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轉「標」TOF或大有可為

2020-12-13 金融界

來源:金融時報

轉型,已成為整個信託行業的共識。在7 月16日銀保監會的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如是表示,各家信託公司正積極探索與自身能力相匹配的信託本源業務領域。從業內的相關實踐看,信託產品打破預期收益一統天下的格局,建立更為豐富的產品線是大勢所趨。其中,非標轉標似是必然路徑。近期,在股市波動下,有一種證券投資類信託產品跑出了好成績。截至2020年6月29日,「中信信託睿信穩健配置TOF金融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睿信TOF」)累計收益率22.18%(費後),年化收益率約10%。

信託公司的TOF

在證券投資信託產品中,有一類叫TOF,即基金中的信託,其普遍操作模式是由信託公司募資成立信託計劃,再由這一信託計劃進行資產配置,其選擇的投資標的是包括基金在內的多個產品的組合。這屬於淨值型標準化信託產品,底層資產多是公開市場中可交易的金融資產,不設預期收益率。簡單而言,可以理解為信託公司幫你進行資產配置,通過多資產、多策略的產品組合降低投資風險水平,提高收益風險比。

為什麼要讓信託公司來幫你選產品呢?這裡強調的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市場中有數千隻股票、基金,要從中選出最優組合,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具有專業的投資管理能力,這正是大多數投資者所缺乏的。就信託公司來講,從華潤信託2009年發行首隻以陽光私募為投資對象的託付寶(TOF)系列產品以來,TOF問世已有10年之久。據業內統計,此類產品中長期業績表現均勝於市場指數以及公募、私募同業平均水平,下行風險控制能力出色。比如,睿信TOF成立於2018年6月,初始規模約4億元,運行近兩年後,目前產品規模已增長至9億元左右,實現年化收益率約10%,外部募集資金的佔比從9%上升到30%。投資者包括多家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等金融同業機構、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募基金經理等專業人士、高淨值自然人客戶等。

信託專業人士將市場風險通過投資產品組合配置進行對衝,實現穩健可持續的收益率。那麼,作為TOF產品受託人,信託公司如何幫你進行資產配置?中信信託TOF產品負責人趙晞強調了兩點,一是充分分散,二是配置靈活,但資產配置策略不是一成不變地搞拼盤,而是要動態、靈活進行調整。具體來看,分散體現在策略上的覆蓋廣泛,而且每個大類策略中還會細分子策略,比如債券策略中包含信用挖掘策略、利率擇時策略、海外債策略、城投債策略等;在產品形態上涵蓋公募、私募、保險資管等,相當於把全市場上各個領域做得最優秀的一批基金全集中起來。靈活體現在動態調整,不僅會定期根據量化模型的計算結果調整戰略配置比例,還會實時根據市場變化調整戰術配置比例,力求時刻保持投資組合處於確定性高、風險可控的狀態。

信託的標品轉型

TOF屬於淨值型產品,信託公司接受委託,發揮主動管理能力,通過「管理費」的收費盈利,行使「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職責和義務,風險和收益由委託人承擔,符合信託公司向專業化資產管理機構轉型的方向。

在趙晞看來,睿信TOF產品的成功也說明了信託行業的標準化投資業務是大有可為的。在股票、債券等底層資產投資中,信託很難與公募、私募基金去競爭,但在TOF這個領域,信託是具有自己的獨特競爭優勢的,既可以積極響應監管關於信託業務轉型的號召,又可以豐富公司的產品線,給信託固有客戶更多的投資選擇,滿足客戶需求,提升客戶黏性。

據介紹,相對而言,TOF投資範圍更加廣闊。公募基金在選擇基金時往往受到限制只能選擇公募基金進行配置,而信託由於牌照上的優勢,可以配置私募基金、資管計劃等多個投資品種,從而能更方便地配置投資品種對衝風險、提高收益。

從一組數據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信託公司的這種轉型力度。根據用益信託的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集合信託產品(TOF)發行數量共有105款,參與信託公司14家,發行數量居前三的分別為外貿信託(36款)、中航信託(22款)和中信信託(20款);去年同期,有12家公司參與發行83款。

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認為,今年以來,TOF發行數量及參與信託公司數量均有所增加,而且這是已經披露的數據,因為有不少金融組合投資類中也包括TOF,實際數量應該比這個還多。

未來仍有拓展空間

截至2020年6月末,短短半年多時間,中航信託發行的天璣匯財(5/6/7號)系列淨值型債券投資產品實現從無到有,市場產品存續規模突破80億元,公司淨值化轉型實現良好開局。

據了解,此款淨值型產品推出前,中航信託公司內部經過了制度建設、產品設計、技術改造、渠道開拓、內部孵化等一系列重要環節。

從外部來看,整個信託行業都要轉型;從信託公司內部來看,每一次轉型的推動,相應的各個部門和業務環節都面臨調整。趙晞坦言,淨值型證券類產品具有更高的銷售難度,睿信TOF的成績來之不易,這些成績離不開投資部門與財富部門的通力合作。「信託內部也是在轉型的過程中,比如,對於投資部門來說,不能只想著高冷地做投資,必須要密切地與前臺銷售部門、後臺運營部門及風控合規部門溝通,各部門是一個共同成長的過程。誰越早去進行轉型,誰越能夠適應後面的這種競爭環境。未來隨著管理規模的擴大,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投研、運營、客服等崗位的團隊和能力建設。」

