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慶陽北石窟
CELEBRATION
文物是時間的積澱,是歷史的回憶,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承,是民族精神傳續的承載。10月2日,中國敦煌石窟研究保護基金會、北京聲吶合唱團聯合北京大學校友走進北石窟寺,用現代音律與千年石窟對話,共同為傳承保護中國石窟歷史文化發聲。
走進慶陽北石窟
CELEBRATION
當天上午10點,雖然天空下著濛濛細雨,但隨著北石窟寺傳來了《西風的話》優美的旋律,由北大學子+石窟當地小學生共同合唱中拉開了用合唱對話千年石窟的序幕。隨後北京聲吶藝術團的成員還陸續表演了《感恩的心》、《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等歌曲大合唱。在絲綢之路的樞紐要道上,表演者們用超越民族和語言的音樂,表達了華夏兒女傳承歷史文化的擔當與責任。
走進慶陽北石窟
CELEBRATION
北石窟寺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蒲茹兩河交匯處,與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炳 靈寺石窟並列為甘肅省四大石窟之一。始創於北魏,現存大小窟龕 307 個,石雕造像 2126 尊,擁有全國最大的七佛窟。是隴東地區規模最大的一處佛教文化遺存,也是慶陽市第一個對外開放的文化遺產地,是古絲綢之路東段上一顆閃耀的藝術明珠。
北京聲納合唱團團長徐杏告訴記者,正因為我們北石窟是一個絲綢之路上東西方文明交匯的一個傳播愛與正能量的地方,所以希望能夠在我們的歌曲中以融匯東西方的精華來一起為北石窟發聲,用愛唱出我們的聲音。
【來源:慶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