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名塔之八:大唐方塔我獨尊,大理崇聖寺千尋

2020-12-26 騰訊網

背靠蒼山,面向洱海。腳踏地,頭頂天,山川被我震懾,雲霄為我衝破。海拔2090米是我的起點,而終點只有天才能看得見。我就是我,大唐方塔一座!

縱觀全國,大唐方塔尚有幾座?大小雁塔高度不及於我。真定須彌塔雖威震河朔,但現存塔為清代重做。而早於我者,規模卻遠遜於我!

彩雲之南,群山之巔。蒼山洱海間,雲南大理是我的居所。正因為此,世人皆說我乃古代大理的產物,我相信有這種想法的人,定不知南詔所謂何物。更有甚者,說我是少數民族風格?身為唐塔風格的我,竟不知該如何解說!遊客的疑惑令我頗為不解,我仰天三聲長嘆,道出三處埋怨。

我之心事,欲付瑤琴,愁知音少。芸芸眾生,庸才多過英才。都說沒文化的迷信神鬼,有文化的尊崇權威。愛思考的愛引經據典,欠考慮的愛道聽途說。來膜拜我者,無知者眾多。只知有宋之大理國,不知有唐之南詔國,更況乎漢之益州郡了。我所居彩雲之南的大理區域,在強漢時已屬中國益州郡,在盛唐時為南詔政權,得大唐冊封,與大唐爭執,最終歸順中央。我的居所古城大理曾稱羊苴咩城,後屢經內變(902-937期間),先後有鄭氏大長和、趙氏大天興、楊氏大義寧政權。與此同時,中原也不安寧,大唐已滅亡,中國陷入五代十國亂局。後晉時期,段氏建大理,享國300餘年(937-1354)。蒙宋戰爭時,蒙古採取斷南宋側翼的戰略,先攻滅我大理國。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朝軍隊消滅盤踞在雲南的親蒙勢力,並在此建立雲南承宣布政使司,我的大理重新納入中原漢族政權懷抱。1644年甲申之變,貳臣吳三桂棄山海關,引滿清入關。甘為滿洲鷹犬,剿殺起義軍,屠戮中原並禍及我雲南。大漢奸「四順王——孔吳尚耿」四人瘋狂捕殺各地抗清力量,除孔有德被南明李定國擊敗,覺得慚愧且恐懼於清廷從而自盡,來不及被未來的康熙清算外,其餘三藩最終全部落下被滿清生剮活剝的下場,真是貳臣二心、嗚呼哀哉!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首義後,大雲南緊隨其後,脫離滿清而獨立,遂成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省也。以上便是我的前世今生,喜歡我就要了解我,不是嗎?

我之心事,欲付瑤琴,怨知音少。如果你愛我,更要深入地了解我。眾塔皆為塵世中之獨行者,而我是有左膀右臂的塔中王者。南北小塔,伴我左右,陪我度過千年春秋。我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共16層,為密簷式空心四方形磚塔。在我南北兩側之小塔均為十層,高42.17米,為八角形密簷式空心磚塔。兩塔與我呈鼎足之勢,我居中,而兩小塔做兩側拱衛之狀。唐之後的地方政要、文人墨客、天涯遊者都曾拜訪過我,有名有姓的甚多,更有耳熟能詳者,如徐霞客、李元陽等等。《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二十七》中曾對我如此記錄:「是寺在第十峰之下,唐開元中建,名崇聖。寺前三塔鼎立,而中塔最高,形方,累十二層,故今名為三塔。塔四旁皆高松參天。其西由山門而入,有鐘樓與三塔對,勢極雄壯;而四壁已頹,簷瓦半脫,已岌岌矣。樓中有鍾極大,徑可丈餘,而厚及尺,為蒙氏時即南詔統治時期鑄,其聲聞可八十裡...」。「史上白族第一文人」李元陽先生隱居大理40餘年,寄情於蒼山洱海之間,總不時充滿對我的盛讚,「錯金為頂,頂有金鵬,世傳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以此鎮之」。進入20世紀中期的1961年,我更是被評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列當年入選的77處古建築之一。

