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患者容易發脾氣就是雙相障礙嗎?

2020-12-13 騰訊網

很長時間以來,我在門診工作中發現了一個很值得商榷的臨床現象,有很多抑鬱症患者告訴我Ta以前之所謂被診斷為「雙相障礙,即雙相情感障礙」,是因為自己變得很容易發脾氣,當我再追問「除了發脾氣這一個問題,你的醫生有沒有告訴你其他符合雙相障礙的表現?」,答案往往是「沒有」。甚至連很多患者和家屬也自認為容易發脾氣就是雙相障礙。但這是一個很不嚴謹的判斷。我們分析一下什麼是「容易發脾氣」,它的意思接近於一個正規的臨床概念:「易激惹」(irritability) ,指的是次般性輕微的刺激便會導致一個人發脾氣,一點火就著。

易激惹的確是雙相障礙——躁狂或輕躁狂發作最核心的兩條症狀之一(另一條是「情感高漲」),但是易激惹在雙相障礙抑鬱發作、「單相」抑鬱症、焦慮障礙患者中都很常見。我們曾經做過一項調查,在國內3500多名確診為「單相」抑鬱症患者中,有28. 9%在過去2周內半數以上的日子裡有易激惹、發脾氣的表現;把「發脾氣」或「易激惹」和雙相障礙對應起來的思路恐怕是源自對「躁狂」2字的望文生義的刻板印象,其實,這兩個字拆解來看並無這些含義。「躁」指的是躁動、不停歇,對應的是躁狂發作的精力旺盛、無謂忙碌、難以安靜下來,「狂」——狂妄自大,對應的是躁狂發作的自我誇大、自命不凡、看不起別人等,這兩個字可以說是道出了躁狂發作的大部分最主要表現,而其中幾乎沒有發脾氣、衝動攻擊的意味。

雙相抑鬱和單相抑鬱在臨床症狀表現上可能有一些差異(既往研究發現這些差異其實很細微,在此不作贅述),但是並沒有研究提及2者在「易激惹」這條症狀上有差異。因此,抑鬱、焦慮狀態下的易激惹並不總是指向雙相障礙(抑鬱發作),甚至都算不上雙相障礙的風險因素;青少年抑鬱症(更容易因頻繁發脾氣而被考慮為「雙相障礙」)的最重要臨床表現不一定是「情緒低落」或「興趣減退」,反而更有可能是易激惹、發脾氣、衝動毀物、甚至攻擊行為;任何一個精神障礙的診斷都不能簡單的靠某一條症狀來確認,而是要通過全面評估情感、思維、意志行為等方面的所有症狀來綜合判斷。

例如,抑鬱狀態下的患者存在易激惹的表現,我們還要回顧該患者既往是否持續(1周或以上的時間內)存在情感高漲和/或易激惹,而且同時存在明顯迥異於其平常性格和行為習慣的思維過度活躍(話多、滔滔不絕、難以打斷)、自我誇大、精力旺盛、無畏忙碌、往意力分散(興趣點太多了)、睡眠需要減少(再怎麼忙碌都不覺得疲勞和睏倦,不怎麼需要休息)、言行莽撞/冒失/不計風險等狀況。如果沒有全面採集這方面的臨床信息是無法準確判斷患者是否為雙相障礙的。

