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銷新規下 私募股權募資或更「舉步維艱」

2020-12-18 金投網

政策背景和描述

2020年,股權投資市場融資難的局面將持續。

在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基金領域,融資是一個共同的話題。這一趨勢將在2020年繼續下去。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於2020年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暴發並迅速蔓延,給全球經濟和中國實體經濟造成了明顯的負面影響。這場突如其來的全球性疫情加劇了國內股權投資市場融資的難度。為了維護企業的正常生活和正常經營,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投資者,都必須保持充足的資金流動性,謹慎投資於權益性產品。

從行業來看,雖然資產管理新規的過渡期已明確延長一年至2021年底,但消除多層嵌套、禁止渠道業務等行業亂象的核心並未改變。從長遠來看,去渠道化、去巢化有助於資產管理回歸本質,資本回歸有助於實體經濟。預計股權投資領域將面臨更為嚴峻的監管壓力,公募股和實債將被取締。新《資產管理條例》過渡期後,股權投資市場融資難度將加大。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底在中基協備案的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僅統計數據)已超過3萬隻,其中國資背景LP認繳總規模佔市場整體募資額的65.3%;上述基金產品的管理人中,國資背景機構管理的基金總認繳規模佔全部基金的60.5%。

中短期內,國有資產仍將成為市場重要的融資對象。但國資委已於2019年底和2020年底發布相關通知規定。今後,國有資產監管考核工作將不斷完善,國有資本投資和退出將面臨較長的審批程序。

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20年二季度我國股權投資市場融資情況好於一季度,但同比仍下降36.5%。2020年上半年募資總額超過4000億元,總體同比下降29%左右。

總體上,國內LP市場不夠成熟,長期機構投資者較少,股權投資和管理的專業化程度有待提高。而受限於上述多種因素及募資渠道單一,市場經常出現募資難的局面,中小機構尤甚。

三方代銷私募PE/VC基金具有重要的貢獻。

中基協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末,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存量規模10萬億元人民幣(未去重),其中構成如下:1、私募股權地產基金;2、部分定增、大宗交易、協議轉讓、新三板基金;3、基礎設施建設、PPP基金;4、各類政府投資基金(備案實繳規模大但對外投資規模小);5、市場化PE/VC基金。經溝通了解,常規的市場化PE/VC基金存量規模在15000-20000億元人民幣,遠低於協會公布的10萬億的規模。

據了解,頭部PE/VC機構通過三方募集資金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由三方代銷,募集資金直接進入私募管理人募集帳戶;一種是三方控股私募管理人的基金投資到頭部管理人的私募基金。根據行業統計及相關經驗,粗略估計三方代銷PE/VC基金的真實存量規模達3000-5000億元人民幣。

由此可見,三方代銷PE/VC基金對頭部機構募資非常重要,是其直接投資的重要、可持續資金來源,市場化募集而來的資金也不存在返投等附加要求。三方代銷平臺的資產甄別、優質管理人(GP)篩選能力,可以給投資人帶來重要價值,是國內超高淨值及高淨值客戶資產配置的重要渠道,同時為市場培養成熟專業的PE/VC自然人投資者,促進股權投資市場繁榮、直接融資發展。

此外,2020年上半年共122家具有VC/PE背景的中企實現上市,VC/PE機構IPO滲透率達到了65%,這些企業的發展早期離不開股權基金的投資支持。在此過程中,三方代銷平臺為PE/VC基金募集的資金,也就成為了初創期、成長期未上市公司直接融資的重要資金來源。

三方平臺代銷受限,或將導致私募股權募資難 「雪上加霜」。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及地緣政治影響,國內私募股權市場募投活躍度延續2019年頹勢,整體規模明顯下滑,行業管理趨嚴,市場募資壓力延續,機構LP出資謹慎。近期,監管部門出臺的關於私募股權銷售方面的新規,使得三方平臺代銷PE/VC基金受限,這或將使得股權投資市場募資「難上加難」,減少了個人LP出資的有效補充。

在當前的宏觀環境和行業條件下,GP總經理和眾多中小機構經理的融資並不容易。三方銷售平臺是融資的重要來源。在三方平臺僅限代銷私募基金的情況下,將進一步加劇私募基金的募集難度。在目前的環境下,機構LP(認購基金、認購基金)的違約率並不樂觀,但實際支付緩慢,比例較低,還存在進一步上升的風險。

私募股權融資渠道有限,意味著中小機構管理者和中小企業可能面臨生死危機。中小機構融資不容易。在疫情影響和2020年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融資渠道進一步受限將直接導致倒閉風險,一些具有高質量發展潛力的GP將錯失發展機遇。

在募集資金緊張的背景下,機構投資節奏放緩,管理者將更多有限資金集中到一些頭部投資項目上。在一定程度上,中小企業融資發展將面臨更多困難。這些都不利於GP和LP的長遠利益。

