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怨女(第十章)

2021-02-08 當代作家



每年夏天曬箱子裡的衣服,前一向因為就快分家了,上上下下都心不定,怕有人乘亂偷東西,所以耽擱到現在才一批批拿出來曬。簇新的補服,平金褂子,大鑲大滾寬大的女襖,像彩色的帳篷一樣,就連她年輕的時候已經感到滑稽了。


皮裡子的氣味,在薰風裡覺得渺茫得很。有些是老太太的,很難想像老太太打扮得這樣。大部分已經沒人知道是誰的了。看它們紅紅綠綠擠在她窗口,倒像許多好奇的鄉下人在向裡面張望,而她公然躺在那裡,對著違禁的煙盤,她有一種異樣的感覺。


除了每年拿出來曬過,又恭恭敬敬小心摺疊起來,拿它毫無辦法。男人衣服一樣花花綠綠,三鑲三滾,不過腰身窄些,袖子小些。二爺後來有些衣裳比較素淨,藍色,古銅色,也許可以改給她和玉熹穿。這是她第一次覺得他跟別人的丈夫一樣,是一種方便,有種安逸感。現在親戚間的新聞永遠是夫妻吵架,男人狂嫖濫賭,寵妾滅妻。還是你好。


躺在煙炕上,正看見窗口掛著的一件玫瑰紅綢夾袍緊挨著一件孔雀藍袍子,掛在衣架上的肩膀特別瘦削,喇叭管袖子優雅地下垂,風吹著胯骨,微微向前擺蕩著,背後襯著藍天,成為兩個漂亮的剪影。紅袖子時而暗暗打藍袖子一下,仿佛怕人看見似的。過了一會,藍袖子也打還它一下,又該紅袖子裝不知道,不理它。有時候又仿佛手牽手。它們使她想起她自己和三爺。他們也是剛巧離得近。他老跟她開玩笑,她也是傻,不該認真起來,他沒那個膽子。不過是這麼回事。她現在想到他可以不覺得痛苦了,從此大家不相干,而且他現在倒黴了,也叫她心平了些。有一點太陽光漏進來,照在紅袖子的一角上。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家裡吃的西瓜,老媽子把瓜子留下來,攤在篾簍蓋上,擱在窗臺上曬。對過的紅磚老洋房,半中半西,比這邊房子年代更久,鴿子籠小弄堂直造到它膝前。一隻蜜蜂在對面一排長窗前飛過,在陽光中通體金色。有隻窗戶不住地被風吹開又砰上,那聲音異常荒涼。怎麼一個人都沒有,都出去了?住小家的。


分租給幾家合住,黃昏的時候窗戶裡黑洞洞的,出來一隻竹竿,太長了,更加笨拙,遊移不定地向這邊摸索一個立足點。一件淡紫色女衫鬼氣森森,一蹶一蹶地跟過來,兩臂張開穿在竹竿上,坡斜地,歪著身子。她伸頭出去看,幸而這邊不是她家的窗戶。


她反正不是在煙鋪上就是在窗口,看磨刀的,補碗的,鄰居家的人出出進進,自己不給人看見,總是避立在一邊。晚上對過打牌,金色的房間,整個展開在窗前,像古畫裡一樣。


赤膊的男人都像畫在泥金箋上。看牌的走來走去,擋住燈光,白布褲子上露出狹窄的金色背脊。


這都是籠中的鳥獸,她可以一看看個半天。現在把仇人去掉了,世界上忽然沒有人了。她這裡只有三節有人上門。這些年她在姚家是個黑人,親戚們也都不便理睬她,這時候也不好意思忽然親熱起來,顯得勢利。她也不去找他們,再不端著點架子,更叫這些人看不起。所以就剩下她哥哥一家。炳發老婆這次來是一人來,便於借錢。


姑嫂對訴苦,講起來各有各的難處。各說各的,幸而老媽子進來打斷了。太太,三爺來了。哦?他來幹什麼?