其實,要轉型的何止金融機構?「以往,大家能夠安安穩穩拿到年化8%至9%的收益率,也沒有什麼『踩雷』風險時,絕對不會考慮投一個年化10%,但要面臨波動的產品。」趙晞說,在新的環境下,投資者應重新認識風險和收益的關係。同時也希望憑藉產品優越的風險收益特徵使TOF成為更多客戶非標替代的不二選擇。

相關焦點

  • 信託艱難轉「標」:中小信託公司發力TOF更吃力
    信託業嚴監管之下,以往「高收益、低風險」的非標產品日益稀缺。尤其是非標額度受限的壓力下,越來越多的公司轉型標品信託,上架淨值化產品。 在證券投資信託產品中,TOF(Trust of Fund)信託成為多家信託公司力推的重要產品之一。所謂的TOF,是由信託公司募資設立母信託產品,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通過投資公募、私募在內的資產組合,為投資人獲取更加穩定的投資收益。本質上是基於信託架構的大類資產配置策略。
  • TOF信託顯著增長 成非標轉標途徑
    依據用益金融信託近期周報顯現,金融類信託產品在最近一段時間的募集範圍佔比持續維持在高位,標品投資受信託公司喜愛。其中以TOF為代表的標品信託在這一階段呈現較為顯著的增長。所謂TOF(Trust of Funds),是由信託公司募資設立母信託產品,依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經過投資公募、私募在內的資產組合,為投資人獲取愈加穩定的投資收益,實質上是基於信託架構的大類資產配置戰略。
  • 24家信託公司已發253款TOF產品 中信、中航分列第一第二
    資管新規深刻影響信託行業,針對信託公司的配套細則《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簡稱「資金信託新規」)亦漸行漸近,以非標投資、通道業務為主的信託公司壓力陡增。如何打開標品市場的局面?諸多業內公司將試水方向選定了收益相對穩健且流動性較好的TOF(Trust of Funds)產品。
  • 信託理財經理:監管喊你賣標品了!
    當資產端從非標轉向標品投資後,產品的形態也相應的從封閉的預期收益型轉變成淨值型,無論是完全開放的,還是定期開放的,每日清算後都會形成一個當日的淨值。於是,原本封閉在黑箱中的波動被釋放出來,風險的遮羞布也被扯了下來,明目張胆的站在了客戶面前。
  • 信託收益率年內首次上行 房地產信託爆發
    來源:第一財經信託收益率年內首次上行 房地產信託爆發作者: 陳洪傑臨近年末,到了信託公司衝規模的重要時點,房地產類信託產品出現集中釋放。今年以來信託收益率首次上行2020年以來的大多數時間,集合信託平均預期收益率一直下行。原因有幾方面,國內外的貨幣寬鬆政策持續,引導社會融資利率下滑;優質資產荒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合適的項目難尋;監管層收緊非標投資,信託資金被引導向標品資產,進一步拉低了產品收益。
  • 又到歲末,信託收益率上行、房地產信託爆發
    臨近年末,到了信託公司衝規模的重要時點,房地產類信託產品出現集中釋放。11月,集合信託產品募集規模反彈,結束了自下半年以來因監管收緊而持續萎縮的頹勢,其中房地產類信託強勢反彈。第三方數據顯示,今年11月房地產類信託募集規模大幅攀升,募集資金561.53億元,環比增加102.35%。
  • Pro-Ject(寶碟)Ortofon Century 100周年紀念黑膠唱機
    在這個時間也正當唱片工業開始發展的年代,Ortofon就開始生產用於製作唱片用的刻頭和驅動功放(驅動刻頭),被唱片公司廣泛地使用。由於有了製作唱片刻頭和驅動功放的基礎,那麼就順理成章地製作唱頭、唱頭放大器、升壓牛等產品。追求簡單,易用以及兼容性Ortofon Century是一款完整的黑膠唱機,基於另一款型號The ClassicEvolution的基礎上改良而來。
  • 2020年中國信託業年會在北京召開
    會議認為,信託業發展歷史一再表明,堅守受託人的根本定位,堅決回歸信託本源,堅持信託法律關係,做精做細信託主業,是信託業的根本出路,也是實現信託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黃洪指出,自「一法兩規」頒布以來,我國信託業的制度定位逐漸明確,即辦成「主營信託業務的金融機構」,做專業的受託人。
  • 信託理財師的「難關」:搶不到額度 收入下降
    另一方面,徐遠認為,今年以來在宏觀利率整體下行的背景下,信託產品的收益率也逐漸下降,信託理財產品的優勢也在下降。而且今年以來,信託行業裡發生逾期的產品增多,部分投資者的信心也在下降,轉投其他理財產品,這些也是導致行業面臨「冰點」的原因。多位信託理財師向記者反映,今年他們在業務上確實遇到了比往年更難的情況,收入水平差不多比去年降低了20%左右。