相關焦點

  • 【德濟科普】抑鬱患者容易發脾氣就是雙相障礙嗎?
    很長時間以來,我在門診工作中發現了一個很值得商榷的臨床現象,有很多抑鬱症患者告訴我Ta以前之所謂被診斷為「雙相障礙,即雙相情感障礙」,是因為自己變得很容易發脾氣。 當我再追問「除了發脾氣這一個問題,你的醫生有沒有告訴你其他符合雙相障礙的表現?」,答案往往是「沒有」。
  • 這可能不是抑鬱而是雙相障礙
    雙相障礙就是具有兩級、波動性既有情緒低落又有情緒高的狀態,伴有抑鬱和躁狂的就是雙相障礙,有的地方稱作「躁狂抑鬱症」。著名畫家梵谷,以及羅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馬克·吐溫、海明威都是典型的雙相障礙患者。 我國估計有上千萬的雙相障礙患者。「雙相障礙發病高峰年齡是青春期,15-19歲起病的特別多。」
  • 雙相障礙:躁狂一時爽,抑鬱火葬場
    有人說抑鬱發作的患者生活是一部黑白默片,對此類患者來說上帝在關門的同時窗戶也沒放過,結局就是全世界黯淡無光。有人說躁狂發作的患者生活是一場大型舞臺喜劇,對此類患者而言世界真是太美好了,自己的字典裡也不存在「不」字。那麼抑鬱和躁狂交替發作的雙相障礙是怎麼回事呢?有一句歌詞這樣寫道:「地獄天堂皆在人間」,我覺得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主觀體驗。
  • 哪些單相抑鬱症患者有可能是雙相障礙?
    單相抑鬱症和雙相障礙抑鬱發作(雙相抑鬱)從臨床症狀上是很難鑑別的,當一個單相抑鬱症患者難以追溯到既往的明確躁狂或輕躁狂症狀時,其當前抑鬱狀態下的如下特徵提示存在雙相抑鬱的風險。
  • 高三學霸用美工刀自傷 專家提醒警惕躁狂與抑鬱雙相情感障礙
    可這個讓所有家長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不久前竟確診雙相障礙住進了杭州市七醫院。雙相情感障礙,據說患此病的人情緒變化如同鐘擺,時而精力充沛,天馬行空;時而鬱鬱寡歡,一籌莫展。那么女孩究竟經歷了什麼使她陷入精神狀態「喜怒無常」的煎熬中?而她又將怎樣應對接下來的高考?錢江晚報記者走進病房,傾聽學霸女孩的故事。
  • 如何區分抑鬱和雙相情感障礙?
    但是對於本身就懷疑自己抑鬱的人來說,可能會對自己偶爾的好心情產生懷疑,發出人生拷問:「難道說我的抑鬱症已經轉成了傳說中的雙相情感障礙嗎?」 對於如何區分抑鬱和雙相情感障礙,其實說來並不困難,但是在實際的醫院診斷中,卻也的確容易被誤診,為什麼呢?
  • 雙相情感障礙:瘋子如何走向天才?
    有人說,如果抑鬱症就像一條黑狗,那麼雙相情感障礙者的頭腦裡,不僅有黑狗,還有狂暴的火龍。抑鬱症是「單相」的,即患者是在正常狀態與抑鬱狀態之間切換;而雙相情感障礙則是「雙相」的,又稱「躁鬱症」,患者會在兩種極端狀態之間變化,一面是抑鬱,另一面是躁狂。這種奇怪的病症,曾經困擾過梵·高、費雯麗、邱吉爾等許多名人。
  • 世界雙相情感障礙日丨這被稱為自殺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你知道嗎?
    雙相情感障礙在國外也被叫做「天才病」,據相關報導,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自殺風險是普通人群的10倍。19世紀印象派藝術大師梵谷在37歲時用手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死後被診斷可能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為了紀念這位大師,國際上將他的誕辰——3月30日,定為世界雙相情感障礙日,讓更多人了解並關注這被稱為自殺率最高的精神疾病。
  • 「時而躁狂時而抑鬱」的雙相情感障礙也和腸道菌群有關?
    記得某首歌的歌詞裡是這麼唱的:「……藍天白雲、晴空萬裡、突然暴風雨……」 有一類患者的情緒狀態也像這樣,處於情感的兩個極端,時而躁狂、時而抑鬱,這就是雙相情感障礙,也叫作躁鬱症。雙相情感障礙指的就是患者在發病歷程中,既有躁狂發作,也有抑鬱發作,患者在任何時候都可能發作其中一種疾病。
  • 專家提醒:警惕雙相情感障礙
    同時,小峰也是一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他一直規律就診,也曾因雙相住院治療。他的經歷可以說是絕大多數雙相患者經歷的縮影 2008年小峰讀大一,第一次出現了躁狂發作,起初他積極參加各種活動,表現得很出色,很興奮,覺得每天有使不完的勁兒,不需要睡太長時間,精力依然很旺盛。
  • 雙相情感障礙:「天才病」竟是天妒英才
