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律音 古今迴響丨北石窟寺舉辦祈福合唱活動

2020-12-15 湘湘愛旅行

走進慶陽北石窟

CELEBRATION

文物是時間的積澱,是歷史的回憶,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承,是民族精神傳續的承載。10月2日,中國敦煌石窟研究保護基金會、北京聲吶合唱團聯合北京大學校友走進北石窟寺,用現代音律與千年石窟對話,共同為傳承保護中國石窟歷史文化發聲。

走進慶陽北石窟

CELEBRATION

當天上午10點,雖然天空下著濛濛細雨,但隨著北石窟寺傳來了《西風的話》優美的旋律,由北大學子+石窟當地小學生共同合唱中拉開了用合唱對話千年石窟的序幕。隨後北京聲吶藝術團的成員還陸續表演了《感恩的心》、《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等歌曲大合唱。在絲綢之路的樞紐要道上,表演者們用超越民族和語言的音樂,表達了華夏兒女傳承歷史文化的擔當與責任。

走進慶陽北石窟

CELEBRATION

北石窟寺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蒲茹兩河交匯處,與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炳 靈寺石窟並列為甘肅省四大石窟之一。始創於北魏,現存大小窟龕 307 個,石雕造像 2126 尊,擁有全國最大的七佛窟。是隴東地區規模最大的一處佛教文化遺存,也是慶陽市第一個對外開放的文化遺產地,是古絲綢之路東段上一顆閃耀的藝術明珠。

北京聲納合唱團團長徐杏告訴記者,正因為我們北石窟是一個絲綢之路上東西方文明交匯的一個傳播愛與正能量的地方,所以希望能夠在我們的歌曲中以融匯東西方的精華來一起為北石窟發聲,用愛唱出我們的聲音。

