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必須根治(香江觀察)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闡述了特區政府推進教育工作的思路和舉措,明確提出通識教育科的改革方向。特區政府教育局隨即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針對課程漏洞、教材混雜等飽受詬病的問題開出「藥方」,拉開了根治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的大幕。

  改革通識科,醫治教育頑疾,是香港教育正本清源、撥亂反正的重要之舉。作為香港中學生必修必考的科目,通識科原本意在強化學生獨立思考、慎思明辨能力,但卻因長期缺乏教學規範和管理而淪為無統一教材、無統一教學標準、無專職教師的「三無」科目。部分「黃師」則趁機與「反中亂港」分子裡應外合,給通識教育「加私料」「添毒料」,將通識科異化為宣揚「分離主義」「反中仇中」等極端言行的邪門暗道,讓通識教育徹底變了味道。

  「修例風波」期間,「攬炒」勢力更是明目張胆地騎劫通識教育課堂,肆意向香港青少年散播「政治病毒」,灌輸「公民抗命」「違法達義」等歪理邪說。更有無良「黃師」打著通識教育的幌子,慫恿香港青少年參與「罷課抗爭」,走上火光沖天、磚頭亂飛的暴亂街頭「實習」。一年多來,在因參與「修例風波」而被捕的人中有四成是學生,其中近2000名是中小學生,更有年僅13歲的孩子身藏汽油彈走上街頭……如此種種,無不令人痛心疾首。

  少數香港青少年跌入「黑暴」深淵,通識教育這一最大「病灶」難辭其咎。此次特區政府行使教育管治權改革通識科,正是痛定思痛,決心剷除校園毒瘤,為香港教育「刮骨療毒」。在保留「必修必考」的前提下,通識科改革不僅優化了課程設置、教材及考評安排,引入國情教育、憲法和基本法等教學內容,同時還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赴內地參訪考察的機會。這些措施可謂切中要害、精準治療,從根本上糾正通識科長期遭受異化的問題,為通識科教學把準方向,讓通識科真正回歸培養學生慎思明辨能力、增強身份認同的教育初衷,成為香港青少年正確認識祖國、選擇未來人生發展方向的窗口。

  通識科的「蝶變」理應得到香港社會的大力支持與肯定,然而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對此卻如坐針氈,急得直跳腳。「攬炒派」議員先是搬弄是非,給通識科改革扣上「政治霸道」的帽子;「黃教協」則在後推波助瀾,妄稱改革「令通識科『面目全非』,形同『謀殺』通識科」。「毒媒」們更是拿起造謠抹黑的筆桿子,讕言港生赴內地交流是「被送中接受『思想改造』和『政治審查』」。

  明眼人早已看穿,這些跳梁小丑之所以惱羞成怒、滿口狡辯,恰恰是因為通識科改革的「闊斧」砍中了他們「製毒散暴」的「七寸」。通識科改革的相關舉措讓那些政治偏頗、扭曲歷史的「毒思想」再無混淆視聽、荼毒校園的可乘之機,而香港青少年也將獲得更多到訪祖國內地的機會,從而更好地了解內地的發展和機遇。越來越多「親眼所見」的事實將徹底戳穿反中亂港勢力長期以來捏造的各種抹黑內地的謊言,擊碎他們妄圖打「心理戰」恐嚇市民,阻礙香港與內地交流交往的骯髒盤算。

  青少年是香港的未來與希望。香港教育界必須堅定改革通識科的決心,全面落實相關舉措,並以此為契機徹底斬除紮根教育系統的「毒刺」,讓香港教育早日回到與「一國兩制」相契合的發展正軌上來,真正承擔起培養合格國民、厚植家國情懷的當然之責。誠然,為香港教育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絕非一蹴而就的事,但只要香港社會各界能夠凝聚共識、合力推動,就終能驅散「黑暴」,還香港青少年一片安靜、健康的知識淨土,而這也是整個香港社會的共同期盼。

