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米家壓力IH電飯煲的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這款電飯煲採用的技術為壓力IH,那麼什麼是壓力IH呢?
事實上IH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技術,很多數百元的電飯煲都用上了IH加熱技術。IH是「Induction Heat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就是「電磁加熱」。其工作原理類似電磁爐,是通過電磁線圈接通交變電流,產生電磁感應,直接對金屬內膽進行加熱,讓內膽自發熱加熱米飯,徹底解決傳統電鍋底部加熱盤慢且下軟上硬不均勻的弊端。而壓力IH是在IH基礎上增加了壓力,並通過電磁洩壓閥控制鍋內壓力,讓鍋內壓力保持在設定的範圍內,一旦超過設定壓力就放氣,達到動態均衡。
壓力IH的關鍵在於控制這個壓力,因為大量研究表明,在1.05個標準大氣壓到1.2個標準大氣壓之間,做出來的米飯是最香甜的。所以壓力IH電飯煲最好就是把壓力控制在1.05個標準大氣壓到1.2個標準大氣壓之間。
回過頭來看米家壓力IH電飯煲。據介紹,這款電飯煲能夠在採用IH加熱的同時,對內膽施加1.2個標準大氣壓,並通過頂蓋的一個金屬壓力球來調節內膽壓力。看到這裡,或許部分精明的讀者會想到這樣的問題,地球上每個地區的海拔高度不同,大氣壓也不同,米家壓力IH電飯煲怎麼實現精準控制的呢?這是個好問題,不過後面我會來解開這個謎底。混合了香竹之清香和米飯之芬芳的竹筒飯想必很多人都吃過,竹筒飯清香的味道是不是讓你口齒留香,印象深刻?這說明了煮飯的鍋也是一個重要的工具。
高端電飯煲除了在加熱技術上深入研究之外,也對鍋的材質和形狀進行了深入的探究。他們一直都在努力還原用土鍋(釜)做飯時候的味道,而還原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還原材質;一種是還原形狀。
虎牌電飯煲一直在研究如何把土鍋的土陶材質應用到內膽上去。虎牌電飯煲的很多型號的內膽都不僅採用了用銅鐵鋁三種材質來回複製增加內膽層數外,最後還忘不了加上陶器材質。而象印高端電飯煲採用的內膽是「極致羽釜」,這種內膽中間為金屬材質,外側則包裹著土鍋。
從包裝盒裡取出米家壓力IH電飯煲,相信很多人都會和我一樣被其高顏值所徵服。白色,簡潔的外形完全符合小米的一貫設計的特點,在鍋蓋頂部只有簡單的三個按鈕:預約、開關及選擇/ 取消。接上電源後,在工作時會有時間顯示,一旦長時間不使用,時間顯示會自動隱藏,這是一個和其他電飯煲不一樣的獨特設計。同時,在工作時能夠清楚的看到當前的工作模式(精煮、快煮、保溫、自選)和剩餘時間。此外,開始按鈕的四周還設計了倒計時呼吸燈的效果。開蓋按鈕位於正前面,按鈕上還印有米家Logo。
或許設計師考慮到整體外形簡潔的因素,米家壓力IH電飯煲並沒有設計手提環,因此搬動米家壓力IH電飯煲只能採用雙手平端的方式,入手感覺很沉重,從參數上看足足有8.5kg。米家壓力IH電飯煲重量其實主要在於它的內膽。這個被稱之為「烈焰鐵釜「的內膽,採用了灰鑄鐵材質,獨特的深黑色營造出一種砂鍋的感覺。其內壁標記有兩種水位線:煮飯和煮粥。煮飯的水位線又被細分為國人最常用的兩種米——東北米和絲苗米;而煮粥的水位線被細分為稠和稀兩種。這完全是符合中國人煮飯和煮粥的習慣,是很貼心的設計。
第一次使用時有一個細節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米家壓力IH電飯煲的外包裝和說明書上都寫有如何拆卸電飯煲頂蓋的步驟,我在剛開始誤以為這是提醒我第一次使用時需要拆裝一些包裝保護裝置(事實上我也的確發現了一些需要拆除的保護裝置),不過最後一步拆除保護墊圈讓我感到了疑惑,因為我感覺不應該拆除這個墊圈。後來才弄明白,這些拆卸步驟其實是讓用戶清洗電飯煲時使用的,而不是提醒用戶拆除保護裝置。所以,希望小米能夠準確提醒用戶,這些步驟是清洗拆裝步驟。說了這麼多技術和顏值,最終還是需要看看米家壓力IH電飯煲使用是否方便,煮出來的飯到底怎樣?米家壓力IH電飯煲「烈焰鐵釜「的內膽總容量為5L,基本上能夠滿足4~5人的用餐。而這一次我是準備一家三口的米飯,因此我倒入了兩杯泰國香米,並按「絲苗米」的水位線注入清水。按照常規,裝入米和水之後,我應該按下功能鍵,選擇精煮,再按下開始鍵即可。不過,米家壓力IH電飯煲可是一款智能電飯煲,使用常規方式煮飯就不能顯示出它的特色。於是,我決定使用時尚的方式來進行這次煮飯。