【來源:慶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與莫高窟齊名的甘肅石窟 藏國內最早七佛造像 大佛容貌酷似武則天
    說起甘肅的石窟,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敦煌莫高窟,其實在甘肅省慶陽市西南25公裡處的覆鍾山下,還有一座雖知名度不高、卻在我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石窟——北石窟寺。因其文物大多保存完整,內容豐富,與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並稱為「甘肅四大石窟」。
  • ...但石窟寺保護利用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為石窟寺保護利用注入科技力量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分布廣泛且規模宏大的石窟寺,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據新華社12月1日報導,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雲岡石窟·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學術研討會在大同召開
    12月7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北京大學主辦,山西省文物局、大同市人民政府、中國文物報社、山西大學、雲岡石窟研究院承辦的雲岡石窟·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學術研討會在大同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北京大學等高等院校、敦煌研究院等石窟寺研究單位的知名專家、學者專題研究雲岡學學科建設的任務與路徑,共同探討北魏平城在中西文化交流與民族融合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
  • 老照片:閻錫山治下的大同,雲岡石窟1933年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這個時期即雲岡中期石窟,它所呈現的內容繁複、雕飾精美的雕刻藝術特點。
  • 在抖音直播,14萬人一起探險敦煌千年石窟
    敦煌石窟中的雕塑、繪畫藝術   為世人帶來莫大的震撼   敦煌石窟中記錄下的歷史、文化故事   更讓人忍不住想去探究、了解   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這一天   敦煌研究院在抖音上進行了一場直播   在趙聲良院長的循循引領下   十數萬網友對敦煌研究院下屬一院六窟中
  • 晶哥聊古玩:山東煙臺多處石窟造像被刷金粉!
    寒同山神仙洞石窟造像,屬於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萊州城區東南方向。從當地許多網友在博客、論壇裡發布的照片來看,這些石窟造像也清一色地被信眾刷了金粉,珍貴的歷史文物被弄得不倫不類,對文物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 雲岡石窟丨讓陳列在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
    在中國營造學社成立90周年之際,清華師生重走梁思成、林徽因曾走過的古建築考察之路,近日,他們來到雲岡石窟,通過「人文清華」講壇網絡直播,將雲岡石窟之美分享給更多的人。雲岡石窟開鑿於北魏時期,距今將近1600年。現存45個主要洞窟、209個附屬洞窟、1100多個佛龕、18000餘平方米雕刻面積,是一個巨大的文化寶庫。
  • 大同雲岡石窟的旅遊冷知識:出道即巔峰,紅顏多薄命
    雲岡石窟,就是山西省大同市的標誌。不過作為中國最負盛名的「四大石窟」之一,雲岡石窟這些年在旅遊界的聲明有些寥寥。可論歷史,論成就,論寶藏,它還真沒怕過誰!這不,如今崛起東山的機會又來了。值此之際,雙魚座也來湊湊熱鬧,帶大家看一看這座擁有著千年歷史的寶藏石窟,有哪些比較冷門的知識。
  • 甘肅鎮原玉山寺石窟病害分析與防治對策研究
    石窟東距北石窟寺5公裡,從藝術體系上看,應是北石窟造像藝術的延續,它是宋金時期隴東黃土高原上勞動人民所創造的文化藝術傑作,對研究鎮原乃至甘肅宋金時期佛教石窟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見證。玉山寺石窟1993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石窟在自然因素作用和人為活動的影響下,巖體逐漸風化開裂,窟內彩塑泥層酥鹼、空鼓,顏料層起甲、脫落等多種病害已嚴重危及石窟塑像安全。近年來,雖曾作了一些急救搶修,但由於資金和技術等原因未能從根本上解除隱患。我們對其進行了多次實地勘察,現就石窟的主病害作以淺析,與同行共同探討搶救保護的有效措施及對策。
  • 雲岡石窟·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學術研討會在山西大同召開
    研討會現場 (圖片源自山西省文物局)日前,由山西省政府、北京大學聯合主辦,山西省文物局、大同市政府、中國文物報社、山西大學、雲岡石窟研究院承辦的「雲岡石窟、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學術研討會」在大同召開,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致賀信,省委常委、大同市委書記張吉福
  • 石窟寺及石刻之五:道教傑作,龍山石窟
