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北京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簡介

2021-01-08 北京大學新聞網

【編者按】以2003年版本科生教學手冊修訂為標誌,北京大學全面開始了通識教育改革。隨著理念的探討與實踐的深入,從今年開始,北大教務部推出一系列「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作為推進通識教育的前沿陣地。它凝聚了「閱讀經典、批判思考」「大班授課、小班討論、課後寫作讀書報告」等基本共識,匯集了北大各院系的教學名師及助教團隊,探尋更具成效的教育方式,以期助力於培養引領未來的北大青年。課程分為四大系列:中國文明及其傳統、西方文明及其傳統、現代社會及其問題和人文藝術與自然。2015年秋季學期,教務部推出13門通識教育核心課程。

13門核心課程

中國文明及其傳統

中國傳統官僚政治制度 歷史學系 閻步克 葉煒

中國古代史(上) 歷史學系 葉煒

孔子與老子 哲學系 王博

 

西方文明及其傳統

西方政治思想(古代) 哲學系 李猛

歐洲文學選讀(英文授課) 英語系 Tom Rendall

聖經釋讀(英文授課) 英語系 高峰楓

 

現代社會及其問題

經濟學原理  國家發展研究院 張維迎

伊斯蘭教與現代世界 歷史學系 昝濤

 

人文藝術與自然

文學人文經典(近現代) 元培學院 張旭東

大學國文 中國語言文學系 漆永祥主持,八位老師開設

藝術史 歷史學系 朱青生

西方美術史 藝術學院 丁寧

化學與社會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卞江

 

1、中國傳統官僚政治制度

歷史學系 閻步克、葉煒

課程介紹

集權官僚體制的早熟與發達是中國古代社會的最大特點。發達的政治行政體制在歷史早期形成了,並在數千年中不斷完善。這個體制構成了各種政治活動的基本框架,也是塑造社會形態的強大因素。本課程以古代官僚政治行政制度為內容,主要是皇帝制、中央行政和地方官制、法制、學制、文檔制、選官制、監察、俸祿、禮制等等,具體講述各類制度的形式、特點及變遷等,提示規律性現象、重大問題和發展線索,以使學生對帝國體制的基本架構、各個側面與政治意義建立基本認識。

2、中國古代史(上)

歷史學系 葉煒

課程介紹

本課面向非歷史專業本科生,以中國古代政治史、制度史演變的大勢為主要線索,使同學對中國古代史的發展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框架,引導同學加強課下閱讀,希望增強同學們對中國古代史的興趣並引發同學們的思考。

3、孔子與老子

哲學系 王博

課程介紹

老子和孔子是中國哲學和思想的奠基者。本課程擬以問題為中心,在思想對話中介紹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以呈現中國哲學傳統內部不同的理論體系,以及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路。本課程將通過對老子和孔子基本思想的系統講授,使學生了解中國最重要的兩個思想傳統,以及傳統內部的豐富性和張力,了解以思想對話形式展開的中國哲學問題。增加學生有關中國哲學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

4、西方政治思想(古代)

哲學系 李猛

課程介紹

本課程是幾位教師合作開設的西方政治社會思想系列課程的第一部分(後續課程:吳飛,中世紀西方政治思想;吳增定,現代西方政治思想;渠敬東,現代西方社會思想)。本課程通過選擇閱讀古代文學、歷史與哲學作品,結合當代學者的研究,理解西方古代城邦世界的政治形態,思考作為西方政治思想源頭的古典政治思想傳統。

5、歐洲文學選讀(英文授課)

英語系 Tom Rendall

課程介紹

The purpose of this class is twofold: in terms of literary studies, the class will help students achieve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two of the most beautiful and influential European narratives. In terms of cultural studies, the class will give students an introduction to some of the central ideas and attitudes of the Western world. Two works will be examined: Virgil's Aeneid and Dante's Divine Comedy. The Aeneid presents the story of a journey with a lofty goal—the foundation of a stable and civilized society; with a hero who embodies the code of reason, duty, and courage, the poem epitomizes the ideals of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The Divine Comedy presents another journey with a lofty goal—a vision of God; with a hero who seeks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this poem epitomizes Judeo-Christian attitudes. The classical and Christian value systems illustrated in these works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roots of modern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culture.

