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蘋果

2022-01-28 啟悅教育EUREKA

《談東論西》第四篇

蘋果,論普及程度,幾乎隨處可見;論產量排位,更是僅次於香蕉。蘋果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低熱量,營養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體吸收。如此「水果之王」(需要說明的是,被稱為「水果之王」的物產不止一種。所以大家就不要挑起口水了。各愛所好吧),難怪人見人愛。

有一種調侃的說法,說有三個蘋果改變了世界。第一個蘋果,無疑就是伊甸園(Eden)禁果,推動了人類繁衍壯大。據說上帝造人之初,亞當(Adam)和夏娃(Eve)生活在伊甸園裡。上帝告誡兩人不要偷吃智慧樹上的果實,但他們聽信了蛇的讒言,禁不住誘惑,還是偷嘗了禁果。亞當慌亂中,將蘋果核卡在了喉嚨裡。作為懲罰,上帝將他們逐出伊甸園。那個蘋果核,還永遠留在了亞當的喉嚨裡,成為男人的喉結(Adam's apple)。

第二個蘋果,就是各位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名人軼事。英國偉大科學巨擘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從蘋果落地的現象中,引發思索,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打開了科學大門。當然,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故事而已,實質在於牛頓常年堅持不懈進行科學研究和思考,而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第三個蘋果,則是蘋果公司(Apple Inc.)創始人之一、致力於融合技術與藝術的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他主導推出的系列產品,使更多普通人邁入了智能時代。蘋果公司的商標設計得獨具匠心,寓意巧妙。它是一個缺了一塊的蘋果,借用bite(咬)來諧音byte(字節)。

簡要說明一下,「位」又名比特(bit),在計算機中指二進位數0或1中的任何一個。「字節」是「位」的上一級單位,指處理一小組相鄰二進位數字的單位,通常以8位二進位數字作為一個字節(好吧,「位」和「字節」都是計算機的入門名詞,但本文並非信息技術文章。如果還是有疑問,上網再查查吧。學習是需要主觀能動性的)。

關於此圖標,民間相傳它也是賈伯斯及其他創始人致敬「計算機之父」圖靈(Alan Turing)。圖靈是英國的傑出數學家、邏輯學家,因私人生活不容於當時社會,咬了一口含氰化物(cyanide)的蘋果自殺。不過,據說蘋果公司官方否認商標緻敬圖靈的說法。

上面三個關於蘋果的故事,都來自西方。老外真的是酷愛蘋果,反映在他們的語言中也是如此。以英語為例,apple不單指蘋果,還可能是其他水果(fruit)名稱的組成部分。比如,pineapple是菠蘿。在Tim老師的另一篇文章《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裡提到pine指針狀物。大家可以看看菠蘿,不就像渾身長滿針葉的果實嗎?Sugar(糖)apple指番荔枝,口感粉糯,香甜爽滑。Wax(蠟)apple既可指蒲桃又可指蓮霧,因為它們本來就是同科同屬不同種的植物。

Cashew apple最為特別,是指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腰果蘋果。大家想想,有沒有發覺平時吃的腰果都是沒有外殼的乾果呢?其實,腰果外殼有毒且堅硬,不能直接食用,已經過處理。腰果是果仁,腰果蘋果是果柄。後者與蘋果一樣,是一種假果(果實的食用部分由子房和花託、花萼等其他部分共同發育而成),可生食或製成果汁、果醬、蜜餞、罐頭和釀酒等。那為什麼平時我們在市面上,幾乎見不到腰果蘋果呢?全因其易腐致難保管和運輸,故罕見於產地之外。

沿著歷史源流回溯,還可以進一步了解到古時水果品種少,apple原還泛指除漿果(berry)外的各種水果和堅果(nut),甚至蔬菜(vegetable)。譬如,茄子舊稱mad(發瘋的)apple。因為茄子含有茄鹼,對胃腸道有較強的刺激,對呼吸中樞有麻醉作用,攝入量過高,會發生中毒。不過,各位無須擔心,平時只是有限進食茄子,自然無事。