相關焦點

  • 港媒驚人發現:香港高校的通識教育很大程度上由美國操控!
    香港多所大學在「修例風波」中淪為暴徒基地,不少大學生成為外國勢力的棋子。有港媒16日調查發現,由美國駐港總領館主導及撥款資助的中文大學香港美國中心(即「港美中心」),執行美國國務院教育及文化事務局轄下的「傅爾布萊特計劃」(Fulbright Program),聲稱推動學術交流,其實是滲透香港八所大學,設計通識教育課程等,變相操控香港高等教育重要課程。
  • 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正籌備設立國家安全教育中心,監督香港通識...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記者 趙覺珵 陳青青】自6月30日香港國安法在港公布實施,這座曾一度陷入「黑暴」陰影的城市得以重歸安寧。與此同時,香港社會對加強推廣國家安全教育,進行教育、司法等領域改革的呼聲也日益高漲。
  • 蘇德超:通識教育與批判性思考
    這是冷門學科的新生教育中最常見也最難回答的問題,然而它卻暗示了人際平等關係的普遍建立:在這個時代,幾乎所有人都必須工作,必須在某種職業中獲得報酬,才能活下去,並贏得社會的尊重。自古希臘以來,人類社會經歷了一系列深刻變化。
  • 通識教育 中小學學段的推廣之路
    據了解,目前海澱區教科院已經開始向市面上的中小學通識教育機構購買相關課程,作為主科之外的補充課程。而北京商報記者通過梳理目前中小學通識教育賽道的現狀發現,目前進入這一垂直領域的機構並不多。  通識教育教什麼?
  • 「寬泛」並不是通識教育的目的
    「通識教育」就是作為一種與「專業化」「職業化」「功利化」相抗衡的力量,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美國現代研究型大學的崛起而成為一種教育潮流的。很多人將通識教育視為對知識之「寬度」的追求,相對於專業化對知識之「深度」的追求。
  • 【通識教育】北京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簡介
    【編者按】以2003年版本科生教學手冊修訂為標誌,北京大學全面開始了通識教育改革。隨著理念的探討與實踐的深入,從今年開始,北大教務部推出一系列「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作為推進通識教育的前沿陣地。它凝聚了「閱讀經典、批判思考」「大班授課、小班討論、課後寫作讀書報告」等基本共識,匯集了北大各院系的教學名師及助教團隊,探尋更具成效的教育方式,以期助力於培養引領未來的北大青年。
  • 浸潤傳統文化 創新通識教育
    該成果依託山東大學中華傳統文化研究與體驗基地,立足立德樹人模式創新和通識教育改革,圍繞「中華文化體驗與傳播」課程群建設,歷時八年積澱而成。成果抓住了優秀傳統文化轉化為育人資源的關鍵環節,著力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與立德樹人相結合的大學路徑,將與傳統文化有關的知識、器物、觀念、習俗、工藝等轉化為學生可以動手參與、沉浸體驗的教育教學模式,真正落實以學生為中心,實現知識、技能、情感教育相統一,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審美教育相統一,彰顯傳統文化通識教育的山大特色。
  • 《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通識教程》為消費教育提供教材藍本
    中國消費者報廣東訊(李智華 記者 李青山)近日,在廣東省佛山市消費教育基地的揭幕儀式上,《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通識教程》引起了消費者組織和維權專業人士的高度關注。據悉,該書由長期從事市場監管消費維權領域一線實務工作的龔恆超博士主編,其他編者包括市場監管領域政策法規專家、消費維權調解崗位標兵、全國最美維權人物。
  • 北大教授李猛:為什麼中國學生特別需要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的意義 通識教育對於不同的主體來說意義各有不同。 從美國高等教育發展歷史看,大學教育融匯了來自英國與德國的不同傳統:像哈佛這樣的本科學院強調博雅教育或通識教育,而像約翰 霍普金斯這樣的現代研究型大學則比較重視精深的學術研究。 這兩個傳統在美國比較好的大學中得到了很好的結合。
  • 《秋蟬》葉衝與香江離別落淚,香江臨死前為什麼隱瞞池城真實身份
    《秋蟬》已經更新至22集,葉衝和香江終於相認,可是初見即永別,香江臨死前也沒有告訴葉衝,池城的真實身份。葉衝為了救香江留下的白手絹也被宮本拿走擦鞋子,這個葉衝唯一能留下的可能提醒香江的線索,被宮本掐斷了!這也是宮本生性多疑的性格使然。葉衝看著香江犧牲卻不能救他的那種無力感,也讓他更加痛恨自己的身份。他知道香江是在保護他,他要接替香江去完成剩下的任務。
