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聖寺千尋塔,是唐代中原漢人,還有雲南各族人民交流合作的結晶

2020-12-26 鄰居家的小姑娘

不管你之前經歷了什麼,在路上先把他們都忘記,享受眼前的美景,這才是旅行。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907字,閱讀約2分鐘

崇聖寺三塔,位於大理市城北1公裡處,點蒼山英樂峰下,遠遠望去,三塔西側躺著煙雲飄蕩的蒼山。在碧波萬頃的洱海之東,三座黃褐色的塔樓猶如三支巨筆,矗立在青山綠水之間,映在光滑的水面上,猶如一面鏡子。它們襯託出蒼山洱海和大理市莊重,雄偉,秀麗,迷人的風光。三塔中最大的是千尋塔,始建於南詔時期,遺存至今

中國有兩種古塔,這座塔是中國古塔數量最多的一座。如果按每層樓高4米計算,千尋塔比17層樓還高。這樣的高樓大廈在1100多年前的南詔就已建成。塔基塔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塔基塔是典型的高塔。塔身呈方形,約佔整個塔高的五分之一。西邊有一扇門可以進入塔內。這座塔是空的,有樓梯可以爬到頂端。塔身東西兩側各有一佛龕,供奉石佛一尊。塔頂有一座廟宇。塔剎由中柱,寶頂,寶蓋,香輪,蓮座組成。

塔頂四角曾有一隻青銅金鳥。據說,由於大理在古代是「水患多國」,當地人認為是龍在作怪,龍敬塔畏鵬,所以人們用塔和彭真龍來躲避水患。現在,塔東側中間有一道長8.2米,高5.1米的影壁。牆上並排鑲嵌著四塊大理石板,上面刻有「永鎮山水」四個大字,反映了當地群眾的心願。

這是明代貴州公慕英的孫子慕氏寫的。千尋塔始建於南詔全鳳祐年間(824-859)。其形制與當代西安小雁塔相似,是典型的唐塔建築風格。雲南地方文獻中經常記載宮陶工匠唐朝和惠儀幫助設計和建造塔。因此,千尋塔是唐代中原漢人與雲南各族人民交流合作的結晶。

千尋塔結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比如,通過逐層加寬塔基,從而增加承重面積,達到抗震效果,明代正德乙亥年(1515年),大理地震,「中塔開裂如斷竹城牆,民廬盡搖搖欲墜」,但「旬院」,它卻安然無恙,1925年,大理發生大地震,城內有九間房屋倒塌,千尋寶塔依然屹立不倒,只會搖塔剎。由此可見,千尋塔不僅對研究南詔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而且對研究唐代建築技術也具有重要價值。難怪郭沫若1962年秋遊覽大理三塔後,發出「三塔傲古,回味貞觀年」這樣的讚嘆。1961年,大理三塔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好了,今天的旅行見聞就分享到這裡了,再次感謝您來到《鄰居家的小姑娘》旅行「小欄目」,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一種緣分,期待與您下次相遇不見不散!

