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幸福的開關

2022-01-02 365讀書

小孩子很容易被逗樂,有時屁大一點事,如果他覺得好笑,就能嘎嘎樂半天,大人則很少能。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機能老化,反應遲鈍,樂不起來了?肯定不是啊!

與您分享林清玄的文章:幸福的開關。

我小時候對汽水有一種特別奇妙的嚮往,原因不在汽水有什麼好喝,而是由於喝不到汽水。我們家是有幾十口人的大家族,小孩依序排行就有18個之多,記憶裡東西仿佛永遠不夠吃,更別說喝汽水了。

喝汽水的時機有三種,一種是喜慶宴會,一種是過年的年夜飯,一種是廟會節慶。即使有汽水,也總是不夠喝。到要喝汽水時好像進行一個隆重的儀式,18個杯子在桌上排成一列,依序各倒半杯,幾乎喝一口就光了,然後大家舔舔嘴唇,覺得汽水的滋味真是鮮美。

有一回,我走在街上的時候,看到一個孩子喝飽了汽水,站在屋簷下嘔氣,哦—長長的一聲。我站在旁邊簡直看呆了,羨慕得要死掉,忍不住憂傷地自問道:什麼時候我才能喝汽水喝到飽?什麼時候才能喝汽水喝到嘔氣?因為到讀小學的時候,我還沒有嘗過喝汽水到嘔氣的滋味,心想,能喝汽水喝到把氣嘔出來,不知道是何等幸福事。

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位堂兄快結婚了,我在他結婚的前一晚竟輾轉反側地失眠了。我躺在床上暗暗地發願:明天一定要汽水喝到飽,至少喝到嘔氣。

第二天我一直在庭院前窺探,看汽水送來了沒有。到上午9點多,看到雜貨店的人送來幾大箱的汽水,堆疊在一處。我飛也似的跑過去,提了兩大瓶的黑松汽水,就往茅房跑去。彼時農村的廁所都蓋在遠離住屋的幾十米之外,有一個大糞坑,幾星期才清理一次,我們小孩子平時很少進茅房的,衛生問題通常是就地解決,因為裡面實在太臭了。但是那一天我早計劃好要在裡面喝汽水,那是家裡唯一隱秘的地方。

我把茅房的門反鎖,接著打開兩瓶汽水,然後以一種虔誠的心情,把汽水咕嘟咕嘟地往嘴裡灌,一瓶汽水一會兒就喝光了。幾乎一刻也不停地,我把第二瓶汽水灌進口中。

我的肚子整個脹起來,我安靜地坐在茅房地板上,等待著嘔氣。慢慢地,肚子有了動靜,一股沛然莫之能御的氣翻湧出來,哦——汽水的氣從口鼻冒了出來,冒得我滿眼都是淚水,我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喝汽水喝到嘔氣更幸福的事了吧!」然後朝聖一般打開茅房的木栓,走出來,發現陽光是那麼溫暖明亮,好像從天上回到了人間。

在茅房喝汽水的時候,我忘記了茅房的臭味,忘記了人間的煩惱,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一直到今天我還記得那年嘆息的情景,當我重複地說:「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喝汽水喝到嘔氣更幸福的事了吧!」心裡百感交集,眼淚忍不住就要落下來。

貧困的歲月裡,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記得添一碗熱騰騰的白飯,澆一匙豬油、一匙醬油,坐在「戶定」(廳門的石階)前細細品味豬油拌飯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滿了幸福的香氣。

有時這種幸福不是來自食物,而來自於自由自在地在田園中徜徉了一個下午。

有時幸福來自於看到蘿蔔田裡留下來的做種的蘿蔔開出一片寶藍色的花。有時幸福來自於家裡的大狗突然生出一窩顏色都不一樣的毛茸茸的小狗。

生命原來不在於人的環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質,而在於人的心靈如何與生活對應。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決定的,貧困者有貧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其幸福,位尊權貴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在生命裡,人人都是有笑有淚;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與煩惱,這是人間世界真實的相貌。

你以為幸福很難嗎?其實她每天都來光顧,只是我們需要照看的目標太多,常常錯過了她。所以當有人感概說,我們努力地去追求幸福,從而錯過了幸福,這句話是有些道理的。感謝您收聽我的分享, 歡迎您關注微信公眾號365讀書,收聽更多精選文章,我是潮羽,明天見。

往期精彩


作者:林清玄

音頻配樂:

1.Philippe Rombi - Les Lunettes Magiques;
2.Hans Zimmer,Richard Harvey - Trapped Stars;
3.Gary Smith - Prairie Grass;
4.藤原いくろう - 夢の終わりは。