還有另一則浪漫的故事:love apple指番茄,最早野生於南美洲。說來有趣,與華南流行稱番茄相比,華北普遍稱其為西紅柿。無論「番」還是「西」,都表明了其舶來品的身份。到底屬於「茄」還是「柿」呢?且往下看。相傳在16世紀,英國有位公爵將其帶回國,作為愛情禮物,獻給時任女王伊莉莎白(Queen Elizabeth I)。但當時,人們就像對待茄子一樣,以為其有毒。直到17世紀,經人「勇敢」試食後,才風行開來。

正因為蘋果在西方生活中如此常見,且招人喜愛。它也隨之被賦予了眾多的文化內涵。美國人似乎尤其熱愛蘋果,流行的相關詞組就有:as American as apple pie,指「典型的美國人風格」。美國人愛吃蘋果派,始於他們剛從歐洲移居時。那時的主婦經常做蘋果派。不是有一首流行了四十多年的美國民謠,以及系列青春電影都是取名《American pie》(美國派)嗎?與此相關,apple pie order,指「井然有序」,據說美國主婦製作蘋果派前,需將蘋果切成相近大小的一片片,如此烘烤出來才可口。美國人甚至將紐約也戲稱為big apple。至於緣何而起,眾說紛紜。比如,有人說來自歌詞,有人說來自賽馬業行話,不一而足。

不光成年人,連美國小學生也愛「小蘋果」。(一說到這,Tim老師不禁哼起「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的魔性曲調,看來真的是「俗」能生巧啊)他們特別尊師重道。有人喜歡在老師桌上,放一個擦得鮮亮的蘋果,用來示好。因而,apple polisher(擦拭者)就成了馬屁精的代名詞。當然,這只是入門級別,高一級的是bootlicker,直譯為「舔靴者」。再高一級,為ass kisser(接吻者)。Ass是一個多義詞,你可以將它理解為驢子,也可以理解為屁股(說到這裡,且讓Tim老師吐一會)。最高一級的是toadeater,toad指蟾蜍。如果為了阿諛奉承,連有毒的蟾蜍都敢生吞,那真的就是噁心到家了。

還有一句有趣的諺語:One rotten apple spoils(毀壞)the whole barrel(桶),對應中文裡的「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如Sometimes there is one man who is a rotten apple in a group of people,大義指「有時候,團隊裡會有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說到這,不能不提一句有名的俏皮話。Tim老師開宗明義,提到蘋果是有益的水果。這不,老外就認為「An apple a day,keeps the doctor away」,一般譯為「每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妙就妙在剛才Tim老師提到其中一個改變世界的蘋果,是蘋果公司的產品,而doctor又有博士的意思。於是,有此一說「An Apple a day,keeps the doctor away」(此處Apple首字母大寫),意思指「每天玩蘋果產品,拿不到博士學位」。這裡運用了押韻(rime/rhyme)以及雙關(double meaning)的修辭手法。

說明一下,美國的從業醫生要求具備醫學博士資格,所以美國的醫生同時也是博士。但在別的國家卻並非這樣,於是為了區分,英語國家裡有人就將醫生說成了doctor doctor,即doctor連說兩遍(下次聽到有人這樣說,不要誤以為別人口吃哦)。

Tim老師特意在這裡友情提醒,我們學習外語,不能只局限於語言本身,而是應該以此為媒介,延伸到別國文化,進而以另一角度和思維方式,知己知彼。作為西方重要文化孳乳的希臘羅馬神話(含北歐、埃及、印度神話等)、《聖經》,以及莎士比亞著作,不可不了解。先說《聖經》,它和蘋果的淵源,除了篇首提及的伊甸園禁果外,還有apple of one's eye(眼睛),指「掌上明珠」。這裡的apple指瞳孔。據說先知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逃離埃及,進入上帝應許的樂土。他對自己的同胞說道:上帝保護你們,照顧你們,就像對待自己的掌上明珠一般。

此外,apple of Sodom或the Dead Sea(死海)apple,指「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索多瑪(Sodom)位於死海南岸,居民罪孽深重。上帝為了懲罰他們,將城市燒成廢墟。後來,廢墟中長出一株蘋果樹,果實十分漂亮,但一摘下來就化為灰燼。

