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前不能吃豆漿牛奶雞蛋鹹菜,這些「經驗」是怎麼來的?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X醫生 上海市血液中心

今天我們再談一下獻血前飲食的問題。

在之前的科普「

獻血前連豆漿也不能喝?

」中, X醫生解釋了豆漿、牛奶和雞蛋等食物的脂肪含量並不高,不會引起血脂升高——哪怕是一過性的,因此,不會影響獻血。

但確實有相當多的獻血知識宣傳會建議在獻血前不要吃這些食物,認為可能引起脂血,導致獻血前檢測不合格。

因為很多獻血工作者的經驗是:有很多因脂血而不合格的獻血者,在獻血前吃過豆漿、牛奶、雞蛋,還有鹹菜!

這大概就是「獻血(單採)前只能吃白粥白饅頭」的由來吧。

那麼,如何看待這個實踐經驗呢?

之前有網友建議X醫生寫科普時開門見山先告知答案,這次就從善如流:

這個所謂實踐經驗是一種歸因謬誤。

簡單來說,就是把時間上的先後關係,當作事件的因果關係。

讓我們把前面提到的食物再列一下:

豆漿、牛奶、雞蛋、鹹菜……

是不是很面熟?

沒錯,這些都是典型的中式早餐成員,對於很多很多人來說天天見面。

很容易推測出,因「脂血」而不合格的獻血者中,必然有相當一部分人在早上吃過這些食物。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獻血點一天接待了100個獻血者,其中5個因「脂血」不合格,而這5個不合格獻血者中有3個人吃過豆漿、牛奶、雞蛋和鹹菜中的一種或幾種,是不是一點也不意外?

如果這種情況日復一日經常發生,是不是也很容易讓我們產生一種印象:吃這些食物容易引起「脂血」?

做出這種判斷的邏輯缺陷是:除了那5個不合格獻血者之外,我們並沒有調查另外95個獻血者(假設檢查項目都合格)在獻血前都吃過什麼,所以也無從判斷獻血前吃豆漿牛奶雞蛋鹹菜與「脂血」的相關性。

如果另外95個人中也有6、70人吃過豆漿牛奶雞蛋鹹菜,佔比跟不合格的5個人差不多,那就說明沒有明確證據支持這些食物跟「脂血」具有相關性。

這就是醫學研究中強調的「對照」的概念。

例如,我們要研究某種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能僅僅研究使用疫苗的人群,而應該同時設立試驗組(experimental group)和對照組(controlled group),試驗組是接受該疫苗的人群,對照組是未接受該疫苗的人群,然後比較兩組人群中發病率(疫苗保護效果)的不同。

這樣還遠遠不夠。

接種疫苗本身就可能會影響試驗人群的生活行為方式以及對疫病症狀的關注程度,產生偏倚。因此,要給予對照組跟「疫苗接種」形式一樣的「安慰劑注射」,並且對相關信息嚴格保密,對受試者保密,對研究實施者要保密,對數據統計者也要保密。這就是醫學研究中常說的「雙盲對照」(其實是三盲)。只有在全部數據統計完成後,再由專職人員予以「解盲」,得出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最終結論。

此外,受試者的選擇也至關重要。如果納入試驗組和對照組的人群本來就不同(比如不同年齡段),那麼也會干擾研究結果的真實性。因此,要保證受試者是完全隨機納入並分配到兩個組,這就是非常重要的「隨機」原則。

隨機雙盲對照試驗(RCT)是醫學研究的金標準。

回到獻血前飲食的問題。我們可以做個思維體操:

首先,獻血前不能吃豆漿牛奶雞蛋鹹菜,這個「實踐經驗」缺乏對照組,無法得出有效結論;

其次,如果因「脂血」不合格,工作人員或獻血者自己可能會細究獻血前都吃了什麼,而合格了就不會,這導致信息偏倚;

再者,易發生脂血的人可能本身對飲食要求及熱量攝入較高,從而早餐更「豐盛」,也更可能會吃豆漿牛奶雞蛋等食物,造成樣本偏倚。

以上說明,獻血前不能吃豆漿牛奶雞蛋鹹菜,這一「經驗」並不可靠。

最後給大家講個故事:

