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企趕赴大陸上市,成為新發展趨勢

2020-12-18 每天十點港澳臺

導讀:近年來,民進黨當局走「反中」路線,不承認「九二共識」,在有些問題上與大陸越來越偏離,也把曾經建立起的兩岸互信基礎破壞得所剩無幾,但大陸依然沒有限制臺企在大陸投資。近日,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沒有任何政策障礙,享受和大陸企業完全一樣的同等待遇。

近幾年來,大陸資本市場在改革中取得了初步效果,吸納了更多的臺資企業來到大陸上市,特別是在創業板註冊制方面,我們為企業降低了上市門檻,以及退市制度等,而越來越多的臺灣企業在大陸上市將會成為未來的新發展趨勢。

越來越豐富的資本市場層次體系和多層次的融資渠道,這些在很大程度上豐盈了市場主體的活力,而臺灣企業此時在大陸上市,將會建立更加良好的公眾形象和市場知名度,能利用大陸所提供良好發展機遇加快自身企業成長。

同時,大陸各省份為臺灣企業能夠順利完成上市,專門出臺制訂了諸多傾斜政策,例如福建省制定了28條有關政策,幫助臺灣企業發展,支持臺灣企業登陸大陸資本市場,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就是此政策的受益者之一。

這些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斷出臺各種有利於臺灣企業登陸大陸資本市場的政策,同時在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指出,支持符合條件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臺資企業也開始來到大陸上市,江西本土培養的第一個上市臺企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九月份成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市場掛牌上市。

根據有關數據統計結果表明,從2016年到2020年四年的時間裡,共有19家臺灣企業成功在大陸上市,這其中包括電子、精密儀器等行業,富士康工業富聯等臺灣知名企業都包含在內,僅2020年就已經有六家臺企成功在大陸上市。