自從分家鬧那一場,大家見面都有點僵。三爺當然又不同,不過只有她自己知道。他來決沒有好事。她倒要看他怎樣訛她。事隔多年,又沒有證人。固然女人家名聲要緊,他自己也不能叫人太不齒,現在越是為難,越是靠個人緣。不過到底也說不準,外面跑跑的人到底路數多,有些事她也還是不知道。反正兵來將擋,把心一橫,她下樓來倒很高興似的。大概人天生都是好事的,因為到底喜歡活著。實在不能有好事,壞事也行。壞事不出在別人身上,出在自己身上也行咦,三爺,今天怎麼想起來來的?她不大舒服,老毛病。一定又是給你氣的。你現在沒人管了,我真替三奶奶擔心。其實她現在倒省心了,不用在老太太跟前替我交代。總算你說句良心話。了化石,成了牆壁隔在中間,把人圈禁住了,同時也使人感到安全。


這房子不錯。"這房子便宜,不然也住不起。那天你看見的,分家那個分法,我一個女人拖著個孩子,怎麼不著急?不像你三爺,大來大去慣了的。"我是反正弄不好了。你是不在乎,錢是小事,我就氣他們不拿人當人。你們兄弟三人都是一個娘肚子裡爬出來的,怎麼一死了娘就是一個人的天下。長輩也沒人肯說句話。"他們真管不了。都是順風倒。


他笑:"二嫂厲害,那天把九老太爺氣得呼嗤呼嗤的。一向除了我們老太太那張嘴喳啦喳啦的,他見了這位嫂子有點怕。老太太沒有了,也還就是二嫂,敢跟他回嘴。"


 她明知這話是討她的喜歡,也還是愛聽。"我就是嘴直,說了又有什麼用。"她只咕噥了一聲。他老人家笑話多了。那回辦小報捧戲子,得罪了打對臺的旦角,人家有人撐腰,叫人打報館,編輯也挨打,老太爺嚇得一年多沒敢出去。"是仿佛聽說九老太爺喜歡捧戲子,四大名旦有一個是他捧起來的。他就喜歡兔子。鏡於不是他養的。哦?奶奶了。"這倒沒聽見說。"——雖然這些女人到了一起總是背後講人。她沒想到她們沒有一個肯跟她講心腹舌。她只覺得她是第一次走進男人的世界。是他叫個男底下人進去,故意放他跟他太太在一起。放太太倒也肯。他說老爺叫我來的。想必總是夫妻倆大家心裡明白,要不然當差的也沒這麼大的膽子。"這人現在在哪兒?後來給打發了。據說鏡於小時候他常在門房裡嚷,少爺是我兒子。


她不由得笑了。想想真是,她自己為了她那點心虛的事,差點送了命,跟這比起來算得了什麼?當然叔嫂之間,照他們家的看法是不得了。要叫她說,姘傭人也不見得好多少。這要是她,又要說她下賤。倒也沒人敢說什麼,子,非常省儉,兒子又管得緊些,所以他那份家私紋風未動。想必是他有財有勢,沒人敢為了這麼件事跟他打官司,徒然敗壞家聲,叫所有的親戚都恨這搗亂的窮極無賴。"這是老話了。想起來九老太爺也是有點奇怪……陰氣森森不可捉摸。的人,除了分家那回發脾氣——火氣那樣大,那麼個小個子,一腳踢翻了太師椅,可又是那麼個活烏龜,有本事把那當差的留在身邊這些年,兒子也有了,還想再養一個才放心?難道是敷衍太太,買個安靜?從前官場興這個,像他這樣討厭女人的倒少。"九老太太從前還是個美人。他也算對得起她了。其實不就是過繼太太的兒子?


她笑了:"這是你們姚家。"也不能一概而論,像我就沒出息。人家那才是膽子大。


我姚老三跟他們比起來,我不過多花兩個錢。其實我傻,"他微笑著說,表情沒有改變,但是顯然是指從前和她在廟裡那次,現在懊悔錯過了機會。她相信這倒是真話,也是氣話,因為這回分家,當然他是認為他們對他太辣手了些。


有短短的一段沉默。她隨即打岔,微笑著回到原來的話題上,"怪不得都說鏡於笨。"她以前是沒留神,人家說這話總是鬼頭鬼腦的,帶著點微笑,若有所思。現在想起來,才知道是說他不是讀書種子。他念書念不進去,其實大爺三爺不也是一樣?他自己知道不知道?