我之心事,欲付瑤琴,恨知音少。世人皆謂吾乃少數民族所作之風格,我相信比我誤解更深者,乃新疆也。我很詫異,眾人竟有隻知新疆不知有西域者也,我也懷疑有此認知者小學歷史怎麼學的?我所居雲南大理,地處中國之西南一隅,偏遠於中原。故日本伊東忠太先生與我國梁思成先生各著的《中國建築史》均未見對我之描述,這是稍顯遺憾之處。好在劉敦楨先生的著述《中國古代建築史》對我進行了細緻的講述,讓我有一種突然進入中原之感。故我禁不住要做一番引述,並附上中華民國時期關於我的靚圖一幅。第五章 隋、唐、五代時期的建築,第四節 寺、塔、石窟是如此說的:「唐朝密簷塔的典型有雲南大理崇聖寺的千尋塔、河南嵩山的永泰寺塔和法王寺塔等。這些塔和公元六世紀初建造的登封嵩嶽寺塔相比,除了塔的正面採用正方形這一重要差別外,在唐代的所有密簷塔中,多數只有樸素無飾但具有顯著收分的塔身從扁矮的臺基上建立起來,塔身以上是層層密疊的疊澀簷;相對地面上的出簷比較長,而且整座塔的卷殺在中段比較凸出而頂部收殺比較緩和,這就使得唐朝的密簷塔的外形比北魏的嵩嶽寺塔更加挺拔。千尋塔建於南詔國後期,是現存唐代最高的磚塔之一。方形平面,密簷十六層,位置在崇聖寺前部,和位於稍後的左右兩座宋朝(大理國)的小塔合成一組,在點蒼山的襯託下,顯得格外秀麗。」

我定居大理已有1200餘年,我知道你對我有過多留戀,希望今後我們再次相見,哪怕再等一千年。 你說你的壽命恐怕不足100年,那怎麼辦?只好讓你的後人替你這個先人再看我一眼…

山海坐,分與合,你我都來過,只不過我要說:

