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苗的標粗淡化
內地淡水養蝦還需要標粗淡化的過程;所以本節內容為中間插入的內容。
前面講過了:內地淡水土塘養蝦,可以有兩種淡化方法,第一種更複雜麻煩一些,第二種簡單粗暴一些。
01
P5的蝦苗先室內標粗淡化12~15天後,轉移到外塘小圍網池中暫養3天左右,再打開圍網小池全部放入外塘(當然,室內標粗淡化後,也可以直接放入外塘)。
這種室內淡化的好處是:可控性強,室內氣候穩定,受天氣影響小,同時操作簡單,整個養蝦場集中在一個室內標粗淡化池中進行操作,所以勞動強度明顯更小,但風險是一損俱損。
02
P5蝦苗直接在外塘圍網小池中,進行標粗淡化10~15天,然後直接打開圍網小池,將淡化好的蝦苗,放入外塘水體中。
好處是可以分散風險到各外塘;
缺點是外塘中圍網淡化受到天氣影響大,例如萬一從海南進苗的當天下暴雨怎麼辦(簡單的蓋遮雨膜,擋不了暴雨),然後在操作上勞動強度太大了,畢竟變成N個標粗池的操作了,即使是檢測水質的工作量也增大了N多倍。
下面我們首先介紹第一種方法,即室內標粗淡化方法。成活率更高,養殖過程穩定,但也更麻煩和複雜。
內地淡水土塘養蝦室內標粗淡化流程
蝦苗標粗淡化設備設施
01設備形式
有簡單粗暴的帆布池室內標粗淡化池,有室內水泥池標粗淡化池,有蒙古包小環境室內標粗淡化池;反正都在室內。
其中以圓形池、鍋形底的為最好,方便形成旋渦水流,物質交換順暢,集汙排汙效果好。
最原始的室內帆布標粗或淡化池
室內水泥池標粗或淡化池
蒙古包室內標粗淡化池(宜春強微養蝦基地)
蒙古包內圖(小氣候環境)
02配置標準
羅茨鼓風機功率配置20~30瓦/立方米水體,池底納米管長度配置1.2~1.6米長/立方米水體(納米管可做成各種形狀,如圓形盤,長條形,環繞池子形,直管型,都可以,但前提是必須均勻的布置於池底部。
其中以圓形池、鍋形底的為最好,方便形成旋渦水流,物質交換順暢,集汙排汙效果好。
03設備細節
納米管或盤的布置必須均勻,池邊周長可做1/3納米管靠壁(不要全做),以衝刷池壁局部,以及促進水流向中間流動,有利於汙物向中間集中的趨勢。
有條件的,可以安裝文丘裡射流管2~4個(池越大的數量越多),朝向同一方向,安裝於離池邊20釐米處,這樣可明顯促進水體形成旋渦水流,極有利於集汙於中間排汙口。
最好池子是鍋形底的,有利於集汙和排汙,但由於淡化時間僅僅10~30天而已,所以,對此要求不高,不過再怎麼說,以後說不定要用這個池子養大蝦呢,所以,還是有預謀的搞成鍋形底為好,鍋形帆布池底是集汙排汙的前提之一。
04排汙口過濾網
標粗淡化時蝦苗小,汙物和有機碎屑也小,可以通過池中間裝有過濾網的漏鬥形集汙井進行集汙,並定期池外拔管排掉。
其中以圓形池、鍋形底的為最好,方便形成旋渦水流,物質交換順暢,集汙排汙效果好。
05進水水位
池子的最高水位為1米,可先放0.5米甚至更低水位,這樣可以節省海鹽和礦物質元素(需要調節到和蝦苗場的一致),再慢慢加淡化到最高水位,最後每天放掉20%,再從蓄水池抽入20%淡水,慢慢淡化。
室內標粗池,或工廠化養蝦的中間排汙口閥門裝置
水源的確定
因為是室內標粗淡化,所以,必須是專用水源;
即使不是標粗淡化,而是室內工廠化養成蝦的,也必須是專用的水源;
道理很簡單:養成池內有蝦時,在排汙或換水時,需要引進抽入新水時,新水必須保證是消毒後(包括除餘氯後)的水,而不是隨便從外源抽水進來的;
如果是蝦苗還沒有入養成池前,則還可以抽入未經消毒處理的水,在池內進行消毒和做水,再放蝦苗,這還可說得過去,但一旦入了蝦苗,則後面抽水進來時,必須是消毒後的水了(因為有蝦在裡面);
標粗淡化之前,水源必須確定好,有如下三種水源:
水源一:前述消毒和做水(培菌培藻)後的外塘水,可作為標粗淡化水源。
水源二:自來水源、以及打井的地下水源,這兩種水,不必消毒和做水,可直接作為標粗淡化用水。
水源三:建立專用的蓄水池,蓄水池的容量自己定,至少滿足最低全場池子進一半水以上的用水量要求,消毒處理後使用,用完了蓄水池的水,馬上接著再進滿水,再消毒處理備用;用土工膜鋪底的鋪膜池。
工廠化或標粗淡化專用蓄水池的水處理
消毒
蓄水池進滿淡水,用50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潑撒下去,不得開水車或曝氣,因為漂白粉必須是悶消,悶消時間12小時以上,以消毒徹底;或遇到重金屬超標被漂白粉氧化,水體發紅的,則悶消12小時以後,可開水車或曝氣1~2天,水質可澄清,餘氯也可消除,尚有餘氯的,可以用大蘇打(硫代硫酸鈉)除餘氯,添加量為餘氯的含量相等即可,不要超量,例如餘氯為1ppm的,則用大蘇打的量也為1ppm。
