坂坡之戰中,圍攻趙雲的四個猛將,他們有什麼實力?它們到底是怎麼死的?
  • 長坂坡(當陽)
    長坂坡之戰發生於東漢建安十三年,地點在今宜昌當陽附近的長坂坡,戰鬥雙方是劉備和曹操。曹操率領五千虎豹騎追擊劉備軍,其中還包含了號稱天下驍銳的虎豹騎。劉備軍與民眾十餘萬,糧食輜重繁多,行軍遲緩,曹軍虎豹騎在當陽長坂追上劉備軍,迅速將其擊破,劉備拋妻棄子,僅率趙雲、張飛、諸葛亮等數十騎逃走。
  • 魏國五子良將,四人得以配享曹操宗廟,唯有此人無資格
    在魏國的諸多名將中,又以五子良將最為出眾。 而之所以把這五位稱作魏國五子良將,主要是因為陳壽在《三國志》中將這五人列為一傳即《卷十六張樂于張徐傳》,並在後面評論道:「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 長坂坡大戰趙雲,曹操麾下最驍勇的騎兵-虎豹騎
    曹操軍隊的士兵大都是北方人,從建立之初,曹操就精心挑選了一些能徵慣戰的猛士,組建自己的精銳騎兵部隊,憑藉這隻騎兵隊伍,曹操擊敗對手,這隻騎兵部隊就是大名鼎鼎的虎豹騎。領導這隻騎兵的都是曹操的族人,可以說曹操將虎豹騎看作自己嫡系中的嫡系。
  • 劉備「五虎上將」和曹操「五子良將」相比,誰更厲害?差距懸殊
    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成績,五子良將功不可沒。作為曹操的左膀右臂,他們一直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締造了很多的傳奇佳話。蜀漢和東吳軍營也有這樣的英雄人物,五虎上將和十二虎臣割據一方,銳氣凌人。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曹劉兩大陣營,同樣是五大武將,曹操的「五子良將」和劉備的「五虎上將」究竟哪個會更勝一籌呢?我們不妨進一步分析看看。
  • 趙雲很輕鬆殺出長坂坡,如果換做排第9和10的這兩人,結果如何?
    趙雲,最出色的戰績是在長坂坡數萬曹軍之中七進七出,先後殺死夏侯恩、晏明等五十餘戰將,嚇退張郃,將小阿鬥救出,順利交還給主公劉備。趙雲在三國24名將之中排第2,不懼群毆,很輕鬆從長坂坡殺出重圍。 東吳「小霸王」孫策和太史慈也是以勇武聞名,他們兩人在24名將之中一個排第9,另一個排第10。
  • 劉備有五虎上將,曹操有五子良將,這十人的統兵能力該如何排名?
    曹操則有五子良將,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這些將領,都是那個時期優秀的將領,各自為自己的陣營立下了汗馬功勞。那麼,排除掉武藝的因素,僅僅從統兵指揮能力這個方面評定,這些將領的排名應該是怎樣的呢?如果要從帶兵指揮這個方面來評定,曹操的五子良將明顯吃虧。這是因為曹操對於手下的將領,只信任他的親族將領。
  • 從長坂坡七進七出到過五關斬六將,不同的人,卻有共同的制勝之道
    趙子龍的長坂坡之戰一戰封神,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護嫂千裡的故事也廣為流傳。那麼,明明是不同的人,為什麼在下說他們有共同的點呢?紅光罩體困龍飛,徵馬衝開長坂圍。我們先來看當年長坂坡的時候,趙云為什麼能這麼的英勇。
  • 劉備長坂坡拋棄的兩個女兒,最終結局如何?曹操是如何處置的?
    圖片:趙雲救回劉禪劇照 一、為了逃命拋妻棄子 那年,曹操率軍南下,目標就是拿下劉表的荊州大地,然而還沒等曹操到來
  • 曹魏名將夏侯惇戰績並不突出,為什麼聲望遠在五子良將之上?
    根據歷史記載可知,夏侯惇的戰績根本無法與排在曹操帳下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相比,但是夏侯惇的聲望卻為什麼遠在五子良將之上呢?我們知道曹操是個唯才是舉的一代梟雄,夏侯惇追隨自己多年,賞賜一定很多。但是夏侯惇居然將曹操的豐厚的賞賜全部分發給了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士兵,至死都沒有多餘的錢財。我認為這是夏侯惇的聲望遠在曹操帳下五子良將之上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夏侯惇有著古之良將的風範。
  • 正史記載江表十二虎臣武功遠超五子良將,孫權為何要向曹魏稱臣?
    關羽和趙雲是否心存漢室和百姓,他們是否贊成劉備在大漢天子劉協還活著的時候就急忙稱帝,這個咱們不去深究,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孫權從接班那天起,就在魯肅的攛掇下有了不臣之心。魯肅攛掇孫權叛逆,在《三國志·卷五十四》中有記載,魯肅一投靠孫權,就給他制定了篡漢的長遠規劃:「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