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漢堡王使用過期麵包一事引發熱議,連全國知名連鎖快餐店都採取如此操作,令本就背負著「沒營養、不健康」罵名的快餐,又增加了食品安全問題。
漢堡作為洋快餐的重要一部分,明明牛肉是健康食物,生菜是健康食物,麵包是健康食物,為什麼一組合,漢堡就成了垃圾食品了呢?
明明漢堡中有葷有素,看起來好像搭配也很均衡,為什麼還被認為是不健康的?主要是跟漢堡的原料及烹飪方式有關。
大多數漢堡坯是由精白麵粉烤制而成,澱粉含量高,雖然口感好,但營養素組成單一。
而且精白麵粉屬於高升糖指數食物,進入消化系統後,會使血糖濃度在短時間內飆升,不利於血糖的平穩控制。
漢堡裡的肉類通常是油炸或油煎的牛肉餅、雞肉餅或豬肉餅等,這種烹飪方式會使人體攝入過多的脂肪。
高熱量帶來的危害,遠大於肉類本身含有的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帶來的益處。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天蔬菜攝入量為300~500g,其中深色蔬菜佔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但是漢堡裡僅有的一片生菜,遠不足以支持每日營養攝入。[1]
而且,有的漢堡中夾的是醃黃瓜等醃製蔬菜,這樣一來,鹽含量又超標了。
漢堡中的醬料多為沙拉醬、番茄醬、芝士、蛋黃醬等,無論是哪種醬,都屬於營養成分單一,熱量極高的食物。
把任何一種單一的食物當作一整餐都是不健康的,但問題是,吃漢堡通常搭配的是炸雞、薯條、冰激凌、可樂等,這些並不能彌補漢堡的營養短板。
簡單來說,除了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少量蛋白質外,漢堡其他的營養素微乎其微。同時熱量高,容易造成體內脂肪堆積,除了滿足口感,對身體弊大於利。
這麼看來,漢堡不能吃了?
當然能,不過需要對漢堡來一次徹頭徹尾地健康大改造,讓漢堡洗心革面,重新做堡。
和全穀類食物相比,精白面缺少膳食纖維和維生素。指南規定,每日攝入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g,所以建議將麵包胚換位全麥麵包。它的升糖指數很低,能延長飽腹感。
這裡要警惕商家玩的文字遊戲。全麥麵包是由全麥粉製作而成的,而某快餐推出的所謂的燕麥堡,實際上只是在精白面的麵包上撒點燕麥而已,這樣的麵包不是全麥麵包。
很多商家選用的牛肉餅都是碎牛肉,脂肪含量高,最好能換成脂肪含量相對較低的牛裡脊肉。此外,雞肉、魚肉都屬於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肉類儘量選擇蒸煮的,而非油炸的。或者索性將肉類換為雞蛋,同樣能補充優質蛋白質。
漢堡裡的生菜、番茄、黃瓜好是好,但是量少,而且根據膳食指南的建議,深色蔬菜要佔大比重。生菜不屬於深色蔬菜。
常見的深色蔬菜:菠菜、油菜、芹菜葉、空心菜、萵筍葉、芥菜、西藍花、西洋菜、茼蒿、韭菜等;西紅柿、胡蘿蔔、南瓜、紅辣椒等;紅莧菜、紫甘藍等。
因此,漢堡裡最好再增加點紫甘藍、菠菜、胡蘿蔔等深色蔬菜。
傳統醬料都是脂肪含量破表的食材,能少加儘量少加,不加最好。
如果覺得口味差些,這裡教給大家一個小妙招——可以考慮用酸奶替代醬料。因為酸奶本身易於吸收,是優質蛋白,口感好,熱量比沙拉醬低很多。
僅靠漢堡裡的那幾片蔬菜,量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建議再搭配一份蔬菜沙拉,一定不要放沙拉醬,如果實在覺得味道寡淡,可加入油醋汁。
關於飲料,不加糖的咖啡、豆漿、牛奶等,都比碳酸飲料和果汁好。
偷偷地告訴你,之前風靡娛樂圈的「蔬菜三明治」在營養素比例上,就優於傳統漢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戳這裡👉蔬菜三明治學著做一做。
總之,雖然漢堡有肉有碳水有蔬菜,但是葷素比例失衡、脂肪含量過高。只吃這個肯定營養失衡。如果在吃漢堡的同時,還能自行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蔬菜、雜糧以及豆類等,達到營養均衡的標準,它對你來說就不是垃圾食品。
[1]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編輯 | Young
審校 | Ninedruids 小 Ge
圖片 | SOOGIF
新冠病毒突變,疫苗研發工作是否要重新開始?
屢被爆出新冠感染,這鍋該不該生鮮背?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