在米家壓力IH電飯煲的後部有一個細長的小藍光燈,這是接入網絡的標誌,藍燈下面的細孔是網絡復位孔,當網絡出現問題或者更換路由器器時,需要復位重新設置一下。首先,我掃描二維碼下載「智能家庭」APP。這個APP中,能夠顯示出家裡所有的接入網絡的小米智能設備,如小米電視、小米盒子,小米淨水器、空氣淨化器等等。打開米家壓力IH電飯煲電源,APP就會自動找到米家壓力IH電飯煲,並提示進行米家壓力IH電飯煲的網絡設置(如果沒能自動找到米家壓力IH電飯煲,可以使用曲別針長按一下網絡復位孔再試)。現在很多路由器都支持2.4G和5G兩種Wi-Fi模式,但是米家壓力IH電飯煲僅能支持2.4G網絡,所以如果你的路由器只開了5G模式,就需要打開2.4G模式。
米家壓力IH電飯煲的網絡設置好之後,「智能家庭」APP就會自動下載一個「米家壓力IH電飯煲」的內置插件,這個內置插件就顯示出了米家壓力IH電飯煲的智能威力。而這個「米家壓力IH電飯煲」APP能夠實現米家壓力IH電飯煲的所有功能,換句話說只要米家壓力IH電飯煲連接上網絡,完全可以不用手動按鍵,直接在手機上就可以操作一切(當然,淘米、裝米、注水這些必要的手動步驟,手機可不能幫你實現)。值得注意的是,「米家壓力IH電飯煲」APP會識別你的地理位置,並根據地理位置計算出你的海拔高度,而米家壓力IH電飯煲正是通過這個數據,就能精確控制煮飯時電飯煲的壓力,保證了壓力值精確控制在1.2個標準大氣壓。
我並不著急時間,因此我選擇的是精煮(大約需要60分鐘),然後APP就顯出了其與非智能電飯煲不同的地方:讓我選擇米種和口感。其中米種的選項裡面默認了東北米、絲苗米、糯米、珍珠米、泰國香米、秋田小町、湖南米、江浙米等八種,而且更厲害的是還可以手動添加米種。添加方式可以通過拍照大米外包裝正面或者掃碼兩種方式。由於我使用的是泰國香米,正好有匹配的選項,所以就沒有手動添加。選擇好米種,就要選擇口感。口感有軟、中、硬和自定義四種選擇,所謂自定義就是可以自定軟硬度。我們一家人都喜歡偏軟的口感,所以我選擇了軟。選擇好以後,可以有兩個選擇:預約和開始。預約就是可以預定一個時間開始煮飯,開始就是立即開始煮飯。我自然選擇了開始,這時可以看到頂蓋上的時間開始了倒計時顯示,說明米家壓力IH電飯煲已經收到了網絡傳過的指令,並立即執行了煮飯的程序。在米家壓力IH電飯煲開始煮飯工作後,在「米家壓力IH電飯煲」APP中還可實時監控到煮飯進行到了哪一步,這個對於部分好奇心很重的朋友來說就有點意思。
在米家壓力IH電飯煲工作時,我再度研究了「米家壓力IH電飯煲」APP。發現,除了煮飯之外,米家壓力IH電飯煲和其他電飯煲一樣,還可以做很多美味和實現其他一些功能,比如可以做蛋糕、酸奶,或者蒸煮食物、熱飯等等。而且還支持網絡下載食譜,也就是說米家壓力IH電飯煲可以實現N種功能。不過米家壓力IH電飯煲和其他電飯煲不同的是,由於其功能按鈕只有選擇「精煮」、「快煮」「保溫」和「自選」四個模式,那麼APP上提供的其他功能只能推送到「自選」上。打個比方說,如果你要做酸奶,就需要先在APP上把「酸奶」設置為自選,然後直接通過功能選擇為「自選」就可以實現製作酸奶了。大約50分鐘後,米家壓力IH電飯煲響起一陣短促鈴聲,提醒我飯煮好了。此時,米家壓力IH電飯煲的工作模式自動轉為了「保溫」狀態,頂蓋上的時間顯示也重新開始從零開始計時。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鍋蓋,此時頂蓋有少量水漏出,這應該屬於正常現象。我用勺輕輕盛起少許飯仔細觀察,米粒比較飽滿而鬆散,泰國香米的細長形狀保持很好。嘗一口,立馬感覺到和家裡平時使用的普通電飯煲不同的是,米家壓力IH電飯煲煮的飯香氣更足,更具黏性,更有嚼頭,口感更好。
我看過米家壓力IH電飯煲的宣傳視頻,飯煮好之後,連鍋一起直接翻扣在案板上,整個鍋的飯就自動脫落下來。這個視頻是說米家壓力IH電飯煲使用的是日本高端電飯煲通用的大金PFA粉體塗層,不粘性很好。不過這種測試,我可不敢做,畢竟剛煮好的這一鍋飯正是一家人的午餐。不過,我還是用勺輕輕翻動了一下飯,發現的確不怎麼粘鍋。最後我洗鍋時發現,整個鍋面只有極少許糊狀的米殘渣在鍋面上,而且極易清洗,輕輕一擦就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