    英國畫家託馬斯·菲利普斯畫的拜倫肖像(資料圖)躁狂抑鬱容易出天才,但天才不一定有病治療或可能削弱天才,但自殺身亡更可惜狂暴情緒中心智的惡疽,對光和氣難耐的渴求,指導專家 廣州市精神病醫院情感障礙科副主任 徐貴雲表現: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拜倫的情緒波動極大,從倦怠、絕望、失眠或昏睡、抑鬱得想自殺,到亢奮暴怒、揮霍錢財、亂搞女人、喜愛冒險等。
  • 雙相障礙,兩面人生
    每年的3月30日是「世界雙相情感障礙日」,這一天是藝術家梵谷的生日,這位天才僅僅活了37年。醫學界推斷梵谷生前很可能患有雙相情感障礙(以下簡稱雙相),為了提高公眾對雙相的認識,將這一天設定為「世界雙相情感障礙日」。雙相曾被稱作「天才病」,但疾病並不挑人,受雙相困擾的更多的是普通人。
  • 雙相情感障礙是「天才病」嗎?
    簡而言之,抑鬱症的表現,就是雙相的一半;而雙相的另一半,就是和抑鬱症恰恰相反的另一些表現,被稱為躁狂發作。抑鬱發作的時候,人的情緒會持續低落,有高興的事情也高興不起來,不愛說話,不願見人,吃不香睡不好,精力體力都不濟;而躁狂發作的時候,人會感覺自己很嗨,情緒高漲,興奮話多,精力旺盛,自信滿滿等。一個人如果先後有過截然相反的這兩種表現,那麼其診斷就是雙相情感障礙。這種疾病可謂一般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 雙相障礙:痛苦的不僅僅是患者 | 醫學人文
    一項發表於Bipolar Disord.的研究中,來自以色列的一組研究者探討了雙相障礙對患者本人及配偶的影響,以及從夫妻雙方的角度看待對婚姻關係的影響。研究者針對11名雙相障礙患者及10名患者配偶進行訪談,陳述雙相障礙對他們生活及婚姻關係的影響。研究樣本包括9對猶太夫婦、2名患者(配偶未採訪)及1名患者配偶(患者未採訪),平均婚齡為22年(4-45年),平均生育兩個子女。
  • 【科學普及】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你了解雙相情感障礙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結果,雙相情感障礙影響著全球約1–2.5%的人口,其中男女發病比例接近1:1,患者的自殺率是普通人群的20倍,是自殺率最高的精神疾病。雙相情感障礙的特徵是兼具躁狂和抑鬱兩種不同的精神狀態,其中抑鬱相在性質和嚴重程度上與普通的抑鬱症大致相當,躁狂相不僅包括情緒的高漲,還伴隨一系列的行為改變如對睡眠需求降低、出現不切實際的想法和信念、語速增快、行動魯莽等。根據臨床表現,雙相情感障礙一般分為Ⅰ型和Ⅱ型:Ⅰ型以躁狂相為主,伴隨有抑鬱症狀;Ⅱ型以抑鬱相為主而僅表現出輕度的躁狂。
  • 喻東山談雙相(一):診斷和症狀 || 渡過
    答:雙相障礙是患者自身攜帶這一疾病的素質,無抗抑鬱藥也可自行發作。有抗抑鬱藥更易誘發。  2. 易激惹是抑鬱還是躁狂?  答:易激惹本身不能說明是抑鬱還是躁狂,但易激惹的內容對判斷躁狂還是抑鬱有提示作用。
  • 警惕雙相情感障礙
    如何識別雙相情感障礙 雙相情感障礙既不是抑鬱症,也不是躁狂症;它既是焦慮症,又是躁狂症。所以它又稱躁鬱症,患者的特徵是心境在躁狂與抑鬱之間來迴轉換。有一段時間特別焦慮躁狂,突然一段時間又特別低落抑鬱。
  • 雙相障礙:「天才病」是病就得治(健康關注)
    但雙相障礙比抑鬱症更複雜,更棘手,它是除了有抑鬱症的表現之外,患者同時還有輕躁狂和躁狂表現,所以它在診斷上非常困難,治療上更加棘手。雙相障礙是一種常見的重度精神類疾病。所謂雙相,既有躁狂或輕躁狂症狀,又有抑鬱發作的一類心境障礙,15歲至19歲人群最為高發。  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分會副會長劉鐵榜表示,雙相障礙首發會以抑鬱為主,往往數次抑鬱發作後再出現躁狂或輕躁狂症狀。
  • 合理用藥+心靈自救,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迎來生命的春天
    躁狂+抑鬱=雙相情感障礙雙相情感障礙又名躁鬱症,以情緒高漲或低落為臨床表現特徵,歷史上諸多政治、文化名人曾備受此疾病的困擾與折磨,如費雯麗、梵谷、拜倫、畢卡索、邱吉爾、希特勒等,在那些沒有有效藥物得以控制的年代,他們曾深受這個疾病的困擾,甚至付出生命的慘痛代價。
  • 「天才病」雙相情感障礙的世界——你真的了解嗎?
    雙相情感障礙之所以被稱之為「天才病」,是因為許多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如拜倫、柯本、梵谷等都曾患有這種疾病。藝術家的癲狂是狂熱又迷人的,但「天才病」卻是痛苦又危險的!1890年,天才畫家梵谷就因這種病痛折磨在法國瓦茲河畔結束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