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這是什麼神仙地方?每年有12萬多隻候鳥到此過冬

2020-12-26 湘湘愛旅行

藍天、白雲倒影在水面上,嘰嘰喳喳的鳥兒在天上和水中的"雲海"裡嬉戲舞蹈。

Theblueskyandwhitecloudswerereflectedinthewater,andthechirpingbirdswereplayinganddancinginthe"clouds"bothintheskyandwater.

12月初的一個下午,我們來到位於麗江市玉龍雪山南麓的拉市海高原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探訪這片油畫般的候鳥樂土。2004年,保護區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InthisearlyDecember,wecametotheProvincialNatureReserveofLashihaiPlateauWetland,locatedatthesouthernfootofJadeDragonSnowMountaininnorthwestYunnan’sLijiangcity,tovisitthisoilpainting-likeparadiseformigratorybirds.In2004,thereservewasincludedintheListofWetlandsofInternationalImportance.

一來到拉市海,就被工作人員介紹的"兩個數字"震住了。

Thatday,wewereshockedbythetwonumbersintroducedbythestaff.

10平方公裡,12萬隻!

10squarekilometersand120,000!

這是拉市海高原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的面積和每年到此越冬的大致候鳥數。粗略算來,平均每平方公裡就聚集著1.2萬隻候鳥。

TheformeroneistheareaoftheNatureReserveandthelatteroneistheaveragenumberofmigratorybirdsthatoverwinterthereeachyear.Roughlyspeaking,therearenearly12,000migratorybirdsinhabitingononesquarekilometerofland.

斑頭雁、赤麻鴨、灰鶴……叫得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鳥兒,星星點點,在灘地、水中懶洋洋地沐浴著冬日暖陽。專家說,不少瀕危候鳥也是此地的常客。

Bar-headedgeese,Tadornaferrugineas,graycranes...Actually,wecouldn’tevennamemanyofthem.Theywerejustlazilybathinginthewarmsunshine.Expertssaidthatmanyendangeredmigratorybirdswerealsofrequentvisitorshere.

在拉市海,不見什麼人影,只聽得到鳥鳴和風聲。

Onlythesoundsofbirdsandwindcouldbeheard.

那是因為,這些年,為了保護溼地,周圍的旅遊活動都取消了。

Inrecentyears,touristactivitieshavebeencancelledinordertoprotectthewetland.

夕陽下,玩累的鳥兒忙著歸家,在清澈的水中捉些小魚小蝦當作晚餐。

Suchfinesunset!Thetiredbirdswerebusyreturninghome,catchingsomesmallfishesandshrimpsfordinnerintheclearwater.

嗨,頗有些羨慕它們。

Ihadtosay:Isortofenvythem.