    國家機器的力量是個人與組織難以匹敵的,道教石窟規模小、數量少,這就是佛道兩教兩相對比的現狀。然而道教建築類雖小,但群體中依然有大小之分,下文中的龍山石窟便是國內現存最大的道教石窟。龍山石窟是我國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題材最豐富的純道教石窟,他填補了我國石窟藝術在宋元之交的空白。龍山石窟位於太原市西南的龍山山頂,1996年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與法國國家古蹟中心召開「光華——中國石窟...
    2020年12月7日,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與法國國家古蹟中心首次在京召開視頻工作會議,就雙方合作主辦「光華——中國石窟藝術展」進行會談。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副書記梁立剛,法國國家古蹟中心主任樂白女士(Bénédicte Lefeuvre)等出席會議。
  • 世遺寶藏龍門石窟85件珍品亮相粵博
    該展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來粵博舉辦的首個線下新展,將展至2020年8月28日。該展為免費展覽,觀眾前往參觀前需預約粵博門票。展覽現場展出的龍門石窟珍貴藏品本次展覽由粵博與龍門石窟研究院聯合舉辦,分為龍門石窟研究院院長餘江寧表示,這是近年來首次較大規模舉辦的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專題展覽。8件石刻佛像述說回歸故事本次展覽策展人陳曦介紹,首次在廣東展出的8件回歸文物是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觀眾可了解這些回歸文物背後的故事。20世紀初,洛陽龍門石窟被大規模破壞、盜鑿,大批石窟佛造像流落海外,直到80餘年後才開啟了「回歸」之路。
  • 佛山連續四年舉辦「佛山韻律·和聲飛揚」群眾合唱展演活動
    12月18日,從佛山市群眾合唱隊伍中精選出的12支隊伍在三水文化活動中心大劇院唱響幸福好聲音,標誌著一年一度的「佛山韻律·和聲飛揚」佛山市群眾合唱展演活動圓滿結束。從2017年起,佛山舉辦全市範圍內的群眾合唱展演活動,至今已圓滿舉辦四屆。
  • 城市品牌策劃:龍門石窟旅遊策劃方案—魚躍龍門處,百帝十萬佛!
    因為這個地方是魚躍龍門、百帝萬佛、吉祥文化、祈福文化的所在地,歷代帝王、皇親貴族在這裡開窟建佛的目的都是為了發願祈福,這才是龍門石窟深刻的內涵。2、重石窟輕龍門。所以從定位上我們應該從石刻藝術轉到祈福吉祥文化,從產品上應該有新的創新,通過打造新龍門地標,做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旅遊小鎮等對景區進行升級,從營銷上通過一系列極具眼球的營銷活動提升龍門石窟的知名度,致力於將龍門石窟打造成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的核心名片,再造一個新龍門!
  • 北下關街道殘聯攜手泰和養老成功舉辦手工活動
    2020年12月14日,北下關街道殘聯攜手泰和養老40號院養老驛站在納蘭園老年公寓成功舉辦首屆以「手工使人快樂,創意點亮生活」為主題敬老助殘活動。手工製作活動手工活動開始了,大家熱情高漲,納蘭園裡的老人們一邊自己構想一邊和北下關的朋友交流構思。儘管他們拿著手工的手微微顫抖,但是堅定而認真的表情讓我們看見了他們對生活的態度,積極而樂觀,不因身體的殘疾而失去對生活的熱愛。
  • 敦煌研究院抖音直播再現千年石窟藝術傳奇
    "他們將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奉獻給了荒涼、寂寥的石窟,傳承著人類文明。這是一種情懷,也是一種追求,一種無畏的大愛。"5月18日,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當天,莫高窟、麥積山石窟、榆林窟、炳靈寺石窟、西千佛洞、北石窟寺——敦煌研究院"一院六地",那些曾經深藏的寶藏,通過抖音直播一一呈現在觀眾眼前。
  • 禹城一學校舉辦英語合唱比賽
    12月19日上午,禹城市永鋒雙語實驗學校特舉辦「放飛夢想、唱響春春—Let’sing together!」 合唱比賽活動,通過合唱比賽在全校形成「班班有歌聲,人人都參與」的濃厚英語口語學習氛圍。永鋒集團領導、校領導、評委組教師在前排就坐本次活動由初一、初二各班級學生參加,每班演唱一首自選曲目,要求歌曲青春、積極向上,表現形式以齊唱、合唱為主要,演唱形式可以根據藝術作品的內容進行合唱的創編,場下評委老師們認真聆聽觀賞,給每個班級打出了最公正的分數。
  • 去大同雲岡石窟旅遊,一定要了解的「馬識善人」
    雲崗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的五洲山,其依山而成,大大小小的佛像鑲嵌在山崖內,雄偉宏大的氣魄震驚了無數的遊人。而它也擁有著華貴的身份,雲岡石窟是中國最早皇家建築的石窟,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石窟寺。如此的龐然大物,卻只用了不到100年的歲月,所以它也是開鑿周期最短的一項石窟工藝方面的工程,它的精妙讓無數的遊人讚嘆,同時也吸引了無數的學者來到大同的雲岡石窟進行歷史考察、石刻塑像方面的研究與學習。雲岡石窟內石刻的佛像塑身有五萬九千餘尊,稱這裡為石刻佛像的聚集群落也不為過。
  • 雲岡石窟:翻開這部1560年的「石頭史書」
    當年他們一行人本是來大同測繪遼、金寺廟的,到這裡才發現雲岡石窟是如此偉大的石窟寺建築,而且還有「建築中的建築」——石窟中不僅雕刻了許多北魏木結構建築形象,甚至有來自世界眾多地方的建築形象。他們大喜過望,決定進行一次專題的建築考察(見圖①)。當年雲岡附近都是農田,有很多廢棄的農舍,他們為了節約考察時間,決定不住在大同,晚上擠在廢棄的農舍裡過夜,特別冷的時候就蓋著報紙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