再說希臘羅馬神話,它不僅有趣,更為包括英語在內的西方語言,提供了難以盡數的詞彙、典故和藝術創作素材。當中,與apple有關、最有名的故事,毋庸置疑是特洛伊戰爭(Trojan War)。戰爭肇始於爭執女神厄裡斯(Eris),因未受邀請出席某場希臘諸神參加的婚宴,惱羞成怒中將刻有「屬於最美麗者」的金蘋果丟進賓客中。天后赫拉(Hera)、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愛與美之神阿芙羅狄忒(Aphrodite,忒讀為「tè」。大家更熟悉她的另一名字Venus維納斯)都宣稱自己理所應得。天神宙斯(Zeus)交由特洛伊(Troy)王子帕裡斯(Paris,有說法國「巴黎」即來自他的名字)作裁判。

為了奪得該名銜,女神紛紛向帕裡斯許諾。赫拉承諾給予最高權力,雅典娜承諾給予無上智慧,阿芙羅狄忒承諾給予第一美女。(如果你是男讀者,你最想要哪一個呢?先不往後看,思索10秒)結果,帕裡斯把金蘋果判給了阿芙羅狄忒,並在其幫助下拐走斯巴達(Sparta)王后海倫(Helen),從而導致了10年之久的特洛伊戰爭。

鑑於一個蘋果都可以引發10年戰爭,Tim老師在這裡鄭重提醒各位男同胞:1.不要隨意評判任何數目的女同胞,不光是容貌;2.一定要評判的話,全力推給另一個人;3.如果實在推不掉,就說:地上有幾張100塊錢,你說我撿哪一張?(這句話什麼意思?自己好好體會吧);4.最重要的一個教訓,就是不要搭上有夫之婦,否則後果很嚴重,甚至會引發戰爭!!!

就這樣,這個蘋果被稱為「the discord of apple」,意為「不和的金蘋果」,引申指紛爭或禍事的起源。Discord有兩部分組成,前綴dis指「分離」,詞根cord指「心」,合起來的「離心」指「衝突」。好吧,Tim老師不厭其煩地再次重複:詞根是詞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詞義的基礎。詞綴是附加在詞根上的構詞成分,又分為前綴和後綴。前綴附加在詞根前,後綴附加在詞根後。

說來你不信,heart來自於cord。經對比,可發現h對應c,ear對應or,t對應d。C在單詞中(注意,這裡指的是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而非字母本身的讀音),除了在e、i、y之前外,基本上和k在單詞中的發音一樣,而gkh發音部位相同,是可以互換的。以中文為例,「幹」字單讀為「gān」;作為聲旁,仍可讀為gān,如「竿」;讀為kān,如「刊」;讀為hàn,如「汗」。上述三者聲母,就是在gkh之間的切換。

Ear與or屬於元音互換。簡單來說,元音是指a、e、i、o、u及其組合的發音。其餘字母及其組合的發音,稱為輔音。Y和w比較特別,稱為半元音。有時發輔音,如year(年份)和way(道路);有時發元音,如my(我的)、how(怎樣)。關於元音輔音,稍微有點複雜,建議讀者可通過網絡或書籍,進一步了解。元音互換是英語的重要構詞方式,可有效比對同源近義詞,促進詞族的記憶和理解。比如,fall(落下)和fell(砍倒)、rise(起立)和raise(舉起)等。

與詞首c和h互換類似,詞尾d、t發音部位相同,一樣可互換。同樣比對中文,「旦」字單讀為dàn。作為聲旁,可讀為dān,如「擔」;也可讀為tǎn,如「坦」。此兩者,就是在d、t之間的切換。

就這樣,通過音變,完成了詞根cord的變身:

c → h(發音部位相同輔音的變換)

or → ear(元音之間的變換)

d → t(發音部位相同輔音的變換)

=cord → heart

說完了《聖經》和希臘羅馬神話,那莎士比亞作品裡有什麼和蘋果相關的典故嗎?唔,且讓Tim老師小憩一會。Tim老師也想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但很抱歉,這次沒有檢索到有關內容。如果你們找到的話,請告知Tim老師。

英法兩國,恩怨情仇綿延了數個世紀。曾幾何時,徵服者諾曼(Norman the Conqueror)統治過英國,使法語成為英國上流社會的通用語。時至今日,英語當中仍保留了諸多源自法語的詞彙。如,pomegranate由兩個詞根和一個詞綴組成。其中,pome源自古法語,相當於泛指水果的apple。Gran相當於grain(顆粒、種子),ate則是名詞後綴,表示「有」的意思。那麼,「有許多種子的果實」,就很形象地指稱「石榴」。

