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脊椎錯位」,很多人都覺得遙遠,然而提起脊椎錯位的主要原因,大多數人都會慌神!
長期久坐,伏案工作,二郎腿,彎腰駝背探頭
……
不僅如此,不正確的運動姿勢也會引起脊椎錯位!
提及脊椎錯位,我們腦中可能會有一個較清晰的畫面——脊椎突出了某一節,有點彎。這個畫面已經很傳神了,所謂脊椎錯位,就是脊椎的兩個椎體之間的相對位置發生異常改變,不在正常排列位置上。
但是你只知道脊椎錯位的外形,不一定知道脊椎錯位帶來的嚴重惡果!它不僅會導致日常的腰酸,還會導致很多「軟體」問題,甚至讓整個「主板」出問題!
輕微的半脫位會產生酸痛,使身體活動受限,變得僵硬,嚴重時會產生神經損傷。
錯位在頸椎會眩暈、頭痛、視力模糊、失眠、腦供血不足、咽痛、手麻、反覆落枕。錯位在胸椎會導致胸悶氣短、心臟不適,引起胃痛、消化不良等胃腸疾病。錯位在腰椎會導致腰痛、腹痛、便秘、排尿異常、坐骨神經痛、下肢無力、膝痛、足踝疼痛。是不是有點可怖,其實換個思路想就理解了,當樓房的承重牆出現問題的時候,房子內部能好嗎?那麼,對於脊椎錯位,大多情況是怎麼解決的呢?
一般情況都是大夫徒手矯正出奇蹟!其中,主要方式有頸部斜扳法、頸部旋轉定位扳法、寰樞關節扳法、抱頸提胸法、腰部斜扳法等。這些傳統手法雖然效果不錯,但是存在著雙重風險。
這種矯正本身便是一個比較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大夫一旦用力過猛還會產生些許尷尬!同時,大夫自身要消耗很大的氣力,對自身也產生一定損耗。
那麼,有木有一種穩準狠短平快的辦法呢?無痛,迅速,高效……不是在做夢吧?當然不是,這真的可以有!這個叫「AMCT技術」的黑科技可以近乎完美的解決這個困擾!對於AMCT的神奇,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略有提及了,今兒堂主就好好給大家科普一下!
AMCT技術主要作用於「改變骨骼結構」,它能夠通過外力促使骨骼位移,回到正確位置,間接改善症狀。它與傳統「徒手整骨」、「關節鬆動術」是同樣的原理,但是更高效、快捷。
美國期刊《SPINE》曾有論文報導測試:將徒手產生的540N力量作用於第四腰椎上,可以移動椎體1.1MM,雖然百分百的力量都施力在棘突或橫突上,但是傳導到骨頭的力卻只有20%而已。
而「AMCT脊柱活化器」在矯正中,雖然接觸面積非常小,但力道能直達需矯正的脊椎,它可以在0.3毫秒內將力量傳遞出去,瞬間完成矯正。治療過程中,安全、無痛、迅速、有效。
不僅如此,AMCT對很多種脊椎問題、其他骨骼問題都有明確愛意!
下腰、坐骨神經痛,椎間盤問題,髖部、膝蓋或腳疼痛;
But,並非所有都能cue,AMCT同樣有很多禁忌。
骨折未愈部位、因腫瘤等導致的骨質破壞部位、局部皮膚破損潰瘍部位不宜使用;具有嚴重的骨質疏鬆症,局部炎症急性滲出期及治療後出現恐懼或不適的人群不宜使用。
神奇的黑科技,解鎖各種脊椎問題治療的短平快,but這只是在問題出現後治療的好手段!我們還是要堅持預防第一的原則,雖然治得nice,但是不得病豈不是更好,so我們還是要注意日常坐姿、運動姿勢,儘可能不讓「中軸線」出問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