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氣說來就來,大冷天除了宅家,最爽的莫過於吃一頓火鍋了。
網絡上有傳聞說「羊肉卷一下鍋如果散開,那就是假羊肉」。這是真的嗎?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
吃羊肉有哪些好處?
羊肉富含優質蛋白質,且低脂肪。
其蛋白質中所含主要胺基酸的種類和數量,符合人體營養的基本需求,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含量都高於牛肉、豬肉、雞肉,並含有較高的鈣、鉀和維生素B1。
更重要的是,其膽固醇含量顯著低於牛肉和豬肉,每100g羊肉脂肪中僅含有膽固醇29mg,而牛肉脂肪中含75mg,豬肉脂肪為74.5-126mg,對忌食高膽固醇食物的患者而言,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肉食。
此外,羊肉肉質細膩易消化,所以,羊肉作為一種營養價值高的肉品,男女老少皆宜食用。
羊肉一煮就散開是假羊肉?
假羊肉中紅肉和白肉是相互分離的,下鍋煮一會,就很容易會被沸騰的熱水衝散開,顏色也變得不自然,逐漸發黑。
而真羊肉片肌肉之間存在筋膜,下到鍋裡會捲縮成團,不會紅白散開,且顏色自然,不發暗。
日常生活中辨別真假羊肉主要依據「一看、二摸、三煮、四價格」。
一看:真羊肉肉質呈粉紅色或淡粉色,假羊肉顏色呈鮮紅色或血紅色。真羊肉肥瘦相間,間隔不明顯,肉質嫩,紋理清晰自然,像大理石花紋;假羊肉肥瘦相間較少,一般是紅肉白肉相互分離,無明顯紋路。
二摸:解凍後的真羊肉,紅白肉相互粘連;假羊肉片用手輕輕一捏紅白肉就會分開。
三煮:真羊肉下鍋後顏色仍然帶粉,浮沫較少,肉質緊實,假羊肉則輕易就可散開。
四價格:太便宜的羊肉,容易有假,建議要去正規場所購買接近市場價的羊肉製品。
涮羊湯裡的泡沫是什麼?
涮羊肉的時候,會出現一層令人不悅的泡沫,這些泡沫到底是什麼呢?
涮羊肉的泡沫最初主要是肉和骨頭中的血液經加熱形成的,不僅脂肪含量高,還會影響食物外觀和口感,建議撇去。
不過,涮鍋中後期產生的泡沫主要是由羊肉中的蛋白質產生的,如果嫌麻煩,可以不必撇去。
冬天吃羊肉會上火?
一般情況下可以將口腔潰瘍、咽炎、扁桃體炎、尿路感染等炎症和局部感染視為「上火」的一種表現。
當人機體處於過氧化和抗氧化的相互鬥爭中時,會出現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一系列「上火」症狀。
有研究發現食用過量羊肉會使機體發生一定程度的氧化應激反應,對機體的酶抗氧化防禦系統造成一定的損傷,容易出現「上火」症狀。
攝入過量的羊肉還會使機體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釋放增多,影響機體水鹽代謝,腎小管加強水分重吸收,導致尿量減少、糞便幹硬。
此外羊肉富含蛋白質,被食用後會刺激甲狀腺激素分泌,促進能量代謝,使人體產生熱量,感覺渾身發熱。
所以,吃羊肉建議採用蒸和煮的方式,一周吃1到2次,每次50-75g左右最佳,不宜過度食用。
【來源:寧波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