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實現階級跨越?股權思維!

2020-12-16 鬍子老師聊商保

現在的社會上,每個人都有自己賺錢的方法,無非是賺的多少罷了。比賺錢更重要的是如何守住自己的錢,但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有一筆天降橫財,想要守住這筆財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財富上來了,思維卻沒跟上。思維還停留在之前的財務情況中,沒有快速的調整好自己的思維,適應目前的位置,當然也就守不住財富。

只有先成為有錢人,你才能發自內心的認可自己是有錢人,繼而去理智的規劃屬於自己的財富,從而實現利益最大化,獲得複利。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賺更多的錢?這才是我們最需要思考的問題。

現在上市公司越來越多,未來在註冊制的加持下,會有更多的公司上市。很多人認為這跟自己沒關係,但是如果你想自己創業開公司,就不免涉及到與人合作,分配股權也需要去設計方案。

即使你不想創業,去別人的公司就業,如果成為了骨幹員工,未來也有可能會涉及到激勵股權或者公司期權,誰工作不希望往上走呢?人都是希望越走越高的,即使是現在炒股投資,不也是為了擁有優秀公司的股權嗎?

以目前的社會發展形態來說,未來有可能會人人擁有股權,現在就先培養起來自身的股權思維,就比普通人更快的擁有富人思維。

很多人買股票很難做到長期持有,真的就是炒股,有時候即使選到了優質的好公司,在頻繁交易下也賺到了錢,但這真的是利益最大化嗎?

分析一下交易記錄會發現,中間的一段段交易聚攏起來獲得的收益根本比不過從頭到尾堅定持有的收益多,好股權的幾十倍收益和大部分人都沒有關係。

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不止一次,真的應該反思一下自己了,這證明你擁有優秀的選股能力,卻不代表你是一個真正聰明的投資人。

現在的股市投資門檻非常低,只要股份是流通的,股東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但就是這份交易的隨意性讓大多數人難以賺錢。但是也不能怪他們,因為大多數人沒有當過有錢人,沒有有錢人的思維,目光短視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

長期來看只要企業本身足夠優秀,能力夠強,護城河夠深,就能走出長期牛市。股東來來去去變了N波人,國際關係變幻莫測,宏觀經濟經歷調配,這些都無法真正撼動優質企業的本源。如果你有足夠好的眼光選到這些優質企業,完全可以堅持做長期股東,享受公司多年累加的成長收益,這才是利益最大化。

就根據茅臺來看,歷史上經歷了多少波股東?其中不乏牛人和厲害的機構。但是不管進出了多少股東,企業依然還是那個企業,企業的商業模式根本不受股東的存在而改變。茅臺從400億市值到目前的上萬億市值,中間的估值變化有幾十倍。或許你以前就買過茅臺,但是你堅持拿住了嗎?還是因為估值的原因進出過幾次市場,或者早就拋掉了?

如果想要培養出股權思維,就一定要擺脫短期。你天天盯著股票短期的漲跌去分析根本沒有絲毫意義。尤其是有些媒體或者自媒體,看到短期跌了就立刻用上「遇雷」或者「閃崩」等搞人心態的詞,如果你心臟不夠強大,就很難穩定持股。

總而言之,要先通過學習加深自身的知識儲備,能看清行業未來的發展,這是擁有優秀選股能力的基礎。其次就是培養自己的股權思維,能拿穩選定的優質企業。這兩步都能做到,普通人實現跨越階級也不是不可能。