前耶魯醫學院院長劉易斯.託馬斯(Lewis Thomas, 1913-1993)在《最年輕的科學:觀察醫學的札記》一書中講到,他父親也是一名醫生,1911年在紐約羅斯福醫院曾經跟隨一位名醫。這位名醫以其能準確診斷早期傷寒而鼎鼎有名。

名醫的方法是用手捏病人的舌頭,根據其硬度和觸感判斷該病人是否得了傷寒,而病情發展也往往如其所料。因此,這位醫生查房時的景像是這樣的:每位病人都伸出舌頭,等待其逐一捏之。

我們現在知道,捏舌頭當然診斷不出傷寒。傷寒由傷寒桿菌引起,經消化系統傳播。捏舌頭的唯一作用是將傷寒桿菌從一個病人傳播給另一個,捏舌名醫的手就是傳染的媒介。

經驗不可靠。

這期我們從獻血前飲食聊到了傷寒,跨度有點大,內容有點雜,X醫生只希望大家記住:

時序關係不等於因果關係。

下期再見。

◆ ◆ ◆ ◆ ◆

熱點

▼ Love&Joy丨安義夜巷這一晚,紅了

▼ 國際志願者日丨總隊召開2020年志願者工作會議

▼ 成分獻血高校行,讓青春的愛和熱血延續

▼ 雙十一結束了,這份「快遞」還在路上

科普

▼ 血管迷走神經反應或是進化遺蹟?

▼ 獻血前連豆漿也不能喝?

▼ 獻血能降血脂?

▼ 獻血能喝咖啡嗎?

......