如果您喜歡365,請點讚,讓我們知道,您曾來過~~

相關焦點

  • 林清玄:平安喜樂,是一生追求的幸福
    林清玄排行12,輪到他的時候,父親實在想不出名字了。因為林清玄是笑著來到世界上的,父親覺得很怪,便給他取名「林清怪」。結果一去登記,工作人員樂了:「那還不如叫奇怪的奇。」旁邊又有人說:「最近看了一本武俠小說,裡面有個清玄道長,武功很厲害,何不叫林清玄呢?」
  • 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 曾當過屠夫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23日電(記者 宋宇晟)綜合臺灣媒體消息,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因病去世,終年65歲。其家屬向媒體披露,林清玄是在臺灣的家中安詳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林清玄曾這樣回憶自己的處女作。  小學三年級即立下了一個志向:要當一名作家。為什麼當作家?林清玄笑談,「因為作家可以寫出動人的文章」。  雖然幾乎沒人相信他的這個理想,但林清玄已開始為此努力了。  立志從文的林清玄每天都在不斷地寫——小學時每天500字,中學時代每天1000字,大學時每天2000字,畢業後每天3000字,幾十年來一直堅持不輟。
  • 林清玄:長得好看不如活得混蛋
    林爸爸很絕望: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生出這樣的孩子…… 七歲那年,林清玄的弟弟早逝,父母帶他去過火,十年一次的做醮,可以驅趕邪鬼。林清玄不敢去,大哭,跪下來,抱住媽媽的腿。氣得林爸撿起地上的軟鞭,往他身上抽。在惶恐和絕望中,少年站了起來:「我走,我走給你看,今天如果我不敢走這火堆,就不是你的囝仔。」
  • 林清玄:柔軟的心,最有力量(深度好文)
    林清玄先生說:「人生的幸福來自於自我心扉的突然洞開,有如在陰雲中突然陽光顯露、彩虹當空,這些看來平淡無奇的東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見了瓊樓玉宇,是由於心中有一座有情的寶殿。」如果你也正經歷著空虛和迷茫,或許可以停下片刻,試著在林清玄的書中,感受他筆下這個淡定從容的世界。
  • 林清玄讓我體會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
    一次風箏放下來,白衣女孩看到了名人林清玄平易、親切的一面,林清玄也記住了這個一身白衣的文靜女孩:方淳珍。  林清玄實在是太忙了,接下來幾個月排得非常滿,一直無法給方淳珍明確的答覆。方淳珍被同學們追問得沒辦法了,再次到演講現場去邀請林清玄。
  • 林清玄:不是我們選擇了愛情,而是愛情選擇了我們
    說實在,林清玄的文筆很質樸,寫故事也很走心,這些文字,曾陪伴我走過了很多夜晚。初戀的失敗,讓林清玄對感情有些絕望,所以後來很快就找了一個女人結婚。這就是他的第一認太太陳彩鸞。陳彩鸞是沒什麼學識,兩人在精神上基本沒有什麼交流。雖然他的事業如日中天,但婚姻卻很不幸福。兩人表面看著和諧,但精神上卻不同步。
  • 世間再無林清玄,人間有味是清歡
    一代天才高產作家林清玄就這樣離開了。根據公開發布的「林清玄家屬致讀者的一封信」,證實林清玄是於家中在睡夢中長辭的,倒也沒遭什麼罪,算是活出了一直想要的福份。儘管一直都喜歡他的文字,在人生的某些灰暗時刻也藉助了他的菩提系列書籍積蓄力量,但人至中年的我已無多大震動,因為知曉你我都會死,最後的歸途誰都無法抵抗,他不過是先走了一步。
  • 林清玄:過年的記憶
    林清玄:可以預約的雪林清玄:有生命力的所在林清玄:幸福不是結局,而是方向
  • 林清玄:柔軟的心最有力量
    愛的開始是一個眼色,愛的最後是無盡的蒼穹。——林清玄我也願學習蝴蝶,一再的蛻變,一再的祝願,既不思慮,也不彷徨;既不回顧,也不憂傷。——林清玄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樂。這就是成功。——林清玄
  • 林清玄去世:一杯濁酒送清歡
    ▲林清玄通過網絡,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句話。公開資料顯示,1953年,林清玄生於臺灣高雄,中國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自17歲開始發表作品後,林清玄走上文學之路。
