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粵西流傳著一句話「番薯貴過米,女婿好過仔」,「好過仔」的女婿是什麼樣的,沒個定論,但「貴過米」的番薯品種不少.去商場裡轉一圈就知道了。
番薯又叫紅薯,地瓜、山芋、甘薯等,是我們日常食用的一種美食,現代人的物質生活豐富,食物充裕,也越來越崇尚健康飲食,人們對粗糧更是青睞有加。番薯也就成為了推薦的雜糧之一,小時候拿來充飢,果腹的番薯,現在卻是餐桌上的網紅產品。
煲熟後的蘇村番薯
在吳川有兩個地方的番薯是比較出名的,一個是黃坡的穩村番薯,一個是蘇村番薯,蘇村地處小東江旁,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全村老小全體出動,擔泥造壩,擔出了一條長6公裡的大堤,把江邊廢地變成了「人造田」由於「人造田」長期受小東江淹沒,沉積了一層厚泥,沒有砂。但土質鉀含量達43%以上,是番薯生長的必需元素。這片肥沃的番薯地發展到現今,已有3000幾畝。也成為了吳川的獨特名片之一。
蘇村番薯
走進番薯地裡,一壟壟的番薯地長勢旺盛,葉子上有一些蟲洞,這是原生態的種植,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從不施用化肥和農藥,肥料來源於冬天收割稻穀的禾草,將禾草燒成草灰直接填埋在番薯地裡,既可以充當有機肥又可以防蟲,這使蘇村番薯高產且味道獨特。曾榮獲「名優農業土特產品」稱號,還是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蘇村番薯
市面上的番薯千篇一律,好吃的雞蛋黃番薯卻是萬裡挑一,蘇村去年種下的這個品種有雞蛋黃,龍薯,湛江白等,所產的雞蛋黃肉色如雞蛋黃心,味帶板慄清香,也有人叫板慄心,雞蛋黃得名於它的肉泛著淡淡的黃色,雖然它是常見品種,在蘇村這個特殊的地理環境生長下變得更加香甜!煮熟之後皮薄易剝,會自然開縫,板慄香氣縈繞,肉色形如雞蛋蛋黃心,層次分明,金黃的沙瓤晶瑩剔透,熟悉的味道撲鼻而來,讓人垂涎三尺!吃起來外軟內粉,香醇綿甜,沒筋,吃後有回甘,用湛江話來講覺得有番薯味。剛出鍋時最好吃。
剛出土挖回來的新鮮雞蛋黃番薯,以粉香為主,20多天後轉為香甜,買到番薯後把它放在陰涼通風處攤開,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口感會更加香甜哦!因特殊的硬土質使雞蛋黃番薯外表不露山不露水,有的還帶一點坑窪,不像沙地裡長出來的外皮光滑一點,薯形也會好看得多,但蘇村番薯不是徒有外表而沒內涵的空心將軍,它是實力派的幹將。
蘇村番薯
雞蛋黃番薯做法簡單多樣,無論是煎、炸、煮、炒、蒸、烤都可以,而且還可作為早中晚餐食用,健康,低熱量,不用擔心會發胖。最經典也是最方便的做法就是蒸熟直接吃,也可在電飯鍋煮飯的時候,削皮切件,直接放在米飯上面與米飯一起熟,帶著米飯的清香,也可切絲煮粥,是夏日不可多得的解暑聖品。和南瓜、紅棗一起煲粥最滋補,比白米粥更有滋有味,也可以做成番薯餅、番薯饅頭,油炸薯條,番薯糖或番薯綠豆糖水,小時候家窮,把番薯直接切小粒曬乾,放在綠豆糖水裡一起煲,那帶著陽光味道的糖水至今難忘,現在還懷念那個小時候的味道,但再也沒吃過了。
蘇村番薯
在不同方式的烹飪方法下,同一種番薯也可以吃出不同花樣的感覺。想把番薯蒸得好吃,就不能去皮,洗淨後,水燒開,再下鍋,大火蒸5分鐘後,小火再蒸20分鐘左右,可以根據番薯大小來調節蒸煮時間,轉小火慢蒸能讓番薯中的澱粉轉變成糖。這樣蒸好的番薯會更香甜軟綿,這裡還要注意一點,蒸煮的過程中不要經常打開鍋蓋,以免影響番薯蒸出來的口感。
如果不能確定熟不熟,可以用筷子插入番薯裡,能輕鬆穿透,就說明熟了。熟了以後把火關掉,讓番薯繼續在鍋裡焗幾分鐘後再出鍋。
蘇村番薯
「吳川番薯貴過米」,是吳川當地人熟知的一句俗話,這種貴過米的雞蛋黃番薯,5斤只需32.8元,還包郵,平均6塊多一斤,真的是比香米還貴,小夥伴們,你吃過廣東吳川蘇村番薯嗎?想吃的話,點擊下面連結下單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