旅遊不是去另一個地方,旅遊是另一種方式的體驗。

相關焦點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六座,雲南大理千尋塔
    所謂「千尋塔」,位於雲南大理縣城西北崇聖寺內,是崇聖寺三塔中最大的一座。塔的全名為「法界通靈明道乘塔」,建於南詔王勸豐祐時期,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樓梯可以供人攀登。該塔通體自上而下有兩重塔基和塔身,塔身共有16層,每層正面中央開券龕,龕內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
  • 佛都┃崇聖寺三塔
    ▲佛都崇聖寺三塔是大理「文獻名邦」的象徵,是雲南古代前史文明的象徵,也是中國南邊最陳舊最雄偉的建築之一。▲蒼山04pillar 崇聖三塔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底寬9.9米,現存高度69.13米,16層,為方形密簷式空心磚塔,是中國現存座塔最高者之一,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築,外型上也與西安小雁塔類似,為唐代的典型塔式之一。
  • 中華名塔之八:大唐方塔我獨尊,大理崇聖寺千尋
    與此同時,中原也不安寧,大唐已滅亡,中國陷入五代十國亂局。後晉時期,段氏建大理,享國300餘年(937-1354)。蒙宋戰爭時,蒙古採取斷南宋側翼的戰略,先攻滅我大理國。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朝軍隊消滅盤踞在雲南的親蒙勢力,並在此建立雲南承宣布政使司,我的大理重新納入中原漢族政權懷抱。1644年甲申之變,貳臣吳三桂棄山海關,引滿清入關。甘為滿洲鷹犬,剿殺起義軍,屠戮中原並禍及我雲南。
  • 中國四大名塔:同為世界三大奇塔,艾菲爾鐵塔盛名,它卻無人問津
    最難得的是,這樣一座雄偉高大的塔,是用轉和黃泥砌成的,儘管經歷了1400多年的風雨侵蝕,至今仍然堅固,讓人忍不住讚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精巧工藝。,在漢代時始建,這座塔有十三級,最為精緻的是,飛虹塔每一層都飾有七彩琉璃,塔身還有各式各樣的琉璃構件,實在是巧奪天工。
  • 客家人起源:中原漢人後代,還是南方土著的後代?真實結果是這樣!
    一、客家人來源之一——中原與江淮漢人南遷1、中原與江淮漢人的南遷時期及分布關於中原與江淮漢人的南遷,在客家學研究中已有很多討論。但是許多論者把晉代因永嘉之亂造成的漢人往長江流域諸州的遷徙也算作客家先民南遷,甚至把秦漢時期少數中原人民的南遷也牽連進來,這是我們不能同意的。關於晉代永嘉之亂造成的民族遷徙,譚其驤先生早就做過深入研究。
  • 1922年的雲南大理照片 百年前的五華樓崇聖寺三月街盛會
    給大家分享一組1922年的雲南大理照片,拍攝者約瑟夫·洛克。 三月街為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三月街亦稱「觀音市」、「觀音街」;「祭觀音街」,大理白族傳統盛大節日,也是白族傳統的民間物資交流和文娛活動的盛會。
  • 單眼皮才是血統純正的漢人特徵?那雙眼皮是哪來的?這些你知道嗎
    如果你有認真觀察過的話,就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中國唐代以前的仕女圖幾乎都是單眼皮。
  • 以吐魯番出土文書為中心,看唐代中原與西域文化交流的意義
    引言:漢文化至唐代達到了一個空前繁榮燦爛的時期,其兼容並蓄的社會風氣利於凝聚各民族的共同力量,也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重要精神紐帶,為周邊國家與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文化交流從來都是相互的,取長補短,增進主體與推動客體同時進行,從而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
  • 在大理,除了蒼山洱海,崇聖寺三塔的魅力也值得感受一番
    崇聖寺三塔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大理的標誌和象徵,是大理國家級旅遊風景名勝區的重要人文景觀,也是中國南方最古老,最雄偉的建築之一。西有蒼山十九峰如屏風聳立,東有250平方公裡的洱海像鏡面展開,山海之間田疇萬頃,白族村莊星羅棋布,崇聖寺三塔旅遊區,就座落在這如詩如畫的名山勝水之間。 三座塔變化中有和諧,對立中有統一,互相依襯,渾然天成,背後是終年積雪的蒼山,前面是碧波蕩漾的餌海,與「玉洱銀蒼」渾然一體,展現出一種自然、典雅的東方美。
  • 雲南70年大事日曆:八月
    每到一地,訪問團都向各族人民傳達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的親切關懷,宣傳黨的民族政策,並深入少數民族村寨進行調查研究、傾聽各族人民的呼聲和要求,與各族人民結下深厚的情誼。 木蓮花龕一佛二傳金銀坐像 大理崇聖寺千尋塔出土 8月下旬雲南省文物考古工作隊在維修大理崇聖寺的千尋塔時,清理出南詔、大理國時期的佛像、刻字銅片、寫本佛經等文物600餘件。
  • 旅遊,佛教聖地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誌性建築大雁塔
    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誌性建築。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大雁塔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車明懷: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福祉所依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來,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溫暖的社會主義祖國大家庭裡,與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共同發展,僅用短短的半個世紀就創造了跨越千年的人間奇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過上了舊西藏從未有過的安定、和諧、幸福的生活。
  • 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五個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看看你都去過哪?
    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府駐大理市,是雲南的16個地級行政區之一 ,地處雲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區域總面積29459平方千米,是中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境內旅遊資源豐富,著名的景點有蒼山洱海風景區、鶴慶銀都水鄉新華旅遊村、大理古城、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等。愛旅遊的朋友,看看有你喜歡的嗎?
  • 去雲南忘掉煩惱吧,彩雲之南,雲南自由行
    知道雲南是在初中地裡書裡,想去雲南是在各種雲南旅行的帖子裡面,去雲南是因為自己那顆嚮往已久心。終於當天時地利人和都集齊,就到了出發的時候了。去之前小編本想報旅行社,但是都說跟著旅行社時間不自由,路線不自由,吃的不自由,思來想去,既然出去玩,就是要玩個痛快,最終決定來一次自由行!
  • 據說單眼皮是純正漢人的特徵,可雙眼皮從哪裡來的,又有幾人知道
    晉朝之後,局勢動蕩,土著漢人的樣貌出現細微的改變這不是小編我在信口開河,滿嘴胡說,我是有理有據的。在唐代之前的一些古墓的壁畫、仕女圖,陶俑等,清一色的都是單眼皮。土著漢人與外部遊牧民族存在大範圍的交集是在晉朝時期,由於司馬氏的晉朝,發生了「八王之亂」,「五胡之亂」等大事件,加大了不同部落間的交流與互通。
  • 怪事:大清建立,漢人寧死不剪頭髮;大清滅亡,漢人寧死不剪辮子
    清朝是滿人當家作主,當滿人奪得皇位,徵服中原之後,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他們大肆屠戮漢人,但凡是那些不肯降的漢人,都受到了非人的虐待,為了自己的皇權統治,在多爾袞攝政期間,還下令所有漢人梳辮子。這個命令一下,立馬掀起了很大的波瀾。
  • ...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 巡展活動第三站在臺灣中原大學...
    12月8日,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和臺灣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共同主辦的「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