  • 「彈一彈」林清玄的「清弦」
    林清玄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作家,尤愛其散文。在林清玄的創作生涯中,散文居多,特別是十本「菩提」系列,震撼文壇。其散文樸素自然、溫潤細膩、清新浪漫,不特染華麗之辭藻,也不故設明顯之修辭,卻有著令人平心靜氣的「魔力」。
  • 夜讀丨林清玄:生命的化妝
    作者 | 林清玄誦讀丨子 木End作者:林清玄,當代作家、散文家,代表作▪ 不要站在幸福裡尋找幸福▪ 畢淑敏:疲倦 是一種淡淡的腐蝕劑▪ 餘秋雨:坦然的心 最美▪ 生活需要儀式感▪ 畢淑敏:旅行是一味草藥▪ 白落梅:天涯那麼長,歲月那麼短▪ 相遇,是一種溫暖▪ 荷之涅槃▪ 做自己做自己尊重的人▪ 朱光潛:有趣的靈魂都有靜氣
  •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好書,靜心之書
    林清玄說,所有的東西都是心開出的花結出的果,美與醜,善與惡,真與假。你的所行所為都會在前方等你,時間很公平,它會一點一點還給你的。本書是林清玄50年散文創作代表作「清歡三卷」《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更深》《境明千裡皆明》系列之一,也是是林清玄禪意美文的代表作品。
  • 林清玄一語打破你的常規.
    沒有西瓜的夏天的確是不完美的,控制食慾、早睡早起、跑步鍛鍊真的是超級「違背」幸福法則的三件事,何況是在炎炎夏日不能放肆吃西瓜。小編表示實在不能容忍,查閱各種資料找破解方法,還好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找到破解「密碼」,且往下看。林清玄著名散文家、作家,他稱自己首先是個生活家,其次是個作家。
  • 林清玄逝世:出走半生,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作者 | 王荊棘傳說在北極的人因為天寒地凍,一開口說話就結成冰雪,對方聽不見,只好回家慢慢烤來聽,遇到談情說愛,先用情詩情詞裁冰,切成細細的碎片,加上酒來煮,如果失戀,就一把大火燒了,燒成另一個春天。 這是林清玄在《寒梅煮雪》中的一段文字,極有意境。
  • 林清玄:人生該是一場有意義的蹉跎
    《盛開於繁花的季節》是林清玄給兒童的成長書,是他給兒童的最後一堂生命課。該散文集分四輯編排,每輯精選林清玄散文十多篇。林清玄的文章讓人安靜又有力量,在平凡無華的生活中的微小細節中,在一些不經意的小事中,娓娓道來深刻的人生道理,無論成人還是兒童,讀之皆能感到豁然開朗。#生命記錄#林清玄對於生命的感悟是灑脫又深刻的。
  • 林清玄: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
    ——林清玄林清玄先生在古董店裡買了一個樸素的陶製的墜子和一個銅製的大銅環,老闆告訴他,這個墜子是一粒一粒綁在漁網底部,以便下網的時候,漁網可以迅速沉入海裡。銅環就像衣服領子,只要拎起來,整個漁網就能提起來,一條魚都跑不掉。
  • 當代散文名家林清玄 ‖——人間有味是清歡
    ◎林清玄就是有這樣的魔力,他的文字乾淨清澈,玲瓏剔透,明亮如同水晶。我想,鄉愁其實就是林清玄最後提到的:沒有形狀,卻充滿了整條街。這篇文章屬於林清玄先生早期的散文集子,時光中的不停的流逝,香港回歸了,澳門回歸了,但是故鄉在臺灣人的心中並沒有失去記憶的面容。而故人,縱使相逢應不識,真是塵滿面鬢如霜……再現的也不過是滄桑的歲月和流年……
  • 林清玄:紅心番薯(未刪節完整版)
    所以祖母每每把番薯煮好放著,一旦警報聲響,父親的九個兄弟姊妹就每人抱兩三個番薯直奔防空壕,一邊啃番薯,一邊聽飛機和炮彈在四處交響。他的結論常常是:「那時候有番薯吃,已經是天大的幸福了。」他一說完這個故事,我們只好默然地把番薯扒到嘴裡去。父親的番薯訓誡並不是都如此嚴肅,偶爾也會說起戰前在日本人的小學堂中放屁的事。
  • 林清玄:我的番薯情節
    文:林清玄| 圖:網絡本文選自《在這堅硬的世界裡,修得一顆柔軟心》看我吃完兩個紅心番薯,父親才放心地起身離去,走的時候還落寞地說:「為什麼不找個有土地的房子呢?」這次父親北來,是因為家裡的紅心番薯收成,特地背了一袋給我,還挑選幾個格外好的,希望我種在庭前的院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