他略搖搖頭,半目夾了目夾眼睛,仿佛鏡於就在這間房裡,可能聽得見。"他老先生的笑話也多。"鏡於怕父親怕得出奇——當然說穿了並不奇怪,而且理所當然——但是雖然膽子小,外邊也鬧虧空,出過幾回事。我還笑別人,你。"


雖然她早料到這一著,還是不免有氣。跟他說說笑笑是世故人情,難道從前待她這樣她還不死心,忘不了他?當然他是這樣想,因為她沒機會遇見別人。"噯喲,三爺,"她笑著說,我真抱怨,你還不知道二嫂窮?你不會去找你的闊哥哥闊嫂嫂?老實告訴你,有些人我還不願意問他們。我知道你這是看得起我,倒叫我為難了。搬了個家,把錢用得差不多了,我也在等田上的錢。"二嫂幫幫忙,幫幫忙!我姚老三儘管債多,這還是第一次對自己人開口。是你來得不巧了,剛巧這一向正鬧著不夠用。幫幫忙,幫幫忙!二嫂向來待我好。


這是話裡有話,在嚇詐她?


她斜瞪了他一眼,表示她不怕。"待你好也是狗咬呂洞賓。"所以我情願找二嫂,碰釘子也是應當的。碰別人的釘子我還不犯著。他儘管嬉皮笑臉,大概要不是真沒辦法,也不會來找她。


他分到的那點當然禁不起他用,而且那些債主最勢利的,還不都逼著要錢?這回真要他的好看了。她這回可不像分家那天,坐著現成的前排座位。不但看不見,住在這裡這樣冷清,都要好些日子才聽得見。她先不要說關門話,留著這條路,一刀兩斷還報什麼仇?有錢要會用,才有勢力,給不給要看我高興,不能叫人料定了。她突然決定了,也出自己意料之外。



自己心裡也有點知道,這無非都是藉口。我是再也學不會你們姚家的人,不幫忙。"所以我說二嫂好。



她白了他一眼。"你剛才說多少?"八百。誰有這麼些在家裡?二嫂壓箱底的洋錢包還不止這些。我去看看可湊得出五百。七百,七百。有五百,你就算運氣了。



她到了樓梯上才想起來,炳發老婆還在這裡,當著她的面拿錢不好意思。一向對她抱怨姚家人,尤其恨三房,自從鬧珠花的事,連她嫂子都受冤枉。這時候掉過來向著他們,未免太沒志氣。別的不說,一個女人給男人錢——給得沒有緣故,也照樣尷尬,實在說不過去。她把心一橫:也好,至少讓她知道我的錢愛怎麼就怎麼,誰也不要想。



炳發老婆坐在窗口玩骨牌,捉烏龜。這三爺真不得了,黑飯白飯,三個門口。沒辦法,只好敷衍他一次。"



她背對著她嫂子數鈔票,她嫂子假裝不看著她。數得太快。借錢給人總不好意思少給十塊廿塊,只好重數一次,耳朵都熱辣辣起來,聽上去更多了。他下回又要來了。哪還有下回?誰應酬得起?



缺五十塊。床頭一疊朱漆浮雕金龍牛皮箱,都套著藍布棉套子。她解開一排藍布鈕扣,開上面一隻箱子,每隻角上塞著高高一疊銀皮紙包的洋錢,壓箱底的,金銀可以鎮壓邪祟,防五鬼搬運術。一包包的洋錢太重,她在自己口袋裡託著,不然把口袋都墜破了。他再坐了會就走了,喃喃地一連串笑著道謝,那神氣就像她是個長輩親戚,女太太們容易騙,再不然就是禁不起他纏,面子上下不去,給他借到手就溜了。



這倒使她心安理得了些。本來第一次是應當借給他的。即使怕人說話,照規矩也不能避這個嫌疑。在宗法社會裡,他是自己人,娘家是外親。她也就仗著這一點,要不然她哥哥與嫂子又不同,未免使她心裡有點難過。她哥哥晚飯後來接她嫂嫂,她提起三爺來過,沒說為什麼。還怕他老婆回去不告訴他?