相關焦點

  • 當你明白了「階級跨越」,就明白了人一輩子痛苦的根源!
    「寒門再難出貴子」、「普通人再也不能跨越階級」···這是近些年聽到最多的抱怨是:感覺任何東西都在拼爹,任何東西都在拼原始資本,任何東西都在拼權利,以前我們喜歡關注富人中的敗家子,而現在更喜歡關注平民中的大神背後到底有哪些天然資源。換句話說:我們總是在為自己的不成功找藉口!
  • 時間管理,是普通人實現階級躍遷的必要條件
    可三年之後,其中一個員工實現了財富自由,而另外一個員工依然在現在的崗位上面,毫無改變。列位看官,想不想知道這兩位員工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讓他們的人生軌跡變化如此之大?不賣關子,直接說。財富自由的員工回家,首先精心給自己準備一頓晚餐。吃完之後,花一個小時了解國際,國內大事,思考。針對國際國內的形勢學習相關技能充實自己。
  • 如何從股權層面實現對公司的控制權?
    今天我們就聊聊如何通過股權設計來實現對公司的控制權。 股權轉讓對賭協議要設限 創業公司在獲取資金時,一般會與投資人籤訂對賭協議,即投資方投資該創業公司時先按一定的估值投資進來佔一定的股權比例,例如佔20%的股權,同時,投資方會要求某一個時間內該創業公司的收入、利潤或者用戶數量應該達到一個指標,如果沒有達到該指標,創始人就要按照對賭協議的規定出讓股權給投資人
  • 章澤天真是嫁對了人,雖有年齡差距卻完成階級跨越,終於成了名媛
    現如今的章澤天也的確實現了她的這個夢想,自從嫁給劉強東以後,章澤天曾經和劉強東公開發表聲明,拒絕網友在稱她為「奶茶妹妹」,可見她是真的想要拋棄這個比較低俗的稱號,專心的做她的名媛闊太太
  • 有一種跨越種族和階級的友情,是《觸不可及》中的菲利普的戴爾
    《觸不可及》這是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原版應是2011年以法國為背景拍攝的《觸不可及》,最新的版本也是我們要介紹的美版《觸不可及》,如果只站在兩者的票房角度評價兩部電影不免有失偏頗,再者人們對法版《觸不可及》形成的固有的思維模式很難被打破,關於兩者的不同這裡便不作比較,兩部影片各有各的特色。
  • 普通人如何賺大錢?
    普通人賺大錢,零元創業。一個理論:消費創富兩個模型:原始股權、老顧客——九源2019-2020年首創兩個實戰模型01—消費創富錢從哪兒來?02—原始股權模型和老顧客模型(一)序言普通人能賺大錢嗎?如果能,應該怎麼做呢?我是九源,農村長大的孩子。雖然我是個普通人,但我也想賺大錢。所以,從99年大學畢業,我就一直在尋找賺大錢的方法。
  • 抄襲李子柒,成了越南網紅們跨越階級的密碼?
    由於Youtube的獨特點擊分成廣告費的方式,使不少網紅們不用靠恰爛飯,都可以實現財務自由,於是Youtuber變成了超級熱門的職業。在日本一項針對小學生的夢想調查中,排名第一的便是Youtuber。
  • 為什麼股權才是實現財務自由最有效的辦法
    昨天在抖音上看到360老總周鴻禕的一個視頻,裡面他是這樣說的:打工是買不了房子,車子,實現不了財務自由的,怎麼樣才能實現財務自由,買房,買車,其實就是兩條,一條是99%賺錢的方法寫在了刑法了,另一條那就是創業,拿到股權,參與資本市場拿到收益。
  • 豆瓣9.2《觸不可及》,法國人文精神,跨越階級鴻溝的靈魂救贖
    剛剛橫掃奧斯卡四項大獎的電影韓國電影《寄生蟲》也是喜劇掩蓋下對社會、階級甚至政治的現實隱喻。這篇《觸不可及》還使用喜劇幽默來描述主人公的悲劇命運。兩位男主人在種族、階級和貧富上有著很大的差異,他們有著各自的觸不可及精神禁區和現實困境。
  • 普通人才能實現財務自由?
    普通人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先聊聊什麼是「財務自由」所謂「財務自由」就是你的被動收入超過你「日常開支」所需你就基本實現的財務自由。在財務自由圈裡他們一直把「FIRE」,這個詞作為自己的目標、口號和宗旨,他們是「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ing Early」的縮寫組成的。
  • 考上公務員就等於實現了階層跨越嗎?
