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向好、信託收益率下行 還有必要買信託嗎?

2020-12-26 金融界

來源:小錢小事

問題:小錢,從節後到現在,上證指數漲幅將近8%了,信託產品一年的收益率平均才8%,還在不斷降低。現在股市向好,大牛市要來了,我還有必要買信託嗎?

回答:股票和信託各有優劣勢,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投資品種,只有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長期來看,信託收益較高,風險可控,依然是非常適合高淨值客戶的投資品種。

前言

小錢君的一個朋友的信託產品到期了,她諮詢了我了上述問題,想把大部分資金都投入到股市裡,而且在她看來是分散投資:50%的資金由自己去投個股(博大收益,期望翻倍),50%的資金去買指數基金(吃大盤紅利)。對於這個操作,我的內心是崩潰的,所以有了昨天的推文:牛市遲早會來,一把梭哈指數基金是否可行?

今天小錢君就來分析下,「大牛市」的行情下,是否有必要買信託產品。

一、牛市來了嗎?

靈魂問題:誰敢肯定今年一定是牛市?疫情導致的經濟基本面變化了嗎?節前的指數回升了嗎?貿易戰完全停止了嗎?黑天鵝不會出現嗎?

現在市場情緒太不穩定了。股市漲了兩周,就有人喊牛市來了。這些人跟節後第一個交易日見到千股跌停就大喊清倉跑路的人,估計是同一撥人。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黑天鵝是隨機出現的,現在除了疫情,美國是否重啟貿易戰也是個未知數。

就在2月份,美國把中國從發展中國家名單中剔除,不再給予發展中國家的優惠,同時美國又對進口歐盟民用飛機加徵關稅從10%上調到15%,其它進口商品關稅也相應做出上調。貿易戰的陰影一直在我們頭頂徘徊,所以現在就喊牛市來了,為時過早。

二、就算牛市來了,你就一定能掙錢嗎?

很多散戶都是在牛市虧損的。牛市常常伴隨著泡沫,並且放大了人的樂觀情緒和自我認知。股市平穩或熊市時,大家都比較謹慎,牛市一來,則人人都是股神。關鍵問題在於,大部分散戶無法及時抽身離場,或者減倉後又追漲。盛宴之下,多數人只知高歌狂歡,最終做了那個買單的人。

靈魂問題:你能保證你一定能夠在高點退出,並且再也不會追漲、不會搶反彈、不會補倉嗎?小錢君在2015年的行情下見過很多人的操作,從高點退出後又高位接盤,反覆補倉,從2015年的牛市補到熊市,還在等待下一輪牛市。

三、股市的長期平均年化收益率

跟信託收益率持平,甚至低於信託

最能反映股市變化的是指數基金。根據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公募基金產品長期業績排名榜單》,從2015年至2019年,規模指數股票ETF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如下:

排名最高的易方達深證100ETF也才6.66%的年化收益率。但是從2015年起到2019年,信託產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約為9%。

信託產品的期限通常為2年。A股一向是牛短熊長,而且也很少有持續兩年的單邊牛市,普遍是結構性牛市和震蕩行情。作為一名小散,你確定能夠在震蕩行情中掙錢而不是當別人的提款機?

四、信託產品延期不等於虧損

信託產品底層資產主要是貸款,就算有股權投資,多數也是明股實債。底層資產的債權債務清晰,且絕大多數產品都有擔保措施。即使信託產品延期了,只要借款人、擔保人、抵質押物還在,信託公司就可以去追償。而且信託公司是正規持牌金融機構,也不會跑路。在資產處置期間,只要有現金回流,投資者也是可以分期拿到本金的。

就算最壞的結果,借款人破產了,擔保人也破產了,抵押物不足值,投資者確實虧損本金了。這種情況下,投資者還有最後一個辦法:要求信託公司承擔未能盡職履責的賠償責任。只要信託公司未盡職管理,且信託公司的過錯與投資者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投資者就可以要求信託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實踐中,法院判決信託公司賠償投資者本金和收益的案例也時有發生。