最後的福利,送給大家兩個有滋有味、有聲有色的單詞。第一個是crush,與juice泛指「植物或動物組織中天然含有的汁液」相比,crush強調的是「鮮榨果汁」,從其動詞意思「榨取」轉化而來,如apple crush。第二個是munch或munch on(on可要可不要),這真的是一個有聲音的動詞。因為它說的是「發出聲音或者高興地咀嚼」,如munch on an apple。學習語言,就應該學得精細到位,豐富多彩。想試試自己是詞藻豐贍,還是詞彙貧乏?先拿母語測試一下吧。有心的讀者,不妨說說「白」的一字近義詞,看能說出多少。如「皎」、「皓」……

這一次,Tim老師就不再劃重點了。大家嘗試自己做筆記吧。畢竟,學習是需要主觀能動性的(這是首尾呼應的句子。忘記了的讀者,請返回開頭去找)。迄今為止,Tim老師已在本專欄發表了4篇原創作品,真的頗有感慨。對於apple這樣「簡單」的單詞,相信許多人牙牙學語時,就已經知道,甚至是知道的第一個單詞。不過多數人只花二三十秒就教完了,罕有如此這般「查家譜」的。大概多數時候,學習(不限於語言學習)的理性派往往就是少數派吧。

雖然不劃重點,但課後思考題還是有的:

1. Earth apple指的是什麼植物?此名比現行名更能反映其特徵。

2. Rotten apple的中文相應說法是什麼?與《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中提到的哪個詞組,意思近似?

3. 參照doctor doctor,推導出actor actor的意思。

本文由啟悅教育Tim老師撰寫。Tim曾求學於復旦大學的中國語言文學系、新聞學院。在母語和傳播學的研學過程中,發現「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中英雙語雖有異,但也存同。工作後持續孜孜不倦地對兩種語言尋根究底,結合多年在世界500強跨國企業以及大型央企的實操經驗,積澱形成溯匯英語學習法。

溯匯英語,為啟悅教育獨立研發課程,以詞的源、音、形、義為主線,解詞彙,說故事,有趣有益,適合多個年齡段的學員。在學員已了解基本讀音、具備幾百單詞的基礎上,經過學習,可顯著提高其記憶及運用單詞的速度、準確度。例如,小學生/初中生熟悉此方法後,在小學或初中畢業時,即可掌握至少約4000單詞,達到普通高校畢業生的詞彙量水平,對同齡人形成學業上的降維攻擊!歡迎各位英語愛好者關注本公眾號,點閱點讚,轉發支持我們,以及垂詢課程。

本文相關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留言暫未開通,關注公眾號和點讚表示支持。

啟悅教育

由理科狀元哥,文科狀元姐聯合創辦

數學、語文、英語

最愛考試的老師,

做最用心的教育。

啟發思考,愉悅學習,

因材施教,學生為本,

高效應試,全面成長。

我們伴孩子讀萬卷書,

是為了孩子自己行萬裡路,

孩子可以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啟悅教育地址:

中山市東區興中道5號頤和中心(南側)2樓

課程輔導猿:

小悅老師:18688110369(微信同號)

小七老師:13925329016(微信同號)