編輯丨堅果 審稿丨悠悠

免責聲明:本文由《每天十點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人民網

相關焦點

  • 國臺辦:大陸是臺商臺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和最大機遇
    中新網12月16日電 國臺辦16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稱,無論從發展態勢看,還是從政策環境、抗壓能力、市場潛力、勞動者素質等綜合條件來看,大陸都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臺商臺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和最大機遇。
  • 日月談:臺企為何紛紛赴大陸上市?
    近年來,大陸資本市場改革逐漸取得成效,吸引越來越多的臺企登陸或者計劃登陸。尤其是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優化了企業的上市門檻、退市制度,臺企在大陸資本市場上市正成為新趨勢。  紛至沓來 爭相上市  9月,臺企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市場掛牌上市,成為江西本土培育的首家A股掛牌上市臺企。11月,臺企宸展光電登陸中小企業板。
  • 工博會上訪臺企:「尋機」新基建 發力數位化
    這個「聰明」的路燈,也成為臺資企業矚目大陸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並從中尋找商機的縮影。為助力大陸臺企應對疫情挑戰,今年5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十部門聯合出臺「11條措施」,明確提出「支持臺資企業發揮自身優勢,以多種形式參與大陸5G、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研發、生產和建設」。
  • 皇臺酒業恢復上市首日股價狂飆315% 一線酒企扎堆進駐西北競爭加劇
    談到盛達集團入主的影響,皇臺酒業表示,盛達集團深入介入了公司的經營管理,新任管理團隊通過積極推出新產品、開拓新市場、開發新客戶等多種方式並舉有效提升主營業務收入,同時積極推行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等優化管理方式,公司的發展環境得到了一定改善。皇臺酒業曾一度經營不善,並且發生了庫存酒消失的事件。
  • 國臺辦: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沒有任何政策障礙
    本報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孫立極)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5日在北京舉辦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沒有任何政策障礙,享受和大陸企業完全一樣的同等待遇。朱鳳蓮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11月13日,國臺辦、證監會共同主辦臺資企業大陸上市政策說明會。證監會有關部門及上交所、深交所相關負責人為在大陸各地的100多位臺資上市企業和擬上市企業的代表作政策解讀,並進行交流互動。
  • 「莞香花飄臺」東莞臺商發展歷史展在臺中開幕
    該展覽以150張珍貴歷史照片,生動呈現了東莞臺商的發展歷史,及東莞經濟文化社會情況,算是難得一見的臺商在大陸發跡史。    曾任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簡稱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的東莞市小牛津教育集團兼東莞TLC國際學校董事長謝慶源表示,早期東莞臺商家數約360家,臺商最旺時期高達3,700多家,被稱為「天下第一臺協」,目前剩下約2,700家。
  • 臺企從大陸撤離?臺媒駁斥:很多公司在大陸收益創新高
    最新調查顯示,去年臺灣上市公司自大陸轉投資事業收益再創歷史新高,達3744.2億元(新臺幣,下同),獲利成長的產業類別也越來越多;顯示大陸市場大餅越來越大,臺灣企業也有本事吃得到。CRIF中華徵信所統計,近10年來臺灣上市公司大陸轉投資事業收益由1773.07億元,大幅躍升到3744.2億元,成長了超過1倍,收益成長率高達112.86%。顯示過去10年,臺灣上市公司完全享受到大陸開放、轉型和高成長的果實。
  • 國臺辦: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與大陸經濟增長率先由負轉正密不可分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劉歡、石龍洪、陳舒)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3日應詢指出,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額及佔臺灣總出口額比例均創歷年新高,和大陸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的主要經濟體密不可分。
  • 四川省臺辦集中走訪調研 持續推動在川臺企做好防疫聚力發展
    四川省臺辦集中走訪調研 持續推動在川臺企做好防疫聚力發展 2020年03月19日 16:3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四川省臺辦主任羅治平走進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成都產業園,聽取園區領導情況介紹,深入臺嘉成都玻纖有限公司和臺玻成都玻璃有限公司廠區、生產線和展廳等,實地了解產能產值恢復、二期項目建設和智能鏡研發情況;走進富士康科技集團(成都園區),實地查看員工食堂、員工關愛中心等針對疫情防控採取的保障措施,了解員工返崗、企業招工情況;走進第一銀行成都分行和永豐銀行成都分行
  • 皇臺酒業恢復上市首日盤中兩次停盤 業內人士:未來並不樂觀
    對於恢復上市後公司會有何發展計劃,北京商報記者向皇臺酒業發去採訪提綱,截至發稿,企業並未給予回復。中國消費品營銷專家肖竹青表示,皇臺酒業已經錯過了白酒行業的黃金髮展期,未來需要面對強勢酒企向西北市場的滲透、異軍突起的醬香酒在不斷搶佔濃香酒的市場份額以及要面對當地的強勢酒企這三重壓力。