原標題:《獻血前不能吃豆漿牛奶雞蛋鹹菜,這些「經驗」是怎麼來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牛奶+雞蛋、油條+豆漿,白粥+鹹菜……哪種早餐最營養?
    通常每個人早飯吃什麼?許多人喜歡這幾種搭配:牛奶+雞蛋,油條+豆漿,白粥+鹹菜,可是早餐就這樣搭配,真有營養嗎?牛奶+蛋兩者的蛋白質含量都較高,飽腹感強,吃完之後經常不能吃其他東西。二、油條+豆奶長期以來,「油條加豆漿」一直是中國人喜愛的食品。但是幾乎沒有人知道,這種搭配實際上對健康不利。在高溫油炸的過程中,油條內的營養物質被破壞而產生致癌物,另外還有油脂偏高,熱量過高的問題。另外豆漿也屬於中脂食品,這一組合顯然不適合長期食用。
  • 千萬要注意了,油條+豆漿,雞蛋+牛奶不能長期吃!
    可是卻出現了各種吃法,要遲到了邊走邊吃,為了減肥只吃水果這些常見的早餐吃法,可是會讓你越吃越糟糕的!不少習慣早起的人,在清早五六點鐘起床後就馬上進食早餐,認為這樣能及時補充身體所需,也利於身體吸收。但事實上,早餐吃得太早,不但對健康無益,還可能誤傷腸胃。
  • 豆漿油條、牛奶麵包、鹹菜稀飯統統不能吃!
    如果光吃稀飯,會導致體內胰島素在短時間內大量分泌,反而令脂肪囤積,不利於減肥。再說,稀飯缺乏營養,總吃也不利於健康。吃稀飯的時候不要只配鹹菜,還可搭配一個荷包蛋或是一份瘦肉,才能補充足夠的蛋白質。最好加盤炒青菜,營養就會很均衡。2、吃剩菜早餐又一個大叔大媽們必吃的一項早餐。真的不要吃剩菜!
  • 流言:孩子早餐不能喝粥,要吃雞蛋喝牛奶
    流言:  孩子早餐不能喝粥
  • 豆漿為啥不能跟雞蛋一起吃?有科學道理嗎?喝豆漿需要注意3件事
    最近經常聽家裡老人說,喝豆漿的時候不要吃雞蛋,否則營養都浪費掉了。明明兩個營養價值極高的食物,混合在一起怎麼就把營養浪費掉了呢?喝豆漿到底能不能吃雞蛋?傳言說,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豆漿中含有一種叫做胰蛋白酶抑制劑的物質,它能破壞胰蛋白酶的活性,即使攝入再多的蛋白質也會影響它的消化吸收,所以就有了吃雞蛋不要配豆漿的說法。
  • 豆漿不能和牛奶一起喝?專家:真正不能跟豆漿一起喝的是這一物
    豆漿是中國百姓非常喜歡飲用的一種健康飲品,而牛奶的價值也很高,所以有些人覺得將牛奶和豆漿一起喝,味道特別,即有奶香又摻有豆香,而且營養也好。可是往往這樣搭配時,會被好心人制止,他們會告訴你牛奶和豆漿是不能一起喝的。那麼真相究竟如何?讓我們來聽聽專家解釋。
  • 這些「假早餐」不要吃了!白粥+饅頭、豆漿+油條等誤區一次說清!
    但是,應該吃什麼樣的早餐?大家還有疑惑、有爭議。疫情期間,張文宏醫生「早餐不許吃粥」的言論,曾經引起很大爭議。他的原話是:每天早上要給孩子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不僅是油條,麻花、燒餅、春卷等,都是高熱量高脂肪,偶爾吃一次還行,可不能天天吃。另外,豆漿也不能亂喝。如果豆漿沒有完全煮熟就喝,可能會引起中毒,輕者嘔吐、腹痛,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 豆漿和雞蛋能一起吃嗎?4種食物和豆漿搭配,真的不會讓你中毒
    豆漿作為每個老百姓都經常喝的飲料,深受大家的喜愛,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喝法,甜豆漿還是鹹豆漿爭論了很多年。在多數地區豆漿和油條是固定的組合方式,有些人不是不想換換花樣而是不敢。有人說豆漿和牛奶不能一起喝、有人說豆漿加雞蛋會中毒、還有人說豆漿和蜂蜜不能一起搭配。
  • 喝豆漿導致乳腺癌?豆漿這些流言千萬不能信
    作者: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碩士 王璐過年回來,想吃健康早餐,屁顛屁顛跑去買了一臺時尚時尚最時尚的膠囊豆漿機,決定實施「豆漿油條」早餐計劃,又在微博上刷出了「男人喝豆漿變女人」、「女人喝豆漿得乳腺癌」、「孩子喝豆漿早發育」,頓時鬱悶之情油然而生。那麼,究竟還能不能好好喝點豆漿啦?怎樣才能喝到安全的豆漿?
  • 健康提示 油條+豆漿?雞蛋+牛奶?原來這樣吃早餐是不對的!
    正所謂「早餐吃好,午餐吃少,晚餐不要吃太飽」,所以我們一定要吃早餐,而且要吃好。那麼怎麼吃早餐才好呢?  不少習慣早起人清早五六點鐘起床後就馬上進食早餐,認為這樣能及時補充身體所需也利於吸收,但事實上早餐吃得太早不但對健康無益還可能誤傷腸胃。  建議起床後宜先喝水補充睡眠時消耗水分活動20至30分鐘後再吃早餐比較合適。
  • 蜂蜜不能放冰箱?豆漿和雞蛋一起吃有害?真相是......