6、聖經釋讀(英文授課)

英語系 高峰楓

課程介紹

本課旨在讓學生對於聖經中的重要篇章有深入了解。課堂選讀的內容包括:《創世記》《出埃及記》《士師記》《撒母耳上》《約伯記》《路德記》《約拿書》,以及《馬可福音》和《約翰福音》的全部內容,最後介紹英文欽定本聖經的翻譯和特點。講課將介紹近現代聖經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研究結果。課堂使用的聖經英文譯註本為The New Oxford Annotated Bible,授課語言為英語,書面作業和期末考試一律用英文。

7、經濟學原理

國家發展研究院 張維迎

課程介紹

經濟學是有關人的行動和社會合作的一種理論模型和思維方式。本課程將系統介紹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課程內容將特別關注以下問題:經濟學如何分析人的有目的的行動;理性人如何做選擇;市場如何協調個人的選擇實現社會的合作共贏;如何衡量資源的有效配置;市場如何決定收入分配和實現社會公正;社會分工和市場競爭如何推動技術進步和創新;企業家如何發現市場和推動經濟增長;國際貿易和全球化何以能改進全人類的幸福和和諧;什麼是市場與政府之間的邊界;政府干預如何影響個體行為和市場的有效運行;為什麼發生經濟危機;什麼是恰當的宏觀經濟政策;計劃經濟為什麼失敗等等。

8、伊斯蘭教與現代世界

歷史學系 昝濤

課程介紹

本課程是為本科同學開設的選修課,運用歷史學、社會學與政治學等多學科視角透視伊斯蘭文明。伊斯蘭教是當代國際政治的重要因素,了解伊斯蘭世界的歷史與現狀,是我們認識二十一世紀世界發展狀況的一個重要條件。本課程將從歷史的角度講述伊斯蘭教與現代政治的關係。同時,本課程也將就與現代社會/政治有關的重要專題展開討論,如土耳其模式問題、世俗主義問題等。本課程主要包括如下內容:伊斯蘭教的基本知識、伊斯蘭文明史、中東現代史、世俗化問題、當代伊斯蘭復興。另外,在本課程中還將涉及中國的伊斯蘭教問題。

9、文學人文經典(近現代)

元培學院 張旭東

課程介紹

本課為元培學院通識核心課程,分「文學人文經典」與「社會思想經典」兩個系列,每系列又分別包含「古代」與「近現代」兩個學期(單元),每單元3學分,共十二學分,其中六學分為必修。內容上打通中西,意在通過經典閱讀,奠定人文與社會思想基本眼界與價值判斷力,培養學生文本細讀、批判性思考、深入持久的自由討論以及立論-論辯式寫作能力。教學形式為教授講解與小班討論相結合,注重培養和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和積極討論的習慣和能力。

10、大學國文

中國語言文學系 漆永祥主持,8位老師開設

課程介紹

「大學國文」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最基本課程,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與漢語寫作能力與表達能力的最基本途徑。本課程將圍繞培養目標,對學生在中外文學作品賞讀,漢語言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以及口才表達能力等方面進行系統培養與訓練。

11、藝術史

歷史學系 朱青生

課程介紹

藝術史連續講授十次,每次14-15講,對世界藝術進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呈現,揭示不同時代和不同文化中的藝術和藝術史的差異。此課程不設先修課程,每年在秋季學期開設一次,首講導論說明藝術史的基本概念並說明本次內容在整個課程中的結構關係,末講總結本次內容的問題指向。十個專題分別是:愛欲、生死、榮辱、秩序、自由、環境、品類、神祇、聖所、無有。本次講授「秩序」:藝術將世界中的各種秩序設計為完美的狀態,並且把現存世界解釋為想像圖景,把人類的政治理想做出規劃和程式,試圖以某種秩序為人間的差異和衝突找到解決的方案。

12、西方美術史

藝術學院 丁寧

課程介紹

西方美術作為西方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她的存在與發展見證了西方文明的價值取向和更迭,是物化形態與精神表達的一種創造性的融合,蘊涵了讓後世感受和理會內中豐富而又鮮活的精神力量的價值。西方美術史十分迷人,尤其是其中的經典作品,常常令人傾倒、難以忘懷。所謂「經典」(classical)一詞源自拉丁文的「classicus」,意為「第一流的」。了解美術史是感受和理悟人類第一流的文化成果的重要途徑。本課程專為大學通識教育開設,特別側重介紹西方美術史經典作品的人文內涵,培養學生讀解西方美術傑作的能力,以此加深對歐洲文化的理悟,提升自己審美的趣味。