  • 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福建當好服務員、護航員、推銷員
    目前,大陸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福建省委新聞發言人、省委常委、秘書長鄭新聰指出,福建沿海近臺,區位特殊,是改革開放先行省份,完全有基礎、有條件在促進全國形成新發展格局上探索有效路徑、發揮更大作用。王玲則指出,福建將構架參與通道,支持臺胞臺企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
  • 大陸首家臺資背景城商銀行今敲鐘上市
    大陸首家具有臺資背景的城市商業銀行——廈門銀行27日正式在上交所敲鐘上市。(中國臺灣網發)中國臺灣網10月27日訊  (記者 普燕)大陸首家具有臺資背景的城市商業銀行——廈門銀行27日正式在上交所敲鐘上市。  2008年,廈門銀行引進臺灣富邦金控的全資子公司——富邦銀行(香港)作為戰略投資者,首開兩岸金融股權合作先河。2018年,臺灣富邦金控正式受讓富邦銀行(香港)所持有的全部股份,以直接股東的身份入股廈門銀行。
  • 林肯大陸將2020後停產,對開門的美式大型豪華車,將成為歷史
    林肯大陸將2020後停產,對開門的美式大型豪華車,將成為歷史現在的SUV市場最為火熱,是各大車企努力競爭的新領域,而同時,有一些車企也開始酌情放棄某些轎車產品,轉而發力新的SUV車型。比如林肯這個品牌,日前宣布將會在2020年後停產林肯大陸Continental這臺經典的豪華轎車,集中力量開展SUV業務,打造更有競爭力的SUV車型。所以想要購買林肯大陸的朋友,一定要抓點緊,這款車在今年過後,可能再也買不到了。林肯大陸之所以經典,和它的生產歷史有關。
  • 國臺辦: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沒有任何政策障礙 享同等待遇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提問:很多臺企表示希望多了解一下在大陸上市的政策規定以及相關的實際問題,據我們了解,臺資企業大陸上市政策說明會日前在武漢舉行,請發言人介紹一下相關情況。謝謝。朱鳳蓮回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了「支持符合條件的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11月13日,國臺辦、證監會共同主辦臺資企業大陸上市政策說明會,這是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的切實舉措。
  • 臺籍全國人大代表梁志強:兩岸統一是必然的歷史趨勢
    臺籍全國人大代表梁志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福建作為跟臺灣關係最近最密切的省份,這一年多以來,致力於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做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工作,出臺了很多惠及臺胞的措施。梁志強說,福建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續深化了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為臺胞臺企登陸福建發展提供便利。而和大陸方面為臺胞謀福祉截然相反的是,民進黨當局卻一直在阻擾兩岸交流,破壞兩岸關係。
  • 劉結一:沒大陸帶動,臺灣今年經濟難維持正增長
    劉結一表示,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我們全力支持大陸臺胞臺企做好疫情防控,全力救治確診臺胞重獲健康,全力幫助滯留湖北臺胞順利反臺。許多在大陸的臺胞走上抗疫第一線,許多島內臺胞突破障礙積極聲援祖國大陸抗疫。我們出臺「11條措施」等系列政策舉措,助力大陸臺企有序復工復產達產,普遍實現穩定經營、健康發展,不少臺企取得大幅增長。一些大企業持續投資增資,臺企在大陸上市形成新熱潮。
  • 開平市助力臺企應對疫情影響,護航企業健康發展
    江門日報全媒體訊(記者/翁丹萍)近日,開平市臺港澳事務局實地走訪多家臺資企業,調研臺企經營發展情況和「惠臺暖企」行動落實情況,協調溝通幫助臺企解決實際難題,進一步幫助廣大臺胞、臺資企業應對疫情和復工復產,護航企業健康發展。
  • 併購懷酒,國臺清理上市產能路障
    2011年5月,海航集團以7.8億元的價格通過新設公司的股權合作方式併購懷酒,成立貴州海航懷酒酒業,並持有公司60%股份,另外40%股份由王平金父子持有。7年後,懷酒再一次遭到變賣,這次的買家是即將上市的國臺酒。據悉,此次併購,國臺獲得懷酒稀缺土地資源110畝、庫存老酒5000餘噸,其中90年代老酒200餘噸。
  • 國臺辦: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對外貿易將出現巨額貿易逆差
    當天舉行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到,近期兩岸分別公布了今年前11個月貿易數據,臺當局陸委會據臺方統計數據稱,就增長的品相觀察,是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進口。朱鳳蓮對此表示,數字會說話。日前一份民調指,72%的臺灣民眾擔心臺灣未來經貿發展會因未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受影響。有記者問,在今年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上,有臺商受訪提到,今年在大陸上市臺企有7家,明年有望可以達到20多家。請問發言人怎樣解讀這種差異?
  • 融合發展 創新共享:第十三屆津臺會暨2020臺博會開幕
    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本屆津臺會暨臺博會在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礎上,採取線下線上同步推進的方式舉行。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臺灣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高孔廉視頻致辭,20餘位臺灣政商界人士發來賀詞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