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評論員 舒桂林
▲國產電動汽車看上去真得挺漂亮,我都心動了。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舒桂林 攝
「造車新勢力」的背後,站著一個又一個的IT巨頭,沒有它們的扶持,燒錢比拼難以維繫。
騰訊已經超越李斌,成為蔚來的第一大股東,持股達1.75億股,佔已發行普通股比例為14.34%;阿里巴巴為小鵬的最大外部股東,持股14.4%;美團及王興,持有理想約24%的股份。字節跳動、小米、京東等等,也都或多或少參與到「造車」運動中。
蔚來2020年第三季度淨虧損11.88億元,同比下降53.5%;小鵬汽車三季報淨虧損11.49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為7.763億元;理想三季報淨虧損1.07億元,半年報虧損為7516萬元……
表面難看的數據,並不影響它們在資本市場的表現。蔚來去年10月股價一度跌到1.19美元,滑至退市邊緣,但今年11月24日最高到了57.2美元;今年下半年才上市的小鵬、理想也不遑多讓,股價成倍增長。背後出資的IT巨頭們,賺得盆滿缽滿,美團三季報顯示,其投資理想汽車公允價值變動收入高達8.04億美元,折合52.85億元人民幣。
資本市場反映的是未來的趨勢和預期,和智慧型手機一樣,智能汽車的興起,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蔚來在今年第二季度毛利率轉正,第三季度銷售毛利率達12.94%;理想則是「造車新勢力」中第一家毛利率轉正的車企,今年第三季度公司銷售毛利率為19.78%;小鵬汽車在今年第三季度毛利率首次轉正,為4.6%……這意味著,「造車新勢力」在經過前期痛苦的燒錢歷程之後,終於走出「賣一輛虧一輛」的困境,看到了盈利的光明。
這也就難怪,越來越多的科技巨頭,憑藉自身的技術或資金優勢,加入到「造車」運動中來。華為、長安汽車與寧德時代,據說將聯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而小米汽車的海報,很長時間以來也一直在網上流傳。
一個智能汽車的時代,正在撲面而來。
審讀:孫世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