猜你喜歡:

張愛玲:怨女(第九章)

張愛玲:怨女(第八章)

張愛玲:怨女(第七章)

張愛玲小說集

相關焦點

  • 【張看小說】張愛玲的怨念——從《金鎖記》到《怨女》
    看看張愛玲對於《金鎖記》的態度。1943年10月,23歲的張愛玲寫完三萬六千字的小中篇《金鎖記》,在當年《雜誌》月刊第12卷第2期和第3期連載。1944年5月,傅雷以「迅雨」為筆名在《萬象》月刊第三卷第11期發表《論張愛玲的小說》,其中說:「它(《金鎖記》)是一個最圓滿肯定的答覆……是張女士截至目前為止的最完滿之作,頗有《狂人日記》中某些故事的風味。至少也該列為我們文壇最美的收穫之一。」可是同月,張愛玲寫散文《自己的文章》,對傅雷的誇獎和批評全不買帳。
  • 讀懂《怨女》,才能讀懂張愛玲丨單讀
    而《怨女》則是對《金鎖記》的改寫,是一次升級,更加逼近文學與人世的真相。今天,單讀作者張敞用兩萬字的篇幅,帶領我們換一個角度,重新進入張愛玲的世界。在他看來,「《怨女》是『中年的張愛玲』對『青年的張愛玲』的『背叛』,從《金鎖記》到《怨女》,也根本是張愛玲的成長。」
  • 張愛玲遺稿自傳性散文《異鄉記》臺灣首次刊發(圖)
    現存十三章,約三萬多字,到第八十頁便突然中斷,其餘部分始終也找不著。因為從未有人提及它,當初我對這殘稿便不怎樣留意,只擱在一旁暫且不管。直到幾年後,我才慢慢發現它的真正意義。」由於《異鄉記》是未定殘稿,每一頁都東塗西抹,筆記本也殘缺不全,原稿經過塗改,隱約可見最初的題目是「異鄉如夢」。
  • 張愛玲散文《異鄉記》臺灣首刊 描寫農村殺豬過年
    今年是張愛玲逝世十五周年。日前最新一期臺灣《皇冠》雜誌刊登了張愛玲的軼文殘稿《異鄉記》,其書稿即將由臺灣皇冠出版社出版。記者獲悉,該書的簡體中文版已在緊鑼密鼓的出版過程中,最晚下半年也可以與內地讀者見面。負責校訂這部書稿的張愛玲研究專家止庵稱,《異鄉記》是張愛玲在1946年初由上海往溫州尋找胡蘭成的途中所寫的札記,共計三萬多字。「文字非常精緻,漂亮,是張愛玲早年作品的風格。」
  • 張愛玲《北地胭脂》籤贈本中的前塵往事
    勢不得已,張愛玲遂將《粉淚》改寫成《北地胭脂》,同樣未能在美國出版。之後,張愛玲只得先行將《北地胭脂》轉譯為中文小說《怨女》,於1966年在香港《星島日報》連載。直到1967年,《北地胭脂》交由英國倫敦Cassell出版社印行,終獲出版。據考,這一部久經波折的《北地胭脂》,也是張愛玲生前出版的最後一部英文小說。
  • 張愛玲:怨女(第八章)
  • 張愛玲:怨女(第四章)
  • 鬼魅:她們活著,卻早已死去,只剩一個軀殼|張愛玲《金鎖記》
    《半生緣》、《小團圓》,中篇小說《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秧歌》、《怨女》,短篇小說《金鎖記》、《沉香屑》、《創世紀》、《琉璃瓦》等。張愛玲筆下的有些人,他們活著,卻像是早已死去,像被抽乾了靈魂,只剩下一個軀殼。典型的例子就是《金鎖記》的曹七巧和《怨女》的銀娣。《怨女》是在《金鎖記》的基礎上改寫的。(《金鎖記》挺短,三萬字左右,一兩個小時就能看完。想了解詳細的故事,可以看《怨女》,有十萬多字。)
  • 讀道德經,悟人生,第十章
    今天是《道德經》第十章,話不多說,往下看。第十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白話:精神和身體合一,能不分離嗎?專氣致柔,能如嬰幾乎?白話:結聚精氣,致力柔和,能象無欲的嬰兒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最後總結一下,第十章可以理解為方法。人首先要身心如一,不朝三暮四。其次修身,讓自己變得更好,能時常反省自己。最後堅守內心,不妄為,不妄念,尊重他人,保持謙遜。做到這三點,終將會得到屬於自己的。第十章不算長,但是卻很深。前面六句只為引出最後一句。如前幾章的水、萬物之母,哺育萬物,卻不想著擁有萬物,能改變萬物,卻不去把持萬物的生長方向。即使萬物有反哺自身的能力了,卻不強求。
