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氣功之老子赤子功

2022-01-30 道家功法

   老子姓李名耳,字李聃,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道家學派的開創者。他之前雖然有被後世稱為道家的赤松子、廣成子、彭祖、容成子、王子喬等,但因那時的道家沒有系統的理論,沒形成學派。老子始將他們的實踐上升為理論,著有《道德經》一部,自此道家學說產生,並逐漸形成一個學派。後來又被道教奉為經典,老子便被抬上開山祖盯的寶座,而被稱為李老君。

    《道德經》講了許多氣功理論,提出了「赤子」、「嬰兒」之說。要求人們通過練氣功,保持其象「赤子」、「嬰兒」那樣朝氣蓬勃的旺盛生機,使衰老的狀態「復歸於嬰兒」、赤子,即所謂「返老還童」。他所說的「赤子」、「嬰兒」實質上是指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真氣」。練氣功就是練「真氣」。真氣隨年齡的增加而逐漸衰少,逐漸失去活力,赤子嬰兒時期是真氣旺盛的最佳狀態。老子氣功試圖使人回復到這種狀態,所以我們將老子氣功,稱為老子赤子功.

    鑑於《百家話長壽》一書中對老子氣功及其養生理論作過介紹,這裡僅對老子赤子功作原則提示,並據後人收集的老君功法作一簡介。

    道家氣功老子赤子功功法

    老子赤子功屬於靜氣功,功法雖然簡單,但難以達到入靜的上乘境界。

    現在氣功「意守」入靜的生理基礎,已得到證實。上海市氣功研究所通過實驗研究,找到了能夠代表人腦思維活動複雜性的客觀指標。他們先讓氣功師靜坐在椅子上,安置上頭皮電極,並記錄下他的腦電信號十分鐘。然後氣功師練功,再分別記錄下他的功中和功後腦電信號十分鐘,再將信號用腦電圖放大,送入電子計算機,經過最新的「混沌理論」計算後,發現氣功師在發功前後腦電片段的階數變化,存在著一種漲落。發功後,腦電吸引維數值,與深度麻醉相似。這意味著氣功入靜後,達到「排除雜念」(據《文匯報》1988年9月21日》的效果。這說明氣功「入靜」、「意守」是有其生理基礎的,測定腦電信號,是反映這一生理變化的客觀指標.

    練老子「赤子」功,重在入靜,其要點:

    一是「道法自然」。練功時,要求要順其自然,不強求,不傲作,全身自然放鬆。

    二是「無為而無不為」。練功時要做到「無為」什麼都不幹,心理上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即排除一切雜念,行為上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練功時「無為」,是為了成功後「無所不為」,即練究了功夫,能提高智力和工作能力,什麼事都能幹好。

    三是「致虛極,守靜篤」。練功時要高度入靜,虛懷若谷,集中意念,意守.玄北之門,(即丹田)。這是老子功法的核心點。

    四是「專氣致柔」。練功時要調勻呼吸,使自己呼吸柔和、均勻、細長。

    五是「恆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堅持練功,持之以恆,就會使「真氣」回復到嬰兒時期那樣旺盛,那樣朝氣蓬勃,那樣純樸渾厚,即所謂「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如此,就達到了練老子赤子功的目的。若練到上乘,也會出現特異功能,如《道德經》上說的「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陸行不遇兕(犀牛》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 金丹大道入門 道家伍柳派