13、化學與社會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卞江

課程介紹

這是一門面向人文社科類本科生的理科通選課。課程的重點放在化學(有時候是科學)與人類社會緊密相關的領域,著重講述化學與社會的交互促進。課程引入大量實例,使學生了解科學領域的進展以及這些進展與社會發展的互動關係。課程分為「化學與社會」「化學與可持續發展」和「化學與生命」3個單元共9章,詳細介紹和討論化學(個別地方是科學)與社會的緊密聯繫,將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有機地聯繫起來,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科技時代下的社會面貌。

(肖京、英子 整理)

 

編輯:舍予


相關焦點

  • 通識教育 中小學學段的推廣之路
    原標題:通識教育 中小學學段的推廣之路   在當前的教育模式裡,通識教育已經成為了大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中小學學段,通識教育尚未得到有效推廣。
  • 蘇德超:通識教育與批判性思考
    選修課制度有一個內在缺陷:課程體系性差,學生選課隨意性大,難以體現教育的共同目標。30多年後,通識課程於2003年正式進入武漢大學的課程體系。不過,這一時期的通識教育還在「通才培養」階段徘徊。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數學和自然科學、中華文明與外國文化、跨學科領域這五大類課程中,學生必須每一類至少選修兩個學分。
  • 「寬泛」並不是通識教育的目的
    「通識教育」就是作為一種與「專業化」「職業化」「功利化」相抗衡的力量,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美國現代研究型大學的崛起而成為一種教育潮流的。很多人將通識教育視為對知識之「寬度」的追求,相對於專業化對知識之「深度」的追求。
  • 浸潤傳統文化 創新通識教育
    該成果依託山東大學中華傳統文化研究與體驗基地,立足立德樹人模式創新和通識教育改革,圍繞「中華文化體驗與傳播」課程群建設,歷時八年積澱而成。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會或多或少接觸到一些傳統文化的要素,那麼,課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能否打破對慣性思維的依賴,重新思考和審視傳統文化通識教育的初心,實施教學革新呢?帶著這個困惑,教學團隊共同邁上了通識教育改革與創新的徵程。做學術研究需要有研究假設,教學改革同樣需要發揮想像力,要大膽地設想、小心地求證。
  • 北大教授李猛:為什麼中國學生特別需要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的意義 通識教育對於不同的主體來說意義各有不同。 經典閱讀與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人文教育與經典閱讀有著密切的關係。在人文學科裡經典閱讀是主要的訓練方式。
  • 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必須根治(香江觀察)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闡述了特區政府推進教育工作的思路和舉措,明確提出通識教育科的改革方向。特區政府教育局隨即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針對課程漏洞、教材混雜等飽受詬病的問題開出「藥方」,拉開了根治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的大幕。
  • 「博雅大學堂」雲課程直播預告|江曉原:作為通識的科學史
    為方便教師交流我們建立了「博雅大學堂-通識教育教師交流群」微信群,想進群的老師請識別二維碼,在跳轉頁面掃碼添加工作人員「教服中心客服號」至通訊錄,工作人員會邀請您入群。添加時請務必備註「姓名+學校院系+所授課程+科學史」申請入群(僅限高校教師)。
  • 《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通識教程》為消費教育提供教材藍本
    中國消費者報廣東訊(李智華 記者 李青山)近日,在廣東省佛山市消費教育基地的揭幕儀式上,《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通識教程》引起了消費者組織和維權專業人士的高度關注。據悉,該書由長期從事市場監管消費維權領域一線實務工作的龔恆超博士主編,其他編者包括市場監管領域政策法規專家、消費維權調解崗位標兵、全國最美維權人物。
  • 立足家庭雙語通識教育,北京先後學堂開闢英語教培市場新藍海
    >立足家庭雙語通識教育,北京先後學堂開闢英語教培市場新藍海2020-07-21 15:15:1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近期,專注於家庭通識教育啟蒙的品牌「先後學堂」上線了新一年的家庭英語進階學習課程,適合5-12歲兒童。