汝等皆為過客,吾乃見證者。

相關焦點

  • 雲南旅遊|大理崇聖三塔寺的景色,真的很不一樣
    大家好,我是小茹,親愛的小夥伴們我們又見面啦!上一期小茹帶大家玩了歷史悠久的法真寺,今天這一期,小茹又找到了一個很好玩的地方哦,這裡可能會有很多小夥伴都知道哦!這裡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理崇聖三塔寺,這裡是大理比較好玩的景點之一,但是呢,可能這個景點的名字聽起來就讓人感覺比較枯燥的樣子,可能有很多小夥伴旅遊的時候就不那麼的想來,那麼小茹今天就是要去哪裡玩哦,有要上車的小夥伴嗎?
  • 《天龍八部》中大理龍山寺,百餘年前已毀損的皇家國寺,如今重現
    關於大理的遊記攻略已經遍布全網,所以今天我們不去火爆的景點,而是來到崇聖寺的大理三塔來看看。位於大理城北約1公裡處的大理三塔,位列雲南最受歡迎景區的第五名,也是在大理景區中最有內涵的一個地方。位於點蒼山之後,洱海之前的大理三塔,高聳於雲間,仿若三座擎天玉柱直達天際,在蒼山洱海雄偉壯麗間形成一道獨特風景線。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六座,雲南大理千尋塔
    所謂「千尋塔」,位於雲南大理縣城西北崇聖寺內,是崇聖寺三塔中最大的一座。塔的全名為「法界通靈明道乘塔」,建於南詔王勸豐祐時期,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樓梯可以供人攀登。該塔通體自上而下有兩重塔基和塔身,塔身共有16層,每層正面中央開券龕,龕內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
  • 銀鎏金鑲珠金翅鳥:大理守護神
    佛教的護法神宋大理國銀鎏金鑲珠金翅鳥,是大理國時期作品,出土於大理崇聖寺主塔。在《國家寶藏》第二季節目中,佟大為顛覆往日陽光暖男形象,古裝造型亮相,化身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段譽的歷史原型——大理國皇帝段和譽,深情詮釋金翅鳥的前世傳奇。
  • 走尋西京|群山之巔屹立的大同禪房寺塔
    七峰山的禪房寺塔一座頗具盛名的遼代建築聳立於群山之巔最令人稱讚的是其基座上的雕刻禪房山是當地的風景名勝之一,騷人墨客曾留下詩文贊曰:「塔建丈人峰,千尋聳筆鐸。上方時響鐸,下界不穩鍾。古剎留唐碣,蒼苔護漢松。新晴憑仰止,窈窕翠微濃。」不過近些年來,一些企業開露天礦,在丈人峰與七峰山主峰之間,挖下幾十米的深溝,斬斷了上塔山的臺階路,想要上山困難重重,更增加探訪古蹟的樂趣。
  • 崇聖寺千尋塔,是唐代中原漢人,還有雲南各族人民交流合作的結晶
    在碧波萬頃的洱海之東,三座黃褐色的塔樓猶如三支巨筆,矗立在青山綠水之間,映在光滑的水面上,猶如一面鏡子。它們襯託出蒼山洱海和大理市莊重,雄偉,秀麗,迷人的風光。三塔中最大的是千尋塔,始建於南詔時期,遺存至今。中國有兩種古塔,這座塔是中國古塔數量最多的一座。如果按每層樓高4米計算,千尋塔比17層樓還高。
  • 中華名塔之九序:燕雲地區遼塔九座
    太行山以西的大同高地涵蓋朔、寰、應、雲、儒、媯、武、新、蔚等九州,太行山以東的北京區域囊括檀、順、薊、幽、涿、鄚、瀛等七州,因遼宋初期對峙交鋒多年,因此兩國領土互有得失,直到兩國訂立檀淵之盟後,領土爭奪才告一段落。傳統的燕雲地區專指契丹取得的漢地區域,即領土爭議穩定下來以後的燕雲十四州加上易州之地。
  • 中山街道丨平地勢起對九峰,雲間方塔最玲瓏
    我想我的好運氣終有一天會來臨我將被我終生想像著的廖若星辰的那麼幾個佼佼者閱讀,並且喜愛方塔,又名興聖教寺塔,是松江方塔公園的主體。興聖教寺建於五代後漢乾佑枯二年(公元949年),北宋熙寧、元祐年間(公元1068—1094年)造塔,襲唐代風格,呈四方形,故俗稱「方塔」。塔高九層,塔形秀美,結構獨特。網上查到關於興聖教寺的記載,「在府治東南谷市橋西。五代漢乾祐二年(949年)建。
  • 中華上下5000年的經典知識!
    >蜀之八仙 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範長生、爾朱先生 揚州八怪 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高翔、李方鷹、羅聘 北宋四大家
  • 淺析涿州北塔-雲居寺塔
    按照這個定義,涿州二塔分屬兩個寺院,應不屬於「雙塔」。但我覺得雲居、智度二塔儘管分屬二寺,但相距不遠,並且外形相似,年代相近。二塔的建築年代,經曹汛先生嚴密細緻的考證,智度寺塔建於遼聖宗太平十一年(1031年),雲居寺塔建於遼興宗重熙六年(1037年)或七年(1038年),間隔僅數年。
  • 貴州居然私藏了座花城,愜意不輸大理,5000株冬櫻花開得正燦爛!卻少...
    1994年中華書局、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的《中華字海》收字85568個,這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Q10. 中國有多少位皇帝?騎田嶺、大庾嶺【五湖】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四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大名橋
  • 風景秀麗的佛國大理,觀音造像也與眾不同,第一眼看你能認出嗎?
    威神之力嘆莫能窮。故我一心歸命頂禮!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來,成就大慈大悲法門,利益眾生,於生死苦海,為作船筏,於無明長夜為作明燈。恆觀眾生稱念聖號之音聲,無苦不拔,無樂不與。法界眾生,凡有所求,但能一心稱念菩薩聖號,菩薩即以千眼照見,千手護持,令其離苦得樂,稱心如意!
  • 從靈光井到傳說中的「八寺」
    吳大姐給我看了一段她收集的資料:「精嚴寺建有五臺山,在寺之山門外,如列屏障,上面立有五臺院,蒼松翠竹,繁花似錦……五臺山系南宋寶安禪師所建,禪師姓夏,親運土石,堆作五臺山,從來衣不解帶,寢臥亂草之中,其苦行毅力,驚天動地,卒後肉身不壞,荼毗時有白鶴沖天而逝……」威劍說,精嚴寺「五臺山」舊址應該在寺前的南面,目前還有點土墩遺存依稀可見。
  • 中國四大名塔:同為世界三大奇塔,艾菲爾鐵塔盛名,它卻無人問津
    或許有人知曉中國的四大名樓,四大名亭,(還不清楚的小夥伴看我之前的文章),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的四大名塔是什麼?其實中國的四大名塔也是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建築群之一,是我們的文化瑰寶。今天,我們便來一起走進中國的四大名塔,感受獨屬於我們國家的名塔的建築文化與藝術魅力。
  • 60張圖,帶你尋找120年前北京15處塔寺的模樣
    他用一年多的時間,足跡遍布北京、天津、張家口、開封、成都、宜昌、大理等多個中國地區,手繪了900餘幅建築文物、風俗古蹟等插圖,並整理成了5冊野外筆記。他就是近代日本建築學科創始者、亞洲建築研究先驅——伊東忠太。
  • 中國曆座名山之靈山佛都雞足山,素有「靈山佛都」的美稱
    佛典上記載,釋迦佛涅盤後,二千六百年後的今天,釋佛弟子迦南的葉子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死,他說:「為了不讓身體不舒服,彌勒成佛後,骨頭還出來了,我想以此來享受眾生,」,說完話,和衣缽一起走進雞爪山的石頭裡,我已經入山了,在山中等待彌勒佛的誕生。
  • 中華上下5000年所有經典知識,太齊全了,留給孩子吧
    蘇繡(蘇州)、湘繡(湖南)、蜀繡(四川)、廣繡(廣東) 4.【四大名扇】16.【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範長生、爾朱先生17.【揚州八怪】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高翔、李方鷹、羅聘 18.【北宋四大家】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