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不同就應該用不同的水溫泡!選擇好水溫,泡它!

2020-12-15 騰訊網

我們經常說,茶為水之母!泡茶時,水的溫度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茶,還需要不同的溫度來衝泡,才能將它們的精華衝泡出來,我們才能喝到品質極佳的好茶。那水溫應該什麼樣的茶搭配呢?小茶君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一、溫度在95℃~100℃的水

這個溫度的水真的算很高了,基本都是剛燒開的水。主要衝泡的茶葉對象就是烏龍茶,比如我們熟悉的鐵觀音,巖茶,凍頂烏龍等,以及全發酵的紅茶和黑茶,比如熟普洱,正山小種等等。特別是發酵度很高的茶或老茶,水溫要高。如果該類別的茶葉比較嫩,水溫可以適當的降低。只有這樣,這些茶才能衝泡出它原有的滋味,茶客才能享受其中的美妙。

二、溫度在85℃~90℃的水

這個溫度主要就是我們說的中溫了。衝泡的茶葉類型主要是嫩芽類的紅茶和烏龍茶,以及白毫銀針,六安瓜片等茶。但是我們在衝泡時,有個小細節要注意。那就是水進入杯時,不要從高處砸進去,而是巖茶杯壁慢慢的倒進去,這樣可以保護茶葉,防止茶葉被損壞,有助於茶葉的充分釋放。

三、溫度在80℃~85℃的水

這個溫度區間,就是我們說的低溫了。因為如果再低,水的溫度就不夠了。當然,不是讓你燒到80多度就停下來,而是燒開100攝氏度,然後等他涼下來。低溫水衝泡的類型主要就是龍井,碧螺春等嫩芽的綠茶和黃茶等。

在衝泡時,還要注意一些細節。比如在泡茶之前有沒有溫杯?因為杯子是涼的,如果高溫水進入後,杯子的溫度會讓水的溫度降低大約5攝氏度左右,這就導致了茶葉受到的溫度發生改變。因此,我們在泡茶之前,會有一個溫杯燙盞的過程。不僅僅是為了洗茶杯等茶具,還是為了讓蓋碗更加的適應溫度,可以讓茶葉得到更好的發揮,另外一點就是茶葉是否被冷藏過,我們要知道,茶葉從冰箱拿出來後,它本身的溫度是比較低的。如果將這種茶葉直接放在茶杯裡,然後用開水衝泡,雙方的溫差是非常大的,就會導致茶湯的味道發生改變。