啟發思考,愉悅學習,

因材施教,學生為本,

高效應試,全面成長。

更多好文好課,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改變世界的蘋果,日本天價蘋果
    蘋果,看來註定不會平庸。古有《聖經》記載,亞當夏娃偷吃禁果(蘋果即智慧果),從而改變人類軌跡。前有牛頓被熟透的蘋果砸頭,從而發現萬有引力。後有賈伯斯,創造了改變世界的蘋果公司。2.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是被譽為日本好吃得讓人掉淚的蘋果。生於農村、長於農村,一輩子的農村情節。
  • 蘋果Apple Car或將再次改變世界!
    新能源汽車行業吸引了無數科技巨頭紛紛駐足,網際網路巨頭公司蘋果也不遑多讓,入局汽車產業。此前,關於蘋果公司造車的傳言甚囂塵上,而在近日,這則消息終於實錘了!Apple Car ?!2007年,賈伯斯回歸蘋果後,為世界帶來了具有顛覆性的產品——iPhone。
  • 周鴻禕:蘋果沒有發明手機 用微創新也能改變世界
    很多人認為,2007年蘋果iPhone的出現重新發明了手機,推動了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但在周鴻禕看來,蘋果並沒有發明手機,只是用微創新改變了世界。近日,周鴻禕發布視頻稱,最早的智慧型手機叫Palm,微軟也做過Smartphone,也不是蘋果先做。平板最早叫Tablet PC,是比爾·蓋茨提出來的,但為什麼蘋果做成了。因為它換了一種方式。
  • 蘋果 改變世界的矽谷傳奇「閒瓜說04」
    蘋果公司起源於最早的Apple I電腦,經過多年發展,蘋果公司已經成為了一家集軟體、硬體、投資等多元化經營的巨型跨國科技公司,目前 蘋果在數十個國家擁有500多家零售商店。蘋果在線上還擁有App Store應用商店和iTunes商店。
  • 美媒為蘋果辯解:抗議 App Store 並不會改變規則
    6月22日消息,據外媒報導,蘋果應用商店規則及其抽取高額佣金政策已經引發多方關注,甚至受到美國和歐盟監管機構的反壟斷調查。然而,這些爭議和調查可能不會改變蘋果的做法。炮轟蘋果及其應用商店規則可能對開發者有利,但被譴責的系統幫助開發者接觸到所有iPhone用戶,大多數開發者自2008年應用商店推出以來就對其感到非常滿意。想要獲得這樣的產品分銷系統,你就得付出代價。
  • 改變世界!」 WWDC 宣傳標語大盤點
    2014年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 WWDC 將於下周一舉行,目前 WWDC 14的宣傳橫幅已經在 Moscone 中心掛起,今年的宣傳標語是「編寫代碼。改變世界。
  • 蘋果推無損音樂顛覆聽歌體驗?會再次改變世界嗎
    蘋果音樂Apple Music將會推出無損音頻  根據蘋果介紹,Apple Music提供的無損音頻品質非常高,這些無損音頻規格最低為CD級別,即44.1kHz/16bit或者48.1kHz/24bit,之上還有最高達
  • 杜晨:十周年的iPhone還會不會改變手機、世界和消費者
    當時有多少人能意識到,智慧型手機、科技行業以及整個世界,即將被iPhone永遠地改變?這並非誇張的表述。不信?我們就來看看:通過iPhone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共享經濟得以成為一個產值巨大、地位顯著的行業集合體。待業者成為上門美甲、按摩和清潔員工,有車一族找到了閒時賺點小錢的渠道。
  • 臭玩遊戲的,改變世界
    史匹柏在《頭號玩家》裡想像了一個所有人都在玩遊戲的世界。這看起來炫酷,但依然不夠。因為在老斯的設想中,未來世界即使人人都在玩遊戲,遊戲依然只是一個娛樂項目,對現實沒有改變。但在現實中,遊戲當然會影響現實。今天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微博話題。遊戲只是遊戲嗎?
  • 世界最大鐘表展開幕:蘋果又躺槍了
    頂級表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都不可避免地被問到「怎麼看Apple Watch」,蘋果又要躺槍了。莫名躺槍2015年巴塞爾(瑞士)鐘錶展會已於昨日開幕,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鐘表展會之一。而蘋果CEO庫克也在近日的媒體採訪中談到蘋果推出Apple Watch的原因:如果蘋果掌握不了核心技術,是不會冒然進入一個新領域的。智能手錶的核心技術就是軟體和用戶界面,這兩點都是蘋果的強項。誠然,智能手錶和傳統手錶的側重點不一樣,賣點也不一樣,直接進行面對面的比較並不恰當。
  •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賈伯斯帶給我們的人生啟示(深度好文)
    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有一句名言:活著就要改變世界。誠然,我們當中大多數人沒有這個能力,但是我們可以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用它來改變自己的人生。1.於是他傾盡所有,尋找合伙人,創立了蘋果公司,全力去做電腦等一系列的產品,事實證明,賈伯斯的眼光是正確的,如今,電腦和手機已經走進千家萬戶,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感悟:人生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最好在你年輕的時候,你就知道這一生要做什麼。2.