五、小結

最後,小錢君想說:股票和信託,不同投資品種,適合不同的投資風格和資產配置。股票和信託各有優劣勢,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投資品種,只有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長期來看,信託收益較高,風險可控,依然是非常適合高淨值客戶的投資品種。

相關焦點

  • 10月份集合信託收益率繼續下行
    10月份集合信託收益率繼續下行   監管趨嚴和行業轉型繼續影響著集合信託的發行規模略降,成立規模則繼續下滑,集合信託產品的收益率在向下突破7%之後持續下行,目前已經接近6.5%。
  • 信託還值得投資嗎?不買信託還有更好的投資途徑?
    大家好,我是塗省時,這幾天蔡九哥忙著割韭菜,沒時間過來,託我跟大家聊一下信託產品現在還值不值得買(300785,股吧)。塗省時也為大家從信託業協會和華寶證券的研報中找到一系列比較靠譜的數據,一起先來看一下吧。
  • 信託收益率年內首次上行 房地產信託爆發
    當月,集合信託產品平均收益率為6.64%,環比上升0.08個百分點。一位中小信託公司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有些信託公司為了完成年初預定目標,會主動調高一些產品的收益率。另外在投放端,企業在年底資金需求較為旺盛。也有一些信託公司為來年的開門紅儲備項目。」
  • 又到歲末,信託收益率上行、房地產信託爆發
    此外,年末集合信託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也有所回升,11月是今年以來平均預期收益率首次出現上行。當月,集合信託產品平均收益率為6.64%,環比上升0.08個百分點。一位中小信託公司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有些信託公司為了完成年初預定目標,會主動調高一些產品的收益率。另外在投放端,企業在年底資金需求較為旺盛。
  • 信託收益率一再下降但仍有優勢,房地產信託逆勢回暖
    「從資產端來看,房地產和基礎產業兩大領域受貨幣政策和監管趨嚴的影響,優質資產供給不足,新項目的開發進度偏慢;從資金端來看,在市場無風險收益率下行、理財市場整體收益出現下降的情況下,信託產品收益率儘管一再下跌,但仍有優勢。集合信託產品的募集並沒有受到收益率下行影響,反而出現較為火爆的行情。」分析人士稱。
  • 信託市場簡報:信託收益持續下行已進入「7%」時代
    信託收益持續下行,已進入「7%」時代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繼續下行,一季度集合信託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7.86%,環比減少0.05個百分點。自2019年以來,集合信託產品的收益下滑態勢仍在延續,目前產品收益已下滑至「8」以下。同時從產品的收益分布及期限來看,一季度平均收益率8%及以下的集合信託產品的數量佔比上升至第一位,長久期的信託產品佔比也逐步提升。隨著降息預期情緒的延續,信託市場將進入一個低利率的時代。
  • 信託行業「資產荒」來襲 產品預期收益率跌入「7」時代
    受資金面寬鬆、市場利率下行影響,今年以來,信託產品預期收益率進入下行通道,已告別「8」時代。 以規模佔比最高的集合資金信託為例,據用益信託研究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5日,5月份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7.51%,環比下滑0.12個百分點,已連續5個月下行。
  • 理財信託產品收益率「翹尾」為哪般?
    業內人士稱,部分信託公司為了完成年初預定目標,年末選擇主動讓利給投資者,從而造成集合信託產品收益率短暫上行。而銀行理財收益率的短暫提升,也屬於正常的年末收益率翹尾現象。2020年是集合信託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行的一年。
  • 8月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繼續下滑 收益率與期限倒掛
    用益信託認為,資管新規延期但監管並未放鬆,信託公司展業難度增加,集合信託在產品端上吸引力不足、收益節節下行,高收益的非標類產品稀缺,淨值化產品投資者認可度不夠高,多方面的因素導致集合信託產品的募集困難。 《報告》認為,2020年6月以來,監管層在融資類業務上要求壓降,信託公司業務受到的影響很大。
  • 信託發行遇寒 收益率持續下滑逼近6.5%