漂白粉消毒後,PH往往達到9~10,開水車或曝氣更快,PH會降下來。
如果只是標粗淡化池用水,因為還沒有進蝦苗,則可以直接進水到標粗淡化池,因為在添加海鹽+氯化鎂+氯化鉀+氯化鈣+微量元素等過程中,PH可自動下降2個點左右,同時水溫也會因為鹽的溶解吸熱而下降2℃左右。
如果是養成蝦的池子,池中有蝦的情況下,則必須一直開水車或曝氣,等PH降到9.0以下即可使用(只是小量換水的情況下,PH馬上可被中和和緩衝)。
蓄水池用得差不多後,必須及時進水,進行下一批水的處理,以備用。
室內標粗淡化放苗前的水質預處理
以50平方米的小池為例操作如下:
1、進水+調節水的鹽度;
⑴ 從前述三種水源中,抽水進池,前期只進0.5米深的水(可節約海鹽用量),50平方米的蒙古包為例,0.5米水深,即一共25噸水。
⑵ 加入粗海鹽250公斤(每噸水加10公斤),以調節鹽度到10‰(具體操作上以蝦苗場的鹽度數據為準來計算添加海鹽的量)。
注意事項:
① 用吸水泵從外塘或蓄水池中抽水時,吸水泵不能接觸到池底,必須架空(或抽水泵放一塑料桶中再架空一下),以免抽到底部的髒東西;
② 另外後面還要添加礦物質元素,也會再增加一點鹽度檢測值。
2、模擬海水:儲備和平衡礦物質元素,調節總鹼度,調節PH值,為放苗做準備;
鈣鎂鉀磷溴硼元素的平衡及模擬海水配方:有條件的先檢測一下本場的水質,以獲得鈣鎂離子含量,再決定具體的添加量;例如檢測總硬度(鈣鎂為主),另外由於之前用生石灰消毒,總硬度基本上反映了鈣的含量,一般不需要再補充鈣源;
操作如下(開動曝氣和文丘裡噴頭促進水流,以攪拌溶解它們):
⑴ 每立方米水體加入六水氯化鎂1公斤+60%含量的氯化鉀100克+二水氯化鈣100克 + 溴化鉀10克 + 硼酸50克 +「強微複合微量元素」25克;
本案例是25立方米初始水體,則相當於需要添加六水氯化鎂25公斤,60%含量的氯化鉀2.5公斤,二水氯化鈣2.5公斤,溴化鉀250克,硼酸1.25公斤,「強微複合微量元素」625克;
注意事項:因為前面蓄水池加了大量生石灰,所以這裡氯化鈣減少了用量;以上礦物質元素通過計算相當於:水中增加鎂120ppm,增加鉀30ppm,增加鈣27ppm(若有條件檢測到鈣不足,可再增加二水氯化鈣用量);
以上操作,會造成PH下降2個點左右,水溫下降2℃左右(鹽溶吸熱)。
3、總鹼度的調節(對蝦養殖這個很重要);
再檢測總鹼度,若總鹼度太低,則潑灑小蘇打50克/立方+三水醋酸鈉50克/立方米,每次可提高總鹼度30左右,慢慢調節到至少90以上(內地淡水區);
注意事項:
①本操作會造成PH有所上升,與前面的加海鹽和礦物質元素操作造成的PH下降相抵消;即使沒有抵消,也一般可以通過曝氣來平衡和通過下面的方法來調節;
② 三水醋酸鈉為弱鹼也可提高總鹼度,且PH上升極少,50克/立方可提高10個總鹼度左右,且可以做為「強微硝氨雙脫複合菌」好氧反硝化的專用高效碳源,以儲備和保障後續脫亞硝酸鹽的碳源;其價格低於真品紅糖;
註:①氧化改底要和強微菌劑隔開1天使用,相互影響甚微。
② 氧化改底只適用於沒有排汙設施的土塘中,或集汙不太理想時使用。
4、PH值的調節;
此時再檢測PH值,最終要和蝦苗場的相差不超過0.3,如果相差太大,要用食醋調節,差不多每食醋用量100~200毫升/立方米,可降PH0.3左右。
注意事項:強烈建議用檸檬酸來調節PH值,一是因為成本更低(檸檬酸只要3.5元/公斤左右),用量只要10克/立方米,就可以下降0.3個點;
我們調節PH的幅度,每次不得超過0.3個點的PH值;
若是PH過低,要調高PH,就用生石灰(或小蘇打)10克/立方米/次,少量多次的來調節;並可增加總鹼度。
5、生態緩衝操作一:做高乳酸菌相;
(強微調水理念標準程序):先培菌後培藻,進行生態緩衝處理;
先做高水體乳酸菌相:開動曝氣,功率只開一半以內即可;每立方米水體潑「保苗救急乳酸菌相」0.5克+紅糖5克(或糖蜜10克代替),即乳酸菌+碳源;
以後還沒有放苗之前:每天每立方米水體潑「降氨靚水乳酸菌相」0.3克+「硝氨雙脫複合菌」0.3克+紅糖或白糖2克。
6、生態緩衝操作二:培藻;
第2~3天後培藻:有陽光時:每立方米水體潑「強微培藻酵素」5毫升+藻種1克;水色太清澈的,再用優質的腐植酸鈉5~10克;
再經過2天的生態緩衝,檢測「水溫-PH-鹽度-總鹼度」,和其他各項指標;符合苗場相應指標或相差不大時,觀察水色優良,即可放苗或試水。
注意事項
室內標粗淡化池配套的蓄水池為輔膜池,用土工膜鋪底;同時,吸水泵不能接觸到池底,必須架空(或抽水泵放一塑料桶中再架空一下),以免抽到底部的髒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