為了市場參與者的利益、證券市場的繁榮和中小企業實體經濟的發展,應鼓勵私募股權機構開闢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減少對單一資金來源的依賴,規範私募股權基金的管理銷售市場,通過資格審查和市場準入,允許機構持證經營,通過嚴格監管等手段,設置市場門檻,理清三方銷售平臺,促進股票基金市場健康發展。

溫馨提示:私募最新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

相關焦點

  • 代銷新規之下 私募股權募資難或將「雪上加霜」
    預計股權投資領域將會面臨更嚴厲的監管壓力,明股實債等將會被禁止,資管新規過渡期滿後,股權投資市場募資難或將加劇。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底在中基協備案的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僅統計數據)已超過3萬隻,其中國資背景LP認繳總規模佔市場整體募資額的65.3%;上述基金產品的管理人中,國資背景機構管理的基金總認繳規模佔全部基金的60.5%。
  • 第三方代銷或受限 私募股權基金募資「有點冷」
    業內人士表示,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在股權投資基金募資及後續對投資人服務等環節中扮演重要角色,若無法代銷私募股權類產品,或加劇一級市場募資的困境。(小標題)第三方或無法代銷私募股權產品近日,證監會發布《銷售辦法》及配套規則,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
  •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如何應對募資困境?
    截至2018年6月底,私募股權基金管理規模達7.95萬億元。隨著2017年底資管新規的推出,監管總體趨嚴;同時,受到宏觀經濟調整和去槓桿政策的影響,私募股權基金受到顯著影響,特別是在募資方面,面臨顯著困境。  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18年上半年,從基金數量看,2018年上半年新募集的基金數量約為1021支,同比下降近9%。
  •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如何應對募資困境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經歷此前幾年的高速增長後,目前規模增速逐漸放緩,背後的募資難題正在凸顯。  2017年前11個月,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募集金額高達1.61萬億元,這讓不少業界人士感嘆資金湧入的熱情。然而,似乎就在不經意間,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從「不差錢」變為「找不到錢」,尤其是大量成立不久的中小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更是面臨著嚴峻的募資困境。
  • 私募基金6大募資渠道梳理
    另外,在去槓桿和資管新規大背景下,銀行這個大金主出資路徑被堵,私募基金整體募資都更難,甚至是一些優質的私募也難逃其影響。那麼對於私募基金而言,到底還有哪些募資渠道?本文試做梳理。2保險公司險資有期限長、資金來源相對穩定的特點,也是眾多私募基金都青睞的募資對象。但是目前來看,險資比較偏好債權方向,股權的投資限制比較多。首先是傾向於投資體量大的基金,其次是在行業方面更偏好與自身業務可起到協同效應的領域,比如大健康產業。
  • 私募股權行業沸騰:險資投資限制取消,將極大緩解募資難
    私募股權行業迎來重磅利好。2020年7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在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我覺得對募資是很好的促進,現在國內股權投資基金募資通道很窄,有新資金進來是好事。
  • 私募股權基金募資寒冬:行業大洗牌 小機構加快出清
    2018年資管新規施行以來,VC/PE進入募資困難期,監管日漸趨嚴,募資一年難於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更讓募資難問題雪上加霜。在持續的資本寒冬下,長線資金進入股權投資市場依舊不足,而國資背景的LP(有限合伙人,泛指投資者)已成為國內股權投資行業資金的重要來源,其對GP(普通合伙人,泛指股權投資機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GP想要拿到政府引導基金的錢並不容易,尤其是中小機構更為艱難,行業頭部效應愈發明顯。
  • 股權、創投基金喜迎減持新規:十萬億管理規模 佔據私募七成江山
    原標題:十萬億管理規模,佔據私募七成江山,股權、創投基金喜迎減持新規,不過最受益的另有其人 摘要 【股權、創投基金喜迎減持新規:十萬億管理規模 佔據私募七成江山
  • 私募市場周評:股權市場募資增加契約型基金收益上升
    二、私募股權類產品一周市場情況截至本周下午,股權市場投資、上市和併購一共發生66起事件,較上周減少33起,私募股權市場降溫,涉及交易金額304.41億元人民幣,規模環比增加近一倍,少數機構募得大額資金,但是私募股權、創投行業與生俱來的「募資難」問題一時半會也是解決不了。
  • 上半年私募股權募投「馬太效應」顯著
    2020年已經步入後半段,私募股權投資也進入下半程。近日,2020年上半年私募股權投資的各項數據已經出爐。分析來看,如果下半年按照相同的募投節奏,2020年私募股權行業募資投資還將同比下滑。  實際上,2019年以來,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為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提供的退出機會已經顯現。
  • 圖解私募股權基金