    所謂空腹不能喝牛奶,主要是擔心部分人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況,喝牛奶後會出現腹脹,甚至腹痛、腹瀉等問題。如果先吃些其他食物再喝牛奶,這種不適反應會比空腹喝更輕。如果本來沒有乳糖不耐受,空腹喝牛奶是完全沒問題的。各種動物奶中同時含有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乳糖),能消化乳糖的人可以很好地利用它們。
  • 早餐不喝粥,除了雞蛋和牛奶還能吃什麼?看完能少走很多彎路!
    歡迎來到百家號我為吃貨帶鹽,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早餐不喝粥,除了雞蛋和牛奶還能吃什麼?看完能少走很多彎路。最近,張文宏因一句孩子「早晨不能喝粥」引起網友熱議。有人認為他說得好,都說白粥養胃,但作為早餐確實沒有什麼營養;還有人認為他這是崇洋媚外。
  • 吃雞蛋不能喝豆漿?其實真正要注意的是這些,你一直沒重視
    其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等可以促進身體發育,健腦益智,而玉米黃素和葉黃素可以保護視力,所以多吃雞蛋還有著保護肝臟、延緩衰老和軟化血管等作用。很多朋友都覺得雞蛋和豆漿不能同吃,認為吃了之後難以消化。其實是不然,雞蛋和豆漿是可以一起食用的。
  • 雞蛋和牛奶能一起吃嗎
    雞蛋和牛奶都是我們的好朋友,不但能補充優質蛋白質,還避免了殺生,算半個素食。那麼雞蛋和牛奶能一起吃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雞蛋和牛奶能一起吃嗎 雞蛋和牛奶能一起吃,雞蛋和牛奶都是富含優質蛋白質的,有營養的食物,兩者在一起吃並不會造成毒性反應
  • 豆漿油條、白粥饅頭…...這4種「假早餐」,你吃了嗎?
    我們想要一天充滿精神活力,那麼早餐不僅得吃夠,還得吃對。但是,很多人早上匆匆忙忙出門前,能做到的僅僅是往嘴裡塞點東西,騙過咕咕叫的肚子。能量夠不夠?營養搭配合不合理?仔細一分析,根本就是吃了個「假早餐」。早餐只吃下面這幾種食物,就是吃了個典型的「假早餐」,看看是不是每天的你?
  • 【食品安全】蜂蜜不能放冰箱?豆漿和雞蛋一起吃有害?真相是......
    所謂空腹不能喝牛奶,主要是擔心部分人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況,喝牛奶後會出現腹脹,甚至腹痛、腹瀉等問題。如果先吃些其他食物再喝牛奶,這種不適反應會比空腹喝更輕。如果本來沒有乳糖不耐受,空腹喝牛奶是完全沒問題的。各種動物奶中同時含有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乳糖),能消化乳糖的人可以很好地利用它們。
  • 早餐經常喝豆漿,會讓人發胖嗎?罪魁禍首是豆漿裡的兩勺白糖
    很多人喜歡早上喝豆漿加一根油條,味道香醇又解飽,保證一上午能量滿滿。但是最近聽說豆漿是最容易發胖的早餐之一,這是這麼回事呢?大家都知道,豆漿中含有的豐富的鈣質、蛋白質和水溶性膳食纖維,作為豆製品,還含有一些被稱為植物雌激素的「大豆異黃酮」,對於更年期的女性雌激素水平調節還有很好的效果。這樣說來,豆漿本來是很好的食物,作為早餐可以為我們補充足夠的營養,怎麼會讓人長胖呢?
  • 張文宏:孩子早上要吃牛奶和雞蛋,不要吃白粥,到底怎麼吃最健康
    專家張文宏又發聲了,他說孩子這段時間必須要吃好,無論孩子胖還是瘦,都要調整好飲食結構,早上一定要吃好!他還指出,早上一定要吃雞蛋和牛奶,不要再只給孩子喝粥。中式早餐適當向西式早餐靠攏,以此增加孩子營養補給,提高身體免疫力。
  • 早飯不能喝粥?只吃雞蛋牛奶?營養專家喊你備齊這「三件套」
    圖片來源於網絡早飯不能再喝粥了嗎?牛奶+雞蛋就是早餐的最優組合了嗎?上海新華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吳江從營養的角度給你剖析一下你家的早餐。首先,自測一下你家的早餐營養滿血嗎?營養專家推薦給你這樣的早餐三件套:「優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小堅果」吳江指出,說到早餐,很多人會認為早餐最完美的搭配就是「牛奶+雞蛋」,但這是有一定誤解的。牛奶雞蛋的搭配,雖然能夠給我們提供優質的蛋白質和鈣質,但是缺乏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能量攝入不足。白粥、麵包、三明治,這些主食就能為身體提供碳水化合物,也很重要。
  • 「獻血」前後怎麼吃?獻血對人有沒有好處?
    獻血前一天 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主要就是儘量減少對肝腎的負擔,避免吃太多高脂肪的食物,比如肥肉、油炸食品、餅乾糕點等等。再就是避免喝酒。如果你平時就不怎麼碰這些,也就不必特別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