  • 港媒驚人發現:香港高校的通識教育很大程度上由美國操控!
    有港媒16日調查發現,由美國駐港總領館主導及撥款資助的中文大學香港美國中心(即「港美中心」),執行美國國務院教育及文化事務局轄下的「傅爾布萊特計劃」(Fulbright Program),聲稱推動學術交流,其實是滲透香港八所大學,設計通識教育課程等,變相操控香港高等教育重要課程。
  • 嘟比英語,專為4-9歲中國孩子打造通識英語課堂
    嘟比英語是一款專為4-9歲中國孩子研發的通識英語教育類APP。  產品簡介  嘟比英語是一款專為4-9歲中國孩子研發的通識英語教育類APP,根據中國孩子的特點研發了全新AI互動課程,嚴選北美認證外教和AI互動授課,研發AI伴學系統,準確測評孩子學習效果,定製個性化學習內容。
  • 專注美妝通識教育,打造美妝全產業鏈,艾尼斯稱霸「中國第一美妝...
    在艾尼斯,美妝培訓僅僅是美妝學院的底層建設,課程研發才體現艾尼斯基建工程的差異化優勢, 人才產業化或者說是人才的通識性教育,才是艾尼斯美妝學院能在未來行業競爭中屹立不倒的唯一法則。注重通識教育,打造東方美妝教育頂級殿堂艾尼斯美妝學院向來非常注重通識教育,在22年的發展歷程中,早已超越了傳聲筒和教學工廠的教學模式
  • 別一種風景——河北師大音樂通識教育系列之《舞者》
    且看這張照片這是我們的學生——音樂學院舞蹈系的學生這是我們的舞臺——「真知講堂」的舞臺河北師範大學音樂通識教育系列《舞者》正在這裡隆重演出河北師大音樂通識教育「叩響音樂之門」系列校園音樂會始於2015年以後每年舉辦這是一種以聽覺視覺為載體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形式
  • 萬門教育140門課程即日起免費開放
    導語: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全國高校正常教育計劃的影響,教育部印發《指導意見》中指出,倡導社會力量舉辦的在線課程平臺免費提供優質課程資源。萬門教育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充分發揮萬門教育自身在線教育平臺的優勢,向高校及所有註冊用戶免費開放140門萬門教育的優質課程內容。
  • 大學教育的「通才」與「專才」之爭
    目前,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只是停止從高中畢業生中招收本科學生,但這並不是說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本科教育就此關張,而是將轉入日新書院,與日新書院共同開展文科課程。這意味著,本科生依然有機會學習新聞課程。此次改革的目的在於擴大學生視野,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的人才,應該被理解為清華大學通識教育建設的「強基計劃」中的一部分。
  • 科學+歷史+文學,6-12歲少兒通識雜誌推薦
    想要孩子見世面,就少不了一本通識雜誌。《好奇號》是引入Cricket Media版權,專門針對6-12歲的通識讀物,內容涵蓋科學、歷史、文化、文學等多個領域。1源自Cricket Media全球少兒讀物與STEM教育的頂尖品牌Cricket Media(蟋蟀童書)在美國的名氣絲毫不亞於中國的山海經,這個著名的STEM教育專業出版機構
  • 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正籌備設立國家安全教育中心,監督香港通識...
    與此同時,香港社會對加強推廣國家安全教育,進行教育、司法等領域改革的呼聲也日益高漲。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日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透露,他正在籌備設立一間國安教育中心,旨在全面推動涉及國家安全的教育工作。
  • 高職課程分類建設研究
    摘 要:在高職課程建設過程中,要從典型特徵入手,將理論課、理實一體課和實踐課進行分類建設,要實現通識課程與職業課程有機統一,同時按照課程分類進行質量監控,旨在保證課程教學質量,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保證學生全面、均衡、富有個性的發展。
  • 圖畫通識叢書:海德格爾 | 薦書
    圖畫通識叢書:海德格爾 | 薦書 2020-10-14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十三五」教育發展大家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建設「復旦本科...
    「2+X」本科培養體系基本覆蓋全校專業,本科生培養深度愈加凸顯,發展路徑日益多元;學校「三位一體」課程思政教育教學體系得到全國推廣,「三集三提」思政課教育教學制度在上海普遍實行;有根、有魂、有效的通識教育2.0改革被譽為「中國高校通識教育的領跑者」;建成現代化智慧教室124間,改建集展示認知、基礎實訓、開放創新等功能為一體的教學實驗室5.87萬平米,教學和實驗條件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