  • 《summer》第十章怎麼過 通關技巧分享
    導 讀 第十章難點在於單詞和做飯,單詞是NOT HAVE TIME TOO LUTTLE MINEY,BUSY,NOW,做菜就比較好一點了,攪拌不了就是要
  • 奇蹟暖暖第二卷第十章高分攻略大全
    暖暖全新章節科幻之國的訪客已經正式更新了,那麼奇蹟暖暖第二卷第十章怎麼過?
  • 怨女怨女
    毛毛分不清兩個女孩誰是痴男,於是她有天在飯桌上說:「姐姐和小津姐真像一對『怨女怨女』呢。」說完,毛毛髮覺媽媽的臉色鐵青,爸爸扔下筷子,一把抓住姐姐的髮髻,把她的膝蓋嚴嚴實實卡在青石磚地上。「怨女怨女,老子今天就把你賣了!嫁了人你就老實了!」海神娘娘帶著她的海風來到鎮上,把流言吹進二老的耳朵:你家男不男女不女的小妖怪要拐小津走啦。
  • 《閃耀暖暖》主線第十章套裝咖色午後怎麼玩 第十章套裝咖色午後...
    導 讀 《閃耀暖暖》最新曝光了主線劇情的第十章套裝——咖色午後,那麼此次的套裝具體什麼樣呢?
  • 隱形守護者第十章結局攻略 隱形守護者全10章好壞結局匯總
    第十章極惡非道隱形守護者第十章結局攻略匯總 隱形守護者全10章好壞結局匯總,看看隱形守護者第十章結局攻略匯總 隱形守護者全10章好壞結局匯總。【第十章】失敗結局1:就是開無雙,徐先生也不需要你幫的。
  • 領讀經典-現代文學 |張愛玲:《傾城之戀》
    領讀經典-現代文學 |張愛玲:《傾城之戀》 2020-04-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隱形守護者》第十章馮一賢家中書櫃密室機關怎麼轉動 機關轉動方法
    導 讀 隱形守護者第十章馮一賢家中書櫃密室機關怎麼轉動?
  • 《品讀張愛玲》作者:如茵
    張愛玲,1920年出生於上海,原名張瑛,童年在北京、天津度過,1929年遷回上海,1930年改名張愛玲。張愛玲是清朝重臣李鴻章的曾外孫女,然而到她父母這一代已家道中落。她的父親是一個出身豪門貴族的遺少,母親雖出身官宦世家,思想上卻極為開化,是那個時代的新女性。
  • 張愛玲:對不起,還是活成了你筆下的模樣,為了愛情四處奔走
    張愛玲說:「等我的書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個報攤上去看看,我要我喜歡的藍綠的封面給報攤上開一扇夜藍的小窗戶,人們可以在窗戶上看月亮,看熱鬧。」張愛玲,或許是近代女性作者中影響力最大的一位了。莫言說:「張愛玲的小說寫得非常漂亮,情感寫得也很深。很多比喻都非常精闢,她那種幽默、調侃入木三分。要說刻薄,可能也是天下第一刻薄。」賈平凹說:「和張愛玲同生在一個世上是幸運的,有她的書可以讀,這就夠了。」
  • 歌詞裡的張愛玲——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但是,現代的填詞人對張愛玲卻是各抒己見,解讀出不一樣的風情。董小姐大致梳理了華語音樂裡,有關張愛玲的歌曲,為大家呈現出一個歌詞世界中,千人千面的張愛玲。  >  這首歌名為我不懂張愛玲,張愛玲也曾經講過:男人徹底懂得一個女人之後,是不會愛她的。
  • 《戀與製作人》玩到第十章,我也沒等到結局
    文字|傾墨,十年後記者圖片|來自傾墨手動截圖【1】《戀與製作人》剛出來的時候一共就只有十章節昨天終於可以開啟第十章了,忐忑地覺得要越來越接近結局了,當李澤言出來的時候我還認為這是最後男主,沒想到第十章都結束了,李澤言和女主才相認,扔給我一個結論:未完待續,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