  • 別一種風景——河北師大音樂通識教育系列之《舞者》
    且看這張照片這是我們的學生——音樂學院舞蹈系的學生這是我們的舞臺——「真知講堂」的舞臺河北師範大學音樂通識教育系列《舞者》正在這裡隆重演出河北師大音樂通識教育「叩響音樂之門」系列校園音樂會始於2015年以後每年舉辦這是一種以聽覺視覺為載體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形式
  • 書迷舊文II香江在一帶一路中的重要作用
    本期財迷決定回答很多看官所提出的問題:資金出海,呆在香港安全麼? 或者說:配置海外資產,分散風險,是否該考慮香港?在一些看官眼裡,香江充滿了某獨一小撮,基本上已經是天下大亂。而在更多的看官眼裡,似乎計劃經濟之手已經伸到香江,香江好像早已和全國山河一樣一片紅:
  • 立足家庭雙語通識教育,北京先後學堂開闢英語教培市場新藍海
    >立足家庭雙語通識教育,北京先後學堂開闢英語教培市場新藍海2020-07-21 15:15:1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近期,專注於家庭通識教育啟蒙的品牌「先後學堂」上線了新一年的家庭英語進階學習課程,適合5-12歲兒童。
  • 這些政客還有臉對香港指手畫腳?(香江觀察)
    但諷刺的是,近些天一撮美西方政客發表所謂聯合聲明,就香港警方依法拘捕反中亂港分子說三道四,污衊抹黑香港國安法。2019年中國的香港特區立法會遭到暴力衝擊時,他們同樣顛倒黑白,把意圖顛覆特區政府的行徑說成是「追求民主」。  還記得那位大言不慚地稱香港暴亂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的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嗎?
  • 香港通識科檢討報告仍堅持「必修必考」,被批:換湯不換藥,沒涉及...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香港的通識科教育爭議自「修例風波」爆發以來持續發酵,前特首董建華形容通識科失敗,建制派要求評分改為及格和不及格。專責小組完成歷時近3年的檢討,22日提交長達46頁的報告,在香港社會引發巨大爭議。
  • 專注美妝通識教育,打造美妝全產業鏈,艾尼斯稱霸「中國第一美妝...
    注重通識教育,打造東方美妝教育頂級殿堂艾尼斯美妝學院向來非常注重通識教育,在22年的發展歷程中,早已超越了傳聲筒和教學工廠的教學模式從美妝教育的「長江商學院」式或者哈佛商學院式的教育理念中汲取經驗,不局限於傳授專業知識技能,還要讓學員博取各專業領域知識,融會貫通。
  • 嘟比英語,專為4-9歲中國孩子打造通識英語課堂
    嘟比英語是一款專為4-9歲中國孩子研發的通識英語教育類APP。  產品簡介  嘟比英語是一款專為4-9歲中國孩子研發的通識英語教育類APP,根據中國孩子的特點研發了全新AI互動課程,嚴選北美認證外教和AI互動授課,研發AI伴學系統,準確測評孩子學習效果,定製個性化學習內容。
  • 鬼馬狂想·笑滿香江,第九屆香港主題電影展深圳站開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杜翔翔疫情好轉,影展當道,第九屆香港電影展終於回歸華南地區的大銀幕。12月15日,以「鬼馬狂想·笑滿香江」為主題的9部港式喜劇,在深圳百老匯電影中心(萬象天地店)和深圳百麗宮影城(來福士店)同步開啟。感興趣的影迷可通過「百老匯影城」小程序、APP或其他第三方購票平臺購票。該活動將持續至12月27日。
  • Amber Group CEO做客香港區塊鏈協會香江論壇,暢談新視角下的DeFi...
    近日,AmberGroupCEOMichaelWu受邀做客由香港區塊鏈協會與火星財經聯合舉辦的「香江論壇」線上直播,就《DeFiVSCeFi顛覆還是融合》這一主題,結合AmberGroup分別在DeFi與CeFi領域的探索與經驗,展開了話題分享。
  • 鬼馬狂想·笑滿香江12月15日至27日 第九屆香港主題電影展深圳站開幕
    原標題:鬼馬狂想·笑滿香江12月15日至27日 第九屆香港主題電影展深圳站開幕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5日訊 (深圳特區報記者劉莎莎)疫情好轉,影展當道,第九屆香港電影展終於回歸華南地區的大銀幕,帶著以「鬼馬狂想·笑滿香江」為主題的9部港式喜劇,於2020年12月15日至12月27日在深圳百老匯電影中心(萬象天地店)和深圳百麗宮影城(來福士店)同步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