所以,今後我們在泡茶時,一定要注意其中的溫度變化,不要隨意衝泡。唯有如此,才能喝到茶葉原本應該有的滋味。

相關焦點

  • 85度水溫、90度水溫、95度水溫,一路「開掛」的好白茶被泡壞了
    泡好一杯茶,茶味的完美綻放如向陽的夏花般,在高水溫的衝泡下,好茶的滋味和香氣更精彩。換成七、八十的溫水泡茶,內質豐沛的好茶,反倒是滋味表現平平。從泡茶的水溫看,好茶不怕沸水燙,高水溫衝泡是優質茶的試金石。
  • 高級綠茶怎麼泡?水溫有講究
    水溫特別水溫的控制主要取決於喝哪種茶。茶葉越嫩綠,泡製水的溫度就越低,因此茶湯必須是綠色明亮的,具有新鮮的味道,並且對茶中維生素C的損害較小。在高溫下,茶湯容易變黃,味道苦(茶中的咖啡易於浸出),並且破壞了許多維生素C。
  • 泡好紅茶的訣竅:投茶量、水溫、衝泡方法三合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紅茶要泡得好喝也是一門技術活兒!合適的投茶量與恰當的水溫是基礎,好的衝泡方法更是讓紅茶色香味表現得錦上添花,盡享好茶獨特魅力。投茶量與水溫一般工夫茶衝泡法衝泡紅茶,茶水比例以1:20為佳,如蓋碗容量為120ML,那麼投茶量可為6克左右——之所以說6克左右,是因為蓋碗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注水量並不能達到標註容量,即全滿水平,所以投茶量也可以酌情變換,視個人喜好而定,很多人默認投茶量為5克。
  • 紅茶要怎麼泡才好喝?選茶、選器、選水和水溫,這四要素是關鍵!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茶葉,還需要好的茶具,當然更需要優質的水源和水溫的控制,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紅茶充分發揮,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從選茶、選器、選水和水溫四個角度來看。 紅茶 不管是泡任何的茶葉,茶葉的本身質量是關鍵,只有好的茶葉才能泡茶屬於它的那種優質的口感,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選擇優質的紅茶呢?
  • 【健康】紅茶怎麼泡才正確好喝 紅茶的泡法水溫與技巧
    2、茶具先用滾水清洗在茶杯和茶壺中注入煮滾的開水,以漸歇的方式溫茶壺和茶杯,避免水溫變化過大。茶壺的壺身之所以是滾圓型,就是為了讓茶葉在衝泡的時候有完全伸展的空間,香味更易散發。2、倒入適量的茶葉:基本上是一茶匙茶葉泡一杯紅茶的比例。3、衝泡:衝泡紅茶的水要用沸騰的水,越熱越好。放冷後再加熱的開心無法衝出好味道。4、蓋上壺蓋:如果衝泡的的碎茶葉,加入熱水後,將濾茶網及茶葉拿開,再蓋上壺蓋,因為碎紅茶易於衝泡,泡太久會苦澀,越是細長的茶葉,浸泡時間可以加長。
  • 泡紅茶用多少度水溫最好?
    泡茶很講究水溫,水溫低了不出味,茶不香,水溫高了茶湯就容易苦澀,只有合適的水溫才能泡出美味的茶湯來。不同的茶需要用不同的水溫,比如像綠茶,一般我們用85度的水溫就夠了,而泡黑茶或者老茶的時候,往往會用到100度的沸水,不然不香。
  • 泡茶用多少度的水溫合適
    泡茶時,其中所用水溫極為講究,不同的水溫泡同一款茶出來的風味也會完全不同,所以一般大家在泡茶的時候,都會事先對茶進行了解。
  • 茶葉不同,泡法不同,7種茶葉分別要用什麼茶具?你用對了嗎?
    不同的茶葉品種,由於特性不同,衝泡方法和茶具自然也是不同。你平時有注意嗎?1、綠茶,完全沒有發酵,茶葉、茶湯都是綠色的,所以稱之為綠茶。綠茶的茶葉原料,都是採摘鮮嫩的茶葉,或者芽,所以綠茶很嬌嫩。綠茶的衝泡特點是,水溫不能太過85度為宜,泡茶的時候不能加蓋,不然會把茶葉燜傷,所以綠茶用透明的玻璃杯子最好。2、黃茶,和綠茶類似,也是沒有發酵,典型的黃茶工藝是:殺青,燜黃,烘乾。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茶黃湯,滋味甜醇。
  • 不同泥料的紫砂壺,適合泡什麼茶?建議收藏
    可以選擇如下條件的紫砂壺: 泥料:紫泥類紫砂壺,綠泥類紫砂壺,紅泥類紫砂壺 壺型綠茶衝泡方法:口蓋大,身筒矮 綠茶衝泡方法 1.水溫的控制:衝泡綠茶最適宜的水溫在 85℃左右,根據衝泡方法及茶葉品種、時節、鮮嫩程度的不同