    這既需要對行業的整體研判,也需要對細分市場的深刻洞察,還需要熟練掌握投資領域的財務知識和法律技能——相信在統一資管標準的大背景下,本書對銀行、信託、證券等領域的參與者亦有著相當的參考價值。   《圖解私募股權基金:法律實務操作要點與難點》共八個章節,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概述入手,對研究對象進行界定和分類,介紹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淵源及當前的司法監管現狀。
  • 年底私募銷售炸了,多家一口氣募資50億+,秒殺再現!
    有多家私募在渠道募資50億以上,秒殺情況再現。基金君發現,有不少百億私募此次不約而同銷售的都是有封閉期的基金,同時限制了銷售總額度,依然得到客戶熱捧。一些私募在產品熱銷以後選擇「封盤」,同時量化私募勢頭比較強勁。今年一些銀行私行私募代銷業務發展迅速,實現了翻倍的銷售成績。
  • 疫情後時代下,如何為募資「紓困」
    疫情之後,私募股權市場遭遇募投雙殺。若要追溯行業的氣溫驟降,應該是從資管新規開始,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私募業績整體表現的影響,再加突發性「黑天鵝」的防不勝防,行業當中存在的問題便更加顯現。疫情只是一個加速器,加大行業洗牌及清退。
  • ...私募基金迎監管新規!從業主體十不得 禁止明股實債!影響有多大...
    解讀:新規重申了備案登記跟開展私募基金業務的關係,沒有備案的不能做私募募資、管理等業務。解讀:現在有些私募為了隱蔽其實控人,設立層層出資結構,股權關係搞得非常複雜,底下有很多馬甲公司,卻要搞得互相之間沒有關係,以便去募資。還有些私募母子公司相互出資,出資循環,放大關聯公司之間的資本金,但容易導致實控人混淆等問題。所以,監管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如實披露其出資結構,嚴禁出資人代持、交叉持股、循環出資等行為。
  • 募資成功率很低 股權眾籌愁什麼?
    由發起人、跟投人、平臺構成,具有低門檻、多樣性、依靠大眾力量、注重創意的特徵,是指一種向群眾募資,以支持發起的個人或組織的行為。  但具體到怎麼做、如何做的問題上,政策首先要明晰,作為新興事物,網際網路金融的確需要「說個明白」。  募資成功率很低  眾所周知,股權眾籌是基於網際網路的融資行為,其特點在於面向小微企業的小額融資。
  • 私募監管新規之註冊登記難題如何破解?
    2020年9月1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強私募投資基金監管的若干規定(徵求意見稿)》(「私募監管新規」或「新規」),並公開徵求意見。 2 現行工商註冊登記的限制——註冊登記難關 在新規之前,根據《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相關問題解答(七)》及《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須知(2018年12月)》等規定,基金管理人的名稱和經營範圍中應當包含「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資產管理」、「股權投資」、「創業投資」等相關字樣,滿足其一即可
  • 代銷機構洗牌進行時!泰誠財富違約發酵 公募齊按代銷暫停鍵
    王明進一步向時代周報記者指出,這些私募理財產品的主要管理人為泰誠大通(上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泰誠大通」),其所購買的「泰誠大通朱雀14號私募投資基金」也是由泰誠大通管理。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一個名為「泰誠控股」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介紹,泰誠控股旗下擁有泰誠財富、泰誠大通和泰誠資本三家平臺,而後兩家公司分別為中基協備案登記的股權類私募基金管理人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對泰誠控股的實力說明上,該微信公眾號稱,三家機構為「高含金量稀缺牌照,合規持牌經營」。
  • 億歐智庫發布2020中國最佳私募股投資機構(WIA2020)
    大會同期發布的WIA2020世界創新獎系列榜單和報告,囊括了來自全球範圍內的優秀科技創新上市公司、創業公司、投資機構、創新人物,以期將他們的優秀創新實踐介紹給更廣泛的人群,讓科技更平等。2020年,投資機構募資真的難了嗎?哪些領域的企業更易獲得融資?各機構是如何做好投後管理的?「寒冬之下」,股權投資市場的退出情況如何?
  • PitchBook:私募股權2020年中跟蹤報告 回顧各項預測合理性?
    和倫納德格林(Leonard Green)在內的大多數大型私募股權公司2019年募資創下新紀錄,2020年將進入資本部署階段。與以往各年相比2020年的私募股權募資依然強勁,但目標規模定在100億美元以上的基金確實已經寥寥無幾。變數考量:為了維護持續合理分紅,LP有必要將資金重新配置到新基金,在這種情況下GP可以迅速募集資金,預計一些50億美元以上的大型基金將會成立並在2020年底關閉,另外歐洲三大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也準備在2020年募集大型旗艦基金。
  • 國內股權投募資市場年內遭「雙降」 政策鬆綁後險企能否成為「攪局...
    本報見習記者 張博 今年前7個月,國內股權投募資市場遭遇「雙降」。據清科研究中心旗下私募通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國內股權投募市場共募集194支基金,數量同比下降26.5%,環比上升12.8%;披露募集金額的基金有192支,共募資612.3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3.2%,環比下降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