    雖然父親一輩子只是基層公務員,最後也不過科級幹部退休,但他實現了一個最重要的跨越,就是從體力勞動者到腦力勞動者的跨越,也為我從小能夠接受比較系統的教育奠定了基礎,不至於早早輟學回家務農。在這點上,我是很感激的。
  • 為何普通人逆襲如此艱難?傲慢與偏見被「精英們」展現的淋漓盡致
    但倘若一個普通人想要憑一己之力,實現階級跨越的逆襲,奇蹟也只能是奇蹟。最近,某個出道即巔峰的律政職場綜藝正在熱播。節目中的實習生們,智商情商和顏值皆高。儼然一副無需經歷社會的毒打,就一腳踏入精英圈層的樣子。唯有丁輝似乎是個例外。他本科是不知名的小二本,而後跨考華東政法大學的法碩。
  • 真的有跨階層思維和降維打擊麼?
    可什麼是當下大批熱門文章、短視頻中,所謂的維度和階級呢?比較常見的,大概就是說,比你更有錢,而且身價差距很大的人,就是所謂「高階層」「高維度」的人。而他們的思維,也是更「高級」的。同時據說因為有了這種「高級思維」,他們賺錢也更容易,生活也更舒適,連人際關係等情感問題
  • 了解龍頭思維對於我們普通人生活中有哪4大借鑑意義?
    志哥帶你學金融8講(1)了解龍頭思維對於我們普通人生活中有哪4大借鑑意義?志哥把多年來通過做金融投資的一些思考和感悟分享給你,讓金融小白的你也能破解金融迷霧,把握財富槓桿。每一期都會講到一種思維方式,希望夥伴們在學習完這期課程後,能夠掌握一些金融思維去看待生活中的問題,思考問題,認知問題。讓自己的思維更加嚴謹化、科學化。
  • 新之說:《三十而已》裡「包」治百病的愛馬仕,治得了「階級焦慮」嗎?
    然而讓新之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部劇在網絡上最先引爆的一個關鍵詞不是「三十」也不是「女性」,而是和我們普通人距離非常遙遠的一個東西——愛馬仕包包。至少這些有錢人可以在我們這些普通人面前「闊」得有理有據,使人信服,而不會像新版流星花園裡的道明寺那樣,把炫富變成了給人民群眾增加自信的段子。
  • 陳恭親:讀《有閒階級論》
    這時候,富裕階層想要炫耀自己有閒階級身份,而貧困階層也有欲望用一些廉價的手段裝作有閒階級的一員,這些現象就毫不奇怪了。當大家發布的都是自己精挑細選的、最符合有閒階級身份地位的信息,對於不完全了解別人、但對自己心裡有數的你,當然就會焦慮了:別人都這麼優秀,我為什麼這麼差?     《有閒階級論》雖然只寫了區區十四章,中譯本也只有大約不到三百頁。
  • 如何跨越三年級語文分水嶺?
    >自主獨立、學習為主渴望主動、邏輯性思維孩子在升入三年級之後,原有的內心秩序受到衝擊,所以需要在父母的幫助下重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建立起新的內心秩序。面對以上變化,我們需要做些什麼,幫助孩子梳理完成進入三年級之後語文學習的完美過渡,成功跨越三年級這個「分水嶺」?
  • 沒積蓄不是錯,作為普通人,我們如何自救?
    雖然關於投資理財的文章已汗牛充棟洋洋大觀,但多是繁雜磅礴範圍甚廣,而我局希望,對於普通人來說,能有一篇淺顯明了,看了之後能讓自己有一條清晰思路,並知道如何去循序進行的文章指引。
  • 父母用自己幾十年的奮鬥,幫孩子跨越階層,「含淚活著」成標籤
    但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人而言,窮盡一生,也很難跳出自己原來的階層。於是,有些人在對自己人生不抱過高希望的時候,會把自己所有的期待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並願意為了孩子拼儘自己的所有。父母用自己幾十年的奮鬥,幫孩子跨越階層,「含淚活著」成標籤人們常說成年人的世界中沒有「容易」二字,幾乎每個成年人都是在負重前,特別是已經做了父母的人。
  • 股份制的公司應該如何制定分配股權
    在如今的經濟時代一家又一家的公司崛起,更甚至有些公司從有限責任制公司變更成股份制公司,雖然說企業變更成股份制,但是有些企業家卻不知道股份制公司股權應該如何分配。 接下來江西心者律所事務師的律師助理球球就給大家說說股份制公司股權應該如何分配。在這之前首先應該了解什麼是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