  • 「瑪雅印記解讀」賈伯斯: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賈伯斯,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被稱為「蘋果教父」,成為了一個行業的標杆,是21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帶領著蘋果企業創造了風靡全球的電子產品,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我們這代人的生活娛樂方式。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曾經這樣評價:「賈伯斯是美國最偉大的創新領袖之一,他的卓越天賦也讓他成為了這個能夠改變世界的人。」
  • 蘋果M1會讓英特爾和AMD改變嗎?
    在一些測試中,功耗5-6W,主頻3Ghz蘋果M1大核心,性能已經超越了桌面單個核心15W以上的,主頻5Ghz的桌面處理器。蘋果M1的會給整個CPU行業帶來改變嗎?我們來看一下。蘋果M1隻是一個開始關於ARM和X86的性能問題,爭論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
  • 大冰:就算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世界也別想將我們改變
    岡日森格呲著雪白的牙說:我只給你們10秒鐘上車的時間…… 二寶是個蒙古族胖子,成子是條西北大漢,我是山東人裡的L號,但是10秒鐘之內,很神奇的三個人、兩把吉他、一隻手鼓全部塞進了越野車後座。 雪大得恐怖,雨刷根本就不管用了,漫天漫野都是大雪,車燈不論是調成近光還是遠光都不管用,大雪夜開車是件找死的事,磨磨蹭蹭了好一會兒後,只好停車。 雪大得離譜,車一停,不一會兒就埋到了車身的一半,甚至把窗子也埋掉了一點兒。 二寶很驚喜地問我:我們是被埋到了雪堆當中了麼?
  • 《活著就為了改變世界》——雅禮中學 1810班 李逸凡
    活著就為了改變世界作者 | 李逸凡指導老師 | 胡洪來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的班會主題是「如何看待舒適圈」。我的觀點----化用賈伯斯的標題就是「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賈伯斯應是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他創立蘋果,極大地推動個人電腦的使用和發展。他已經離開人世,而蘋果成為了世界第一大科技公司。他的故事也就流傳至今。我們在仰慕的同時可以思考他為什麼如此成功。當他創業時,他一直信奉著更快更好,沒有停下,沒有享受。
  • 世界蘋果第一產地,為什麼在日本?
    導語:探索蘋果產業的極致。 我國是蘋果的產量大國,出口大國,消費大國。主要產區在陝西、山東、河南、山西、河北、甘肅境內。然而,世界上最出名的蘋果卻來自日本青森縣。
  • 既然改變不了世界,就先改變自己吧
    想快快長大改變世界,改變自己不喜歡的事物。那時候我們覺得世界是為我們而存在。過了幾年,我們似乎逐漸感覺到了這種想法的不切實際。等我們成年後,我們徹底遺忘了這個想法。再後來,當我們畢業,走進社會,我們正式對它說拜拜。 後來的我們或許什麼都有了,可是就是失去了改變世界的決心。因為我們明白了世界是改變不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
  • 聖誕節玩具+蘋果受孩子歡迎「世界一號蘋果」啥模樣?
    隨著聖誕節即將到來,市場上的蘋果開始走俏。記者走訪發現,揚州市場上各式「平安果」,除了常規的刻字蘋果外,今年不少賣場還推出了聖誕平安果禮盒。玩具+蘋果受孩子歡迎昨日,記者來到位於邗江中路的一家賣場,這裡特設了聖誕平安果專櫃,價格從每個6.9元-33.9元不等。
  • 5G系統觀:從改變生活到改變世界
    5G系統觀: 從改變生活到改變世界 01 什麼是5G? 此次和vivo合作推出的中國5G新青年系列課程:《5G系統觀:從改變生活到改變世界》,我們希望整合品牌在行業前沿的探索實踐,沉澱為有益經驗和案例,讓廣大青年群體能藉助課程學習,更系統、全面了解技術前沿,能更好規劃未來學術/職業發展,好好學習,成為中國5G新青年一代。
  • 蘋果就這樣用iPhone 7永遠改變了相機業
    在2007年蘋果公司發布第一部iPhone之初,一些當時的手機「巨頭」對蘋果的產品都抱有「嗤之以鼻」的態度。諾基亞認為蘋果所採用是極為劣質的技術;相機製造商認為蘋果手機拍出的照片質量很是糟糕。因此,他們覺得蘋果的產品無法構成任何威脅。當然,他們後來絕對沒有想到的是蘋果帶給智慧型手機的價值以及就連攝影師也讚不絕口的相機竟在蘋果手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