雲南網記者王歡熊燕

Reporters:WangHuanXiongYan

視頻李文君

Video:LiWenjun

翻譯王歡

Translator:WangHuan

【來源:雲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批量、多種類候鳥下月抵泰過冬
    白骨頂和鴨類在溱湖暢遊深秋的溱湖,有一種別樣的美,一陣微風拂過,片片落葉在空中起舞。溱湖的秋色多姿多彩,成群結隊的過冬候鳥,不時傳來陣陣鳴叫聲。溱湖溼地公園野保宣教員夏惠告訴記者,10月中旬,溱湖湖面出現了第一批冬候鳥——三隻白骨頂。白骨頂每年10月中下旬,遷離北方繁殖地到南方越冬。
  • 歡迎西伯利亞候鳥來格爾木過冬
    歡迎西伯利亞候鳥來格爾木過冬 2020-12-17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批量、多種類候鳥下月抵泰...
    溱湖的秋色多姿多彩,成群結隊的過冬候鳥,不時傳來陣陣鳴叫聲。   溱湖溼地公園野保宣教員夏惠告訴記者,10月中旬,溱湖湖面出現了第一批冬候鳥——三隻白骨頂。白骨頂每年10月中下旬,遷離北方繁殖地到南方越冬。除繁殖期外,它們常成群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常出現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偶爾可見單只和小群活動,這三隻白骨頂可能是「打前陣」來了。
  • 滇池是池不是海,為何每年冬天會有這麼多的海鷗來過冬?
    每年一到冬天,從西伯利亞來的海鷗等候鳥就會為了避開西伯寒冷的氣候而向南飛去,穿過俄羅斯和東北地區,選擇停留在膠東半島、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此外,還將飛往我國臺灣島、海南島、東南亞等海島,候鳥的棲息地都在沿海,但是,例外的是,中國西南部內陸的「春城」昆明的天池遠離大海,每年冬天會有超過四萬五萬隻的紅嘴海鷗來這裡過冬
  • 不僅是攝影聖地,還是珍禽候鳥棲息過冬的天堂
    日前,福建電視臺播出了《霞浦福寧灣:候鳥的天堂 攝影愛好者的「最愛」》的消息,點讚霞浦海洋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吸引了多種珍禽候鳥前來栖息過冬,並成為攝影愛好者鏡頭裡的「常客」。今天我們就分享一組由霞浦鳥友鄉音難改拍攝的照片,一起走進霞浦那些關於生態和鳥的世界——全球每年有數十億隻候鳥進行洲際遷徙,8條遷徙路線中有3條經過中國。
  • 候鳥南歸季,打卡廣東最美溼地!
    福田紅樹林有鳥類194種,其中23種為珍稀瀕危物種,每年有數萬隻長途遷徙的候鳥在深圳灣越冬或停歇。深圳內伶仃島-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由內伶仃島和福田紅樹林組成。南沙溼地擁有豐富的植物資源,如桐花、秋茄、無瓣海桑、木欖、拉關木、蘆葦等,同時因為溼地和淺灘的存在,每年還吸引了數以十萬的候鳥來溼地棲息過冬。可見鳥類:水鳥及遷徙候鳥為主。觀鳥時間:水鳥及遷徙候鳥為主。每年10月到翌年4月,分為春秋遷徙季和越冬季,種類有所不同。
  • 全民抗疫:一座「候鳥城市」的鼠年新春
    年逾六旬的陳安每年10月天氣轉冷的時候,和丈夫準時「飛」到北海過冬;次年三四月份春暖花開的季節,再返回山西老家。據官方統計,像陳安一樣,每年冬季旅居北海的「候鳥人」數量超過10萬之眾。往年春節期間,陳安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組織「候鳥」老人一起唱歌。
  • 北海過冬當候鳥,公寓酒店哪個好?聽聽候鳥老人怎麼說
    原標題:北海過冬當候鳥,租房、包吃住,賓館、公寓酒店哪個好?聽聽候鳥老人怎麼說眼下,冬天南飛三亞、北海的老人越來越多了,不少沒去過的退休老人也想趕趕時髦,當一會「候鳥」。
  • 「候鳥老人」追逐陽光 愜意生活悠然自得
    入冬以來,攀枝花再次以獨特的環境優勢和燦爛的冬日暖陽,吸引了一波波從全國各地前來過冬的候鳥老人們。面對鏡頭,在仁和區西蜀陽光酒店康養過冬的兩位老人,也為攀枝花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時下,我國很多地方氣溫驟降,甚至已經下起了鵝毛大雪,而冬天的攀枝花依舊豔陽高照、晴空萬裡,氣候宜人。
  • 四大冬候鳥在杭州西湖集結完畢 引鳥友愛好者紛至沓來
    程國龍 攝中新網杭州12月18日電 (江楊燁)12月18日,記者了解到,冬候鳥普通秋沙鴨已抵達浙江杭州西湖。至此,西湖邊的四大冬候鳥均已在西湖集結。天氣晴好的日子,杭州西湖斷橋上,會有一排駕著「長槍短炮」的鳥友,冬候鳥和鳥友愛好者「相映成趣」。圖為普通秋沙鴨。 程國龍 攝西湖是世界文化遺產。