  • 各類茶葉衝泡的水溫是多少?原來泡茶這麼講究!
    現在人越來越喜歡喝茶,對於喝茶也越來越講究,講究茶類,講究茶具,講究茶藝,講究水溫等等。在這些講究裡,似乎講究水溫都大家排在後面,其實衝泡茶葉,茶具倒還不是那麼緊要的,水溫的控制小約認為要僅次於講究茶類的後面。
  • 夏日冷泡茶,不同茶葉怎麼泡?
    夏日最愛各式冰茶和冷泡茶冷泡純茶紅了不止一兩年還衍生出加水果甚至加酒的冷泡茶且不說冷泡茶怎麼搭配先將茶泡好來才要緊夏日冷泡茶,選好茶葉很重要冷泡茶成為「網紅」並不奇怪,喝咖啡可以做冰滴、喝葡萄酒可以煮肉桂、蘋果,茶冷泡呢,有什麼不可以。
  • 綠茶要這麼泡才好喝
    每一種茶都有它的特點,所以在衝泡方式上也會有不同,就連泡茶用的器具也會有區別,因為根據不同的衝泡方式和器具泡出來的茶都會不同哦~綠茶怎麼泡好喝呢?以下是一些要領,一起跟小編來學學吧~首先是泡綠茶的器具選擇。綠茶有「清湯綠茶」之稱,所以一般會選擇玻璃器具,為什麼不選擇瓷具呢?
  • 不同茶葉的衝泡方法
    水的酸鹼度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鹼性水,以免茶湯深暗。煮水初沸即可,這樣泡出的茶水鮮 爽度較好。 沏茶的水溫,要求在80℃左右最為適宜,因為優質綠茶的葉綠素在過高的溫度下易被破壞變黃,同時茶葉中的茶多酚類物質也會在高溫下氧化使茶湯很 快變黃,很多芳香物質在高溫下也很快揮發散失,使茶湯失去香味。
  • 泡出來是水,煮出來是湯!有些茶葉就應該煮著喝!
    泡能泡出茶內涵物質的30%,煮茶則能煮出60%,衝泡幾泡普洱之後,再拼配泡完的葉底來煮,用心侍侯,期間滿室飄香,妙不可言。「歸來何事添幽致,小灶燈前自煮茶」。冷冷的夜,煮上一壺老熟普,翻幾頁閒書,日子也會跟著暖起來。尤其適合像我們這些生活在南方的人,畢竟家裡沒有暖氣。我們可以把煮茶看做一個迅速「變老」的過程,煮茶可以讓你品嘗到一泡茶「骨子」裡的味道,這需要茶葉先天有底蘊有積累。
  • 泡茶的水溫,多少度正合適?
    很多初入茶圈的朋友都常問,茶葉一般用多少度的水衝泡?
  • 【手衝入門】第九期 | 咖啡的衝煮水溫如何拿捏?淺中深烘焙水溫各不同
    衝煮出一杯好喝的咖啡,除了之前提到的研磨度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水溫】。手衝過程中,水和咖啡會進行一些複雜的化學反應,不同的階段產生不同的反應,而水溫會直接影響到衝煮時咖啡中不同成分的萃取率,萃取出咖啡中所含有的奎寧酸、胺基酸和單寧酸、咖啡因、油脂以及其他的物質。
  • 好茶配好器,不同類型的茶應該選擇什麼茶器?
    作為專業級文化茶禮器開創品牌,本篇科普小文章,極意便從器具的角度為大家提供選擇與購買的參考。因茶置器 喝出真滋味的第一步不同質地的茶具,會讓茶湯呈現不同的色澤和味道。茶具選的好,可以為茶增香添味,反之則會大損其中真味。
  • 泡一壺好茶,你要用對方法才行
    有些茶友在朋友處或者茶葉店嘗到一泡好茶,十分喜歡,將茶葉買回家之後,卻怎麼也泡不出當初嘗到的滋味。成就一泡好茶,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茶葉、茶具、水、衝泡手法等等。今天我們就從茶具的方向結合泡茶的手法,來說說泡茶的一些門道。
  • 綠茶到底應該怎麼泡?
    那麼這些不同的綠茶,分別應該怎麼衝泡呢?01 茶具常見的茶具主要有:玻璃茶具、白瓷茶具、紫砂茶具,近幾年興起的還有柴燒。而衝泡綠茶,首選玻璃杯。不是因為玻璃杯泡出來最好喝,而是因為玻璃杯泡出來最好看。名優綠茶大部分都十分細嫩,用玻璃杯衝泡,尤其是選用上投或者中投法進行衝泡的茶葉,可以看到綠茶在茶杯中翩然起舞的樣子。
  • 【韻海茶識】調整好泡茶水溫,發現茶湯更好喝了!
    其實,除了水的起源,水溫也是茶品衝泡過程當中極為重要的一步。蔡襄在《茶錄》裡感慨道候湯最難,「瓶中煮之不可辨」。難說,古人們對候湯過程如此細微的判斷也是不得已而生出的智慧,畢竟那時還沒有21世紀的現代科技來精密把控溫度。湯嫩則茶味不出,過沸則水老而茶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