  • 「壓降融資類信託規模」之後,信託公司如何突破權益類信託
    2020年以來,坐擁中國資產管理規模第二大的信託業,在監管從嚴規範運作的要求之下,逐漸掀起一場融資類信託壓降風暴。近期,多家信託公司收到銀保監會信託部的窗口指導,要求壓降融資類信託額度。按照年初監管定下的全年壓降1萬億規模來算,各家需要壓降20%左右。從目前情況來看,前三季度融資類餘額壓降了5000億,距離1萬億的目標相差甚遠,接下來恐怕還得持續收緊。
  • 民生信託徐正國:內循環經濟當道,信託分享企業增長紅利
    9月3日,民生信託證券投資總部董事總經理徐正國做客21世紀經濟報導、21大學發起的《信託觀察》直播間。徐國正表達了對當下市場泡沫的憂慮,特別是創業板當下的估值存在泡沫,目前創業板平均市盈率在70倍左右,位於長期創業板PE分布的90%高位,這表明創業板整體估值偏高,他建議投資者參與時要適當謹慎。
  • 信託知識貼2:基礎設施類信託(政信信託)
    新形勢下如何選擇政信信託?先詳細認識一下政信信託(基礎設施類信託)01基礎設施信託概念根據信託業協會的定義,基礎設施信託是信託公司以受託人的身份但3季度,在流動性寬鬆、政府轉向低成本的發債融資以及行業加大融資和通道業務壓縮力度、新增業務受限和部分存續業務非標轉標的背景下,投向基建領域的信託資金餘額環比2季度減少了1322.08億元。
  • 2020年中國信託業年會在北京召開 強調夯實受託人定位根基
    會議認為,信託業發展歷史一再表明,堅守受託人的根本定位,堅決回歸信託本源,堅持信託法律關係,做精做細信託主業,是信託業的根本出路,也是實現信託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黃洪指出,自「一法兩規」頒布以來,我國信託業的制度定位逐漸明確,即辦成「主營信託業務的金融機構」,做專業的受託人。
  • 信託公司年末衝刺:集合信託規模大增 預期收益率現"翹尾"
    信託公司進入年末衝刺階段:集合信託規模大增 預期收益率出現「翹尾」  2020年即將收官之時,集合信託成立、發行市場升溫,平均預期收益率年內首現上行。
  • 信託半年報:平安接棒中信重回榜首,國聯信託掉了20名
    具體來看,平安信託以22.83億元淨利潤居首,華能信託則以15.26億元排名第二,五礦信託以14.64億元排名第三。頭部信託公司盈利較為穩定,行業前20名的排名變化不大。但中後部信託公司相較於去年年底的排名波動較大,例如,北京信託下滑了12個名次,四川信託下滑15個名次,國聯信託更下滑20個名次。
  • 2020年集合信託「量升價跌」 金融類獨領風騷
    伴隨著2020年12月數據出爐,集合信託2020年全年情況也浮出水面。剛剛過去的一年中,集合信託主要呈現三大特點:金融類「一枝獨秀」、房地產類持續壓降、收益率逐步下跌。分析人士稱,隨著信託公司轉型標品業務加速布局以及對後市謹慎看好,金融類產品吸引力有望增強。
  • 監管:信託公司不要靠投機賺錢 不能做這些事……
    在「要對委託人誠實守信」這一條裡,黃洪就指明了四個「不能」:在信託關係中,受託人雖以自己的名義管理、處分信託財產,但絕不能按自己意願而必須按委託人意願行事,不能利用信託財產為自己牟利,不能作出違背信託目的、不忠於委託人和受益人的行為,更不能誤導或欺詐委託人。
  • 信託公司全面剖析-國民信託
    2020年5月用益信託研究院公布了「2019年信託公司綜合實力排名」,國民信託下滑至65位,居行業倒數,再一次印證了業內對於國民信託實力不佳的印象。實事上,國民信託2019年的淨資產、淨利潤、主動管理信託規模等主要數據較2018年均有所回升,並且2020年上半年,國民信託淨利潤增速超過60%,系11家淨利潤增速超過60%的信託公司之一。這樣看來,國民信託也不乏亮眼之處。
  • 11月份集合信託募資規模環比大增近三成 「年末翹尾」效應烘熱信託...
    據了解,11月份集合信託的平均收益率小幅反彈,這也是今年來平均收益率首次出現上行。上述數據顯示,從產品收益來看,11月份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6.64%,環比增加0.08個百分點。總體上看,11月份集合信託市場出現回暖的跡象。對此,用益信託預測,12月集合信託產品的成立大概率繼續保持高位,但不確定性因素較多。
  • 中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
    來源:銀保監會5月8日訊,銀保監會就《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為落實《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規範信託公司資金信託業務發展,銀保監會起草了《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