    隨著監管政策的不斷收緊,信託發行市場迅速「入冬」。用益信託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自四季度以來,68家信託公司共發行2490隻2843.4億元的集合信託產品,相較於去年同期的4060隻3667億元的規模,在發行只數上銳減了38.7%,在融資額度上也下滑了22.5%。
  • 信託收益下滑但搶手 房地產信託回暖
    「從資產端來看,房地產和基礎產業兩大領域目前受貨幣政策和監管趨嚴的影響,優質資產的供給不足,新項目的開發進度偏慢;從資金端來看,在市場無風險收益率下行、理財市場整體收益出現下行的情況,信託產品儘管收益一再下跌,但仍有優勢。集合信託產品的募集並沒有受到收益下行的負面影響,反而出現了較為火爆的行情。」分析人士稱。
  • 2020年集合信託「量升價跌」 金融類獨領風騷
    此外,收益率動輒9%的房地產類產品在整體信託產品中的佔比繼續壓降,未來集合信託整體收益率可能進一步下跌。收益率「翹尾」行情出現用益信託網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共有55家信託公司成立集合信託產品2000隻,成立規模為1954.52億元,環比增長12.68%。
  • 預計明年GDP增長8%,信託收益能回到疫情前水平嗎?
    信託收益能回到疫情前水平嗎?11月26日,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表示,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增長8%。由於今年第一季度GDP是負增長基數低,明年第一季度GDP增速有望實現兩位數的增長。中國經濟的強勢復甦,已經把經濟拉回了疫情前水平,那麼投資者會問,信託收益還能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嗎?
  • 集合信託期限與收益率或將倒掛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樊融傑作者:樊融傑根據用益信託發布的最新研報顯示,上周(2月17日-2月23日)發行的集合信託產品平均期限為3.26年,達半年來最高;與此同時,平均收益率卻仍低於7.5%。專家認為因市場擔憂風險等原因,集合信託期限與收益率可能會出現倒掛現象。根據數據顯示,上周發行的集合信託產品平均期限達到了3.26年,超過了去年9月15日所在周的3.22年的記錄。「從收集的數據反映來看,上周華潤信託成立了13款都是期限為5年期的產品,從而拉高了整個信託產品的期限,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 買信託產品怎麼樣?信託產品有哪些風險?
    原標題:買信託產品怎麼樣?信託產品有哪些風險?   買信託
  • 信託公司年末衝刺:集合信託規模大增 預期收益率現"翹尾"
    信託公司進入年末衝刺階段:集合信託規模大增 預期收益率出現「翹尾」  2020年即將收官之時,集合信託成立、發行市場升溫,平均預期收益率年內首現上行。
  • 信託轉「標」TOF或大有可為
    從業內的相關實踐看,信託產品打破預期收益一統天下的格局,建立更為豐富的產品線是大勢所趨。其中,非標轉標似是必然路徑。近期,在股市波動下,有一種證券投資類信託產品跑出了好成績。截至2020年6月29日,「中信信託睿信穩健配置TOF金融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睿信TOF」)累計收益率22.18%(費後),年化收益率約10%。
  • 監管「收骨頭 「閉眼買信託」一去不返
    過去十年,信託公司抓住給房地產行業、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融資的機遇,給國內高淨值客戶帶來了長達十年享有年化8%至12%穩定回報的理財產品。不過,也正是因為對非標產品的依賴,信託公司被貼上了「只會賣非標」「既不懂財富管理也沒有培養出合格投資者」的標籤。事實上,焦慮的不僅有掙扎在轉型路上的信託公司,還有信託投資者,甚至是整個財富管理市場。
  • 初次買信託 了解一下!
    想買信託產品的話渠道還是很多的。上面幾種渠道各有利弊,信託公司直銷的話只能選一家信託公司的產品,其他渠道的話可以橫向對比。1.信託產品短期和長期都可以考慮。短期產品流動性好,收益也隨著市場不斷變化。長期產品流通性低,但可以提前鎖定收益,收益率不變。2.收益率決定一切。
  • 「閉著眼睛」買信託?購買信託這些點不可不知
    來源:經濟日報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過去非常安全的信託產品,也開始變得不能再 「閉著眼睛」買了。過去的2019年,信託業罰單不斷,據統計,2019年以來信託業已收到近40張罰單。超過20家信託公司被罰,約佔全部信託公司數量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