相關焦點

  • 養生氣功 傳統道家氣功的入門修煉(一)
    道家氣功可能有很多人還不了解,因為可能都覺得一聽這個名詞,就帶有一種奇幻色彩,其實道家氣功作為很古老的一種修煉養生的方法,一直受到古代很多帝皇的追捧,因為提到道這個字就容易讓大家與長生聯繫到一起,古代道士煉丹,修行的目的不也就都是為了長生
  • 道家氣功武當採陽功
    丹經云:「冬至一陽生,此一年之正子時也」。道家修煉,至為重視這一寶貴時光。傳說從前有一老道,夜行山路,不慎跌入路旁坑洞中,洞深無法爬出,山間行人稀少,無人來救,一連數日,腹肌口渴,自以為必死無疑。一日天明,見角落裡有一烏龜,迎著太陽光,張口吸氣,頭頸一伸一縮,似將陽光吞入腹中,老道好奇地看著,並模仿其姿態,吸吞陽光,不一會兒覺饑渴全消,精神倍增。
  • 道家氣功與密宗氣功的比較
    隨著密法逐漸傳入中原,人們無不詫異地發現了密宗功法和道家功法具有絕大的相似性。密宗修左、中、右三脈,道家修任、督二脈;密宗修七輪,道家修三丹田;密宗修寶瓶氣,道家有胎息;密宗修靈熱。從修煉結果上看,道家追求三清,密宗追求涅磐,均是極高的精神和物質境界。  為了較為詳細清楚地比較密、道二家功法,我們從具體的修法入手,以期窺見不同形式中所包含的內在真諦。
  • 道家氣功心法口訣
    氣功定義:氣功是一門研究人體在特定意念主導下,進行身、息、心自我調練,通過恬淡虛無、導氣益真以達到治病、保健、調能、延年目的的方法和理論的科學。道家文化中最主要的思想是:盜天地,奪造化,實現「我命在我不在天」,自己主宰自己命運的目的。  道家養生重三寶。三寶者:精、氣、神也。  道家長生法要「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等一貫工程,總是以此三寶為基礎,為材料。精氣神三者是相互關聯、相互轉化的,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主體,存則具存,亡則具亡。氣功鍛鍊歸根到底就是這個根本。精化氣,氣化神,神滋精。
  • 道家氣功怎樣入門?
    很多功友煉習道家氣功多年,卻是一直沒能收到應有的效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沒入門,這裡其實涉及方方面面的原因,這裡,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道家氣功入門的方法和標準及注意事項等。供大家參考。道家氣功功法的特點是性命雙修,在性功和命功方面都有修有證,所以這裡我們把入門分為性功和命功兩部分來探討。 那麼,性功和命功要修到什麼程度才叫入門呢?
  • 漫話道家氣功
    《素問·上古天真論》云:「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練氣功可以調攝心神,保持思想上的安定清靜,使人不生貪慾妄想,真氣和順,意守丹田,增強正氣,從而減少和預防疾病的發生。氣功的第一步是性功,它要求練功者必須道德高尚。第二步是命功,它可使人身體健康,卻病延年。性功著重精神,命功著重物質。物質產生精神,精神又統御物質,使物質轉化和變易。
  • 老子韓非列傳:一篇道家思想學術史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開篇敘老子,結尾敘韓非,中間是莊子和申不害。老子主張無為自化,韓非呼籲嚴刑密法,司馬遷安排二人同傳,論者往往致疑。比如,《南史·王敬則傳》記載:南朝時的王儉看不起同僚王敬則,說「不意老子遂與韓非同傳」,隱隱流露出無奈與不滿。
  • 清朝一奇男子,苦練道家氣功60年,最後卻被4個丫環破功而亡
    清朝有這麼一個老人從年輕之際就嚴於律己、恪盡職責,苦練60年的道家氣功。他不僅對自己的飲食有所節制,平時還堅持鍛鍊身體,按照他這樣的修煉程度、發展速度,老人成為得道大仙似乎是早晚之事。數十年磨一劍,修行之深的他在晚年之際卻被四個丫鬟在一月之內擊毀了所有努力。這個修煉道家氣功的老人叫柳翁,那他為何會選擇遁入空門呢?我們來講講關於他的故事!
  • 別再被所謂的氣功騙了,先看懂這些傳承流派再說
    在以天為天的天道思想裡,老子說,天之所惡,孰知其故?老子認為,人只能合天順道,只能根據天地出現了什麼狀況,然後再相應的進行善謀,善應,善利和善勝。這就是莫知其極而無不克的思想。在《道德經》中,老子是這樣闡述他的福禍觀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 道教氣功養生
    ☯修行交流,請加私人微信號:G-jie8023☯一、道教養生功法道教養生之養生三字經道家養生功法,之開通奇經八脈之固精關門法道教養生之起床前的養生之道道家通俗易懂的養生之道道教養生需要遵循「十不過」原則人體自身就具有補氣法清靜真的可以生長智慧嗎,道家教您怎麼練習靜坐法想要養生必須卸下心靈的包袱精神,調養是冬季養生的關鍵所在道家養生入門的悔過遷善之遷善道教養生具有科學依據道家養生有哪三宜與忌道德經的自然思想來有助於養生什麼是道家的玄門回春功道家有何等養生方法道家養生方法有哪三種
  • 老子西出函谷關,留下了《道德經》,還有這張《太極圖》