  • 尋回生命的遷徙通道 候鳥南歸長江畔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2020年鄱陽湖越冬水鳥同步調查顯示,監測到水鳥數量68萬餘只,比2019年增加1.1萬隻。 「鳥兒膽大了。」提起候鳥棲息的變化,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黨工委書記劉新喜感觸很深,原來候鳥多在深湖覓食,這些年覓食地範圍不斷擴大,田間、池塘也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燕雀翻飛、鳥聲婉轉、低回盤旋……長江流域是候鳥青睞的「越冬天堂」。
  • 何家溝入江口有支「天團」,過冬都不走|特別好看
    常年在這裡觀察鳥類生活習慣的野生動物愛好者車春虎說,現在這處清溝裡最多的時候,能夠看到三、四十隻過冬候鳥,平時也會有20餘只在一起嬉戲玩耍,而往年這裡只有幾隻「留守候鳥」。它們當中,以綠頭鴨、斑嘴鴨這種「野鴨子」為主,數量能佔到一半以上。還有5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鴛鴦,其中2隻雄性、3隻雌性,鴛鴦的加入,為這支「過冬候鳥天團」增色不少。
  • 臨高•跨境免關稅體驗館深受「候鳥」青睞
    「全脂奶粉和脫脂奶粉有什麼區別?」一位前來選購的「候鳥」熱切地問。「有了這個跨境體驗館,讓我們這些來臨高過冬的老人也過上了去『全球狂購』的日子」一位來自浙江義烏居住在長島藍灣的阿姨滿臉喜悅地說,自己每年11月份就來臨高居住,每年的3月就回義烏,已經連續三年來臨高過冬。
  • 警方與志願者護送206隻候鳥南下,「候鳥房車」跨越8省區2800多公裡...
    志願者分擔不同的角色,分別是鳥類專家、醫生、飼養員和司機,還墊付了南下出行的所有費用,兩天跨越8省區2800多公裡,終於用「候鳥房車」把這些特殊的「乘客」平安地送到了目的地……警方與志願者 共同發起「候鳥房車」進入到冬季,宋永濱警官日漸發愁,他很擔心二百餘只滯留候鳥的命運。
  • 兩萬多隻遷徙候鳥翔集衡水湖
    近日,衡水湖迎來了大批遷徙候鳥,總數超過兩萬隻。衡水湖是華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澤、水域、灘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溼地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也是多種候鳥南北遷徙路線的密集交匯區。根據衡水湖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監測結果顯示,目前飛抵衡水湖的眾多候鳥中,有國家Ⅰ級保護鳥類大鴇、東方白鸛,國家Ⅱ級保護鳥類白琵鷺、普通鵟、白尾鷂、紅腳隼、遊隼等,還有鳳頭潛鴨、紅頭潛鴨、白眼潛鴨等潛鴨類。世界極危物種青頭潛鴨,在遷徙期數量也穩定增加,已經監測到52隻。數量最多的是豆雁,已監測到1萬餘只。
  • ...10萬斤食物迎接數百萬隻候鳥來越冬,鳥群囊括全球98%的珍稀種類
    又到一年觀鳥季。12月15日,由江西省鄱陽縣政府主辦,鄱陽縣文廣新旅局、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管委會承辦的「鄱陽生態旅遊專場推介會」在江西南昌舉行。▲12月15日,江西鄱陽縣委常委、副縣長沈忠春在鄱陽生態旅遊專場推介會上向廣大遊客發出邀請。
  • 一個老人的遷徙:從吉林到三亞過冬 旅居公寓發展迎來春天
    12月6日抵達三亞後,她需要等到次年4月才能返回吉林市。她說:「從離開吉林的那一刻,就只能依靠『候鳥們』互相團結幫忙了。從生活習慣到最基本的交流,南北方都有明顯的差別。比如吉林現在是零下十幾度,三亞則是零上二十幾度。」
  • 大雪|冬未至兮雪未飄,北方來客兮是候鳥
    待一般情況好轉,體力恢復,可到室外進行鍛鍊。今日大雪,北方已千裡冰封,江南卻只初現涼意。在上海東部的沿海灘涂上,搖曳的蘆葦叢中,出現了一群群美麗的「精靈」,在冬日中唱起了動聽的交響曲。它們,就是從北方長途跋涉遷徙而來的候鳥。
  • 我國第八大沙漠境內溼地迎來大批遷徙候鳥
    初冬時節,位於我國第八大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境內的天鵝湖等溼地迎來候鳥遷徙高峰。   11月7日,候鳥在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境內的天鵝湖附近飛翔。 新華社發(馬學獻 攝)   烏蘭布和沙漠總面積約1500萬畝,其中近430萬畝分布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境內。
  • 「候鳥」城市三亞,正成為有錢東北老鐵的跨年標配
    候鳥城市「海南三亞」 和大雁有著同樣個性的東北老鐵們,每年都跟大雁一樣「飛」往南方過冬。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有將近20萬東北人像候鳥般南下遷徙過春節。這些東北人更集中地駐紮在海南的三亞。