    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春秋未期世事紛爭,天下大亂,周王室內部也狼煙四起,老子看在眼裡想在心裡,準備棄官而遊歷天下,歸隱山林。函谷關以西是一塊清修聖地,一天,老子倒騎青牛,來到了函谷關通關道口。函谷關的守衛尹喜見到突然而至的老子,又驚又喜,懇求拜為師。
  • 道家吐納築基功法
    開始人的呼吸之氣,並不能直達丹田。人之心臟原有一管,上繫於肺,下通丹田,乃是虛空一管,無中生有。原來在胞胎時是相通的,下生之後變為肺呼吸,這根管就逐漸迷塞了。《老子》說:「天地之間豈有橐龠乎,虛而不屈。」就是指的這根管。有人初學氣功為什麼會發生胸悶胸痛呢?就是由於行炁不當,把橐龠管衝壞的緣故。所以行炁之時,不可強迫壓炁,也不可強制憋炁。勿執著,勿勉強。
  • 道家靜功—養性積德
    為此,道教所從事和宣揚的煉養方法很多,如符錄、祈禳、禁咒、靜功、動功、氣功、處丹、內丹、房中、辟穀、服餌等等,這些方法統稱為道術,與方術、方技、方伎是一個意思,道教中人也有稱為仙術的。自梁劉勰在《滅惑論》中首論道教的各種道術,他分道家為三品,上品為先秦時代老子的清淨無為之道,中品為秦漢方士們的神仙服餌之法,下品為東漢末期張陵五鬥米道教的篆錄禁魔之術。
  • 道家泥洹宮和密宗頂輪
    伍柳派非常注重這個,「馬陰藏相」沒有什麼稀奇,練氣功的人也做得到,練童子功的人也做得到。「馬陰藏相」不要亂練,過分練氣功,會睪丸收縮,那不是「馬陰藏相」,而是一種病態,搞不好最後還要開刀,或者攝護腺(前列腺)這些地方都會出問題。真正「馬陰藏相」是個什麼樣子,也不要亂去猜想。總而言之,如果講「馬陰藏相」,那是外表,實際上「下閉則稱無」,就是下面完全無漏,頂門重新開了。
  • 三清老子氣功功法
    要把呼吸調到輕、松、軟、綿、小的程度,與一般氣功調息的勻、細、深、長有所區別。輕,指呼吸不粗狀,輕飄飄的,另一個意義是澄清如長流之清水,也就是去濁留清;松,指人的身體放鬆,沒有犟勁的地方,松而自然,心神安適,恬淡虛無,有頭到腳都好象有水往下落沉的模樣;軟,指氣很弱,呼吸要柔和,起初軟軟乎乎的;綿,指呼吸要綿綿不斷地出入鼻中;小,指呼氣、吸氣好似胎兒在母腹中的狀態,氣小到鼻孔放鴻毛都不動。
  • 氣功的原理
    四 氣功的原理闡述了氣和精,氧氣和月經精液之間的關係之後,讓我們來具體探討氣功的運行機制。
  • 道家養生之道:貴生、樂生、養生、生生不息
    「少私寡慾」——養生的內涵;「無為處世」——養生的方法。以柔為貴、弱者變強老子對『道』的解釋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老子所講的「弱」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弱」,老子恰恰看到弱而無用的東西之大用。例如:「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強」、「窪則盈」、「曲則全」、「後其身而身先」、「柔弱勝剛強」、「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守柔曰強。」
  • 諸子丨杜保瑞:道家經典中的養生之道
    所以,談老子的治身觀點,引申借用的意味較多,作為道家治身觀念的開端當無不可,但道家就是中國哲學流派,道家老莊列以前的著作,也可以是道家養生觀念的開端,只不過後學轉精,嗣後醫家、仙家的觀念更於治身言之確然,更有學習的價值。談老子養生的心法,還是要從老子養心的心法說起,這就是他的本體工夫,關鍵就是去私無欲,作為體制內的領導者,自己無私,別人便願意合作,從而完成治國事業。
  • 道家築基功:吐納法
    道家築基功:吐納法 吐納者,呼吸也。莊子云: 「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為壽而已矣。」意即吐出濁氣,納人人體所需之情炁,以幫助培蓄人體內部之真炁,達到修真養性、延年益壽之目的。中華道家修煉,重視「炁」對人體的作用。認為「炁聚則生,炁亡則死。」天地萬物無不需炁以生之。東晉道士葛洪在<抱樸子>中說: 「服藥雖為長生之本,若能兼行炁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藥,但行炁而盡其理者,亦得數百歲。」中華道家吐納,就是一種行炁之法,至簡至易,常年堅持,自可終身受益。中華道家認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內,以臍帶隨生母呼吸受炁。
  • 道家築基功,吐納法!
    意即吐出濁氣,納人人體所需之情炁,以幫助培蓄人體內部之真炁,達到修真養性、延年益壽之目的。中華道家修煉,重視「炁」對人體的作用。認為「炁聚則生,炁亡則死。」天地萬物無不需炁以生之。東晉道士葛洪在<抱樸子>中說:「服藥雖為長生之本,若能兼行炁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藥,但行炁而盡其理者,亦得數百歲。」中華道家吐納,就是一種行炁之法,至簡至易,常年堅持,自可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